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T2DN)血清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血清脂蛋白(a)和hs-CRP水平在早期诊断T2DN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5例(UAER<30 mg/24 h)、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20例(UAER为30~300 mg/24 h)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17例(UAER>300 mg/24h),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血清脂蛋白(a)、hs-CRP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对脂蛋白(a)、hs-CRP与UAE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TC、TG、脂蛋白(a)、hs-CRP及HbA1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患者不同组间比较,随着HbA1c、UAER的增加,脂蛋白(a)、hs-CRP水平呈递增改变(P<0.01)。脂蛋白(a)和hs-CRP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387,P<0.05;r=0.782,P<0.01),脂蛋白(a)与hs-CRP变量间呈显著正相关(r=0.793,P<0.05)。结论脂代谢紊乱是T2DN的危险因素,血清脂蛋白(a)和hs-CRP水平在T2DN早期即发生改变,与T2DN的分期相关。同时检测血清脂蛋白(a)和hs-CRP对T2DN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M1)、微量白蛋白尿组(DM2)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M3),且与40例正常人对照(NC)。尿24小时微量白蛋白(UAER)用放免法测定。结果:98例2型DM患者的hs-CRP和IL-6浓度比40例正常对照显著增加[(13.05±7.84)mg/Lvs(1.05±0.38)mg/L,P<0.05],[(17.65±7.93)ng/Lvs(6.02±2.45)ng/L,P<0.05]。且2型DM的DM1组、DM2组和DM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相比,依次显著增高(P<0.05和0.01),IL-6浓度也依次增高,分别为(P<0.05和0.01)。hs-CRP与IL-6呈高度正相关(r=0.753,P<0.01),也与UAER呈高度正相关(r=0.782,P<0.01)。结论:hs-CRP和IL-6浓度在2型DM患者中显著增加,且在并发DN的2型DM患者增加更显著,血清hs-CRP和IL-6浓度增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间的关系,探讨TGF-β1和PDGF-BB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共150例,其中健康对照组(NC组)60例;T2DM病人90例,将其根据UAER再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组)、微量清蛋白尿组(MA组)、大量清蛋白尿组(ODN组)各30例。测定各组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UAER,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F-β1、PDGF-BB水平。结果 NC、NA、MA、ODN组血清TGF-β1水平逐渐增高,T2DM各组病人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ODN组显著高于NA组和MA组(F=304.34,q=3.93~41.16,P<0.05)。T2DM各组病人的血清PDGF-BB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MA组显著高于NC组和NA组(F=327.07,q=6.28~36.41,P<0.05)。所有对象血清TGF-β1和PDGF-BB水平与病程、BMI、血压、FBG、FCP、HbA1c、BUN、Cr和UAER均呈正相关(r=0.075~0.798,P<0.01),与FCP呈负相关(r=-0.602-、0.818,P<0.01);TGF-β1与PDGF-BB水平呈正相关(r=0.470,P<0.01)。结论 TGF-β1全程介导了DN的病变,PDGF-BB在DN的早期致病作用尤为显著,二者在DN发展的不同阶段协同作用,加剧DN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T_2DM)及其并发肾病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2例T_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名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将组间的CRP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糖尿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DN、C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5),CDN组与EDN组相比亦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CRP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1)。结论:CRP水平在T_2DM组和并发DN组中逐渐增高,表明其可能是T_2DM和DN发生的危险因素,CRP与糖尿病及其血管慢性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5.
丁彦  常红云 《四川医学》2019,40(11):1150-115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 I4)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单纯T2DM患者99例(T2DM组)、早期DN患者66例[早期DN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 30mg~300mg/24h]、临床期DN患者35例(临床DN组,UAER范围>300mg/24h),同期健康体检对象60例(对照组),对比各组的血清hs-CRP、IL-6、MCP-1及Angpt I4水平,并分析hs-CRP、IL-6、MCP-1及Angpt I4与DN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T2DM组、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hs-CRP、IL-6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T2DM组、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Angpt I4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T2DM组、早期DN组的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hs-CRP、MCP-1水平显著的高于T2DM组,临床期DN组的IL-6高于T2DM组和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Angpt I4低于T2DM组和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临床期DN组的hs-CRP、IL-6、MCP-1均高于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Angpt I4低于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DN患者的血清hsCRP、IL-6、MCP-1水平与Scr、BUN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 05),与Angpt I4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 05)。结论 DN患者的血清hs-CRP、IL-6、MCP-1水平升高、Angpt I4水平降低,并且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1类似物1 (CDKAL1)基因及其剪接异构体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T2DM患者20例(T2DM组)、糖尿病肾病(DN)患者23例(DN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22例(DR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8名(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KAL1基因及其2种剪接异构体CDKAL1-X1和CDKAL1-X2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T2DM及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M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KAL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Z=4.705, P<0.01), CDKAL1-X1表达水平升高(Z=2.698, P=0.00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R组和DN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KAL1基因和CDKAL1-X1表达水平升高(P<0.05); DR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KAL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DN组(P<0.05)。结论:T2DM患者外周血淋...  相似文献   

7.
