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胰岛素对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关系。方法:取新生的小牛胸主动脉,作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取4~6代培养细胞用于实验;应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30、300、3000mU/L)和NOS抑制剂——L-NAME干预培养过程,48h后取内皮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VEGF和一氧化氮合酶3(NOS3)的表达水平。结果:低浓度胰岛素(30、300mU/L)组内皮细胞VEGF和NOS3表达明显高于高浓度(3000mU/L)组(均P<0.01);胰岛素加L-NAME组VEGF和NOS3表达明显低于单纯胰岛素组(均P<0.05)。结论:低浓度胰岛素促进内皮细胞VEGF表达,高浓度胰岛素可抑制内皮细胞VEGF表达,其机制可能是不同浓度胰岛素促进或抑制NOS3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二甲精氨酸-二甲赖氨酸水解酶(DDAH)活性及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不对称二甲精氨酸(ADMA)代谢机制及卡托普利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Jaffe法培养原代HUVECs,取生长良好的3~6代HUVECs用于实验,分为①空白对照组:加DMEM培养液;②ox-LDL组:加入ox-LDL(100,150mg/L);③ox-LDL加卡托普利组:同时加入150mg/Lox-LDL及卡托普利100mg/L,共孵24h后,检测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ADMA含量、反应DDAH酶活性的L-胍氨酸(L-cit)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测定细胞裂解液中DDAH的蛋白表达。结果:ox-LDL条件培养下,内皮细胞的代谢产物ADMA、ET的量均较空白对照组高,而NO的量及NOS的活性减少;L-cit浓度显著降低,且有浓度依赖性,而DDAH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卡托普利干预后,AD-MA、ET的量较ox-LDL组降低,NOS活性及NO增加,L-cit浓度明显升高。结论:ox-LDL诱导下,内皮损伤ADMA的增加与DDAH的活性减弱有关,而与DDAH的表达无关。卡托普利通过增加DDAH活性促进AD-MA代谢,使NOS活性增高,抑制ox-LDL对内皮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醛糖还原酶(AR)、一氧化氮(NO)与糖尿病膀胱病(DCP)的关系,探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依帕司他对DCP的治疗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分三组;正常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测定膀胱组织AR活性,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 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膀胱组织内AR活性、NO含量和NOS活性升高(P<0.01),治疗组AR活性、NO含量和NOS活性均低于糖尿病组(P<0.05). 结论 依帕司他通过抑制AR活性,调节NO含量变化及NOS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膀胱组织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一氧化氮(NO)供体NOC-18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作用于细胞24 h,用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W estern b lot测定p38、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B203580显著降低了NOC-18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率(P<0.05);NOC-18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p38 MAPK的磷酸化,而SB203580能抑制其磷酸化(P<0.05)。结论p38 MAPK通路参与了NO诱导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对肝硬化大鼠肺动脉环收缩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肝硬化大鼠离体肺动脉对缩血管物质反应性改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大鼠模型(组织学证实肝硬化存在,模型成功),检测给予NO合酶(NOS)抑制剂(L-NAME)前后离休肺动脉环对不同浓度苯肾上腺素(PE)的反应性.结果:肝硬化模型组大鼠离体肺动脉环对PE的收缩反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最大收缩反应(R_(max))分别为131.51±6.95%,161.86%±11.30%,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给予L-NAME预处理后,肝硬化模型组R_(max)上升至175.96±12.33%,与L-NAME处理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上升至190.42±13.91%,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硬化大鼠离体肺动脉对苯肾上腺素的反应性降低可能与NO合成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6.
