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胸壁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或胸膜结核,以中、青年发病率为高,且近几年有明显增高趋势[1]。自1986年6月至1998年6月我们共手术治疗胸壁结核48例,现对诊断及处理要点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女性32例,男性16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  相似文献   

2.
胸腔镜配合胸壁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配合下经胸壁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肺大泡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在电视胸腔镜配合下,经胸壁小切口行肺大泡切除65例,其中2例中途转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比较该类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的优缺点并总结手术的适应证、操作要点和疗效。结果:65例无手术死亡,全部治愈,随访1个月至5年,术侧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配合下经胸壁小切口术式创伤小,特殊设备要求低,技术易掌握,是治疗自发性气胸、肺大泡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采用经皮穿刺切吸病灶清除方法进行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文献中鲜见报道。本院1994—1997年间治疗腰椎结核患者9例,对其中6例行此疗法,取得良好效果。初步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42~63岁;工人1例,农民5例。诊断:L_(1)结核1例,L_(2)3例,L_(3)例,L_(4),合并L_(5),者1例。合并不全瘫或下肢神经肌肉症状者5例;椎旁脓肿者4例;轻度病理性脱位者1例(L_(4)L_(5),双椎体受累)。全部病例经X线和CT观察椎体均有楔形变、不同程度的椎旁脓肿、死骨形成及椎间隙改变。所有病例实行门诊随访,时间12~35个月,平均21.5个月。  相似文献   

4.
40例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总结胸壁结核的诊断、外科治疗经验,回顾分析了48例胸壁结核患者行病灶清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46例未复发,2例复发,其中1例二次手术,另1例扩创换药后治愈。正确诊断、术前和术后正确的抗结核治疗以及彻底的病灶清除是治疗胸壁结核成功的关键,也是防止其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马军捷 《河北医学》2011,17(5):710-710
1病例摘要 患者:张某、女性,40岁,以腹部瘘口溢液主诉到门诊治疗。患者自诉: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腹脐旁瘘口,瘘口经常有脓液溢出。腹部检查:左腹脐旁可见一直径约0.8cm之瘘口,有少许脓苔,无明显红肿,无出血。用探针探查瘘口方向朝向胸部,注入造影剂行窦道造影检查,窦道直达左侧胸壁,并呈分支状。  相似文献   

6.
用病灶清除术治疗胸壁结核206例,一次手术成功187例(91%)。术后有并发症者19例,其中切口感染16例。复发3例,临床治愈203例(98.6%),并对胸壁结核的诊断、术前抗痨治疗及手术治疗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蒙秀木  罗旭昌 《广西医学》1991,13(6):410-411
我院外科1980~1988年从病灶清除术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结核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女各3例,年龄18~30岁,平均24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者4例,肠梗阻者2例。胸部X线检查,肺门有陈旧性结核钙化点1例,右下胸膜肥厚1例。腹部平片检查2例,未发现异常钙化阴影。腹部B超检查仅1例,显示包块边缘不清,内回声杂乱不均,可见增强光点光斑,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口甲级愈合77例,局部渗出15例,经换药及四联抗结核治疗,12例痊愈,3例有窦道形成,其中2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第3次手术治愈。随访0.5-15年,2例局部复发。结论:围手术期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广泛彻底病灶清除,消除残腔,充分引流...  相似文献   

