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某深埋长大引水隧洞,采用钻爆法和TBM法施工,需通过绿泥石片岩段、断层破碎带、富水洞段(含溶洞)、岩爆段等不良地质段。结合新奥法和挪威法施工原理以及引水隧洞施工现状和交通洞施工经验,对不良地质洞段的施工应采取的施工策略和施工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在洞室开挖过程中及时根据围岩揭露情况调整支护参数,确保了支护的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
输水隧洞施工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洞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是传统的钻爆法和现代的掘进机法,各个方法均有其不同的适用条件。在长大深埋隧洞施工中,由于洞线长,涉及的围岩种类繁多,岩石强度及破碎程度不同,且埋深不一,采用单一的施工方法可能很难满足施工的需要。文中通过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建设实例,分别论述了复杂地质段和单一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的选择,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曾新华  谢国权 《人民长江》2009,40(18):37-39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采用TBM和钻爆法施工。隧洞具有埋深大、洞线长、洞径大等特点,工程所在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面临的不良地质处理问题突出。在对深埋长大引水隧洞洞室松动圈成因及发展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围岩加固控制技术,可保证洞室的稳定,以期为该工程安全、快速的施工提供指导,也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风散烟是水利水电工程长大隧洞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施工通风设计没有考虑污染物的排放过程等,负压风机的设计多依赖经验,常出现施工通风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进行长大隧道通风散烟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不同负压风机风量对独头掘进的长大隧洞施工有害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隧洞负压风机实际工作流量与正压风机实际工作流量比值为1.1~1.3时,对隧洞内有害气体排出最有利。同时,结合隧洞掘进过程中风机实际工作状态,从保证隧洞在掘进到不同长度时都有较好通风条件的角度,提出了以掘进长度1 km时负压与正压风机实际工作流量比为1.1为控制的长大隧洞负压风机风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供电工程是隧道施工的一项重要环节,能否及时、安全、可靠提供施工电源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长大隧洞施工大都是在偏远地区,供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都不能满足施工用电要求,亟需一种供电质量好、供电可靠性高的供电方式及设备来满足长大隧道施工需求。应用车载移动式变电站针对隧洞施工特点,建设一套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维护方便的隧洞施工供电模式,为隧洞施工供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供电模式。  相似文献   

6.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屏二级水电站4条引水隧洞单洞长约16.67 km,开挖洞径12.4~13 m,最大埋深约2 525 m,受地形限制沿线无条件布置施工支洞,属典型的深埋长大隧洞。该引水隧洞工程的施工规划设计,包括高压大流量地下水处理、地应力和岩爆、超前预报、分标方案、钻爆法和TBM施工、连续带式输送系统出渣和返程带料、施工通风等技术的研究应用,将促进我国深埋长隧洞施工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是20世纪我国建设规模最大的长距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取得丰硕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建设技术成就。为达成存史资治,留存文献,借鉴成功,技术传承,砥砺奋进,继往开来目的,对30A水磨沟与37#盘道岭两座长大隧洞、先明峡与水磨沟两座长大倒虹吸,以及庄浪河长大渡槽等五大标志性建筑物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创新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分析研究。两座长大隧洞全面引领了我国全断面岩石隧洞(隧道)掘进机(TBM)及新奥法(NATM法)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先导开端,三大跨河(沟)建筑物跨越多种复杂地形与地貌,总体布置及结构新颖,五大建筑物规模宏大,设计与施工技术先进,具全面的工程技术创新及其先进代表性。全面总结与分析研究,对促进新时期我国引调水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与持续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其他领域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建设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8.
