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丙烯酸十八酯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两种酯化方法制备了丙烯酸十八酯 ,研究了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用甲苯作携水剂的溶剂酯化方法的适宜工艺为丙烯酸与十八醇摩尔比 1 .2∶ 1 .0 ,对甲苯磺酸 3 .0 % (质量分数 ) ,对苯二酚 1 .0 % (质量分数 ) ,在 1 1 0~ 1 2 0°C回流反应 8h,高级酯产率 90 %以上。不使用携水剂的熔融酯化法的适宜工艺为 :丙烯酸 /十八醇摩尔比 1 .2∶ 1 .0 ,对甲苯磺酸 1 .0 % (质量分数 ) ,对苯二酚0 .5 % (质量分数 ) ,回流条件下逐步升温反应 6 h,高级酯产率 90 %以上。系统比较了两种方法制备的丙烯酸十八酯的熔点、沸点和元素组成 ,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比分析并证实其结构特征无明显差异 ,表明用熔融酯化法制备丙烯酸十八酯既可减少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 ,又能保证以较高产率获得较纯的丙烯酸高级酯 ,是一种高效、可靠地制备该类单体的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丙烯酸和十八醇醚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甲苯为携水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醇醚酯。考察了丙烯酸与十八醇醚的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的最佳工艺:n_((十八醇醚)):n_((丙烯酸))=1:1.2,对甲苯磺酸1.0%(质量分数),对苯二酚0.6%(质量分数),反应温度120℃,酯化率在96%以上。产物结构经元素、熔点分析和IR表征证明所得产物为丙烯酸十八醇醚酯。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丙烯酸高级酯制备方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用熔融酯化方法制备了丙烯酸高级酯 ,研究了单体量比、催化剂、阻聚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该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用该法制备丙烯酸高级酯的适宜工艺为 :n(丙烯酸 )∶n(十八醇 ) =1 2∶1 0 ,m(对甲苯磺酸 )∶m(总单体 ) =1 0∶10 0 0 ,m(对苯二酚 )∶m(总单体 ) =0 5∶10 0 0 ,采用分段升温方法 ,于 110~ 140℃回流条件下反应 6h ,高级酯相对单体总质量的收率可达 90 %以上。测定了丙烯酸高级酯的熔点、沸点和元素组成 ,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并证实其结构特征与用常规溶剂酯化法制备的产物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丙烯酸聚乙二醇单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600)与丙烯酸直接缩合反应,在固体超强酸 SO2-4/ZrO2 催化下合成丙烯酸聚乙二醇单酯. 探讨影响缩合反应酯化率的因素, 确定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 丙烯酸与PEGME-600的摩尔比为1.2∶1.0, 阻聚剂对苯二酚为0.6%(以单体总质量计), 反应时间为4 h, 催化剂为0.5%(以醇酸总质量计),产率达88.1%.  相似文献   

5.
丙烯酸十四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丙烯酸和十四醇为原料,经酯化反应直接合成丙烯酸十四酯。探讨了丙烯酸与十四醇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合成丙烯酸十四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丙烯酸与十四醇摩尔比为1 1,对甲苯磺酸用量为0 8%,对苯二酚用量为0 6%,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4h。在此反应条件下,酯化产率可达99%。酯化产物经熔点、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图分析证明所得产物为丙烯酸十四酯。  相似文献   

6.
以十八醇和丙烯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采用微波合成技术制备了丙烯酸十八酯,并优化了微波合成条件如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丙烯酸与十八醇的摩尔比、催化剂及阻聚剂用量等.结果表明,制备丙烯酸十八酯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325 W、辐射时间12 min、n(丙烯酸)∶n(十八醇)=1.4∶1.0,对甲苯磺酸(cat.)质量分数为0.8,对苯二酚(inh.)质量分数为0.3.在此条件下,丙烯酸十八酯的产率大于98%,反应速率提高30倍以上,在生产效率和节能方面充分显示了微波辅助合成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固体超强酸SO2-4/TiO2/La3+催化合成二甲基丙烯酸丁二醇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自制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SO2-4/TiO2/La3+为催化剂,高效合成了二甲基丙烯酸丁二醇酯.比较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考察了固体酸的制备条件及酯化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到最佳合成条件为:SO2-4/TiO2/La3+于500 ℃下活化3 h,n(酸)∶n(醇)=2.8∶1,阻聚剂、催化剂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1.2%,反应温度维持在120 ℃左右反应2 h左右,酯化率可达92.0%.  相似文献   

