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枝共聚丙烯酸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道了将丙烯酸单体接枝到合成橡胶上的接枝共聚方法。对接枝母体胶料和丙烯酸单体进行了选择。考查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和胶用量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比较了相同单体的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的性能差别。制得装饰性强、性能优的新型第二代丙烯酸酯涂料。  相似文献   

2.
丙烯酸环氧自交联阴极电泳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环氧树脂为母体,与丙烯酸单体接枝共聚物组成的自交联阴极电泳涂料的配方和合成工艺条件,讨论了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丙烯酸单体配比、接枝共聚反应温度与时间和有机胺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环氧树脂E- 44( 简称为环氧树脂) 为主要原料, 对水基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环氧磷酸酯 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反应, 探讨了丙烯酸及其酯, 苯乙烯和引发剂的用量,接枝反应温度, 接枝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接枝共聚物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并对该接枝共聚物进行了有关的产品性能和应用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4.
水基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以环氧树脂E-44为主要原料,对水基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环氧磷酸酯-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反应,探讨了丙烯酸及其酯,苯乙烯和引发剂的用量,接枝反应温度,接枝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接枝共聚物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由H_2O_2—Fe(Ⅱ)引发木素磺酸盐和丙烯酸单体的接枝共聚反应,比较了不同的接枝方法(一步法和连续法)对接枝共聚物粘度和分散性能的影响以及分子量分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共聚反应能大大提高木素磺酸盐的分散能力。连续法接枝共聚物的物化性能优于一步法,具有高分散性和低溶液粘度的特点。接枝共聚物的羧基含量随丙烯酸单体的用量增加而增加,而酚羟基含量较接枝前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环氧树脂为母体,丙烯酸类单体接枝共聚物组成的自交联阴极电泳涂料的配方和民工艺条件,确定了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丙烯酸单体配比、接枝共聚反应温度与时间及有机胺等因素,同时探讨了它们对树脂及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外交联型多元共聚物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等单体经乳液共聚制得外交联型多元共聚物乳液,讨论了乳化剂配比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功能单体用量,软硬单体的配比对乳液聚合反应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配方。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共聚单体,采用溶液接枝法对废聚苯乙烯(PS)进行接枝改性制得PS接枝共聚物,然后以PS接枝共聚物的乳液为基料制备改性PS防水涂料。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S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以及填料和增塑剂的用量对改性PS防水涂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PS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合成工艺为:PS用量为30 g,溶剂用量为60 mL,引发剂用量为2.2 g,单体用量为20 g,反应温度为85 ℃,反应时间为25 h;向改性PS乳液中填加10 %的填料和4 %的增塑剂制得的防水涂料性能最佳:耐水时间为25 h,耐盐时间为27 h,表干时间为18 min,冲击强度达50 kg·cm。  相似文献   

9.
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制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硝酸浓度对接枝百分率及接枝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接枝共聚物的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了颗粒状接枝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接枝丙烯酸(CPE-g-AA)、氯化聚乙烯接枝丙烯酰胺(CPE-g-AM)和氯化聚乙烯接枝混合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CPE-g-(AA-AM)],并通过热压法制得接枝共聚物片材。考察了颗粒状接枝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片材的吸水膨胀性能。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吸水性能与接枝单体的种类及其接枝率有关,相同接枝率的CPE-g-AA的吸水量比CPE-g-AM的大。当混和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2/2时,所得接枝共聚物的抗盐性能最好。接枝共聚物片材可反复吸水膨胀,接枝率为62%的CPE-g-AA片材的二次吸水达到平衡时的吸水率和膨胀率分别为120%和41%。通过测定接枝共聚物的接触角表明,CPE-g-AA对水的润湿作用比CPE-g-AM明显。  相似文献   

