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暴力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家庭暴力与抑郁症个性特点、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针对心理十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7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有家庭内暴力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家庭暴力与抑郁症患者HAMD 抑郁总分呈正相关;有家庭暴力组男性的主观支持分、总社会支持分低于无家庭暴力组(18.8±4.9,22.6±3.4;33.7±8.2,39.6±6.4,P<0.05),消极应对分高于无家庭暴力组(34.9±4.7,30.1±6.5,P<0.05);有家庭暴力组女性的支持利用度分低于无家庭暴力组(6.1±2.0,8.1±2.0,P<0.05), EPQ的神经质评分高于无家庭暴力组(64.2±7.4,56.5±10.3,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暴力事件应予以重视,家庭暴力与男性抑郁症患者的绝望感、主观支持、总社会支持及消极应对方式相关;家庭暴力与女性的支持利用度和神经质个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在重性抑郁障碍中的作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和社会支持问卷(SSS)对114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测试,同时选取97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①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组的EPQ-精神质(P),神经质(N)分高于健康对照组,内外向(E)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患者组消极应对分高于健康对照组,积极应对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组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与利用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及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患者术前心理社会因素与免疫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患者术前(未确诊良、恶性前)心理社会因素和免疫功能的差异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临床心理问卷(EPQ、HAMD、HAMA、LES、SSRS、DSQ)对待手术的乳腺肿瘤患者58 例于手术前一天进行评定,同时抽取静脉血6ml 进行IgA、CD_4~+、CD_(19)~+的含量和NK 细胞活性的测定,根据手术后病理切片分为乳腺癌组(36例)和乳腺良性肿瘤组(22例)。统计方法采用t 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神经质分(14.9±3.7/9.6±3.0,t=5.72)、生活事件刺激总量(29.7±8.0/25.2±8.3,t=2.03)、不成熟防御因子(113.6±20.9/93.6±17.3,t=3.78)及HAMD(22.5±7.1/16.7±6.3,t=3.18)、HAMA 得分(17.7±6.6/13.8±5.1,t=2.36)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P<0.05或<0.01);而内外向因子分(9.5±3.9/11.9±3.7,t=2.34)、成熟防御因子分(28.3±8.1/37.1±12.5,t=3.27)、社会支持总分(39.5±8.8/49.0±10.0,t=3.78)、主观支持分(17.8±6.1/23.5±5.8,t=3.55)、支持的利用度(7.6±2.4/8.9±2.6,t=2.05)和NK 细胞活性(20.6±6.5/28.5±7.6,t=4.21)、CD_4~+、CD_(19)~+的含量均显著降低(28.9±6.4/33.4+8.1,t=2.34;14.3±3.1/16.9±3.2,t=3.06; P<0.05或<0.01)。NK 细胞活性与社会支持总分(β=0.20)、EPQ 的P 分(β=0.19)呈正相关,与HAMD 总分(p=-0.43)、HAMA 总分(p=-0.22)、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β=-0.12)呈负相关;CD_4~+与HAMD 总分(β=-0. 11)、EPQ 的N 分(β=-0.24)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总分(β=0.10)呈正相关;CD_(19)~+与经济状况(β=0.20)、社会支持总分(β=0.18)呈正相关,与HAMD 总分(β=-0.36)及不成熟防御因子分(β=-0.05)呈负相关;IgA 的含量与HAMA 总分(β=-0.45)、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β=-0.10)呈负相关,与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β=0.22)、主观支持分(β=0.07)和经济状况(β=0.29)呈正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前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受各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免疫指标具有特异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青海高原武警官兵生活质量与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青海高原武警官兵的生活质量与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青海省西宁市某支队530名武警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青海高原武警官兵的生活质量各领域百分制得分如下,生理领域64.01±8.85;心理领域62.58±9.75;社会领域63.77±11.93;环境领域57.30±9.61;②艾森克个性问卷的E维度分和社会支持量表总均分与生活质量各领域的评分呈显著正相关,N维度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③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在$=0.05的水平上,内外向人格维度、神经质人格维度和社会支持总均分均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青海高原武警官兵的生活质量与人格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心理咨询门诊来访者EPQ的评分情况。方法对107例心理咨询来访者进行EPQ测试,按《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规定的标准分进行分组,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男性来访者的N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7.818,P<0.001),女性来访者的N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7.902,P<0.001);②男性20~(岁)组E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3.098,P<0.01)、男性50~(岁)组E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8.073,P<0.05),女性50~(岁)组E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490,P<0.05);③男性20~(岁)组、30~(岁)组、40~(岁)组的N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3.306,4.652,7.581;P<0.01),女性16~(岁)组、20~(岁)组、30~(岁)组、40~(岁)组的N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18.567,3.334,7.