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挫裂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诊断肺挫裂伤的CT、X线检查对照分析.结果:肺内表现:轻度10例,平片阴性3例;中度18例,平片及CT均可见阳性表现;重度10例,其中3例因并发胸腔、胸壁损伤致平片漏诊.结论:CT扫描对肺挫裂伤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是目前诊断肺挫裂伤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恶性胸膜间皮瘤在X线、CT检查中的特点。材料与方法:本病2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均经过胸部平片检查及CT检查。结果:胸部X线平片表现为单发的肺内肿块4例,波浪状胸膜肥厚及多发胸膜结节8例。肺内转移及脑转移各1例,胸腔积液6例。结论:胸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在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中具有相互补充作用。胸部X线平片仍是首选方法。CT在诊断胸部恶性间皮瘤肿瘤侵犯范围方面优干胸部X平片。因此合理的使用CT检查将会使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X线平片与CT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证实为SARS的X线平片与CT表现。结果 X线平片显示双肺受累12例,CT显示13例。X线平片与CT共显示双肺受累15例,受累肺叶46叶,受累肺段103个。14例病变主要表现在肺的周边部,且以下叶多见。9例病变进展迅速。结论 SARS的影像表现是肺内出现浸润性病变,分布在肺周边部,下叶多见,进展迅速。结合 临床可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部X线平片和CT对小儿肠梗阻的诊断价值,重点探讨小儿绞窄性肠梗阻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手术证实肠梗阻23例,术前24h均拍摄腹部正侧位X线平片,其中14例行腹部CT扫描。结果:23例肠梗阻术前诊断正确率:腹部X线平片为69.6%(16/23):CT为100%(14/14)。其中,绞窄性肠梗阻术前诊断正确率:腹部X线平片为38.9%(7/18);CT为90.9%(10/11)。11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CT表现包括:小肠壁增厚9例;CT平扫肠壁密度增高7例和“靶征,,2例;CT增强扫描肠壁强化低于正常者6例,3例延迟扫描强化。肠系膜血管增粗水肿5例,4、肠壁积气4例,腹水6例。结论:CT诊断小儿肠梗阻,特别是显示肠绞窄,较腹部X线平片优越。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了我院51例脊柱骨折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男30例,女21例,年龄17—81岁。结果:51例中椎体骨折65个,X线平片诊断单纯压缩性骨折31例。20例可疑不稳定性骨折;CT扫描诊断稳定性骨折23例,爆裂性不稳定性骨折28例。结论: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脊柱骨折的诊断中都具有特征性价值并存在着限度,二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脊柱损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肺结核的X线与CT表现特征,以期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下肺结核X线与CT征象。结果:20例CT检查,表现为片状影者10例与X线表现一致,有液化坏死小空洞者4例,6例可见小钙斑,而平片未见此征象,2例病灶位于左心缘后方,与心影重叠平片漏诊,3例CT上伴有少量胸水而平片未发现。3例并见囊状或柱状支气管扩张,3例并发肺段不张,3例并有薄壁空洞透亮影。结论: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多样化,CT上特征性表现明显提高诊断率。同时,影像科医生提高对下肺结核的X线及CT表现特征的认识,以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部平片及CT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旨在加强对胸部创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通过对126例肺实质性损伤的回顾性分析,对其主要X线征象的病理基础及发生机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与CT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12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部损伤,以下列4种征象最为常见:1.肋骨骨折85%;2.肺部创伤和湿肺73%;3.血性气胸43%;4.纵膈及皮下气肿27%;结论:常规胸部平片特别是近来CR及DR对于肺实质的损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CT可早期发现轻度肺实质改变及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探讨CT扫描和X线平片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34例脊柱损伤患者的X线平片及CT表现进行分析,脊柱损伤CT分为压缩型、爆裂型、安全带型及骨折脱位型骨折,将椎管受累程度分为Ⅳ度,并将CT表现与X线平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134例中,屈曲压缩型骨折64例,爆裂骨折61例,骨折脱位型骨折9例;椎管正常为0度16例、Ⅰ度狭窄30例、Ⅱ度狭窄10例、Ⅲ度狭窄14例。爆裂型、骨折脱位型骨折均累及椎管,X线平片仅发现21例椎体后缘连线不连续。结论: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CT扫描是全面观察脊柱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髋臼骨折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123侧髋臼骨折的Judet-Letoumel分类表现。比较X线平片检查与CT检查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患者109例,其中14例为双侧髋臼骨折,共123侧髋臼骨折,全部经手术证实并行X线平片检查,CT检查,其中36例行CT三维重建。由有经验的医师分别单独依据X线资料,单独依据CT检查资料,或依据X线结合CT资料对骨折进行分析并依据Judet-Letoumel分类法分型,然后由2位手术医师共同根据手术中所见作出最终诊断,比较诊断符合情况。同时对髋臼内能否发现碎骨块进行记录比较。结果:单独依据X线平片诊断符合112例(91.1%),依据CT资料诊断符合114例(92.6%),依据X线平片与CT结合诊断符合120例(97.6%)。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线平片与CT结合组与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髋臼内骨折碎块判断:本组123例患者中有77例手术发现髋臼内合并有碎骨片,平片发现32例,显示率为41.5%。CT显示73例,显示率为93.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X线检查与CT检查对于髋臼骨折Judet-Letoumel分类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区别,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CT检查对髋臼内骨折碎块的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胸部外伤的X线分析。方法:笔者对160例因胸部外伤进行X线平片和CT扫描对比分析。结果:本病表现为肋骨骨折145例,液气胸125列,气胸110例。肺挫伤108例,肺裂伤45例,肺不张15例。结论:胸部外伤的放射学检查,应该在X线平片的基础上结合CT扫描,才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X线与CT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00例肺癌经X线平片和断层摄影及CT检查,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中心型肺癌48例,其中CT确诊42例(87.5%),而X线确诊34例(70.8%),显然,CT优于X线。就周围型肺癌而言,在显示肿块分叶状与毛刺状方面,CT类似于X线,当调整肺窗与纵膈窗的窗宽与窗位时,CT比X线显示得清晰。经手术病理证实,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67例,CT检出其中48例(72%),而X线只检出16例(24%)。然而,在显示肿物整体形态及边缘状况方面,常规X线胸片及病灶体层片却又比CT好些。结论:X线与CT两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诊断各有利弊,要正确合理配合应用来提高肺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X线、CT表现 (附4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X线、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6例,所有病例经多次X线胸片检查,且每隔2d复查胸片,其中CT检查5例,分析其X线、CT表现特征。结果:46例胸片表现可分三期:①肺间质性炎变期;②肺实变期;③吸收消散期(转归期)。结论:X线表现是诊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CT能更清楚显示病灶的密度及范围。  相似文献   

