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油勘探领域中,地震信号可以看作地震子波与地震反射系数的褶积。由于缺乏先验知识,地震反褶积本质上是一个盲过程。针对带状独立分量分析方法估计子波的多解性,以及地震子波的单位模长约束。对子波空间进行了单位超球面建模,进而研究了这种特定几何空间的黎曼度量及梯度,并由此构造了单位超球面上的Mean Shift聚类算法,最后依据聚类结果求取子波平均。模型实验与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与带状独立分量分析方法估计的地震子波相比,通过该方法估计的地震子波保真度更高,与设计子波相似度更高,反褶积处理后能够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在机器学习理论中,为消除随机影响,对样本进行平均是一种广为使用的处理手段.为此,在具有相同物理激发过程的系统中,利用黎曼梯度的概念,构造了单位超球面上的平均算子.以地震数据盲反卷积为例,结合改进型的带状独立分量分析,提出了基于单位超球面平均的盲反卷积方法.仿真实验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结合空间聚类和边缘梯度信息的图像自动分割算法.在判断超像素颜色及纹理相似性的同时,进一步给出更加精确的分段边缘梯度计算方法,并采用测地距离来刻画超像素之间的相似性,使得分割结果更好地融合边缘不连续性与区域相似性.大量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准确地找出分割边界,提高图像分割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Isomap算法在处理一些有局部扭曲和不均匀采样的流形就难以得到好的结果的情况提出一种利用聚类算法和核函数来改进点之间距离的C-Isomap降维算法.实验中分别使用Swiss Roll和S-Curve两个数据集测试C-Isomap算法的性能.通过跟Isomap和S-Isomap算法的比较,C-Isomap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集成聚类算法使用K-means算法生成基聚类,得到的基聚类效果不太理想.通常在使用共协矩阵对基聚类进行集成时,忽视了基聚类多样性的不同,平等地对待基聚类,且以样本为操作单元生成共协矩阵.当样本数目或集成规模较大时,计算负担显著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超簇加权的集成聚类算法(ECWSC).该算法使用随机选点与K-means选点相结合来获取地标点,对地标点使用谱聚类算法得到其聚类结果,再将样本点映射到与之最近邻的地标点上生成基聚类.在此基础上,以信息熵为依据计算基聚类的不确定性,并对基聚类赋予相应权重,使用加权的方式得到加权超簇的共协矩阵,对共协矩阵使用层次聚类算法得到集成结果.选取7个真实数据集和4个人工数据集作为实验数据集,从准确度、鲁棒性和时间复杂度方面进行验证.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升集成聚类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聚类可应用于现代生活的诸多方面,现代生活中的数据对象往往是高维、稀疏的。对于此类高维数据,传统聚类算法不能有效地处理。提出一种基于属性相似性的改进的超图聚类算法,在原有超图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根据超边距离阈值形成超图模型并采用超图分割法对数据对象进行聚类,采用簇内奇异特征值进行评估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7.
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基于目标函数最小化的聚类算法。目前已经提出了相当数量的聚类算法是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改进,例如AFCM算法、GK算法等。对最近发表的基于Bregman距离的模糊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在FCM模糊聚类框架中引入Total-Bregman距离提升了聚类算法的聚类性能。同时对基于Total-Bregman距离的模糊聚类算法的收敛性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部分对来自UCI数据库的几个数据集进行了聚类,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8.
王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11):1884-1885,1896
在分析K-means聚类算法和K-medians聚类算法的基础上,使用Tschebyshev距离(∞-范教)对数据对象集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中心恰为数据对象集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均值这一新颖结果,并进而提出了一个新的聚类算法,即K-maxmins聚类算法。给出了K-maxrnins聚类算法与传统K-means聚类算法和K-medians聚类算法的结果比较。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数据分析方法对高维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时存在的操作过程繁琐及准确率低等缺陷,提出基于曲线距离分析的嵌入式增强聚类算法(ECE-CDA).计算高维空间中数据点之间的成对曲线距离并由聚类引导将其映射到低维空间,构造权重函数保持局部拓扑结构不变性.该算法简化了数据分析过程,同时实现降维和聚类,可作为通用的高精度框架.在12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进行数据降维并大幅提高模型的聚类精度.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图像分割处理中存在过程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加上图像超像素形状及大小不均等影响因素,难以适应高性能计算要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简单线性迭代聚类改进算法。首先预处理获得像素信息,减少算法执行过程中的计算耗时;其次,通过一系列算法优化,降低访存时间,使其更有利于后续并行化的操作;最后依据像素点的处理之间互不产生依赖的情况,使用向量化和并行化的手段,对算法进行整体加速,进一步提升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SLIC改进算法相比基准模型,在计算速率和算法性能方面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means 等聚类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 首先由样本总量及其取值区间长度确定对应维上的样本密度统计区间数, 并将满足筛选条件的密度峰值所在区间内的样本均值作为候选初始聚类中心; 然后, 根据密度峰值区间在各维上的映射关系建立候选初始聚类中心关系树, 进一步采用最大最小距离算法获得初始聚类中心; 最后为确定最佳聚类数, 基于类内样本密度及类密度建立聚类有效性评估函数. 针对人工数据集及UCI 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马氏距离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根据被测电路的拓扑结构进行可测性分析, 利用测试矩阵确定规范模糊组, 从而得到单故障假设下的可分潜在故障元件. 将马氏距离根据模拟电路的特性作出改进, 并应用于模拟电路潜在故障元件的诊断. 利用测点特征值的改进马氏距离对潜在元件进行划分, 减少可疑故障元件的类别, 在诊断分类时达到提高速度的效果. 实验表明, 所提出的方法对模拟电路软故障诊断速度较快, 具有较好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众多非劣解中为决策者推荐一个合理的方案是使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 所面临的问题. 为此, 将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 策略) 引入到算法中. 为了提高求解精度和均匀性, 还提出了基于Pbest 的变异策略和改进的?? 邻近距离策略. 测试结论显示, 仅使用TOPSIS 策略确定Gbest 的算法, 求解精度虽好, 但均匀性较差, 而包含所有改进策略的算法在精度和均匀性方面都更优, 并且能够按照TOPSIS 方法在非劣解集中找到一个适合向决策者推荐的“理想” 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刘艳君  丁锋 《控制与决策》2016,31(8):1487-1492

