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山岭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当遇到不良地质条件如溶洞、断层、岩溶水时常常发生突水突泥、塌方等地质灾害问题。为防止该类事故的发生,开挖前必须对隧道前方的地质情况有所了解。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手段,将各种预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加以应用,得到的预报结果表明,各探测方法的相互印证体现了综合预报的重要性及准确性,证明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较为行之有效,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运用TSP法和地质雷达法相结合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在建石黔高速万寿山隧道右线出口进行围岩等级划分,并与开挖后隧道监测断面变形数据以及隧道开挖日常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可以有效地探测围岩岩性,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并准确地对隧道围岩级别进行判断,为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往往是多种方法相互配合进行,各种信息相互补充完善,达到判断掌子面前方未知地质体工程特性的目的,以指导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建立多重信息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各种地质探测与判识信息准确、迅速反馈到施工、设计、监理等各部门为施工方案综合决策提供基础信息。以圆梁山隧道为例进行了深埋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信息化系统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预防隧道突水突泥、塌方等地质灾害,普遍运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来探明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针对贵州道瓮高速公路多条隧道开挖开展了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利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岩溶隧道进行综合分析,并与设计资料相互印证。结果表明: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可以将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率提高到95%,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工作面易遭遇不良地质体引发的灾害事故,为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避免和减少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施工前有必要对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依托某隧道出口段工程,通过地质分析研究了某隧道的不良地质发育特征,采用物探方法(地质雷达)方式,对某隧道的不良地质体进行了超前探测,并结合短距离钻探进行对比分析,探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揭露情况基本吻合。综合采用物探方法(地质雷达)和超前钻探方可较为精确地预报山岭隧道的不良地质。  相似文献   

6.
超前预报可为隧道施工探明地质情况,为开挖方案的确定提供准确的依据.介绍了TGP12探测系统的原理、数据处理、解译技术及在大坪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预报结果的准确性,展示了TGP12探测系统在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杨仁春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2):134-135,139
以通海隧道进口端为例,讲述隧道开挖所采用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及如何根据各种预报手段的预报结果,结合开挖揭示地层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综合成果报告,从而提高超前地质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地质雷达技术对煤矿井隧道进行连续超前探测,研究地质雷达技术在煤矿井隧道施工超前预报中的工作规律。首先通过大量的煤矿隧道地质雷达超前预报探测资料,分析总结出几种煤矿井隧道内典型不良地质体地质雷达异常特征,并深入探讨如何利用这几种地质雷达典型异常特征来解决煤矿井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问题;其次以贵州六枝某煤矿井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为例,采用已总结得到的煤矿井隧道地质雷达波异常特征分别对矿井内部隧道掌子面前方岩溶溶蚀、构造节理裂隙及富水等常见的不良地质异常进行探测分析;最后通过实际隧道开挖来验证地质雷达异常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煤矿井隧道施工提供较准确的预报信息,更好指导隧道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瞬变电磁法的原理及方法,并以瞬变电磁法在广陕高速公路明月峡隧道中的应用为例,结合TSP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和开挖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初步评价了瞬变电磁法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查隧道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和围岩的水文地质情况,防止地质灾害和突水事件的发生,该文介绍了如何利用瞬变电磁法对某工程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查明掌子面前方施工范围内的围岩富水异常,指导超前注浆孔的孔位布置、提前放水和注浆支护,以保证施工的安全。经超前钻探验证,瞬变电磁法地质预报基本准确。说明合理运用瞬变电磁法可以发现掌子面前方的围岩富水异常,为采取有效水害治理措施提供了依据。该文还对预报中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苗栋 《煤炭技术》2013,32(4):120-122
本文提出了基于风险评价的隧道不良地质综合超前预报技术,该法首先运用地质学和模糊数学理论对隧道各区段进行灾害风险评价,结合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针对不同等级等区段归纳出所对应的综合预报方案,为准确及时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岩溶隧道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盲目施工常会造成突水、突泥和塌方等安全事故,深入细致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为隧道信息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以鸡场坪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了TGP206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破译技术基本原则,提炼了综合成果图破译原则和破译步骤,最后通过对比YK64+885~YK64+735里程初步推断结果和开...  相似文献   

13.
针对营达高速公路花冠隧道工作面前方地质构造问题,为隧道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更为准确的物探资料,采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的原理,介绍了该方法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准备事项、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通过在花冠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在隧道超前预报中探测范围广,隧道上下、左右探测距离能达到50 m,前方探测距离能达到150 m;并通过三维成像方法能将隧道工作面前方地质构造异常空间位置直观地表现出来。提高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成果的解释准确度及精度。  相似文献   

14.
张军 《中州煤炭》2019,(6):33-38,42
针对当前隧道超前预报中水害探测使用方法的不足,研究出基于隧道水害探测的瞬变电磁精细化探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隧道超前探测的精细化现场施工方法和瞬变电磁数据的精细化处理方法,并包括在精细化探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对隧道瞬变电磁精细化现场施工方法和数据精细化处理方法的研究,总结出适合隧道超前探测的瞬变电磁探测成套技术。瞬变电磁精细探测方法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应用证明,该方法能准确有效地对异常区进行探测,成为隧道地质预报中探测水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地质雷达检测在煤矿坑道地质病害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滨 《煤炭技术》2013,32(3):156-158
以地质雷达技术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常规地质环境调查方法,在充分利用工作区域已有的地质环境调查成果基础上,查明大同煤田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如富水带、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等情况,为坑道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国土整治和人文环境的优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质雷达在岩质隧道施工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工程中存在许多难以预测的工程地质现象,一些不良地质现象直接影响正常的隧道施工。地质雷达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可以确定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特征,为隧道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信息,确保施工安全。该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说明地质雷达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速铁路、公路的快速发展,TSP203plus系统广泛用于隧道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该系统能够较准确地提供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及其影响带、节理裂隙发育带和软弱带等不良地质体位置;但对岩溶、含水或富水构造的探测还有待探索,至今仍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该文结合近几年的应用实例,简述了TSP203plus的工作原理,然后...  相似文献   

18.
侯恩科 《有色金属》2001,53(4):84-88
运用地质预测和无线电波坑透层析成像探测相结合的综合定位预测方法,对凤县银母寺铅锌矿1305和1365中段之间进行综合定位预测。坑透资料层析成像表明,岩石与矿体对电磁波的吸收率有较大的差异,识别出6处低吸收率异常。物探异常与已知矿体有较高的一致性,圈定预测矿的吸收率阈值为14左右。结合地质预测信息综合圈定出6个预测矿体以及每个矿体的厚矿体或富矿体部位和薄矿体或贫矿体部位。对6号和4号矿体的开采验证了综合定位预测结果。综合定位预测对矿体边界和发育程度的预测较为精确,是进行坑道之间铅锌矿体大比例尺、高精度定位预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卫其松  卞卡 《煤炭技术》2014,33(12):159-161
根据矿井已揭露瓦斯地质参数信息,运用煤与瓦斯突出地质预测方法,结合数量化理论,建立了矿井32煤层瓦斯地质预测模型及瓦斯地质区划预测指标体系,从而提高了瓦斯防治的前瞻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