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与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TGFβR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两种受体在31例BPH和22例正常前列腺标本中表达的状况.结果AR和TGFβR1在BPH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在BPH间质组织中的表达,AR和TGFβR1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35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R和TGFβR1在BPH中表达增高,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提示两者在前列腺中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BPH的发生和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与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TGFβR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两种受体在31例BPH和22例正常前列腺标本中表达的状况。结果AR和TGFβR1在BPH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在BPH间质组织中的表达,AR和TGFβR1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35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R和TGFβR1在BPH中表达增高,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提示两者在前列腺中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BPH的发生和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腔粘连发生中的作用。方法45例宫腔粘连患者,其中轻、中、重度患者各1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粘连组织中IGF-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 IGF-1、TGF-β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粘连组织均有表达;在轻、中、重度粘连组患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均低于粘连组织(P<0.05);随宫腔粘连程度加重,其在粘连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高,均呈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且粘连组织中两者呈正相关(r=0.53,P<0.01)。结论随宫腔粘连加重,粘连组织中IGF-1、TGF-β1表达增高,提示其可能参与宫腔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转化生长因子β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TGF-β2)与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84例肺癌组织标本中TGF-β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TGF-β1、TGF-β2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和Ⅲ期肺癌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期+Ⅱ期肺癌(P<0.05)。结论:TGF-β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的表达,探讨雄激素受体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BPH,PCa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AR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用半定量方法计算结果。结果:BPH组腺上皮和间质中AR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2,P=0.0276),同时腺上皮中AR强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P=0.008),BPH组中AR在腺上皮中的表达比间质中强(P=0.0001)。PCa组AR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前列腺对照组(P=0.027)。阳性染色颗粒主要分布在前列腺腺上皮的细胞核中,结论:AR在BPH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而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前列腺组织,AR主要在前列腺腺上皮的细胞核中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干扰素γ(IFN-γ)在肝硬化、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了48例肝硬化、40例原发性肝癌、6例转移性肝癌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TGF-β1和IFN-γ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正食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肝硬化组和正好对照组(P均<0.05)。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组(P<0.05),而两组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及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肿块数目≥3个,直径≥3cM和AFP≤20ng/ml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增高,血清IFN-γ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介入或手术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下降,IFN-γ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血清TGF-β1和IFN-γ可作为新的血清学标志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和近期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王丹  梁志清  徐惠成  陈勇 《重庆医学》2004,33(5):670-67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 二步法,用抗TGF-β1抗体检测7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其中良性31例,恶性39例)中TGF-β1的表达.结果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TGF-β1表达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粘液性癌的表达高于浆液性癌,病理分级Ⅰ级高于Ⅲ级,临床分期Ⅰ~Ⅱ期高于Ⅲ~Ⅳ期(P<0.05).结论TGF-β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且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TGF-α、TGF-β1及TGFR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梅  郭彦琼 《重庆医学》2003,32(3):263-264
目的:研究TGF-α、TGF-β1及TGFR2表达与直肠癌生物学行为与预后的关系,并同时观察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α、TGF-β1及TGFR2在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α、TGF-β1及TGFR2的阳性率分别为51.3%、46.2%和41.0%。原发灶中TGF-α的表达随癌组织浸润肠壁深度呈升高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有远处转移者TGF-α表达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P<0.05)。TGF-α表达水平随Dukes' A-D分期而呈显著升高(P<0.05)。而TGF-β1及TGFR2表达则完全与TGF-α的情况相反。结论:刺激因子TGF-α的表达增加,抑制因子TGF-β1及其受体TGFR2表达的减少共同加速直肠癌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前列腺增生(BPH)合并高血压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住院的高血压合并BPH患者58例为观察组及同期单纯BPH患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血尿发生率、尿潴留次数、残尿量、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体积、尿流率(取最大尿流率值)及两组患者前列腺组织TGF-β1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IPSS评分、血尿发生率、尿潴留次数、前列腺体积及尿流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F-β1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BPH患者其IPSS评分、血尿发生率、尿潴留次数、前列腺体积、尿流率及前列腺组织内TGF-β1阳性率明显增高,及早控制血压对于BPH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RhoA/ROCK通路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上皮细胞发生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提示BPH的可能发生机制,为治疗BPH提供新的靶点。方法:TGF-β处理BPH上皮细胞系(BPH-1),检测EMT相关分子和RhoA的mRNA表达。随后用ROCK抑制剂Y-27632和TGF-β共处理BPH-1,检测EMT相关分子和RhoA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TGF-β诱导BPH-1细胞发生EMT,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降低,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升高,同时BPH-1细胞RhoA的mRNA表达上调。Y-27632能够逆转TGF-β诱导的BPH-1细胞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和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MT在BPH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而RhoA/ROCK通路参与了TGF-β诱导的EMT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罗榕  司洋  安东梅  刘凌 《西部医学》2012,24(6):1097-1099
目的通过对癫痫和非癫痫误诊病例及24小时脑电图确诊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提高癫痫的诊断率,减少癫痫误诊。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误诊病例及经脑电图确诊的癫痫患者共172例,分析其误诊原因和临床特点。结果在纳入的172例患者中99例非痫性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43例癫痫发作误诊为非痫性发作,30例经24小时脑电图确诊为癫痫。癫痫最易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晕厥、假性发作。反之,非癫痫发作误诊癫痫发作多见于假性发作、TIA。对24小时脑电图确诊的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现不自主咂嘴合并吞咽动作、上腹部不适是最常见待诊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论熟练掌握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做好体格检查,结合脑电图尤其是24小时视频脑电图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减少癫痫的误诊,提高癫痫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20.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