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花岗岩原地重熔成因理论的基础上,对甘肃中川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和成矿学资料进行重新“编码”,证实中川花岗岩体的形成是该区地壳于早中生代两次原地熔融或重熔的结果。陆壳的多次熔融(重熔)不但造成复式岩体的同心圆状构造和岩体化学成分的规律性变化,同时造成不同元素的成矿作用。富金地层被卷入的中生代早期的地壳熔融事件,使印支-燕山早期的成矿作用主要形成金或金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根据岩体内部发育的NNE向破裂体系特征及沿断裂发生的热液活动,推断该区深部在晚白垩世-古近纪尚发生过一次重熔事件或尚存在重熔岩浆。晚期的重熔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f(O2),此为铀元素在热液中大量存在的必要条件,因而本阶段的成矿作用主要导致铀的富集,在岩体内部的断裂中形成脉状的“花岗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2.
根据各期次岩体及其岩脉、矿脉间的穿截关系以及“两层矿化”等地质现象,结合有关稳定同位素、成岩与成矿演化关系等资料分析,表明伴随多期次花岗岩浆的侵入,相应地发育有多期次成矿作用,可概括出一个多次成岩与多次成矿的演化模式。多期次成矿作用的研究,不仅可以查明矿体分布和矿化富集的规律性,而且对指导大型矿床的寻找和评价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3.
脉钨矿床的多次成岩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各期次岩体及其岩脉,矿脉间的穿载关系以及“两层矿化”等地质现象,结合有关稳定同位素,成岩与成矿演化关系等资料分析,表明伴随多期次花岗岩浆的侵入,相应地发育有多期次成矿作用,可概括出一个多次成岩与多次成矿的演化模式。多期次成矿作用的研究,不仅可以查明矿体分布和矿化富集的规律性,而且对指导大型矿床的寻找和评价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阿拉斯加型岩体的基本特征、成岩过程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阿拉斯加型岩体是一类具有独特的岩性环带状结构的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常呈链状分布于汇聚板块边缘。其形成时代跨度较大,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分布,以中生代最为发育。大部分阿拉斯加型岩体规模较小,出露面积约12~14 km2或更小,平面上呈近似同心环状结构,垂直剖面上呈管道状。岩体中心为纯橄岩,向外依次包括异剥橄榄岩、橄榄单斜辉石岩、单斜辉石岩、角闪单斜辉石岩、角闪石岩和辉长岩。造岩矿物为橄榄石、单斜辉石、角闪石等,副矿物为铬铁矿、磁铁矿、钛铁矿等,超镁铁质岩石中少或无斜方辉石,斜长石仅出现在边缘的辉长质岩石中。磁铁矿在单斜辉石岩和角闪石岩中为常见矿物,含量最高达15%~20%。阿拉斯加型岩体的主量元素成分揭示所有岩石均为与拉斑玄武质岩浆分异有关的亚碱性堆晶岩。微量元素成分上显示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和较低的微量元素含量,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矿物化学特征上,橄榄石富镁且Fo值变化较大;单斜辉石主要为富Ca的透辉石,其成分变化具有弧堆晶趋势;角闪石主要是镁角闪石和韭角闪石;铬铁矿富集Fe-Al,贫Cr。这些特征揭示,该类岩体成因明显不同于层状岩体和阿尔卑...  相似文献   

5.
产于火山岩中的沥青铀矿床常伴生Mo、Cu、Pb、Zn、Au、Ag等元素,形成铀多金属矿床和矿田。文中在认识花岗岩型铀多金属矿田成因的基础上,对华北沽源盆地和华南仁差盆地的铀多金属矿田的主要矿床成矿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类矿床是火山岩地层之后的热液矿床,其形成与岩浆喷发过程无关。热液成矿作用一般有早、晚两期:早期主要为亲硫元素,形成金属硫化物矿床;晚期为亲氧元素成矿,形成沥青铀矿床。盆地的沉降使得早期金属硫化物成矿壳层位置下降,从而缩短了与晚期重熔界面之间的距离,造成晚期氧化物(沥青铀矿)成矿壳层在空间上与其重叠或靠近,从而形成氧(沥青铀矿)硫(金属硫化物)复合矿床(矿田)。  相似文献   