9.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前入路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前入路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0例胸椎结核患者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适当取6~7cm胸部小切口,运用胸腔镜设备与常规手术器械相结合方式,经胸腔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结果10例患者胸背疼痛及神经压迫症状、体征消失,术后随访12~24月,胸部X线片显示病灶清除彻底,病灶清除部位骨质修复良好。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经前入路椎结核病灶清除术方法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3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胸椎结核6例,胸腰椎结核15例,腰椎结核9例。术前采用四联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小切口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内固定,同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结果随访11~54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腰背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Cobb角平均为5.7°,随访1年平均为6.9°。结论一期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是一种创伤相对较小、骨融合率高的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部X线摄影术和CT在胸壁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5例胸壁结核的X线和CT影像特征,经手术或病理确认,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胸部X线摄影发现了肿块13例,CT全部25例均有发现,X线摄影对胸腔中的肿块发现有一定的难度;肿块的清晰度和周围组织的细微情况,X线摄影不清晰,而CT则能清晰显示。结论 X线摄影术只能初步发现胸壁结核,CT扫描能清楚显示软组织肿块的精确位置和内部结构,以及肿块周边组织受损情况。对骨质受到的破坏情况,需CT甚至增强CT扫描才能了解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12.
胸部小切口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在胸心外科手术中,运用腋下小切口52例,切口为7~13 cm;运用胸壁侧切口32例,切口为6~12 cm。结果 84例胸心外科行胸部小切口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76±24)min,手术全程未再次输血,术后胸引时间为(4.1±1.3)d,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 h后即可轻微活动手术上肢,伤口有轻微痛感。52例患者行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术野暴露良好,平均11 cm×15 cm。患者术中出血均少于80 mL,其中37例患者出血量在30 mL以内,开胸时间为8~15 min,关胸时间为14~16 min,开、关胸手术时间均在16 min以内。32例患者胸壁侧切口手术,联合腹腔镜进行辅助手术,有11例患者关胸前充分鼓肺,肺膨胀效果好,未留置胸腔引流。结论胸部小切口手术术野暴露效果好,切口小,便于操作,对神经、血管、肌肉损伤小,瘢痕小,切口隐蔽,美观效果好,愈合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兴元  徐翼  纪沛君  李杰  余操  龚明 《西部医学》2018,30(11):1607-1611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复发性胸壁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复发性胸壁结核患者的历例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治疗后原切口和非原切口的愈合及复发情况,并将患者病灶表现与手术效果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 从复发部位看,非原切口复发24例(25%),原切口复发72例(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68,P<0.001);从性别上看,原切口复发男性50例(69.44%),女性22例(30.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P>0.05)。96例复发性胸壁结核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甲级切口愈合90例(93.75%),延期愈合6例(6.25%);术后随访1年,仅在原切口的结核病灶复发4例,6例切口延期愈合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在手术治疗复发性胸壁结核的疗效中,术后近期及随访1年后为甲级愈合与胸壁结核CT分型为哑铃型的呈负相关,与原切口复发部位和疼痛呈负相关;延期愈合与胸壁结核CT分型为哑铃型呈正相关,与原切口复发部位和疼痛呈正相关。结论 针对复发性胸壁结核,手术治疗能够直接清除病灶,同时采用抗痨及抗感染处理,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因X-pert MTB/RIF与病理检查的联合应用对胸壁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因胸壁肿块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78例,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后标本送病理及基因 X-pert检测,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评估不同检查方法对胸壁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 78例标本中最终临床诊断结核64例,肿瘤11例,炎性包块2例,未能明确诊断1例。基因X-pert检测与病理学联合应用的结核诊断准确率为89.7%,高于病理学(75.6%)和基因X-pert检测(61.5%)(χ2=5.419和16.839,P值均<0.05)。结论 基因X-pert检测联合病理学检查对胸壁结核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蒋良双  伍伫  吴邦责  徐强  陈晖  李轶川 《四川医学》2011,32(10):1567-1569
目的总结探讨胸壁结核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03年7月~2009年6月间收治的157例(其中复发性15例)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外科手术治愈。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胸壁结核。术后随访10个月~6年无1例再发。结论胸壁结核的临床特点具有隐匿性、多形性,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好。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为不定型手术,手术前后必须正规、有效、足疗程抗结核治疗,术中彻底清除病灶、消灭死腔及术后正确的管理,是手术成功,避免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渝 《西部医学》2010,22(2):292-293
目的探讨对阑尾炎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需行阑尾切除术的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小切口阑尾切除51例与开腹阑尾切除49例,比较二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d,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ml,肛门恢复排气时间16h,有1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分别为8d、55min、60ml、27h,有5例发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优于开腹手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结核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6例有手术指征的肺结核患者运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进行肺切除术,其中肺楔形切除术18例、肺叶切除术15例、复合肺切除术3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在小切口范围内完成,无围术期死亡,10例抗酸杆菌阳性者术后全部阴转。术后出现1例肺内血肿及2例胸内局部残腔。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可作为肺结核外科治疗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胸壁结核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胸壁结核的X线及CT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资料完整15例胸壁结核患者的完整资料,回顾性分析其X线及CT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结果胸部X线发现7例;所有病例CT检查均有软组织肿块,凸出于胸壁7例,凸出于胸腔5例,同时凸出于胸壁和胸腔3例;形成脓肿8例;骨质破坏7例,钙化2例,4例伴有肺内结核病灶。CT均能显示病灶的位置、肿块内部结构及周边情况。结论 X线摄片是发现胸壁结核的基本手段,CT能清楚了解软组织肿块内部及周边情况,骨质破坏情况,尤其是增强CT对于诊断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胸壁结核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分析7例胸壁结核的X线与CT征象,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收集资料完整7例胸壁结核患者的完整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回顾性总结分析其X线、CT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结果7例胸片中,3例没有发现病灶,1例可见肋骨破坏,2例肺野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影,1例见到钙化,但不能准确定位。CT均能显示病灶的位置及内部结构。根据本组病例及文献报道,胸壁结核的主要影像征象有:①胸壁脓肿,②钙化,③骨破坏,④胸腔内突出软组织肿块。结论X线摄片是胸壁结核检查的基本手段,但对于胸壁外或没有肋骨破坏和钙化的病灶易漏诊。CT能清楚显示病灶位置及内部结构,结合胸壁的穿刺活检,基本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王瑾 《吉林医学》2011,(3):424-425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通过采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采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疗效显著,获得成功,术后只有1例患者出现饮水呛咳现象,1例出现抽搐病症,通过14d的治疗已逐渐恢复。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5~30个月的回访,未见病情复发。并且,患者大多数患者反映对术后颈部切口的愈合状况很满意,手术效果明显。结论:在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症中小切口切除术其创伤小,无并发症,而且不需要特殊器械的辅助,基层医院也可以广泛推广使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