氟对培养乳兔肋软骨中细胞柱形态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氟对体外培养乳兔肋软骨的直接作用,探讨氟对软骨细胞形态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乳兔的肋软骨体外培养方法,实验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根据加氟浓度的高低(20μmol/L、320μmol/L),加或不加SOD(0.006U/L)分为4组。培养18d后观察软骨细胞柱的形态学变化并做计量学分析;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测定细胞生长液中H2O2和NO水平。结果①光镜下,高氟组软骨增生区的软骨细胞数量增多,细胞柱较对照组明显增长,但变细,其余各处理组细胞柱也变细长。与对照组相比,2个单纯加氟组软骨细胞柱长度、面积和周长增加,细胞柱横径减少;2个氟 SOD组软骨细胞柱的改变与2个单纯加氟组相比程度明显减轻。电镜下,4组均有凋亡的特征性改变,以单纯高氟组为最多。②与对照组相比,高氟组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增高(P<0.01);与单纯加氟组相比,加SOD组细胞AI值明显下降(P<0.05,P<0.01)。③H2O2水平在2个高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除低氟 SOD组外,其余各组之NO浓度均升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结论①氟可引起发育过程中的软骨细胞柱形态改变,损害细胞的超微结构。②氟可引起乳兔肋软骨中细胞凋亡增加,抗氧化剂SOD可以抑制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作为介质、第二信使或细胞功能调节因子,参与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研究发现NO可影响肿瘤的生长、分化、转移以及对化疗放疗的敏感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是NO合成的关键酶,其活性变化直接调节NO的生成及其生物学效应。为探讨两者与胃癌的关系,我们检测了40例胃癌病人的血清NO、NOS浓度,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对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细胞差速贴壁的方法分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分别测定AM培养上清液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在5,10,20,50mg/LLPS分别干预下,大鼠AM培养上清液NO含量、NOS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LPS促进大鼠AM分泌NO,并诱导AM脂质过氧化损伤,这可能是内毒素诱发肺部炎症反应不易控制和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0)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变化对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脑梗死组为发病2周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93例),对照组为无脑梗死的体检者(103例)。对两组分别使用Griess重氮化反应法和酶标法,进行静脉血NO产物浓度及NOS活性检测;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屏气试验获取屏气指数(BHI)以评价CVR。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BHI分别为1.0±0.4和1.4±0.5,NO产物浓度中位数分别为6.04(3.83~11.49)、6.89(4.64~12.43)μmol/L,NOS活性分别为(3.0±1.5)、(3.2±1.5)U/ml。脑梗死组BHI及NO产物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BHI与NO产物浓度呈正相关(r=0.39,P=0.000),与NOS活性无相关性(r=0.168,P=0.454)。两组NOS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7)。结论脑梗死患者的CVR降低,与NO含量减少有一定相关性,但尚不能确定CVR与NOS活性的关系。NO可能是参与调节CVR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过量碘化物对原代培养的大鼠仔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对其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取新生0~1d的大鼠仔鼠皮层神经元培养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碘化钾,采用光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DNA的降解;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的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实验组加入过量碘化物12h可见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经荧光染色后可见凋亡细胞,染色质浓集,呈致密的斑块状或新月状,并可见凋亡小体及核碎片,48h左右达到高峰。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随碘化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实验组细胞的NO含量及NOS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增高。结论过量碘化物可以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仔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其机制可能与NOS活性及NO含量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舒张周围血管的作用是否与激活一氧化氮合酶(NOS)有关.方法利用家兔股动脉恒流灌注模型,观察股动脉内灌注有效浓度的氨氯地平后灌注压的变化及NOS抑制剂L-NAME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氨氯地平缓慢平稳降低周围血管阻力,NOS抑制剂L-NAME能部分阻断这种作用.结论氨氯地平产生的周围血管舒张作用部分通过刺激NO生成而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大鼠心肌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增龄变化特征。方法 54只不同周龄健康大鼠分为3周龄、6周龄和52周龄组,每组又各分为安静对照组、匀速运动组和递增负荷运动组。递增负荷运动模型参考Bedford的跑台递增负荷模型进行。8 w后测定每组大鼠心肌NO含量、结构型NOS(c NOS)和诱导型NOS(i NOS)的活性。结果匀速运动组与递增负荷运动组NO均较安静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且递增负荷运动组明显高于匀速运动组(P<0.05);递增负荷运动组c NOS较匀速运动组与安静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或P<0.05);匀速运动组与递增免负荷运动组NO、c NOS均较安静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且递增负荷运动组明显高于匀速运动组(P<0.01);匀速运动组与递增负荷运动组NO均较安静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匀速运动组与递增负荷运动组c NOS均较安静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或P<0.05),且递增负荷运动组明显高于匀速运动组(P<0.01)。结论递增负荷运动和匀速运动均可以提高大鼠心肌NO含量及c NOS活性,对i NOS作用不明显。年轻大鼠中,递增负荷运动对NO、c NOS的调节作用均优于匀速运动;老年大鼠中,递增负荷运动对c NOS的调节作用优于匀速运动。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在肝硬化大鼠高动力循环状态中的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57)Co同位素标记微球技术,观察小剂量长期口服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四氯化碳(CCl_4)所致肝硬化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应用荧光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大鼠全部出现高动力循环状态,其平均动脉压(MAP)及内脏血管阻力(SVR)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P<0.01),其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门静脉压(PP)、内脏器官血流量(SBF)及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P<0.01);L-NAME治疗组高动力循环状态明显改善,血清NO含量较未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提示,内源性NO在肝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中起重要作用。长期小剂量L-NAME治疗可明显改善肝硬化大鼠的高动力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4.