6.
南岭中生代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成岩成矿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南岭是中国重要的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的特点,成岩成矿作用具有统一的地质背景及构造应力场。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不同成岩阶段具有极为一致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暗示它们的定位和冷却都是在深部同源岩浆分异事件中形成的;岩石和矿石稀土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有着相似的变化特征,反映成矿与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物质来源上具有一致性;矿石硫化物和岩石长石Pb同位素组成相近,显示成岩成矿物质有明显的亲缘关系。结合多数情况下矿脉切穿已固结岩体的地质事实,推测燕山中期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成岩成矿物质主体来自深部同一岩浆源区,为同源岩浆分异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燕山晚期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与相关锡铀矿化空间上密切伴生,物质来源也具同源性。典型复式岩体同源岩浆不同阶段侵位及相匹配的成矿作用时差一般小于10.0Ma,集中在0~8.0Ma。结合华南中生代岩石圈多次伸展活动的区域背景及矿床(田)地质特征,推测南岭地区的多阶段成岩成矿作用是脉动式构造演化的产物,成岩成矿物质来自深部同一岩浆房的不同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南地洼区上陆壳多次重熔的效应和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国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3,17(2):191-198,T001
本文是在作者提出的“上陆壳层状重熔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东南地洼区上陆壳多次重熔的效应和机制,其内容涉及到复式岩体的形成、花岗岩活动带的“迁移”、花岗岩化学成份的定向演化和成矿元素的演化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现象均为上陆壳多次重熔的逻辑结果,分别反映了这一过程的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8.
位于甘肃省肃北县的野牛滩岩体,因产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塔儿沟钨矿以及新发现石硐沟银多金属矿而著名.笔者从岩石学、矿物学、主元素地球化学及矿床学等角度,运用Maniar等的判别法对野牛滩岩体的构造环境进行研究,总结其成矿作用.结果表明,该岩体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岩石组分为低硅过铝-偏铝贫碱质,富含B、V、Zr、Ag、Pb、Zn、Cu、W、Be等元素.岩体形成于晚奥陶世岛弧构造环境,属以壳源为主的过渡型花岗岩类,是祁连山造山带在陆-陆碰撞前产生的地质记录.岩体成矿作用强烈,构成了本区多期次、多矿种、多成因类型的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9.
华仁民 《地质论评》2005,51(6):633-639
南岭地区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的成岩作用与相关的成矿作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主要表现为3种情况:①南岭地区大部分“花岗岩型”铀矿床的花岗岩成岩时间是印支期,但铀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燕山晚期,其间存在着巨大的时间差;②在燕山中期第一阶段(170~150Ma)达到高潮的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其相关的钨锡等稀有金属矿化多发生在燕山中期第二阶段(150~139Ma),成岩与成矿相差十几百万年;③燕山晚期许多浅侵位的花岗质岩体与相关的锡、铀矿化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时间差。这一时间差反映了成岩作用与成矿作用之间在物质来源和地质构造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可能揭示了花岗岩与矿床在形成机制上的根本性差异。南岭地区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与拉张的动力学背景、壳幔相互作用、高的热流值,以及深部流体的参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电气石——成岩成矿作用的灵敏示踪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少涌  于际民 《地质论评》2000,46(6):594-604
本文详细论述了电气石的化学组成(主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组成H、O、B、Si、Rb/Sr、Sm/Nd、pb/pb和K/Ar)特征,提出电气石可以作为研究成岩成矿作用的一个灵敏示踪剂。利用电气石的主化学元素和微量、稀土元素组成,可以有效指示其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还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找矿标志,指标矿化的存在,并可能用于区分矿化类型和矿体规模。电气石的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已经用  相似文献   

11.
甘肃礼县中川地区金矿成岩和成矿年龄的SHRIMP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启明  鲁挑建 《地质科学》2014,49(4):1184-1200
甘肃省礼县中川地区属于礼(县)岷(县)金矿带的东段,成矿作用与中川花岗杂岩体有密切的关系。运用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离子探针(SHRIMP)测试技术,获得了中川花岗杂岩体形成的精确年龄,主侵入时代为210~160 Ma(可信度95%,MSWD=1.4),该花岗岩体属于燕山早期—印支期造山运动的产物;3颗锆石(4个测点)的SHRIMP测试结果表明,中川地区金成矿的年龄为197~162 Ma,证实礼县中川地区金成矿于中川花岗岩体形成及稍后的时间段。年龄测试和地质剖面测量资料都证实,中川花岗岩体南部地层应该划在中石炭统地层中。与中川花岗杂岩体地质情况类似的碌础坝、 柏家庄、 闾井、 教场坝、 温泉等岩体外接触带仍然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简称"脉钨矿床")通常被认为是岩浆期后热液成因的矿床。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脉钨矿床成矿流体决不是稀薄的溶液,而是一种以SiO2为主,富H2O和挥发分的粘稠液体(夏卫华,1985、1989;余行祯等,1988;冯志文等;1989)或称"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林多新等,1986;张德会,1987;常海亮,2002;黄惠兰,2012),液态分离成矿作用贯穿成岩成矿过程的始终(张德会,1988),主要证据如下:  相似文献   

13.
贾国志  梁海军 《地质论评》2000,46(2):131-140,T001
本文以内蒙古中部后石花金矿为例,简述了“韧性剪切构造成岩成矿作用”的新观点。研究表明,韧性剪切成岩过程包括细粒化作用、热流体作用、酸碱交代作用;韧性剪切带这种深层次断裂构造形成过程中,其扒覆演化是逐渐减压过程,降压铲应和剪切带本身的膨胀渗透作用,引起了剪切带内部积累的能量梯度(压力、温度、物质),导致弥漫大于面积围岩中和下地壳的液体进入韧性剪切带中。“节流阀”作用形成韧怀剪切成岩成矿热液系统。韧性  相似文献   