隧洞施工方法分为钻爆法和TBM法,其主要是依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地形条件、隧洞长度和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分析确定,文中主要从技术经济和施工工期等方面对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深埋长隧洞施工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推荐了钻爆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大,伴随着城市化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狭义地说,水工隧洞即水利开发应用的隧道、洞穴。水工隧洞建设在水利、交通、工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在地下或山体层面开凿用于灌溉、供水、泄洪、通航等功能的过水道,通常分为有压隧洞和无压隧洞两种。文章分析了深埋长大水工隧洞现状和发展,深埋长大水工隧洞国内施工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当前节能减排、新能源经济的前提下,积极展开施工新技术尤为重要,文章还探讨了深埋长大水工隧洞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盘道岭隧洞是我国已建引水隧洞中较长的软岩隧洞之一,采用新奥法(NATM)设计施工。洞线穿越流域分水岭,岸性及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施工中多次遇有涌水、流砂和坝塌等地质不良洞段。通过运用新奥法技术,增加辅助施工措施,成功地解决了隧洞地质不良段的掘进、支护等难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尼泊尔马相迪工程的长,大隧洞施工与国内用钻爆法开挖水工隧洞的现状相比,提出了加快长,大隧洞开挖施工速度的一些想法,诸如加强设备及备件管理,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改变地质与观测工作现状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电建设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大型的地下厂房、地下洞库群、长距离的引水隧洞将不断增加,且规模大、地质情况复杂、难度大等,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开挖尺寸,可以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并取得不同的施工效果。对软弱围岩和断层的预报、预测、防止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目前常用的水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主要是在浅埋隧洞和钻爆法施工的基础上建立的,在隧道掘进机(TBM)施工的深埋水工长隧洞应用中存在不足。在对国内外常用的围岩分级和分类方法进行统计的基础上,结合深埋水工长隧洞的特点以及TBM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地质问题进行分析,选取了围岩稳定性、高地应力风险、地下水风险和TBM施工围岩可掘性等作为评价隧洞围岩性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既能描述隧洞围岩稳定性,又能描述地质风险类型及等级的TBM施工深埋水工长隧洞围岩综合分类方案。该方法已在新疆某输水工程中进行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深埋水工隧洞开挖和支护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为TBM选型及施工中可能遭遇的地质风险采取处理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基础交通的建设和发展,穿越煤系地层的隧道越来越多,隧道施工瓦斯灾害事故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防范和减轻瓦斯灾害的重要性,迫切需要寻求有效的隧道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与手段.根据洛湛铁路长乐隧道和袍子岭隧道现场施工的特点,确定了其施工通风方式,通过对污染源的分析和对风量、风压的计算,设计了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公路下输水隧洞、施工廊道和岔洞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使用基于弹塑性增量理论的三维有限元方法分5种工况细致地模拟了预加固、开挖和支护等施工过程,并模拟了混凝土和注浆地层的力学参数随龄期的变化过程,得出了一系列对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结论.施工期的现场实测资料表明本文的结论与工程实际相符合,是可信的.现在的研究对于公路下软弱地层中的暗涵和岔洞工程施工,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土质隧道的设计、施工方法很不成熟,导致在建土质隧道施工灾害频发.以在建的天恒山土质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严寒地区大断面浅埋土质隧道的特点,在改进并革新"三台阶七步"施工法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浅埋土质隧道的"两台阶五步"施工法,安全、经济、快速地穿越了天恒山软可塑状态的亚粘土地层.论文详细介绍了"两台阶五步"施工法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工地下结构建设50年(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刊登全文的第二部分(中)主要介绍我国高水头大断面岔洞的设计,试验研究的成功经验,预应力有压隧洞设计实践和该领域技术发展,文中还介绍了我国高流速 水工隧洞防空蚀和洞内消能措施研究和应用,水工隧洞糙率拟定和量测以及斜井衬砌混凝土的施工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8.
滇中引水工程地质构造背景与地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香炉山隧洞全长62.60 km,最大埋深1 450 m,穿越滇西北横断山脉及金沙江与澜沧江两大流域分水岭,跨越多条区域性深大断裂,是滇中引水工程中单洞最长、埋深最大隧洞,也是目前国内在建水利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大深埋超长隧洞。结合香炉山隧洞复杂地质条件、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可能产生的地下水环境影响风险,系统地总结了香炉山隧洞勘察研究过程中采用的基于3S技术的地质遥感解译、大地电磁测深、千米级深孔勘探测试、复杂岩溶区大埋深超长隧洞选线、地下水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等勘察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创新性地研发了千米级深孔地应力测试技术、深部岩体水文地质参数测试技术以及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埋深隧洞的超前地质预报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大埋深超长隧洞勘察关键技术研究方法,为类似工程勘察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小湾水电站导流隧洞两洞轴线距离仅48.0m,洞室纵横跨度均较大;围岩稳定性差,国内罕见的F7特大断层穿过,开挖成洞极为困难;因工期提前一年,施工具有工期紧、断面大、施工强度高、技术标准要求严等特点。在开挖支护及混凝土施工中,优化调整施工支洞及围堰布置方案,采用了“新奥法”进行开挖支护。在钢模台车设计时,兼顾了顶拱不衬段的施工,运用柔性搭接原理有效解决了常规钢模台车浇筑混凝土的错台问题,优质高效完成了导流隧洞混凝土施工,确保了大江提前一年截流工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