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SCL-90对三峡大学212名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大四学生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而精神病性因子分的差异更为突出,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卫生辅导,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现状,探讨亲子关系与大学生自我和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亲子关系调查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某医学院2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积差相关分析。结果:①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自我刻板性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②大二年级与大一、大三、大四年级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得分、自我灵活性得分、自我刻板性得分和自我和谐总分上有显著性差异。③亲子关系调查问卷的6个维度与自我和谐量表3个维度有显著性相关。结论:大学生的亲子关系与其自我和谐状况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信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新生面众恐惧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面众恐惧调查量表》(2011修订版)、《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总体自信问卷大学生版对贵州省1 072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非独生子女的大学新生面众恐惧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新生,成绩水平较差和中等水平大学新生的面众恐惧显著高于成绩较好的大学新生;大学新生的面众恐惧、自信和父母教养方式三者间两两显著相关;自信在父母关怀与面众恐惧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自信在父母控制与面众恐惧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自信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新生面众恐惧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自信特点,探讨自信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52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①男生自信得分[(144.71±16.04)分]高于女生[(141.13±15.76)分,t=2.558,P<0.05];城市学生自信得分[(145.14±15.66)分]高于农村学生[(141.54±15.99)分,t=2.394,P<0.05];独生子女自信得分[(146.50 ±16.76)分]高于非独生子女[(141.57±15.61)分,t=2.910,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自信差异有显著性(F=2.708,P<0.05).②自信与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r=0.548,P<0.01),与神经质(r=-0.207,P<0.01)及精神质(r=-0.476,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大学生自信存在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及年级差异,并且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部分驻保高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探讨蠕形螨感染与性别、年级以及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关系.方法 采用透明胶带法对935名驻保高校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感染检查,询问与调查相关的情况并记录于调查表内.结果 本地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13.05%,其中男生感染率13.54%,女生感染率12.60%,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学生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活中有抽烟、饮酒习惯者的感染率大于无此习惯者(P<0.01).结论 本地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处于国内感染率之间,而且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抽烟、饮酒等生活习惯可能是致病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诊断标准.方法 选华南师范大学2003至2006级大一到大四的2000名大学生,分别在校本部、大学城校区、南海校区按文理科随机发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分为64.7分,统计得分主要集中在58.5~69.1之间,中心点在64.7分.学生的健康状况在一、二年级之间和二、三年级之间变化明显,而三、四年级之间没有明显变化,从躯体方面看一、二年级之间明显提升,但到三、四年级又回到了入学前,心理方面在一、二年级之间有明显提升,后面则变化不明显,但在三、四年级之间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有大幅提升,男女生之间、文理科学生之间、不同校区学生之间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该调查结果可以看作是一个常模,总分低于平均分64.7或三个子条目有一项低于平均分,都可以被认为是亚健康可疑者,差值越大可能性越高;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与入学时间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7.
赵庆华 《卫生职业教育》2008,21(21):123-124
目的 调查分析民族师专学生心理适应性状况,为加强民族师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对我校978名学生进行心理适应性调查,并在性别、年级和民族变量上进行比较.结果 有64.01%的学生心理适应性很强或较强,只有0.31%的学生心理适应性很差;女生的心理适应性显著低于男生;二年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显著低于一、三年级学生,一、三年级学生心理适应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藏族学生的心理适应性显著低于汉族学生,汉族和回族、藏族和回族学生心理适应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民族师专学生整体心理适应性水平较高,但存在性别、年级和民族间的差异,应对心理适应性较差的学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与分析中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bgo)对1251名中专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生之间在躯体化、抑郁、恐怖、偏执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农村的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学生在抑郁、偏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没有发现这种差异。结论 必须重视和加强中专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军校大学生自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小远  肖蓉 《医学争鸣》2006,27(4):305-307
目的: 了解军校大学生自尊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使用自尊量表(SES)对某军校35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自尊状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在某军校大学生中,自尊水平男性(30.31±3.86)高于女性(29.58±3.95);城市者(30.25±4.13)高于农村者(29.75±3.75);独生子女(30.54±4.09)高于非独生子女(30.17±3.98);本科生(30.17±3.98)高于大专生(29.09±3.86),各组别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父母亲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者的大学生的自尊水平(30.39±4.11)显著高于父母低文化程度的大学生(P<0.01),且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其自尊水平越高(P<0.001). 此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满意度的军校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1): 二年级大学生自尊程度(29.43±3.93)最低,四年级大学生自尊程度(30.94±4.10)最高;对专业感觉满意者的自尊程度(30.59±3.79)显著高于对专业感觉不满意和感觉一般者. 结论: 军校大学生自尊水平受到社会、家庭以及个体认知等多方面的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其自尊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京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江苏省南京市两所大学在校1~4年级全日制学生,发放问卷1 387份,指导调查对象填写问卷,现场询问病史和中医四诊、作出证候诊断.回收有效问卷1 227份,进行统计、独立组平均数差异检验和双变量相关显著性检验.结果:所调查大学在校生亚健康状况总体发生率84.43%.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躯体亚健康症状呈上升趋势,但组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大四学生的躯体症状最明显,与其它3组的组间平均数、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女生症状更明显,并且差异随年级增高不断加大.