刘卓 《罕少疾病杂志》2012,19(2):10-12,42
目的研究脂联素与经典1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和45例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单纯DM组(SDM组);早期DN组(EDN组);临床期DN组(CDN组)。EDN组和CDN组可合称为DN组。结果 SDM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N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NC组、SDM组、EDN组显著升高均。DN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SDM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1):及肾小球滤过率显著独立负相关(r=0.-208,P<0.05),与年龄正相关(r=0.158,P<0.05);与病程正相关(r=0.161,P<0.05);与BMI、WHR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169和-0.202,均P<0.05)。结论经典1型糖尿病病人中,血脂联素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何丽芬  张辉  翟飞  王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046-2047
目的:观察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hs-CRP)的含量变化。方法:分别检测43例健康体检者,77例T2DM患者(3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40例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清hs-CRP、MALB与血脂水平。结果:T2DM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结论:hs-CRP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关。检测T2DM患者的hs-CRP对其早期预防及病情分析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4):276-27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及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Lp)(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就诊的56例T2DM患者,按照疾病类型不同分为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组(n=24)和单纯T2DM组(n=32),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格检查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血液测定血浆BNP,hs-CRP,Lp(a)水平,并分析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与hs-CRP和Lp(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组BNP,hs-CRP,Lp(a)水平均较对照组及单纯T2DM组明显升高(P<0.05);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BNP水平与体内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983,P<0.05),而与Lp(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15,P>0.05).[结论] 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BNP水平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血浆BNP可作为诊断该疾病的临床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清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并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联合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作为分组依据,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组73例.糖尿病肾病组47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检测上述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Lp(a)和hs-CRP的水平,并与UAE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Lp(a)与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患者组间比较发现,随着 UAER的增加,Lp(a)与hs-CRP 水平呈递增趋势(P<0.01)。Lp(a)与 hs-CRP 水平与 UAER 呈显著正相关(r=0.387,P<0.05; r=0.782,P<0.01),Lp(a)与 hs-CRP 变量间呈显著正相关(r=0.793, P<0.05)。结论 Lp(a)与hs-CRP可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转归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早期检测的意义。方法将80例T2DM患者按糖尿病肾病(DN)诊断标准分为DN组与非肾病(NDN)组。另择52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检测三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并对比分析。结果三组HbA1c、Cr、BUN、Cys 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Cys C水平均高于NDN组和NC组(P<0.01);NDN组和NC组的Cr、BUN、Cys C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和NDN组分别与NC组的HbA1c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N组和NDN组的HbA1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Cys C分别与BUN和Cr变量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42,P<0.05;r=0.781,P<0.01)。结论 Cys C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脂联素(ADPN)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T2DM患者80例,根据血管并发症情况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各组间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ADPN等水平的差别,观察血浆ADPN与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中BMI和HbA1c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中BMI、WHR及HbA1c水平均高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P<0.0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中HbA1c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ADPN水平低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ADPN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HbA1c(r=-0.446,P<0.01)和BMI(r=-0.361,P<0.05)与ADPN水平负相关;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WHR与ADPN水平负相关(r=-0.451,P<0.01);单纯糖尿病组HDL-C与ADPN水平正相关(r=0.587,P<0.01)。结论血浆ADPN水平下降可作为预测T2DM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指标。血浆ADPN水平与HDL-C正相关,对于防治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唐四海  高晓坤  杜荣龙 《吉林医学》2013,34(10):1847-1848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唾液酸(SA)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10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和2型糖尿病肾病组(T2DN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SA进行比较。结果:TBIL、IBIL水平T2DN组显著低于SDM组(P<0.05、P<0.01),DBIL亦低于SD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胆红素指标SDM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水平T2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1),而SDM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2 DN组TBIL、IBIL与UAER呈显著负相关(r=-0.318、r=-0.468,P<0.05、P<0.01),而DBIL与UAER无显著相关性(P>0.05),SA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364,P<0.01),三项胆红素指标与SA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TBIL、IBIL、SA水平与T2 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在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脏损害的意义。方法65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量(UAE)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UAlb)组、微量白蛋白尿(M-UAlb)组和大量白蛋白尿(L-UAlb)组。ELISA法检测尿中PDGF-BB的浓度,并与27例正常对照(NC)组比较。结果与NC组相比,T2DM患者尿中PDGF-BB的水平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已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UAE的增加其水平呈递增趋势,组间比较除M-UAlb组与L-UAlb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尿PDGF-BB与UAE呈显著正相关(r=0.427,P<0.001);尿PDGF-BB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396,P<0.001);尿PDGF-BB与TG、CHO、LDL呈显著正相关(r=0.238、P<0.05;r=0.524、P<0.001;r=0.510、P<0.001);尿PDGF-BB与HDL呈显著负相关(r=-0.235,P<0.05);而与HbA1c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PDGF-BB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T2DM患者尿中PDGF-BB的水平,可作为诊断DN早期肾脏损害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李娜  刘晶  袁和菊  刘晓霞  李兴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11):50-52,79, 79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Vaspin和IL-1水平的变化,探讨Vaspin及IL-1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7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AER≤30mg/24h)和糖尿病肾病(DN)组(AER>30mg/24h)。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NC)。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aspin、IL-1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Vaspin、IL-1与DN的相关性。结果 3组血清Vaspin水平依次为DN组相似文献   

16.