针对多变量系统维数大、参数多、一般的辨识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 基于耦合辨识概念, 推导多变量系统的耦合随机梯度算法, 利用鞅收敛定理分析算法的收敛性能. 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将系统模型分解为多个单输出子系统,在子系统的递推辨识过程中, 将每个子系统的参数估计值耦合起来. 所提出算法与最小二乘算法和耦合最小二乘算法相比, 具有较少的计算量, 收敛速度可以通过引入遗忘因子得到改善. 性能分析表明了所提出算法收敛, 仿真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不完整自然梯度的变步长约束算法,用来处理非平稳环境下的瞬时盲源分离问题.该算法利用系统上的扰动对代价函数进行约束,对算法中的约束因子采用自适应形式,根据分离情况对约束因子进行自适应调整,以加快收敛速度.同时,引入基于代价函数梯度的变步长,使其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非平稳环境下,所提出的算法在提高收敛速度的同时可以有效分离源信号而不产生严重的稳态误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捷联惯导(SINS) 晃动基座下, SINS 难以快速实现自对准的问题, 提出SINS 的抗干扰自对准算法. 该算法通过将初始对准问题转化为Wahba 求解问题来消除角运动干扰的影响; 利用惯性坐标系重力矢量和晃动干扰加速度的频率特点, 通过设计低通滤波器对比力在惯性坐标下的投影进行滤波来消除线振动干扰的影响. 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不需要进行粗对准, 能够在角运动干扰和线振动干扰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快速实现自对准.

  相似文献   

17.

鉴于能耗问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要问题, 首先建立一种非均匀部署网络拓扑模型, 该模型中越靠近sink 的区域节点部署越密集, 节点通信距离越小; 然后针对节点初始随机部署情况, 提出一种基于节点能耗均衡的分区域节点重部署算法, 该算法利用分区域的节点移动, 减少节点移动距离, 降低移动能耗, 提高算法收敛速度; 最后通过仿真表明, 所提出的算法可以用较少数量的节点覆盖监测区域, 保证网络中各节点能量均衡消耗, 提高网络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于适应值的选择交叉机制在优化具有欺骗性的最大团问题中性能退化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匹配交叉的Memetic算法.该算法提出交叉匹配度的概念,用来估计两个体交叉所能获得的最佳适应值.通过匹配度的计算对交叉方向的选择进行控制,保证了交叉操作以较大的概率生成新的优良模式.在40个最大团问题标准算例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新算法优于目前在最大团问题求解中性能最好的多阶段动态局部搜索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