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5-(2,6-二溴-4-硝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研究了在Tween-80增容了新试剂与Zn^2+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7×10^4L.mol^-1.cm^-1,Zn(Ⅱ)度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用人发中微量锌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研究了β-CD对Zn(Ⅲ)-m-BrTPPS_4显色体系的增敏作用,提出了高灵敏度测定痕量锌的分光光度新方法。显色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57×10 ̄5L·mol ̄(-1)·cm ̄(-1),Zn(Ⅱ)的浓度在0~5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应用本法于人发、铝合金等试样中锌的测定,回收率及方法对照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系统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Zn(Ⅱ)-四-(4-甲氧基-4-磺酸基苯基)卟啉(p-oCH3TPPS4)显色体系的增敏作用,提出了高灵敏度测定痕量锌的分光光度新方法。显色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17×106L·mol-1·cm-1。是目前以卟啉类试剂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Zn(Ⅱ)的灵敏度最高的方法。Zn(Ⅱ)的浓度在0~7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应用本方法测定人发、麦饭石等试样中锌,回收率在94%~102%。  相似文献   

4.
魏永巨  李克安 《分析化学》1994,22(2):183-185
本用双系列线性回归法研究了Pb(Ⅱ),Zn(Ⅱ)与5-Br-PADAP的络合反应,发现在pH5-6.5,30%乙醇溶液中,Pb(Ⅱ)与5-Br-PADAP形成1:1络合物,Zn(Ⅱ)主要形成1:2络合物。两种络合物的稳定常数(1gβ)分别为11.17,22.31,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75,550nm,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6.01×10^4,1.34×10^5L.mol^-^1.cm^-^1。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新显色剂5-(4-苯乙酮基偶氮)-8-羟基喹啉(p-AAHQ)与Zn(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PH4.0-5.5缓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1:2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ε=1.01×10^5,含Zn(Ⅱ))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采用氟化钾-磷酸盐混合掩蔽剂,方法用于人发、面食和黄连不微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膜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5-Br-PADAP为显色剂,用WX型混合纤维素滤膜(孔径0.65μm,φ25mm)富集微量锌,用乙醇溶解富集物(Zn(Ⅱ)-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锌,Zn(Ⅱ)-5-Br-PADAP在乙醇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为55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09×10^5L.mol^-1.cm^-1,锌量在0.1~5.0μg/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应用于食品,水样中锌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新试剂1,5-二(2-羟基-5-溴苯)-3-氰甲Qian(HBPCF),并研究了它与锌的显色反应,在PH9.5的氨-NH4Cl介质中,Zn(Ⅱ)与HBPCF反应生成1:2的蓝色配合物,在波长660nm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9*10^4,Zn(Ⅱ)浓度在0-25μg/25ml服从比耳定律。方法应用于头发,葡萄糖营养素素和黑米羹中微量锌的直接测定,其准确性和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刘波  朱有瑜 《分析化学》1995,23(8):945-948
合成了新试剂2-[2'-(4'-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并研究了其与钯(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50%乙醇介质中,该试剂与钯(Ⅱ)反应生成1:1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9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83×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9.
朱有瑜  刘金华 《分析化学》1994,22(2):133-137
合成了新试剂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氨基苯磺酸,并研究了其与钯(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该试剂与钯(Ⅱ)反在生成1:1蓝色水溶性络合物,在阴离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下可稳定24h,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1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94×10^4.mol^-^1.cm^-^1。钯量在0-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是目前测定钯(Ⅱ)的高灵敏度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10.
陈建荣  吴香梅 《分析化学》1994,22(9):928-930
本研究了1-(5-溴-2-吡啶偶氮)-2-萘酚-6-磺酸(5-Br-PAN-S)与铁(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3-10范围内铁(Ⅱ)与5-Br-PAN-S型成稳定的络合物,络合物在550nm和750nm有二个吸收峰,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31×10^4和1.77×10^4L.mol^-^1.cm^-^1。络合物组成比为铁(Ⅱ):5-Br-PAN-S=1:2,络合物稳定常数为1.82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新显色剂1-(6-硝基-2-苯并噻唑)-3-(4-硝基苯)-三氮烯(NBTNPT)与锌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TritonX-100存在下,pH10.1~10.8的Na2B4Or-NaOH缓冲溶液中,Zn^2+与试验能形成1:2的橙黄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46nm,同时在528nm处配合物表现有最大负吸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7.03×10^4L.mol^-1.cm^-1和ε  相似文献   

