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γ-亚麻酸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提高深黄被抱霉产生γ-亚麻酸的量,对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线诱变,实验表明采用紫外线(UV)照射45s,可获得高产突变株,突变株MH23、MH18和MX26分别比对照株M6-22的γ-亚麻酸产量提高了70.7%、54.1%和53.6%.表明用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磷脂酶D高产菌株,由链霉菌野生菌株LD0501出发研究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条件,建立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筛选方案。采用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用紫外线对原生质体诱变,TLC检测突变株产磷脂酶D活力。原生质体的适宜条件:种子培养基中甘氨酸质量浓度5 g/L,菌龄72 h,用3 mg/m L的溶菌酶在30℃下酶解75min。通过原生质体诱变筛选,得到1株高产菌株,磷脂酶D水解活力达4.29 U/m L,提高幅度为180.4%。该方法有效改善了链霉菌野生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效果,紫外诱变筛选显著提高了磷脂酶D的活力,高产突变株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亚硝酸与紫外线复合诱变原生质体选育产酶菌株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筛选出一株稳定、高产的产中性蛋白酶菌株。方法:以突变株UV_(11)(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得到)为出发菌株,在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亚硝酸与紫外线复合诱变。结果:得到突变株Bacillus subtilis UN_(19),产酶活力从最初的378.97U/ml提高到3965.84U/ml。结论:亚硝酸与紫外线复合诱变原生质体是一种很好的诱变方式。  相似文献   

4.
面包酵母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紫外线诱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面包酵母原生质体制备、再生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原生质体进行了扫描电镜紫外线诱变。结果表明:对数生长早期的细胞的形成原生质体用1%蜗牛酶+0.1%β-疏基乙醇酶解60min、90min,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地生率分别为4.31%和0.4%,用0.6mol/L甘露醇作渗稳地,原生质体的于生效果最佳,0.5mol/L蔗糖次之。电镜观察表明酵母菌的细胞壁是逐步被降解的。通过紫外线诱变原生质体获得了1株  相似文献   

5.
将 2株黑曲霉菌株 (I,II)在诱导产植酸酶的条件下分别制备成原生质体 ,并考察其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 ,经紫外诱变后 ,发现涂平板的黑曲霉 (II)原生质体在再生过程中菌落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考查突变菌种的植酸酶酶活 ,筛选到其中一个变异株比原始黑曲霉 (II)亲本株的植酸酶酶活提高了 2 .2倍。  相似文献   

6.
研究影响尖顶羊肚菌(MOrchellaconicaPers、)CGAC-9506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因素基础上,首次诱变羊肚菌原生质体,进行高生物量高氨基酸含量菌株选育。原生质体诱变再生株MconicaCGAC-950637生物量比出发株提高7.3%,总氨基酸比出发株提高38%。  相似文献   

7.
He-Ne激光对金针菇SOD高产株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用He-Ne激光辐照诱金针茹(Flammulina Velutipes)的原生质体、菌丝体片段,分生孢子悬液,并进行初筛、复筛及突变株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其正突变率,单株SOD产量提高率,产SOD遗传稳定性均高于菌系体与分生孢子。激光诱变原生质体是获得金针茹SOD高产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黑曲霉单宁酶高活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郭鲁宏  杨顺楷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2):105-108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higer)No.13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获得一株制备原生质体的起始菌,该菌株单宁酶活性比No.13提高55%,并对其制备原生质体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在优化方案基础上,紫外诱变原生质体,诱变株经筛选,最后得到一株具有稳定遗传性的单宁酶高活性菌株,在摇瓶培养基中进行生物转化实验,连续传代10次,结果显示发酵液中没食子酸浓度始 维持在22.8-23.9mg/  相似文献   

9.
纳他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紫外诱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纳他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的最佳制备和再生条件,及此基础上的紫外诱变育种.初步确定了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适宜条件为:菌龄48h,采用0.4%溶菌酶在30℃处理90min.原生质体再生后,73.3%的菌种产量得到了提高,其中5-12菌株增产74.7%,达到2121.2μg/mL.原生质体经紫外线诱变后得到的5株诱变菌株产量均有提高,其中菌株UV-2增产107.09%,达到2515.07μg/mL.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原生质体诱变育种选育富硒能力强的酵母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生质体诱变育种技术选育富硒能力强的酵母菌株,从13株啤酒酵母中筛选出一株富硒量高的诱变出发菌株,采用溶壁酶进行破壁,确定了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为酶浓度1g/100mL,酶解处理时间为12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5.2%,再生率为21.8%,诱变后筛选出富硒量为821mg/kg,酵母干菌体收获量为0.88g/100mL的酵母菌A1。  相似文献   

