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搭桥术,CABG)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有症状、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确诊后进行CABG手术。所有病人均有陈旧性心梗,心功能(NYHA)I~IV级,术前预计平均死亡率(ParsonnetScore)8.4%(2%~18%)。采用大隐静脉(SVs)及左内乳动脉(LIMAs)作为移植物材料。结果本组病人手术后全部存活,无重大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术中平均搭桥2.8根,平均应用LIMA0.5根,平均体外循环(CPB)时间137.6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95.0min,术后辅助通气时间平均14.0h,ICU监护平均5.5d。所有病人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不再服用抗心绞痛药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CABG治疗冠心病有着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手术安全性高,可被绝大多数CABG病人所耐受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是冠心病外科治疗的主要方法 ,其手术风险大 ,术后并发症多[1] 。我院自 1 996年 5月~ 1 999年 7月共进行CABG术 1 3例 ,除 1例死亡外 ,其它 1 2例均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1 3例 ,男性 1 0例 ,女性 3例 ,年龄 5 2~ 71岁 ,平均年龄 62 .5岁。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 ,冠状动脉移植 3支 4例 ,移植 4支 9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 6~ 72h,监护 4~ 7d ,转至普通病房。除 1例术后 1 1h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外 ,其它 1 2例均顺利转出ICU。2 术后…  相似文献   

3.
陈霞  刘振德 《广西医学》2000,22(5):979-981
目的:研究静脉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98例术后病人按日期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经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溶液(A组)、芬太尼-氟哌喧溶液(B组)、芬太尼溶液(C组)进行病人自控镇痛48小时。记录镇痛后4h、8h、12h、24h、36h、48h各时间点的疼痛及镇静评分,监测HR、RR、SBP、DBP及SpO2,记录不良反应并计算各病例芬太尼用量。结果:A组与B、C组比  相似文献   

4.
小儿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体外循环(CPB)围术期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变化规律和升高原原因及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法酶联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手手术前、转流后30min、手术毕、术后2h、12h、24h、48h共7个时点测定33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分别手术前,术中及术后2小时测定10例非体外循环普胸手术患儿及30例健康体检患儿ICAM-1水平。结果:CHD术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ilrothⅡ(BⅡ)术后固体餐的残胃排空和小肠转运动能。方法:应用PHY99mTc标记的固体餐,对正常健康者(A组)、胃窦癌病人(B组)和BⅡ病人(C组),分别进行胃排空和小肠转运功能的研究。结果:C组餐后10min胃排空率比A、B组显著增加(P<0.01);胃半排空时间明显减少(P<0.01)。而初排后胃的排空率C组[(283±54)%/h]及B组[(26±52)%/h]均比A组[(387±45)%/h]低。小肠转运时间C组比A、B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BⅡ病人和胃窦癌病人胃初排空后存在胃排空延迟现象。同时,前者初排空显著加快,且小肠转运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ZS-B型离心泵与Sarns离心泵进行比较,评价ZS-B型离心泵的性能。方法 将18例病人分为:A组(10例)使用ZS0B型离心泵进行体外循环,B组(8例)使用Sarns离心泵进行体外循环。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时,体外循环结束后1h、2h、24h、48h抽血查血细胞比容、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12h、24h、48h测定尿蛋白。结果 两缄体外循环结束后,血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心肌肌钙蛋白T(cTnT)作为判断心肌损伤指标的意义。方法10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组成A组,10例动脉导管未闭和心包炎的患者组成B组。两组病人分别于开胸前、关胸后5min、1、2、24、48h测定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开胸后1h时的cTnT是开胸前74倍,CK是5倍,CK-MB也是5倍;2h时达顶峰,分别为128、12.6和8倍。cTnT在24和48h时仍处在较高的水平。结论cTnT对于判断心肌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且均不差于CK和CK-MB。  相似文献   

8.
对2178例分妊中96例早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用药物抑制宫缩争取时间促肺成熟62例(A组)。未用药的34例(B组)。用药后妊娠延长48h以上者为成功。其中A组先兆早产成功者有35例,占87.5%。早产临产成功者7例,占31.82%。两者比较,X^2=20.12,P〈0.01。而B组34例均在48h内分娩。新生儿A组65个,占46.15%,B组36个,死亡5例,达138.89%(u=4.6,P〈0.0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1994年4~10月188例胸心手术切口206个,随机分成伤口暴露组(A)及常规覆盖组(B)对照研究;A组在术后36~48h清洁伤口并用0.5%碘伏或2%碘酒、75%酒精涂擦后,即给伤口开放敷裹至手术后8日同法涂擦后拆线,暴露至出院。结果显示:两组伤口感染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A组优于B组。其优点:有效防止伤口感染,有利于伤口愈合,便于观察及时处理伤口。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B超监护妇产科手术仪在瘢痕子宫早孕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自愿的原则,将瘢痕子宫妊娠早期(孕周6~10周)患者400例分成2组,观察组(200例)术前含服米索前列醇后,B超监护妇产科手术仪无痛人工流产术;对照组(200例)术前含服米索前列醇后,行传统的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超监护妇产科手术仪性无痛人工流产术具有直观性,能引导手术器械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手术出血、子宫穿孔、宫内残留及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椎管水成像126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磁共振椎管水成像(MRM)对示椎管内病变部位及原因的价值与限度。方法采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加脂肪抑制技术作冠状面重T2加权椎管水成像126例,包括忱延池6例、颈段18例、胸段19例、腰段83例。所有图像均经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结果90.5%(114/126例)图像质量优良,MRM阳性101例(80.2%,102人次)。硬膜外病变51人次,硬膜下30个次,髓内23人次。66例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 PS)对 NIH 3T3细胞增生、胞内游离钙及 c AMP浓度的影响。 方法 :以中性红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 ,酚试剂法检测细胞蛋白质合成 ,并动态检测 L PS对胞内游离钙和 c AMP浓度的影响。 结果 :1微量 L PS可促进细胞生长及蛋白质合成 ;2 L PS作用后 3~ 5 min可使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 ,作用 1 m in后使 c AMP浓度升高 ,并保持较高水平。 结论 :胞内游离钙 ([Ca2 ]i)及 c AMP是 L PS对 NIH3T3细胞作用过程中重要的信使分子  相似文献   