朱春频 《吉林医学》2011,(24):4998-499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hs-CRP在T2DM中的作用。方法:测定T2DM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空腹血糖(FPG)、hs-CRP、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进行对比。结果:T2DM组的hs-CRP、FPG、FIN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hs-CRP水平偏高更为明显(P<0.01)。同时,T2DM组的IR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s-CRP升高为T2DM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证据,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冯悬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8):995-996
目的 观察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61例,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h-UA)分为糖尿病对照组(T2DM对照组,35例)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26例),另外以正常健康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观察对象均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定量(hs-CRP)、血清MCP-1浓度和24h-UA.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对照组和DN组的FPG、HbA1c、hs-CRP与MCP-1均显著升高(P<0.05).与T2DM对照组比较,DN组的FPG、HbA1c无明显差异,但是血清hs-CRP、MCP-1浓度和24h-UA均明显升高(P<0.05).DN组患者的MCP-1浓度与hs-CRP定量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305,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应激,导致MCP-1显著升高,MCP-1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诊断和病情判断的重要实验室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D-二聚体(D-D)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8例,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眼底检查结果分为3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增殖期DR组)28例,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背景期DR组)3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30例;另选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技术(ELFA)检测D-D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ELISA)检测bs-CRP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血清D-D及hs-CRP水平增殖期DR组>背景期DR组>糖尿病组>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D-D和hs-CRP水平与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TG、TC、LDL-C呈正相关(D-D的r值分别为0.764、0.702、0.399、0.407、0.399、0.323、0.375、0.505,hs-CRP的r值分别为0.782、0.761、0.421、0.402、0.367、0.359、0.338、0.455,P均<0.01),与HDL-C呈负相关(D-D:r=-0.603,hs-CRP:r=-0.567,P均<0.01),且D-D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852,P<0.01)。结论 D-D及hs-CRP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T2DM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Ps)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的变化,探讨Ps、CRP与踝臂指数(ankle artery-brachial pressureratio,ABI)的相关性及其在T2DM下肢血管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67例T2DM患者,按ABI测定结果分为下肢血管正常组(NPAD组)和病变组(PAD组),7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测定Ps、CRP。结果①与NPAD组、对照组相比,PAD组Ps、CRP、HbA1c显著升高(P<0.05)。②PAD组、NPAD组Ps与ABI呈明显负相关(r=-0.554,P<0.01;r=-0.359,P<0.05)。PAD组、NPAD组CRP与ABI呈负相关(r=-0.435,P<0.01;r=-0.342,P<0.05)。PAD组Ps、CRP与病程、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5);血浆CRP、Ps之间呈正相关(r=0.977,P<0.01)。CRP、Ps与血脂、年龄、空腹C肽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高Ps、CRP水平是2型糖尿病PAD的重要危险因素,与PA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测定血浆Ps、CRP将有助于预测T2DM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其预后的严重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彭昱  唐灵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612-61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chemerin、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5月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DN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0例和DN组30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压、血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肌酐(Cr)、chemerin、CRP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3组收缩压(SBP)、FPG、HbA1c、LDL-C、HDL-C、BUN、Cr、chemerin、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单纯糖尿病组和DN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与单纯糖尿病组FPG、HbA1c、LDL-C、BUN、Cr、chemerin、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hemerin与FPG、HbA1c、LDL-C、BUN、Cr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3、0.294、0.151、0.523和0.652,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794,P<0.05);CRP与FPG、HbA1c、LDL-C、BUN、Cr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7、0.285、0.341、0.517和0.646,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687,P<0.05);chemerin与CRP呈正相关(r=0.712,P<0.05)。结论血清chemerin、CRP水平与FPG、HbA1c、血脂、肾功能等有关,chemerin和CRP可能通过调节脂肪细胞生成和代谢平衡、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内皮细胞损伤等机制参与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