8.
以锆钛不同原子比制备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MxOy/SO4^2-对丙烯酸与α-高碳醇的酯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实验表明,Zr/Ti原子比为0.25,0.5mol/L硫酸浸泡10h,500℃焙烧4h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催化丙烯酸与C8-C16正构偶数碳醇的酯化反应,丙烯酸酯收率达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9.
周秀芹  朱驯 《河北化工》2007,30(12):5-7
以丙烯酸和十八醇为原料,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合成丙烯酸十八酯.并研究了催化剂种类、用量、重复使用次数对收率的影响及催化剂种类对反应温度的影响.由实验得出:使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反应温度可低到110℃,催化剂用量仅5%,酯化反应转化率可达95%,可重复利用.产品经红外、核磁分析为丙烯酸十八酯.  相似文献   

10.
金属粉末C-1催化合成油酸十八醇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副族元素金属的粉末C-1为催化剂,以二甲苯为携水剂,通过油酸和十八醇直接酯化制备油酸十八醇酯,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及其用量、反应时间、原料配比以及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油酸十八醇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R-S10(G)杠杆式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摩擦学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油酸十八醇酯的最佳制备反应条件如下:以金属粉末C-1为催化剂,其用量为酸醇总质量的0.50%,油酸与十八醇的摩尔比为0.9∶1,反应时间为3 h,形成回流后控制反应温度为180~190℃。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5%以上。油酸十八醇酯的摩擦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催化合成亚油酸乙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两相滴定沉淀法制备了SO2-4/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得到了适合亚油酸酯化的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硫酸浸渍浓度0 75mol/L,浸渍时间4h,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4h。首次将该催化剂用于亚油酸的酯化反应催化合成亚油酸乙酯,考察了物料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亚油酸与乙醇酯化反应的影响规律,最佳反应条件为:n(无水乙醇)/n(亚油酸)=4,w(催化剂)=3%(相对于亚油酸),反应时间8h,亚油酸转化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2.
将SO42-/ZrO2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ZrO2,以亚油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 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 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6∶1,反应时间6 h,催化剂用量3%(亚油酸),酯化率可达93.7%。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体超强酸SO_4~(2-)/SnO_2系列为催化剂,对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柠檬酸三丁酯进行研究,通过考察了不同稀土添加量、不同硫酸浸渍浓度、不同焙烧温度等制备催化剂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获得了最适应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使得柠檬酸正丁酯的酯化率可达95.87%。  相似文献   

14.
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固体超强酸SO24-/Sb2O3/SiO2作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考察了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异戊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异戊醇)∶n(乙酸)=1.4∶1,催化剂用量为1.2 g,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108~112℃,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5.7%。并用IR手段对产品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5.
固体超强酸非均相催化酯化合成丙烯酸丁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在间歇搅拌釜中以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 ,由丙烯酸和丁醇合成丙烯酸丁酯。分别考察了不同类型固体超强酸的催化酯化作用 ,并且研究了搅拌速度、催化剂用量以及焙烧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TiO2 /SO2 - 4为催化剂在 363 15~ 373 15K温度下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酯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H2SO4为催化剂、硅胶为吸水剂(S)进行丙烯酸(AA)和Span80的酯化反应,合成了聚合型乳化剂Span80丙烯酸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吸水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较理想的合成工艺条件:n(H2SO4)∶n(AA)∶n(Span80)=0.28∶1∶1、m(S)∶m(AA)=1.1∶1、酯化温度110℃。研究了该酯化反应动力学,确定该酯化反应为二级反应,表观反应活化能为57.83 kJ/mol。  相似文献   

17.
杂多酸(盐)催化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杂多酸( 盐) 均相、非均相和固载型催化剂催化丙烯酸和正丁醇反应合成丙烯酸正丁酯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0-5mol、正丁醇0-55mol、催化剂用量为丙烯酸质量的1-2% 、反应温度为130℃时,丙烯酸的转化率和酯化反应的选择性都在96% 以上。非均相和固载型杂多酸( 盐) 催化剂均可多次使用而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