梅毒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者血清中一氧化氮 (NO)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水平。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NO水平和NOS活性 ,血清中NO3 和NO2 总量代表体内NO水平 ,NOS催化L 精氨酸和氧的反应生成NO的多少代表血清NOS活性。结果 梅毒患者NO浓度为 115± 36 3nmol/L ,NOS活性为 35 8± 7 3U/ml,二者均远远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梅毒螺旋体的感染引起患者体内NO水平和NOS活性升高 ,NO在梅毒感染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O)底物L-精氨酸(L-Arg)和NO合酶抑制剂N-亚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早期P-选择素及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I/R模型,并设立假手术组.入选I/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缺血早期给予L-Arg、L-NAME和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缺血2 h再灌注8 h后脑组织NO、P-选择素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脑梗死体积.结果 I/R加L-Arg组再灌注后NO含量明显高于I/R加盐水组(P<0.01),而P-选择素表达和MPO活性显著降低(P<0.01),同时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而给予L-NAME后减少了脑NO含量(P<0.01),增加了P-选择素表达(P<0.05),导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加重.结论 大鼠脑缺血早期使用L-Arg可以通过减低P-选择素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吸烟对礼顿(glonoin,硝酸甘油)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0只纯种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动脉硬化组(AS组)、动脉硬化礼顿组(ASG组)、动脉硬化吸烟组(ASS组)和动脉硬化吸烟礼顿组(ASSG组)。23周后取血,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前列腺素(6-Kato-PGF1α)和内皮素(ET)的含量或活性,并作比较。结果:生理盐水组与其他组血SOD、NO、NOS、6-KetO-PGF1α和ET的含量或活性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SOD和NOS在NS组与ASG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SG组比较,ASSG组血SOD、NO、NOS、6-Keto-PGF1α的含量或活性均显著降低,EI含量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长时间吸烟对硝酸甘油的作用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氢生物喋呤(BH4)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和超氧阴离子(O-2)的影响.方法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葡萄糖、胰岛素和BH4,24 h后取细胞培养液分别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NO和O-2浓度.结果BH4(10、100、500μmol/L)使内皮细胞NOS活性增高,500 μmol/L BH4使内皮细胞NO产生增加,10或100 μmol/LBH4对内皮细胞产生NO有增加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5 mmol/L葡萄糖+BH4(10、100、500 μmol/L)对内皮细胞产生NO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浓度胰岛素(10、100、1 000 mU/L)+BH 4(10、100、500 μmol/L)使内皮细胞NOS活性增强,NO产生增加.BH4(10、100、500μmol/L)对内皮细胞SOD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改善25 mmol/L葡萄糖对内皮细胞SOD活性的影响;胰岛素+BH4对内皮细胞SOD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BH4(10、100、500 μmol/L)使内皮细胞产生O-2减少,并可以改善25 mmol/L葡萄糖对内皮细胞产生O-2影响;胰岛素+BH4组O-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不同浓度胰岛素组(P<0.01).结论BH4可以增加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OS活性,使NO产生增加而使O-2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操作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病例为住院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60例.经桡动脉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测定冠状动脉造影前后血清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后患者血清中ET、NO水平较冠状动脉造影前升高,但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后较冠状动脉造影前患者血清中NOS活性增高(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可能造成血管内皮轻度损伤,同时可能具有激发内源性心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血压升高的机制。方法:通过给予高糖饮食及NG-硝基-左旋-精氨酸-甲基酯(L-NAME)喂养建立不同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血压及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氧阴离子(O2-)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结果:实验前各组大鼠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4周时,高糖组、L-NAME组的血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高糖组(P<0.05)和L-NAME组(P<0.01)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O2-升高(均P<0.05)。L-NAME组的eNOS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高糖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大鼠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各组大鼠Ang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水平下降和氧化应激引起NO生物活性降低,在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对大强度训练大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及一氧化氮体系的影响。方法筛选大鼠30只,分为安静组(A组),运动组(B组),运动给药组(C组),每组10只。C组小鼠每天上午9∶0011∶00灌服剂量为130 g·kg-1·d-1黄精多糖溶液,A组、B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A组不训练,B、C组进行为期7 w的大强度跑台训练。末次运动后,测定各组小鼠血血红蛋白(Hb)、全血乳酸(Bla),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总一氧化氮合酶(NOS)、i NOS、e NOS。结果与A组相比,B组血中Hb降低(P<0.01)、Bla升高(P<0.01),脑组织中GSH-Px、SOD、CAT、e NOS降低(P<0.05、P<0.01),MDA、NO、总NOS、i NOS升高(P<0.05、P<0.01)。与B组相比,C组血中Hb升高(P<0.01)、Bla降低(P<0.01),脑组织中GSH-PX、SOD、CAT、e NOS升高(P<0.05、P<0.01),MDA、NO、总NOS、i NOS降低(P<0.05、P<0.01)。结论黄精多糖提高大强度训练大鼠的造血功能与有氧供能能力,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同时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加快自由基的清除,调节一氧化氮体系的平衡,减轻产生NO时伴随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