14.
杨喜安 《地质学报》2015,89(8):1437-1447
Maevatanana金矿床位于马达加斯加中部。由于地表覆盖较厚,有关该金矿床的研究程度甚低。目前通过ZK3-5钻孔发现,在Maevatanana金矿区隐伏花岗岩支下部发育金矿化, I-1金矿体中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534±13 Ma,与泛非造山期后A型花岗岩的成岩时代范围内(537 ~522Ma)基本一致。野外地质证据和室内试验数据表明,Maevatanana金矿床的形成和泛非造山期后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该花岗岩是幔源起源的花岗岩。当铁镁质岩浆进入长英质岩浆时,产生了大量的气液流体,这种气液流体萃取了长英质岩浆中的金。因此,岩浆混合作用对Maevatanana金矿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伍建兢  杨丽梅  吴俊 《云南地质》2011,30(2):216-219
热林矿区的热林复式花岗岩体,从早至晚、边部到中部,分出4个侵入体组成的同源岩浆细粒-中粒-斑状结构演化系列。成矿作用有差异,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矿床。  相似文献   

16.
刘小雨  黎文甫  陈蓉 《四川地质学报》2022,(S2):161-165+170
近年来川中丘陵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内人口密集,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遥感影像视角宏观且全面,对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工作的思路及方法进行研究。文中重点分析了川中丘陵地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提出了适用于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遥感重点解译区划分方法,针对川中丘陵地区多发的滑坡、崩塌构建了遥感解译标志。研究区安岳县位于川中丘陵中部,通过遥感地质灾害解译及实地验证,区内灾害实际发育情况与解译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思路及方法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为川中丘陵地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罗雕  侯通  潘荣昊 《岩石学报》2020,36(7):2116-2126
本文报道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含矿岩体边缘岩相带中的苦橄玢岩和岩体中淡色辉长岩的锆石微量元素特征。结果表明二者所含锆石都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以及轻稀土元素亏损和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其Th/U比值为0.35~3.23,都属于典型的岩浆锆石。本次研究利用最新实验标定的锆石氧逸度计对苦橄玢岩和淡色辉长岩的氧逸度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表明苦橄玢岩和淡色辉长岩均具较高的氧逸度,分别为QFM+0.3~QFM+2.5和QFM+0.7~QFM+3(QFM为石英-铁橄榄石-磁铁矿缓冲剂)。苦橄玢岩作为来自深部岩浆房侵入到攀枝花主岩体的富橄榄石"晶粥体",其高氧逸度的特征反映出攀枝花岩体的原生岩浆以及地幔源区是相对氧化的,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可能与古老俯冲事件导致的地幔交代作用有关。通过地幔柱-岩石圈相互作用,在较高氧逸度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铁质苦橄岩及其堆晶作用产物苦橄玢岩。此外,淡色辉长岩的氧逸度也显示出较高的特征,这说明这种氧化的特征很可能是贯穿了整个成岩过程的,对钒钛磁铁矿成矿,特别是导致铁钛氧化物早期结晶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热液成矿作用地球化学:以金矿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以金矿为例总结了热液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包括热液蚀变、金在成矿热液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富集-沉淀机制以及在硫化物中的存在形式。热液蚀变过程中形成的矿物组合反映了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蚀变模式具有重要的找矿勘探意义。在热液体系中,金主要以Au-Cl或者Au-S络合物的形式进行运移,体系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硫逸度等条件的变化是导致络合物分解、金沉淀的主要机制。在较高压力条件下,金趋向于在热液蒸汽相中富集。As和Sb是金矿热液体系中常见的伴生元素,在较低硫逸度条件下,形成自然砷/自然锑-自然金组合。金从热液中沉淀后主要以显微包裹体或者固溶体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铜矿、毒砂、磁黄铁矿以及黄铁矿等硫化物中,而硫化物中固溶体金的量主要受热液H_2S活动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低温变形是变形岩石清楚地保持原岩组构的非均匀变形。在低温变形的岩石中,可见物质的旋转、破裂、压溶及颗粒规模的晶体塑性。这种变形主要反映穿粒(Transgranu-lar)机制。在低温变形中晶体塑性变形的特征主要表现有:双晶片(这Twin Lamellae)、变形带(Deformation bands)和波状消光等。Groshong(1988)指出,在低温变形中,晶体塑性应变的上限是20%[1]。低温变形实际是一种脆性或半脆性变形。他(1981)测定  相似文献   

20.
石英晶格中微量元素组成对成岩成矿作用的示踪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其它造岩矿物,石英因其成分和结构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在地质演化过程中“携带”有更多的成岩成矿信息。 由于不同地质环境下石英晶格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具有明显差异,造成岩浆-热液演化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地质背景 下形成的石英结构及其晶格中微量元素种类、含量显著不同。因此,利用阴极发光和微区原位测试技术对石英的结构以及 晶格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的研究,总结影响微量元素通过类质同象形式进入石英晶格的因素,找出特定环境下灵敏度高的 元素或元素组合,可以对不同来源的石英进行源区示踪,并可获取成岩成矿中有用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此外,石英晶 格中的Al,Ti含量与石英形成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作为地质温度计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