13.
肺淋巴瘤的CT与X线表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回顾性分析肺淋巴瘤的CT与X线表现,以提高对肺淋巴瘤影像学的表现的认识。材料与方法;21例肺淋巴瘤均经肺或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或手术证实。常规及薄层CT扫描法摄胸部X线正侧位片作对照检查。结果;肺淋巴瘤的影像异常可以分为;肿块有结节型,实变型,肺炎肺泡型,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血行播散型,心包及胸膜病变型。  相似文献   

14.
静脉注射海洛因所致胸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海洛因所致胸部感染性病变的影像学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静脉注射海洛因继发胸部感染性病变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尿海洛因试验均阳性,均摄有高kV胸片,6例做了胸部CT扫描,6例做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胸部X线平片及CT上表现为肺纹理增多5例,小片状模糊影15例,肺气囊16例,小空洞16例,小结节7例,胸腔积液8例,气胸2例,液气胸6例,肺水肿2例;心影增大11例,多种形态病灶并存20例。6例超声心动图检查者,见三尖瓣赘生物4例,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结论 静脉注射海洛因的胸部感染性病灶影像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多发小空洞和肺气囊征”对青壮年静脉注射海洛因所致肺部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搜集原发性胸壁肿瘤病例35例,其中胸壁骨肿瘤11例,软组织肿瘤24例;良性25例,恶性10例.35例均摄有胸部正侧位片,17例行CT增强扫描,对全部病例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胸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步骤为(1)明确肿块是否来源于胸壁;(2)明确肿块来自于胸壁软组织抑或胸壁骨组织;(3)明确肿块是良性抑或恶性;(4)肿瘤组织学分类诊断.将该组疾病影像学表现分为Ⅵ型,分型对肿块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结论综合分析X线与CT表现,不仅可对大多数胸壁肿瘤进行精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而且尚可对大部分胸壁脂肪瘤、神经源性肿瘤及血管瘤等作出组织学诊断.  相似文献   

16.
胸部创伤的X线-CT诊断(附69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闭合性及开放性胸部创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笔者对69例胸部创伤患者进行临床、X线平片、CT扫描诊断,对X线平片与CT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CT表现为肺挫伤51例,肺撕裂伤12例,X线平片分别漏、误诊21例和7例。结论CT能明确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为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较单纯X线平片更多的信息及可靠的依据,为胸部创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X线与CT对垂体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X线检查和24例CT扫描资料,并对同经X线和CT检查的17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25例中,X线阳性检出率为66.7%(12/18),CT阳性检出率为95.7%(23/24)。同经X线和CT检查17例中,X线、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4.7%(11/17)和94.1(16/17)二者联合应用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X线检查根据肿瘤引起的蝶鞍骨质改变做诊断,而CT除可观察骨质改变外可直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其发展方向,两者联合运用,必将提高本病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蒋瑾  谢坪  付凯  盛勇 《放射学实践》2001,16(4):262-264
目的:分析与讨论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中房颤改变与X线表现意义。方法:按俞氏诊断标准排除其它疾病的40例甲心病,均在治疗前摄后前位(远达)X线胸片,其中合伴房颤36例(阵发性房颤16例,快速性房颤16例,房扑4例)。结果:X线线中肺淤血(肺静脉高压),左房大与房颤关系明显,肺淤血程度和左房大与房颤改变联系紧密,对临床治疗有帮助。除此外甲心病XC线表现有高动力循环表现如肺血多,肺动脉段膨,右下肺动脉增粗,心脏改变如左室大、心衰等。结论:甲心病中房颤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关系密切,认识与注意相关X线表现对治疗有帮助,且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表现(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X线及CT表现. 资料与方法 26例ARDS均行X线检查,其中18例有2~6次胸部X线检查,2例同时行CT扫描. 结果初次检查,正常7例,肺纹理增多8例,毛玻璃样表现11例,胸腔积液6例.复查显示随着检查时间不同,上述肺内表现逐渐演变,数周后可以转归为网格状肺纹理. 结论胸部X线片对于ARDS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可用于ARDS的诊断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小儿先天性肺囊肿的X线确诊率,降低其误诊率,提出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对11例小儿先天性肺囊肿患者作回顾性分析,阐述X线特征。结果:11例中囊肿出现在右肺者9例,左肺2例,单发性囊肿9例,多发性囊肿2例。以囊肿的内容物分为三型:液囊肿(1例),气液囊肿(7例),气囊肿(3例),术前确诊7例,误诊4例。结论:肺囊肿的诊断应综合临床、X线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