665,4.229;P<0.01);④男性20~(岁)组的P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145,P<0.05),女性20~(岁)组的P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3.165,P<0.01),女性50~(岁)组的P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7.085,P<0.001);⑤男性职业是工人及自由职业者的N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5.351,5.476;P<0.001);女性职业是工人、职员、自由职业者的N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5.552,P<0.001;t=4.038,P<0.01;t=5.181,P<0.001);⑥男性患焦虑症的E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3.969,P<0.01),女性患精神障碍的E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2.524,P<0.05);男性患抑郁症、焦虑症、精神障碍的N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4.112,P<0.01;t=4.800,P<0.001;t=3.254,P<0.05)。女性患抑郁症、其他疾病的N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8.306,P<0.001;t=6.571,P<0.01);⑦107例来访者中,有典型内向及内向倾向者占30.8%,典型外向及外向倾向者占25.3%,典型情绪不稳及情绪不稳倾向占65.4%,典型精神质占15.9%;⑧在内、外向情绪不稳43例中,内向不稳占65.1%。内向不稳组中,20~(岁)组、30~(岁)组共占82.1%,诊断是抑郁症、焦虑症者占71.4%。结论 EPQ量表较好地反映了来访者的个性,根据EPQ的具体结果,可帮助心理咨询师有针对性地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癣(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A型行为类型问卷(TABP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对40例OLP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者施测。结果:OLP组SCL-90总分及其因子分皆高于对照组(如SCL-90总分158.2±35.5/105.7±11.3,t=8.41,P〈0.01)。OLP组过去1年内负性生活事件分值(97.1±35.5/33.6±23.4,t=8.41,P〈0.01)和EPQ之P分(55.9±10.0/50.3±10.7,t=2.40,P〈0.05)及N分(51.6±9.0/46.8±10.2,t=2.27,P〈0.05)均高于对照,A型行为的比例皆高于对照组(25/40对12/40,χ^2=9.78,P〈0.01),而其社会支持分值低于对照组(28.6±6.7/41.1±6.2,t=8.64,P〈0.01)。结论:OLP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个性有神经质、精神病质特征,A型行为多见,一年内的生活事件较多,社会支持状况较差。OLP的发病与患者个性特征、行为类型、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水平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农村和城市空巢老人健康生活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安市及周边农村335例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老年抑郁量表、一般疏离感问卷、心理坚韧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结果:农村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为36.2%;城市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为28.4%;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抑郁得分高(t=5.415,P0.05)、疏离感得分低(Z=-2.138,P0.05)、社会支持总分(t=25.476,P0.001)及其家庭外部支持维度得分低(t=13.259,P0.01)、心理韧性总分(t=8.288,P0.01)以及坚持维度得分低(Z=-2.321,P0.05)、生活质量得分低(t=8.263,P0.01)。结论:农村空巢老人抑郁情况较重、社会支持较少、心理韧性较弱、生活质量偏低,而城市空巢老人以上情况相对较好,但人际疏离感反而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医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人格特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适应情况与医学生抑郁发生的相关性,并研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研究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及探讨抑郁症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913名大一至大五的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其年龄、性别、专业、年级、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ECK)测量抑郁情绪(5~7分为轻度抑郁,8~15分为中度抑郁,15为重度抑郁),应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受支持情况,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划分人格类型,应用中国生活事件量表(LES)评估生活事件,应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评估适应状况。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抑郁的发生率为13.1%,其中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分别占8.7%、3.4%、1.1%。大学生适应情况、社会支持、E人格与抑郁情绪发生率成负相关(t=-4.862~-2.727,P0.05),负性生活事件、N人格、P人格与抑郁情绪发生率成正相关(t=2.557~6.598,P0.05)。大三年级医学生(r=0.070,P0.05)、男性医学生的抑郁发生率较其他同学高(r=-0.073,P0.05)。而专业、年龄、学年制与抑郁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在社会支持、EPQ的N和P维度、生活事件、大学生适应这些方面有差异性(t=-4.143~-2.261,2.016~11.693;P0.05)。不同年级在家庭内、外社会支持、EPQ的P维度、生活事件、大学生适应这些方面有差异性(F=2.580~5.816,P0.05)。结论:医学生抑郁发生率与全国大学生水平相当。应重视医学生中抑郁情绪问题及其与人格特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适应情况的相关性,加强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检测,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治医学生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原新兵心理弹性与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高原某部新兵抵达驻地1周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症状自评量表(SCL-90)、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团体用心理应激调查表(PSSG)、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问卷,集中进行现场测评。