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湖北电力》2021,45(1)
以某600 MW火力发电站机组脱硫废液喷雾干燥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雾化蒸发模型,研究了烟气流量、烟气温度、废液流量、废液初始温度以及废液粒径对脱硫废液雾化蒸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流量和温度对废液雾化蒸发性能影响明显;烟气流量越大、温度越高,废液液滴蒸发速度越快,完全蒸发距离越短;废液流量越小、初始温度越高,废液液滴蒸发所需时间越少,完全蒸发距离越短。提升雾化器雾化性能,降低废液液滴雾化粒径,有利于改善脱硫废液的雾化蒸发效果。各因素正交测试的结果表明,影响液滴雾化蒸发性能的因素从强到弱排序为:烟气流量废液流量烟气温度废液初始温度雾化粒径。  相似文献   

2.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介国内外已工业应用的主要烟气脱硫技术,如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炉内喷钙炉后增湿活化工艺和电子束照射法脱硫工艺等工艺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的烟气脱硫新工艺、新技术的原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最终展望了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炉内喷钙与尾部增湿活化(LIFAC)烟气脱硫工艺基础上,充分利用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炉内脱硫特性,提出CFB锅炉尾部增湿活化深度脱硫工艺。该工艺未设塔底灰及电除尘灰循环系统,喷水增湿活化器可当作一级喷水增湿除尘装置,既简化了工艺系统,降低了初投资,又利于除尘;喷水增湿活化器出口烟气与未进行脱硫反应的烟气混合升温后进入除尘器,避免了使用预热空气加热脱硫烟气的弊端;该脱硫系统可单独操作,解列后不影响锅炉正常运行,为提高CFB锅炉脱硫效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半干法烟气脱硫性能实验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选用富阳石灰作为实验研究的脱硫剂,研究了石灰浆液雾化粒径、反应产物进行再循环对半干法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机理分析。还研究分析了增湿水对脱硫的强化作用以及脱硫塔轴向中心温度分布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脱硫废水具有水质复杂、高悬浮物、高含盐量以及重金属种类多等特点,是电厂系统末端最难处理的废水,脱硫废水烟道蒸发是未来脱硫废水处理技术中最具经济性的方案之一。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脱硫废水除尘器烟道蒸发模型,对烟道内脱硫废水蒸发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及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废水雾化液滴直径、烟气温度、烟气流动轨迹均会对废水蒸发效率产生较大影响,烟气速度工况变化对雾化液滴蒸发效率影响较小。雾化液滴直径越小,液滴完全蒸发率越高,发生烟道壁面碰壁概率越小,雾化液滴蒸发速率越快;烟气温度越高,雾化液滴的完全蒸发时间越短,液滴在烟道内的运动轨迹越短,雾化液滴蒸发效率越高;当烟气流动方向和雾化液滴同向流动时,雾化液滴蒸发速率较慢,当控制烟气流动方向与雾化液滴切向垂直流动时,单位时间内液滴蒸发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6.
1025t/h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脱硫方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以及尾部脱硫方式的选择原则.通过对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旋转喷雾半干法、炉内喷钙--尾部加湿活化法以及单纯炉内喷钙法等几种主要烟气脱硫工艺的分析比较,得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一级脱硫+尾部增湿活化二级脱硫是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脱硫的合理方式,该方式脱硫效率高,成本低,环境效益好,而且简易可行.  相似文献   

7.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及石灰石/石膏法、氨法、海水脱硫法等湿法脱硫技术,以及旋转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循环硫化床脱硫技术、电子束照射法等干式、半干式烟气脱硫技术。对各种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效益比较,供燃煤电厂在实施烟气脱硫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钙基吸着剂增湿活化脱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3.5m、方形断面积150×150mm2活化器装置上进行了钙基脱硫剂喷水增湿活化脱硫试验。系统考察了增湿程度、钙硫比、SO2入口浓度及入口烟温等工艺参数以及双流体喷嘴的雾化特性对石灰和电石渣粉脱硫性能的定量影响。建立了脱硫效率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关联了出口温距和钙硫比的影响规律,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小于8%。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电站烟气脱硫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我国烟气脱硫设备生产能力跟不上生产发展需求及可靠性、可控性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提出开发价低、有效、可靠的烟气脱硫工艺是首选对象。介绍了几种烟气脱硫工艺,建议推广应用吸收剂荷电增湿活化烟气脱硫工艺。  相似文献   