中医证候在亚健康大学生中的发生率为68.05%,其中,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肝气郁结证占前3位.女生生活方式存在问题多于男生,但对健康干预的认知度高于男生.结论: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广泛存在亚健康状况,需要学校加强关注,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生考前焦虑状况.方法运用考前焦虑自测问卷对10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本组大学生焦虑自测问卷得分平均分为31.40,处于轻度焦虑水平.男女之间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大一和大四学生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t=2.49,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大学生的考前焦虑水平存在年级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大学生学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特点,为高校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293名大学生学业满意度进行测查.结果 (1)受测大学生的总体学业满意度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家庭来源差异及专业差异,但具有显著的出生类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独生大学生的总体学业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大学生[(4.12±0.90)分/(3.64±1.19)分,t=2.79,P<0.01];大四学生的总体学业满意度[(4.28±1.31)分]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F=5.03,P<0.01),大一[(3.59±0.98)分、大二(3.57±1.19)分、大三(3.77±1.05)分]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2)被试在学业满意度的3因子上的得分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出生类别差异及年级差异,而无显著的家庭来源和专业类型差异.结论 出生类别和年级差异对大学生学业满意度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军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方法使用学校领域生活满意度(CSLSS)、整体生活满意度(LSR)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473名军校各年级大学生和168名地方各年级大学生。结果军地大学生的CSLSS和LSR均分无统计学差异;军校大一学生CSLSS均分分别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大四。结论军地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相当;军校大一学生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民办高校大学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中国信息大学一年级全体新生,测评了1132个有效样本,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被试SCL—90测查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检出率16.70%,男女生无显著性差异;在因子分量表上,女生焦虑比例高于男生,且差异有显著性。总体上,中国信息大学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于全国青年常模,与其它地区大学生有一定差异;女生、理科生、来自农村的学生以及非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相对突出。结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学生攻击性现状,为预防校园暴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Q攻击性问卷,对326名大一至大四的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8.9%的学生AQ总分在中等以上;不同性别学生在攻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域学生攻击性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在敌意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身体攻击比率相对较低,敌意、言语攻...  相似文献   

1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9):819-822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880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性别变量上,男生的希望和乐观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5);男生和女生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自信以及韧性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源地变量上,农村学生的时间价值感、希望以及乐观得分均显著高于城镇学生(P<0.05);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的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自信和韧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级变量上,大四学生的时间价值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P<0.05),大五学生的时间价值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P<0.05);大五学生的时间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P<0.05);大五学生的希望和乐观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二学生(P<0.05);大一学生的乐观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P<0.05);其余各年级在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和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积极心理资本对时间管理倾向的4个维度均具有良好的正向预测能力。结论积极心理资本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正相关关系,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有助于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136名医学大学生SCL-90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通过分层取样的方法抽取某校大学生1年级至3年级共136人,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进行调查.结果 强迫项在年级这个变量上差异非常显著,一年与二年在强迫项差异显著,一年会比二年更多的产生强迫倾向.男女不同性别之间,在躯体化、强迫、精神病性和其他方面差异特别显著,P<0.01;在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和妄想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正确引导使高校大学生能积极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UCLA孤独量表等测量工具对245名大学生进行评定,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探讨大学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在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上存在差异.②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普遍偏高;男生的孤独感得分高于女生;文科学生孤独感得分高于理科学生.③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孤独感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对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来降低孤独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包头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冲突的现状和主要特点.方法:在临床医学、其它医学及护理医学专业的一年级和三年级本科及专科学生中随机抽取480名学生,用心理冲突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心理冲突发生的频率为12.07%,男生为16.16%,女生为10.91%;男生与女生、一年级与三年级学生、临床医学、其它医学与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冲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本科与专科、城市与农村、蒙古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冲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冲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0.
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理论中的专业承诺来衡量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并使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我国5所医学院校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不高,在性别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男生的理想承诺高于女生;大二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最高,大一次之,大三和大四学生比较低。专业承诺在不同专业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