13.
882例小儿肾活检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为减少肾活检小儿及其家长的顾虑和恐惧心理 ,总结我科 18年来对 882例肾活检患儿的护理经验。 方法 :肾活检采用与 B超引导下“一秒种快速抽吸法”。 结果 :882例患儿成功率达 97.5 % ,有 6 9例患儿( 8.0 % )术后出现了并发症 ,其中肉眼血尿 5 2例 ( 5 .9% )、疼痛 30例 ( 3.4% )、肾包膜下血肿 2 7例 ( 3.1% )、血凝块栓塞 10例 ( 1.1% )、肾动静脉瘘 1例 ( 0 .1% )。 结论 :肾活检术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手段 ,通过心理护理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 ,可减轻肾活检患儿及其家长的顾虑 ,并积极配合穿刺 ,可减少和及时发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Yishen Huanshuai recipe (YSHSR) on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MethodsForty-six patients with CRF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self-controlled group, n=18), whose treatment plan was subdivided into two phases. During the first phase,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low protein diet and controlling blood pressure, while in the second phase, YSHSR was given. Group B (n=28), whose treatment plan was similar with that of group A in the second phase. The rate of progression of CRF was estimated by slope of the creatinine reciprocal (dl/mg) with time (month). Results Mean slope of the creatinine reciprocal with time from the group A during the first phase was -0.0104±0.0021, while during the second phase, it was -0.0034±0.0018.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P<0.05). Mean slope from the group B was -0.0047±0.0020. There was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at from the group B and that from the group A during the first phase (P<0.05). Conclusion Low protein diet and controlling blood pressure combined with YSHSR therapy could markedly retard the rate of progression of CRF.  相似文献   

15.
Ⅱ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糖病和高血压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机理。方法:分别测定高血压(HT)组、Ⅱ型糖尿病(NID-DM)组及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胰岛素水平、血脂、心脏彩超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3个试验组的周围总阻(TPR)、甘油三酯(TG)和胰岛素面积(InsS)均明显增高,其中HT组和NIDDM合并HT组的左室收缩期峰值室壁应力(PSS)也明显增高:NIDDM合并HT组InsS明显高于其他三组,三试  相似文献   

16.
促红细胞生成素放射免疫分析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促红细胞生成素 ( EPO)的放免分析方法 ,并探讨血清 EPO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 :用rh EPO免疫动物制备了高质量的抗血清 ,建立了 EPO放免分析方法 ,并测定了正常人和贫血、肾衰患者血清 EPO值。 结果 :灵敏度为 0 .2 2 μg/L,批内 CV为 6.9%~ 8.4% ,批间 CV为 8.0 %~ 9.6% ,回收率为 93 .8%~110 .4%。正常血清 EPO值为 ( 1.5 9± 0 .69) μg/L,贫血患者为 ( 3 .64± 1.2 8) μg/L,肾衰患者为 ( 0 .85± 0 .2 5 ) μg/L,与正常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结论 :EPO的放免分析方法是一种简单、灵敏、特异的分析方法 ,可满足临床的需要 ,测定血清 EPO浓度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内血管病变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内血管病变及其机理。方法对28例门静脉高压脾脏和10例正常脾破裂脾脏切除标本,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的蛋白质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8.
硫氮卓酮对失血性休克犬肺泡Ⅱ型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硫氮卓酮(Diltiazem简称Dil)对失血性休克犬肺泡Ⅱ型细胞的影响。方法:动脉放血,使血压降低至5.33-6.67kPa(40-50mmHg),维持90min后回输血液进行复苏。在休克3min时,分别给动物输注生理盐水和Dil。结果:Dil能明显提高失血休克动物的平均动脉压(MAP);降低肺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化酶(SOD)的活性;电镜显示使用Dil后肺泡Ⅱ型细胞  相似文献   

19.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微卫生多态性与术后严重全身感染易感性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链反应(PCR),经聚丙烯酰胺凝电泳及银染色方法,测定122例术后并发严重全身感染的患者和138名健康献血员(对照组)的TNFc微卫星多态性。结论TNFc微卫星多态性与术后严重全身感易感性及  相似文献   

20.
凡士林纱布压力蒸气灭菌效果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对凡士林纱布的灭菌效果。 方法 :采用美国 AMSCO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 ,对厚度分别为 2 0层、3 0层、40层、5 0层的凡士林纱布进行灭菌 ,凡士林与纱布重量比例为 3 :1,同时在各种厚度的凡士林纱布的上、中、下中央放入 1cm× 3 cm检样纱条 1条 ,3 M化学指示卡 1条、留点温度计 1支 ,分别记录 3 M化学指示卡和留点温度计测试结果。 结果 :灭菌后检样纱条进行细菌培养 ,2 0层、3 0层中检样纱条灭菌 2次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而 40层、5 0层的检样纱条阴性率分别为 91.7%与 83 .3 % ,各厚度上、中、下化学指示卡变色有差异 ,上层为标准黑 ,中层浅黑色 ,下层为棕色。各层留点温度计检测为 13 2~ 13 5℃ ,其中以上层最高。 结论 :凡士林纱布灭菌可选用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对热难于穿透的凡士林纱布 ,经过 2次灭菌程序 ,可保证 3 0层以下凡士林纱布的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