10.
陈振峰 《陕西电力》2005,33(3):50-52
介绍了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及石灰石/石膏法、氨法、海水脱硫法等湿法脱硫技术,以及旋转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循环硫化床脱硫技术、电子束照射法等干式、半干式烟气脱硫技术.对各种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效益比较,供燃煤电厂在实施烟气脱硫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湍球塔脱硫的冷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自行设计的湍球塔上进行烟气脱硫的冷态试验,研究不同工况下风量、静止床层高度、喷淋量、pH值和二氧化硫进口的质量浓度等主要影响因素与脱硫效率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工况下脱硫效率可达89.9%,为工业化规模设计、操作和运行提供了所必需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低温戊烷液体洗涤烟气将CO2和SO2同时冷凝脱除的烟气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2塔喷淋冷却方式冷却烟气,第1个喷淋塔采用冷冻水喷淋降温至接近冰点,第2个喷淋塔采用低温正戊烷液体喷淋降温至SO2和CO2的凝华温度,洗涤冷凝得到的SO2、CO2和H2O等组分不溶于正戊烷,故而从洗涤液分离出来。本文基于ASPEN PLUS软件建立600 MW 燃煤机组低温冷凝法脱硫脱碳工艺模型,通过物料和能量平衡计算,对SO2和CO2脱除效率和系统能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烟气降温至–116 ℃时,CO2捕集率达到90%,SO2脱除率接近100%;当捕集的CO2以气态形式存在时,系统能耗约为80.25 MW(188.6 kW·h/t),当捕集的CO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系统能耗约为114.56 MW(269.2 kW·h/t),比传统醇胺吸收法脱碳能耗降低3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垃圾焚烧电厂烟气脱酸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垃圾烟气脱酸系统优化的需要,使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建立了垃圾焚烧电厂喷雾干燥脱酸系统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联合求解烟气动量、能量、湍流和组分方程,浆滴运动方程,浆滴蒸发和脱酸模型,得到了脱硫效率和脱氯效率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出了脱硫率和脱氯率随入口污染物浓度、烟气流速、石灰浆浓度、化学计量比的变化曲线,以及沿反应塔高度的变化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预测脱硫率和脱氯率随各参数的变化趋势,且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模型误差在5%以内。该模型为垃圾烟气脱酸系统的参数调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沈阳化肥总厂新型液柱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阳化肥厂新型液柱烟气脱硫示范工程处理3台10t/h锅炉产生的25 000 Nm3/h烟气量。反应塔脱硫效率超过95%,系统脱硫效率超过70%,系统除尘效率大于94%。该简易湿法脱硫装置的自动化水平较高,操作简单,对烟气中二氧化硫负荷的变化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湿法脱硫装置开展除尘效率试验,研究影响脱硫装置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脱硫装置对高浓度粉尘洗尘效果更为明显,目前脱硫装置综合除尘效率在50%左右。同时,实际运行时脱硫装置出口雾滴含量均高出设计值,雾滴中存在的固体颗粒是导致除尘效率偏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最后,提出了脱硫改造中除尘效率的提效措施,以实现脱硫的协同除尘作用,为下一步脱硫改造提供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琰  李格  曹亮  周银贵  高峥  王海田 《高电压技术》2008,34(5):1073-1076
成都电厂200MW机组锅炉30万Nm3/h烟气电子束脱硫硝示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已投入运行的处理烟气量最大的电子束脱硫装置,其脱硫率及脱硝率均分别>80%及10%的设计值。为了衡量该法的经济效益,以其实际运行数据为依据,分析计算了该法脱硫硝工艺过程各主要部分能耗所占的份额,得出脱除每个NOx和SO2分子的能耗分别为12.39eV和0.563eV,两者有协同脱除效应;将运行能耗点折算成常用的单位体积能耗后,列入国际上基于高电压技术发展的两类主要技术-电子束法和脉冲电晕法的能耗比对图的结果表明,电子束法在能耗方面优于脉冲电晕法,后者能耗约是前者的3倍。为发展此类高电压、高效率环保装备,给出了近期2.6A强流脉冲电子束最新实验。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火电厂2×33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运用微元法对系统脱硫效率进行研究,建立了脱硫效率与原烟气量、原烟气二氧化硫含量、浆液pH值、液气比之间的仿真模型。对影响湿法烟气脱硫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其结果对提高湿法烟气脱硫效率和降低运行费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烟气“消白”工程的环境效益,采用RJ-SO3-M型便携式SO3分析仪对河北邯郸某电厂600 MW机组烟气“消白”工程进行了现场测试,收集了烟气“消白”工程实施前后相近运行负荷、相近煤质、相同时间段的烟尘、SO2、NOx的连续监测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消白”工程中的冷却降温对FGD、WESP脱除SO3的影响很小,烟气温降与FGD、WESP、FGD+WESP对SO3的脱除效率之间没有相关性,温降为0 ℃、2.9 ℃、3.9 ℃和5.8 ℃的4种工况条件下,FGD+WESP对SO3总的脱除效率介于75.6%~81.9%,平均为78.9%。烟气“消白”工程中,烟气降温有利于WESP对颗粒物的脱除,烟尘排放质量浓度约下降0.5 mg/m3,SO2和NOx排放浓度基本无变化。烟气中SO3的脱除主要取决于FGD和WESP,而与烟气是否冷却降温基本无关。烟气冷却降温不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烟气“消白”工程的环境效益,采用RJ-SO3-M型便携式SO3分析仪对河北邯郸某电厂600 MW机组烟气“消白”工程进行了现场测试,收集了烟气“消白”工程实施前后相近运行负荷、相近煤质、相同时间段的烟尘、SO2、NOx的连续监测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消白”工程中的冷却降温对FGD、WESP脱除SO3的影响很小,烟气温降与FGD、WESP、FGD+WESP对SO3的脱除效率之间没有相关性,温降为0 ℃、2.9 ℃、3.9 ℃和5.8 ℃的4种工况条件下,FGD+WESP对SO3总的脱除效率介于75.6%~81.9%,平均为78.9%。烟气“消白”工程中,烟气降温有利于WESP对颗粒物的脱除,烟尘排放质量浓度约下降0.5 mg/m3,SO2和NOx排放浓度基本无变化。烟气中SO3的脱除主要取决于FGD和WESP,而与烟气是否冷却降温基本无关。烟气冷却降温不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改性钙基吸附剂的汞吸附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汞渗透管产生的气态单质汞和其他烟气主要气体成分模拟烟气条件,在固定床实验台上进行了以消石灰、飞灰和由两者混合物改性的3种物质作为吸附剂吸附单质汞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a(OH)2吸附Hg0效果较差,SO2的存在对Ca(OH)2吸附Hg0有促进作用;经改性的普通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对Hg0吸附效果比消石灰稍强,SO2的存在促进了普通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对Hg0的吸附;有添加剂的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对Hg0的吸附效率比普通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增加约30%,当有SO2存在时,有添加剂的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对Hg0的吸附效率略低,而穿透时间延长。利用改性钙基吸附剂可以实现烟气中SO2和Hg0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同时脱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