12.
探讨题试剂与锌离子的显色反应条件,当PH为5.5,在TritonX-100存在下,DMTAQ与锌离形成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45nm,表观摩尔吸系数9.4×10^4L.mon^-1.cm^-1,锌量在0-25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可用于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锌。  相似文献   

13.
王伦  朱昌青 《分析化学》1996,24(1):84-86
本报道了新显色剂5-(4’-溴-2’-羧基苯偶氮)罗丹宁的合成及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常数K1和K2,研究了该显色剂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在弱酸性时,试剂与铜(Ⅱ)形成摩尔比2:1的络合物,摩尔吸光系数为8.9×10^4L.mol^-1.cm^-1。当铜的浓度在0~2.7mg/L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合金中铜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在pH10.06的0.087mol/L氨-氯化铵缓冲体系中,锌(Ⅱ)-邻菲咯啉络合物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于-1.06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2.5次微分级谱波灵敏度高,波形好,峰峰值cpp″与锌(Ⅱ)的浓度在4.0×10^-8~2.5×10^-6mo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1.0×10^-8mol/L Zn(Ⅱ)。该法用于微量锌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马东兰  张雷 《分析化学》1994,22(6):619-622
本研究了新合成的显色剂N-烯丙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与铜(Ⅱ)发生显色反应的条件实验,结果发现,在pH3.6-5.4的HAc-NaAc体系中,铜和显色剂形成1:3的蓝色水溶性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303nm,摩尔吸光系数为1.34×10^5L·mol^-1·cm^-1Cu(Ⅱ)在5-40μg/25ml遵从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6,将此方法应用于铝矿样,头发和麦麸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新试剂1-(2-苯并噻唑)-3-(4-偶氮苯基)-三氮烯(BTPAPT)与汞的显色反应,在Tween-80存在下,pH为11.20时,Hg(Ⅱ)与试剂生成红色的1:1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10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1.10×10^5L.mol^-1.cm^-1线性范围0-14μg/25mL,建立了可用于饮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汞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5-(2,6-二溴-4-硝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研究了在Tween-80增溶下新试剂与Zn ̄(2+)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7x10 ̄4L·mol ̄(-1)·cm ̄(-1),Zn(Ⅱ)浓度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用于人发中微量锌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魏琴  杜斌 《分析化学》1994,22(9):925-927
本研究了微乳液为介质时,铁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显色反应。选择730nm处为测定波长,ε为1.4×10^4L.mol^-^1.cm^-^1,铁量在0-5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适用于汽油中环烷酸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了新显色剂7-(2-羧基-4-苯偶氮)-8-羟基喹吉林 -5-磺酸与锌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发现在乳化剂OP存在下,酒石酸介质中新剂与锌形成稳定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表观摩吸光系数为1.15×10^5L.mol^-1,Zn^ 2+浓度在0-8μg/mL之间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茶叶中微量锌的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Cu(Ⅱ)-PEG(聚乙二醇-2000)-Zincon(锌试剂)-(NH4)2SO4体系的析相光度法并应用于测定Cu(Ⅱ)。最宜酸度为pH5.5~8.5(KH2PO4-K2HPO4)缓冲溶液)其络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6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0×10^4L.mol^-1.cm^-1,Cu(Ⅱ)浓度在0~1.5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铜与Zincon形式组成为1:2的稳定的蓝色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