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年宝安区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16起,发病1556例,罹患率为2.87%。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罹患率,男性为2.94%,女性为2.73%;各街道中小学为6.06%(10起、539例),幼儿园为9.92%(3起、26例),大型企业为2.20%(3起、991例);观澜街道为2.86%(1起、858例),新安街道为5.36%(7起、341例),大浪街道为8.46%(2起、182例);12~14岁为3.53%,3~5岁为9.92%,6~8岁为7.40%。1556例中8月961例,占61.76%;9月595例,占38.24%。托幼儿童26例,占1.67%;学生539例,占34.64%;工人991例,占63.69%。[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暴发人群以青年工人为主。8~9月为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2.
韦斯亮  薛梅  卢明飞  高连  黄亚铭 《职业与健康》2013,29(2):221-222,225
目的 分析广西横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县各乡镇2004-2011年AHC流行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1年期间AHC在各乡镇均存在低密度的流行,年均人群发病率为12.41/10万.分别在2007和2011年出现较多的病例,人群发病率分别为11.53/10万和75.72/10万.男女比例为1.41:1.AHC流行期间为8-10月份,9月达到发病高峰.0~19岁的病例数占44.72%;20 ~24岁年龄组病例较少,占4.98%;而25~34岁年龄组升高至9.61%;而后随年龄增大病例逐渐减少.患病人群以学生、农民和幼儿为主.结论 AHC在该县乡均有流行,在人群密度较大的地方每三四年中极易出现1次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近年来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疫情动态,掌握其流行现状,为疫情预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宝安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AHC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宝安区6年间共报告3417例AHC病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8.39/10万。2010年和2013年出现明显发病高峰,病例集中在夏秋季节的9-10月份。年均发病率以石岩街最高(51.3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以0~9岁人群发病率较高,职业构成以工人(54.05%)、家务及待业(9.20%)、散居儿童(7.68%)学生(7.68%)、幼托儿童(7.15%)较高。突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工厂等人口较密集的场所。结论宝安区近年AHC发病情况总体平稳,加强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测,做好工厂、学校和托幼机构的AHC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是控制该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尤爱国  康锴  陈豪敏  许汴利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98-3099,3101
目的分析2010年河南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河南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共报告病例1850例,发病率为1.95/10万,显著高于2009年(χ2=1043.07,P﹤0.01);病例主要分布在豫南、豫中和豫北地区;9月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8.32%;男性发病率为2.42/10万;女性为1.4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6,P﹤0.01);10~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以学生、农民和工人为主;共报告暴发疫情6起,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在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河南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福建省201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疫情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SAS9.0软件对2010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全省报告AHC病例4 963例,为2009年的25倍,发病率为13.68/10万,发病高峰期为8~10月(95.0%);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托幼儿童、农民和工人,学校是AHC高发场所。结论防控AHC的关键期为8~10月,学校及幼托机构等人口密集场所是防控的重点,应做好相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2004-2009年广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004-2009年广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广西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和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5、2006、2008、2009年广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水平相对平稳,2007年出现明显高峰,发病数较其他年份上升3~4倍;报告病例数较高的地区为南宁市、桂林市、梧州市和崇左市;8~10月为流行期,9月为发病高峰;各年龄均有发病,发病人群以0~4、10~14、15~19和30~34岁为主;人群分布以成人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暴发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加强监测,做好农村、学校和工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是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和流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2004—2010年连云港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艳敏 《职业与健康》2012,28(9):1108-1110
目的分析2004—2010年连云港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及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AHC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及2008—2009年连云港市AHC发病水平相对平稳,2007和2010年发生了AHC较高强度流行,8—10月为流行期,9月为发病高峰;2004—2010年全市8个县区仅有新浦区及连云区每年均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报告;各年龄均有发病,患者群以15~19岁、10~14岁、5~9岁和35~39岁为主,男性略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学生、工人及农民为主;暴发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加强监测,做好学校、农村和工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是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和流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重庆市2004-201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结合2004-2010年重庆市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病学个案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系统报告的暴发疫情,使用Excel及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重庆市共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18 730例,无死亡.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9.36/10万.呈现出2007年和2010年2个发病高峰;9~10月份为该病高发季节;发病男:女=1.59∶1,发病年龄10~14岁为主,占发病总数的23.79%;学生发病最多(51.74%),其次为农民(19.81%)和托幼儿童(5.26%).2004- 2010年重庆共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141起,报告发病6 116人,无死亡;9月为暴发疫情的流行季节;疫情持续平均时间为8.8d(最高39 d,最低1d);郊区疫情数是城区的5.15倍,89.36%的疫情发生在学校.