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和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拇指和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范围大小及修复要求等选择手部7种不同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和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43例.结果 43例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5个月~2年,皮瓣血运、质地良好,手指活动及感觉良好.结论 应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和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效果良好,是临床上比较理想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和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拇指和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范围大小及修复要求等选择手部7种不同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和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43例.结果 43例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5个月~2年,皮瓣血运、质地良好,手指活动及感觉良好.结论 应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和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效果良好,是临床上比较理想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和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拇指和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范围大小及修复要求等选择手部7种不同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和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43例.结果 43例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5个月~2年,皮瓣血运、质地良好,手指活动及感觉良好.结论 应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和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效果良好,是临床上比较理想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4.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岛状皮瓣逆行修复16例手部皮肤缺损。结果1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15个月,皮瓣弹性良好,耐摩擦。无皮瓣边缘坏死发生,无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损伤,患肢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应用改进后的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急诊中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皮瓣的血管蒂改良为筋膜血管蒂。用此皮瓣在急诊中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21例。结果21例岛状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24个月,效果均满意。结论应用改进后的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增加了皮瓣静脉回流,提高了皮瓣成活率。且在不牺牲前臂主要血管前提下逆行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手术安全、简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带一侧指动脉的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1998年起,应用指背侧岛状皮瓣11例,修复手指掌背侧皮肤缺损,范围2.0cm×1.0cm~2.5cm×4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诊1~18个月,手指外观不臃肿,色泽质地好,外形满意,供区隐蔽,对供指功能无影响。结论指背侧岛状皮瓣操作相对简便,血供稳定,成活率高,是修复手部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邻指近节背侧筋膜蒂皮瓣修复近节背侧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手指近节背侧皮肤缺损的形状、面积,于邻指近节背侧切取以侧方筋膜蒂为血供的岛状皮瓣,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受区,供区取游离皮片移植覆盖。结果共32例32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6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满意。结论邻指近节背侧筋膜蒂皮瓣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外形与功能满意,是手外科修复手指近节背侧皮肤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指背筋膜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Ⅰ期修复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指背顺行及逆行筋膜岛状皮瓣设计的应用轴线为指背中外1/2交界处,其中指背顺行筋膜瓣的旋转点为距指蹼缘以近1cm处,切取范围最远可达远指间关节水平。远指间关节以近背侧均可为指背逆行筋膜瓣的旋转点,皮瓣近端可达掌指关节。应用指背筋膜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共97例101指。结果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余均成活。经5个月到6年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结论指背筋膜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期修复邻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带指背神经的顺行筋膜岛状皮瓣设计的应用轴线为指背中外1/2交界处,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顺行筋膜岛状皮瓣的轴线为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在手指的体表投影,两者的旋转点为距指蹼缘以近1cm处,应用指背顺行筋膜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共70例70指。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经5个月到3年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两点辨别觉为7~10mm,平均8mm。结论该术式不损伤手部的主要神经和动脉,皮瓣感觉良好,是治疗手指皮肤缺损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在手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报道不同类型的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8种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7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术后4例皮瓣部分坏死,成活73例。术后随访,成活的皮瓣血运、质地良好。结论 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满意,是临床上较理想选择的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选用前臂及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报道其疗效。方法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及修复要求等有选择的应用前臂及手部6种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02例。结果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99例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26个月,皮瓣、弹性、质地良好,伤手功能满意。结论前臂及手部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应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部位、大小、修复要求等选用上述皮瓣才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桡神经浅支腕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筋膜岛状皮瓣、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筋膜岛状皮瓣修复196例手部软织缺损。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出现3例轻度感染,5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随访190例,优105例,良81例,可4例。结论手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根据软组织的不同缺损情况,选用恰当的皮瓣修复方法.具有创面直接覆盖、感染率低、保留手指长度、手部外形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同指供区掌指背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月,应用掌指背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同指不同部位皮肤缺损32例36指,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9~46岁,平均27岁。外伤32指,受伤时间1~4h,平均2.5h;肿瘤切除4指。皮肤缺损位于手指近节6指,中节6指,末节24指;位于指掌侧20指,指背侧16指。皮肤缺损范围2.0cm×1.0cm~3.0cm×1.2cm。以掌骨头、近节或中节手指中点为旋转点,分别于掌、指背侧切取岛状筋膜蒂皮瓣,逆行移位修复36个同指皮肤缺损。切取皮瓣范围2.5cm×1.0cm~3.5cm×1.5cm。结果32例36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颜色红润、质地柔软、外形饱满,两点辨别觉6~10mm。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的评定标准,手指运动功能优26指,良10指。患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结论掌指背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供可靠,可一期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与腹部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讨论修复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68例,其中采用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的患者108例,为观察组,采用腹部皮瓣修复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优良率,以及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采用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与腹部皮瓣修复相比具有术后皮瓣存活率高,患者住院时间短,手术经费少的特点,有望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动脉化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04—2018-03间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42例患者,均采用静脉动脉化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后随访1 a,统计皮瓣切取部位、面积、成活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42例患者中7例为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5例为指桡背侧筋膜蒂皮瓣,8例为掌背筋膜蒂皮瓣,12例为指尺背侧筋膜蒂皮瓣。皮瓣切取面积1.92 cm×1.53 cm~6.17 cm×4.75 cm。术后4~6 d,皮瓣呈淡红色,肿胀明显。其中5例皮瓣边缘甚至出现水疱,水疱于拆除蒂部缝线4~6 d后消失、术后10 d左右肿胀亦随之消退,逐渐出现皮瓣皮纹,可见皱褶,呈红润状态。术后42例患者皮瓣均存活,手指恢复优23例、良9例、可7例、差3例。结论静脉动脉化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手部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6.
带指背神经筋膜蒂顺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带指背神经筋膜蒂顺行岛状皮瓣一期修复邻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2001年10月-2006年5月,对38例手指近、中节的掌、背侧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邻指带指背神经筋膜蒂顺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结果 38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5个月~1年,手指功能及外观良好,伤指无疼痛,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两点分辨觉为8~10mm。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疗程短,疗效满意,是治疗手指皮肤缺损可行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道应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及修复要求等有选择的应用前臂及手部8种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9例.结果 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个月~1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10 mm.结论 前臂及手部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应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才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应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及修复要求等有选择的应用前臂及手部8种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9例.结果 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个月~1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10 mm.结论 前臂及手部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应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才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应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及修复要求等有选择的应用前臂及手部8种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9例.结果 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个月~1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10 mm.结论 前臂及手部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应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才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道应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及修复要求等有选择的应用前臂及手部8种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9例.结果 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个月~1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10 mm.结论 前臂及手部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应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才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