结果:1高原新兵心理弹性较好,总分为(61.87±12.96);2高原新兵不同水平心理弹性组的应激总标分、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外向性、情绪稳定性、SCL-90总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3高原新兵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外向性、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560,0.432,0.421;P=0.001),与应激总标分、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情绪稳定性、SCL-90总分呈负相关(r=-0.190,-0.186,-0.116.-0.209,-0.186;P0.01);4积极应对、外向性、社会支持、消极应对和生活事件对心理弹性的预测良好,解释率达到38.44%。结论:高原新兵心理弹性状况较好。其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外向性、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煤矿工人工伤事故与人格、应激、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方法将出现工伤事故的120人作为研究组,随机匹配未出现工伤事故的120人为对照组,应用自编工伤事故调查表,运用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 istic回归分析,对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事件量表(LES)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家庭和睦程度差率、嗜酒率和嗜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4.11,4.24,4.36;P<0.05);研究组的LES总分、负性生活事件值和正性生活事件值、EPQ的E分、P维分和N分、SCL-90的总均分、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t=14.12,11.36,7.71,13.24,4.21,11.24,4.33,4.26;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 istic回归分析:酒嗜好、EPQ的E分和N分、LES的总分、负性生活事件、SCL-90的总均分、阳性项目数、抑郁因子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结论酒嗜好、EPQ的E分和N分高、负性生活事件、SCL-90的抑郁因子是井下矿工出现工伤事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驻岛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西沙驻岛人员的心理应激状态、个性特征、心理应付方式特点和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影响。方法以西沙岛屿209官兵作为调查组(以下称西沙组),同一部属的沿海地区人员223人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测量问卷(EP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应付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两组人员进行测评。结果西沙组SCL-90各因子、阳性项目数、总均分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01),神经质分(EPQ-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掩饰分(EPQ-L)低于对照组(P<0.05);西沙组36.36%存在睡眠质量问题。西沙组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幻想、合理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客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应激反应影响驻岛人员认知、情感、行为、适应等,对驻岛人员应进行心理干预,重新构造认知应对策略,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2.
医护专科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探讨医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集体施测于2187名医护专科新生。结果①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第一类学生筛选率为24.14%,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占1.87%;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女生高(t=-4.07,P<0.001);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②男女生在EPQ问卷的精神质P(t=9.05,3.92;P<0.001)、内-外倾E(t=-2.30,-5.18;P<0.001)、神经质N(t=11.29,5.19;P<0.001)3个分量表上分数与常模均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在N分量表上的分数差异极其显著,女生的分数显著高于男生(t=-5.72,P<0.001);③UPI评定的三类学生在EPQ问卷的P(F=107.23,P<0.001)、E(F=164.28,P<0.001)、N(F=601.92,P<0.001)、L(F=129.56,P<0.001)分量表上的差异均极其显著。结论个性对心理健康存在影响,性格越外向,情绪越稳定,自控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与抑郁障碍患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作评定工具,对42例抑郁障碍患者与42例正常人进行研究。结果抑郁障碍患者负性生活事件和正性生活事件及生活事件总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抑郁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不足与抑郁障碍患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按CCMD-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收集33例60岁以上首次发作的患者(抑郁组),32名健康老年人(对照组).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问卷、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抑郁组与对照组精神疾病家族史(分别为5例/0例,χ2=5.253,P=0.022)、现患躯体疾病(16例/6例,χ2=6.415,P=0.011)、血管危险因素(10例/3例,χ2=4.447,P=0.035)和长期困境(19例/3例,χ2=14.437,P=0.000)的差异有显著性,而抑郁组MMSE总分26.2±2.3低于对照组27.3±0.8(t=2.552,P=0.015).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17.9±15.0低于对照组10.7±7.8(t=2.42,P=0.019);抑郁组社交问题分值3.5±6.9高于对照组1.2±3.8(u=1.982,P=0.047).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39.5±6.8低于对照组42.9±4.2(t =2.434,P=0.018);抑郁组对支持的利用度5.9±2.7低于对照组8.4±1.6(u=3.844,P=0.000).抑郁组神经质分60.0±8.8高于对照组51.7±4.9(t=4.737,P=0.000);抑郁组与对照组的神经质个性(24例/3例,χ2=26.851,P=0.000)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慢性应激、高度神经质和认知功能损害严重是老年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病例组85例和对照组57例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比较,对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GQOLI-74 总体评估中病例组的生活质量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比对照组分别低33分、17分、10分、4分(均分分别为254.9±26.4/287.1±30.4,t=-5.15,P<0.01;60.3±8.9/77.7±7.2,t=-9.71,P<0.01;65.5±7.3/75.0±11.0.t=-4.98,P<0.01;64.9±8.7/68.8±9.4,t=-2.31,P<0.05);(2)已婚、年龄越大、睡眠脑电图参数中的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越长,原发性失眠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越高;PSQI 评分越高及睡眠潜伏期越长、夜间觉醒次数越多,生活质量评估越低。