结论 重庆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率居全国前5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治应重点做好灾后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医院在流行季节开设临时的诊治门诊,防止交叉感染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实施网络直报以来我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变化趋势,掌握其流行特点,为我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预测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06年我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水平相对较低,2007年出现明显高峰,发病数较2004—2006年及2008年同期上升5.27、6.82、5.40和2.26倍;8—10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分布在广东、四川、广西等南部省份,各年龄均有发病,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工人、农民、学生三大人群中。2004-2006年共报告暴疫情6起,2007年和2008年各报告暴疫情65起和13起,9月份高发,发生场所以学校为主。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是引起2007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的主要病原。结论做好学校等人口密集场所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是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和流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阳朔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自有病例报告以来(1990年)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阳朔县1990—2013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阳朔县24年来累计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 256例,年均发病率31.07/10万,流行年份最高发病率达276.63/10万。共发生4次流行,近3轮的流行年间隔时间为7年,每次流行周期为1~4个月,发病高峰在9月。人群普遍易感,但主要以学龄儿童、学生和青壮年为主要的发病人群,暴发均发生在学校。结论阳朔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工作的重点是学校和集体单位等人群聚集场所,做好防治知识宣传工作是控制该病暴发和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2002年福建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查明2002年我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流行的病原。[方法]采集福州和漳州市临床诊断为AHC的患者眼拭子57份、双份血清7份。分别用Hep-2和Vero细胞对标本进行病原分离;用免疫血清微量中和试验对分离出的毒株进行鉴定;用诊断血清鉴定的4株病毒,对7例患者的双份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从57份眼拭子标本中分离出47株(阳性率82.5%);经诊断血清微量中和试验鉴定,均为柯萨奇病毒24变异株(CA24v);7例患者双份血清经微量中和试验测定,中和抗体均呈≥4倍增长。[结论]CA24v是引起2002年我省AHC流行的病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广西浦北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县各乡镇1999-2012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该县14年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报告共188例,其中7年无病例报告,而近3年均有病例报告,人群年发病率在0.59/10万~8.02/10万之间,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62/10万.病例出现最多的年龄是5岁以下的幼儿,占总病例数的17.02%.总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44∶1.该病在各乡镇均存在低密度的流行,患病人群以农民和散居幼儿为主,但均未出现该病暴发流行的报告.结论 该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但并未出现随全省病例增多的年份而当地病例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疫情有关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2008年9月513,到榕江县古州镇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的现场进行调查。[结果32008年8月25日至9月27日,该镇合计发病773例,其中15所学校合计发病740例,学校罹患率为4.48%。773例病人,发病时间为8月25~31日的41例,9月1~5、6~10、11~15、16~20、21~25、26~27E1分别为151、201、159、167、47、7例;学生724例,占93.66%;发病10例以上的8所学校。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病人共用毛巾、共用脸盆、照顾病人、有揉眼习惯是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6.02、2.75、3.39、2.65。[结论]引起这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的原因主要是疫情报告不及时,病人隔离措施未落实,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1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原因及流行特征,以便制定更好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深圳市宝安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共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5起,波及人数54 231人,发病人数共1 556人,其中男性发病人数为1 047人,女性发病数509人;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时间分布,暴发高峰期集中在8-9月;人群分布,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工厂有991人发病,占发病总数的63.7%,学校发病人数为565人,占总数的36.3%;地区分布,观澜街道是发病人数最多的街道,新安街道为暴发次数最多的街道,其次为西乡街道。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呈明显的季节高峰,人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宝安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经过综合防制后,控制效果显著,今后的防控重点应在8-9月,此次疾病暴发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非同源性的连锁式传播,因此宣传教育教师及家长注重儿童青少年卫生习惯的培养,注重个人卫生习惯,及时做好玩具、门窗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清洗与消毒,避免日常接触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双塔区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方法 对2006-2010年双塔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双塔区2006-2010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665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34.43/10万;常年均有发病,呈现5~7月、11月至翌年1月2个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70.97%;5~14岁组病例占发病总数的81.80%;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8.32%.结论 要加强学校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工作,倡导适龄儿童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16.
1988年广州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8年7~9月广州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流行病学调查指出,临床特征主要是眼异物感、眼刺痛、流泪、眼睑浮肿和结膜充血。少数病例有头痛、发热。病人恢复较快。流行病学特征主要是潜伏期短,传播快,流行面广,罹患率高(调查单位为79.5‰)。7~9月全市估计实际患病人数49万多例。患者年龄最大79岁,最小6个月,多数为20~59岁。经病原学和血清学证实,本次AHC流行是由EV70型病毒引起,并发展为CoxA24型病毒与EV70型病毒混合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宜丰县1971-2010年HFRS的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县1971-2010年的HFRS疫情资料分析.结果 共报病3015例,死亡148例(4.91%),主要分布在东片区占72.04%,以20~30岁(25.21%)农民(72.23%)为主,男女比2.17∶1.高发季节在11、12月和次年1月(46.27%).结论 该县HFRS发病呈波浪下降,东片区发病相对严重.日后应加强野外青壮年农民等重点人群HFRS防控工作,重点应放在东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