11.
以经紫外线诱变后获得的氢化可的松转化菌株新月弯孢霉 2 1 50 # 为出发菌株 ,经纤维素酶及溶菌酶作用形成原生质体 ,并对原生质体进行硫酸二乙酯 (DES)诱变 ,然后对大量的再生突变株进行筛选 ,获得高氢化可的松转化率菌株 8 68# ,其氢化可的松转化率较出发菌株提高了 56.8%。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食用菌原生质体再生、诱变、融合技术以及原生质体技术与其他生物技术相结合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在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原生质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原生质体诱变育种选育富硒能力强的酵母菌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原生质体诱变育种技术选育富硒能力强的酵母菌株,从13株啤酒酵母中筛选出一株富硒量高的诱变出发菌株,采用溶壁酶进行破壁,确定了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为酶浓度1g/100mL,酶解处理时间为12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5.2%,再生率为21.8%,诱变后筛选出富硒量为821mg/kg,酵母干菌体收获量为0.88g/100mL的酵母菌Al。  相似文献   

14.
羊肚菌原生质体诱变筛选高生物量高氨基酸含量菌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士旺  梁宗琦 《菌物系统》1999,18(2):168-171
研究影响尖顶羊肚菌CGAC-9506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因素基础上,首次诱变羊肚菌原生质体,进行高生物量高氨基酸含量菌株选育。原生质体诱变再生株M.conica CGAC-950637生物量比出发株提高7.3%,总氨基酸比出发株提高38%。  相似文献   

15.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乳糖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紫外线诱变和^60Co-γ射线协同诱变的方法,对出发菌株Uco-3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通过正突变率与诱变剂量的相互关系,确定最佳诱变剂量。采用4min的紫外线照射和剂量为500Gy的γ射线对黑曲霉Uco-3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软得一株产高温乳糖酶的高产突变株,突变株产乳糖酶能力显著提高,产酶活力达44.37U/mL,是出发菌株Uco-3的2.73倍。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紫外线诱变和60Co-γ射线协同诱变的方法,对出发菌株Uco-3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通过正突变率与诱变剂量的相互关系,确定最佳诱变剂量。采用4min的紫外线照射和剂量为500Gy的γ射线对黑曲霉Uco-3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获得一株产高温乳糖酶的高产突变株,突变株产乳糖酶能力显著提高,产酶活力达44.37U/mL,是出发菌株Uco-3的2.73倍。  相似文献   

17.
α-麦角隐亭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在一般培养条件下不易产生分生孢子的黑麦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的产碱率,对原生质体诱变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对α-麦角隐亭(α-Ergokryptine)产生菌的原生质体采用紫外线(UV)照射9分钟,γ-射线(~(60)Co)10万伦琴/20分钟辐射,亚硝基胍(NTG)6mg/ml 60分钟进行诱变处理,均可获得较稳定的高产突变株。经过上述三种方法的交替诱变处理,α-麦角隐亭的产率由原始菌株的40mg/L,提高到524mg/L,增加了12倍,说明用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配合田间复壮,对提高C.purpurea α-麦角隐亭的产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对天冬氨酸转氨酶产生菌大肠杆菌XJ-1原生质体进行紫外-激光复合诱变筛选,结果表明,复合诱变对该菌的原生质体有明显的致死作用。以致死率和正突变率为指标,确定了紫外和He-Ne激光照射的最佳时间分别为45 s和40min。在此条件下对大肠杆菌原生质体进行紫外-激光复合诱变,得到3株高产菌株,分别命名为XJ-1-45、XJ-1-86和XJ-1-99,酶活较出发菌株XJ-1分别提高了12.82%、17.37%和26.27%。传代培养表明突变株生产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9.
产紫杉醇菌株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紫杉醇产生菌NCEU-1的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诱变,筛选制霉菌素抗性突变株,共筛选出了4株正突变株。经发酵筛选试验,获得了一株遗传性状稳定、高产紫杉醇的原生质体诱变菌株——UL04-5,其紫杉醇产量从出发菌株的314.07μg/L提高至418.24μg/L。  相似文献   

20.
赤霉产生菌在正常条件下不产生孢子,育种材料以多核菌丝体及其碎片为主,大部分常用的诱变剂对它们诱变效应较差。本文报导有关赤霉素产生菌~#85104菌株原生质体的获得、再生和紫外光诱变原生质体的条件,甘氨酸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及采用二硫苏糖醇预处理菌丝体等方面条件的研究。在采用紫外光照射原生质体的诱变处理下,已获得数株高产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