11.
SBS改性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雪红  许国强 《弹性体》2001,11(6):16-19
在交联单体丙烯酸(AA)存在下,研究了SBS/MMA-BA四元接枝共聚合及其产物的性能。讨论了AA用量、混合单体用量、SBS起始浓度、混合单体配比及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获得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通过大量测试表明,用SBS改性的接枝共聚物配制的胶粘剂,具有粘结力大、剥离强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酸酯改性环氧阴极电泳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侨  张燕  李效玉 《涂料工业》2006,36(6):11-14,19
制备了一种以聚丙二醇增韧改性的环氧树脂为母体,接枝丙烯酸单体所形成主体树脂,经离子化反应得到阴极电泳涂料。详细研究了环氧增韧改性和丙烯酸单体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溶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发现与未进行增韧改性的环氧树脂产物比较,涂膜光泽和柔韧性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氯气作为引发剂对PVC进行氯化原位接枝丙烯酸(AA)的过程,对分离纯化后的接枝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同时还测定了接枝共聚物中丙烯酸的接枝率,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过程生成了聚氯乙烯接枝丙烯酸的共聚物(CPVC-g-AA);当反应温度为120℃,AA为10份,反应时间为3 h时,丙烯酸的最大接枝率达1.21%.  相似文献   

14.
水乳型PS建筑涂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生  李晓宇 《辽宁化工》1999,28(2):120-121,123
用丙烯酸脂和活性单体对聚苯乙烯(PS)进行接枝改性后,制备成性能良好的水乳型建筑涂料。介绍了涂料的配方,生产工艺和涂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有机氟改性环氧丙烯酸阴极电泳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田霞  陈峰 《涂料工业》2012,42(1):28-31
选择合适的丙烯酸类单体、有机氟单体与环氧树脂接枝共聚合成了用于阴极电泳涂料的阳离子型含氟环氧丙烯酸树脂.探讨了氟单体的用量、接枝反应温度、胺化温度、胺化时间等对树脂反应的影响,并对所得阴极电泳涂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电泳工艺参数下,所得漆膜与不含氟的环氧丙烯酸漆膜相比,其耐盐水性、耐老化性、冲击强度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乙酸乙烯酯接枝PVC的共聚物,考察了脱氯时间,引发剂、分散剂和单体的用量,反应温度,接枝时间对接枝共聚的影响,以及单体用量对接枝共聚物吸油性能和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与乙酸乙烯酯适合的接枝共聚工艺条件为:PVC脱氯时间1 h,分散剂用量0.8 g,引发剂用量0.9 g,反应温度90℃,单体用量7 g,接枝时间2 h。  相似文献   

17.
腐植酸文摘     
《腐植酸》2014,(4)
正腐植酸系分散剂合成条件及对水煤浆黏度的影响张光华刘龙韩文静赵方李俊国采用腐植酸为原料,丙烯酸为接枝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腐植酸-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并检测其对水煤浆黏度、流动性、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腐植酸-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优化条件:丙烯酸与腐植酸质量比为0.35∶1.00,引发剂用量  相似文献   

18.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羧甲基甲壳素接枝丙烯酸钠共聚物,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说明接枝反应是由过硫酸铵和羧甲基甲壳素上存在的氨基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的。  相似文献   

19.
用聚氧乙烯(PEO)大单体与丙烯酸丁酯(BA)及丙烯酸(AA)共聚,合成了三元规整接枝共聚物,并经离子中和生成了离聚体。研究了共聚条件对各单体转化率及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产物经纯化后用红外光谱仪,膜渗透压计,凝胶渗透色谱仪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共聚物的平均接枝数,结晶度,力学性能及吸水性,还研究了丙烯酸质量分数,PEO质量分数,中和度及不同离子对离聚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开始大单体的转化速率大于小单体的,后期则相反。大单体转化率随引发剂用量增加而增加,随大单体占总单体的质量分数及大单体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下降,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则随聚合时间增加而增加,随引发剂用量增加而降低。共聚物有一定结晶度及100%-200%的吸水率。三元共聚物中和成离聚体后拉伸强度明显增加,呈热塑性弹性体性质。铅或锌离子中和的离聚体拉伸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20.
多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合成了以马来酸酐,丙烯酸为主体的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第三单体等条件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