结论: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躯体、心理和社会维度有显著降低,部分人口学特征和失眠的主客观严重程度是影响生活质量评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共病焦虑障碍的重性抑郁症与非共病焦虑障碍的重性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共病组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显著高于抑郁组(P<0.05),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抑郁组无显著性差异;共病组的消极应对方式分显著高于抑郁组(P<0.01),在积极应对方式上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EPQ各维度评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非共病患者相比,共病焦虑障碍的重性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较高、应对方式更为消极,未发现共病者与非共病者在人格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目的 :研究心理卫生教育、团体辅导及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心理辅导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从大学新生中抽取实验组、对照组各 1 50人 ,实验组采用上述综合的心理辅导模式进行为期一年的干预 ,对照组则为空白对照 ,以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自我和谐量表 (SCC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SAD)为评估工具 ,在实验前、中、后对两组被试进行测查。结果 :干预后 1 .实验组 P(精神质 )分 (46.3± 7.5)低于对照组 (50 .7± 1 1 .9) ,灵活性分 (48.9± 5.6)高于对照组 (46.8± 5.9,P<0 .0 5) ;2 .实验组 E (外倾 )分升高 ,SCL- 90总分及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下降 ,对照组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总分以及社交焦虑、社交回避分升高 (P<0 .0 5)。结论 :三结合的心理辅导模式能够改善被试人格结构、减少心身症状、促进自我和谐、提高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住院与社区麻风治愈者的生活质量及个性特征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住院与社区麻风治愈者的生活质量及个性特征。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广东韶关市麻风医院51例麻风治愈者及韶关市下属两个县的104例社区麻风治愈者与59例健康亲属进行调查。结果:住院组的生活质量总评(51.83±9.64)与社区组(63.40±10.84)及其亲属组(66.25±11.1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28.45;P<0.01);其中,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住院组的EPQ-E分和EPQ-N分(7.71±4.43;8.94±4.68)与社区组(9.58±4.29;6.18±4.88)及其健康亲属组(11.46±3.98;6.32±5.1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0.75~5.91;P<0.01)。麻风治愈者的各个生活质量维度与EPQ-E呈显著正相关(r=0.21~0.44,P<0.01);与EPQ-N呈显著负相关(r=-0.24-0.65,P<0.01)。结论:住院麻风治愈者的生活质量比社区麻风治愈者及其亲属的生活质量差,个性特征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激性沉思反应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在第一次测评时,用抑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和应激反应问卷-沉思分量表等自评量表对527名高中生的抑郁症状、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激性沉思反应进行测评,随后每3个月测评1次抑郁症状和应激性生活事件,追踪调查1年,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数据。结果相关分析表明,首次测评的抑郁症状、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激性沉思反应之间均两两正相关(r=0.21~0.54,P<0.001)。多层线性模型分析表明,应激性生活事件(β=0.13,P<0.001)和应激性沉思反应(β=1.74,P<0.001)对抑郁症状的预测作用显著,应激性沉思反应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也显著(β=0.03,P<0.05)。结论应激性沉思反应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驻军中心医院住院医师的睡眠质量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整群覆盖调查方式,以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被试群体进行调查,结果以成组t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PSQI:被试群体中44.50%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组7个因子及总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t=4.218~36.477,P<0.01);②EPQ:睡眠障碍组内外向(t=2.531,P<0.05)极显著低于非睡眠障碍组,而神经质分(t=3.213,P<0.01)极显著高于后者;③LES:睡眠障碍组在"家庭问题"(t=2.398,P<0.05)、"正性事件"(t=2.617,P<0.01)、"负性事件"(t=2.617,P<0.01)、"生活事件总和"(t=2.777,P<0.05)4项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睡眠障碍组;④应付方式问卷:睡眠障碍组在"解决问题"(t=3.293,P<0.01)、"求助"(t=3.105,P<0.01)2项得分显著低于非睡眠障碍组,而在"自责"(t=3.105,P<0.01)、"幻想"(t=3.216,P<0.01)、"回避"(t=3.163,P<0.01)、"合理化"(t=2.963,P<0.01)4项得分显著高于后者;⑤SSRS:睡眠障碍组在"客观支持"(t=5.544,P<0.01)、"主观支持"(t=3.265,P<0.01)、"支持利用度"(t=6.366,P<0.01)、"总分"(t=2.456,P<0.05)4项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睡眠障碍组;⑥PSQI的影响因素:所有入选因素中,以"神经质"对因变量的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负性事件"、"客观支持"、"幻想",而"解决问题"为唯一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军队医院住院医师的睡眠障碍严重,且与情绪不稳定性、高生活事件数量、不成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程度缺乏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