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伽玛刀治疗颅内疾病119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刀是一种融立体定向技术和放射外科技术于一体,以治疗颅脑疾病为主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设备。它利用γ射线几何聚焦原理,在精确的立体定向情况下,将经过规划的大剂量γ射线集中照射于体内预选靶点,一次性地摧毁靶点内的组织。不经开颅便可“切除”颅内病变,治...  相似文献   

2.
伽玛刀是采用能产生伽玛射线的钴一60作为放射源,利用射线的几何聚焦原理,在精确的立体定向情况下,将经过规划的大剂量伽玛射线集中聚焦照射于体内预选靶点(病灶),经过一次或多次治疗后摧毁靶点组织,以达到外科切除或毁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伽玛刀是一种融立体定向技术和外科技术于一体的以治疗恶性肿瘤为主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它采用伽玛射线几何聚焦方式,通过精确的三维坐标立体定向将经过规划的一定剂量伽玛射线集中置于病灶预选靶点,一次性致死性摧毁靶点,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  相似文献   

4.
伽玛刀又称立体定向伽玛刀放射治疗系统,是一种融合现代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放射外科技术于一体的治疗设备,用60Co作为放射源,通过精确的立体定向将大剂量γ射线旋转聚集于体部病灶,通过多次照射,使接受照射的病灶DNA或RNA链断裂,致死性地摧毁靶点内组织,周围正常组织几乎无伤害且剂量锐减,因此其治疗照射范围与正  相似文献   

5.
伽玛刀又称立体定向伽玛刀放射治疗系统,是一种融合现代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放射外科技术于一体的治疗设备,用^60Co作为放射源,通过精确的立体定向将大剂量伽玛射线旋转聚集于体部病灶,通过多次照射,使接受照射的病灶DNA或RNA链断裂,致死性地摧毁靶点内组织,而周围正常组织损害较少,因此其治疗照射范围与正常组织界线非常明显,边缘锐如刀割,人们形象的称为伽玛刀。本文总结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应用体部伽玛刀治疗的2 000例肺癌的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伽玛刀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瑞典的Leksell教授首先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并于1967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伽玛(Gamma)刀。它是一种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确定头部靶点的坐标位置,然后用高能射线单次集中照射,使靶点组织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的脑外科技术。由于能精确定位照射部位,剂量高度集中,边缘剂量陡然降低,一次性毁损病灶或靶点,使治疗达到如同刀割样的效果,故称伽玛(Gamma)刀。  相似文献   

7.
伽玛刀是采用能产生伽玛射线的60Co作为放射源,利用射线的几何聚焦原理,在精确的立体定向情况下,将经过规划的大剂量γ射线集中聚焦照射于体内预选靶点(病灶),经过1次或多次治疗后摧毁靶点组织,以达到外科切除或毁损的治疗效果.我科于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应用拓普型旋转式头部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45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是通过立体定向的方法,确定颅内靶点(病变或某些正常结构)的空间位置,然后以射线束聚焦照射,精确地摧毁靶点,而正常脑组织受量很少。这一构想是由瑞典Lars Leksell于1951年提出的,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X刀治疗系统简介杨开军,任文德南方医院神经外科1951年Lekesell首次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之概念。该技术是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确定头部靶点的坐标位置,用高能射线单次集中照射,使靶区组织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传统放射治疗是对...  相似文献   

10.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良辅  陈星荣 《上海医学》1994,17(4):240-246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良辅,陈星荣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y,简称SR)是应用立体定向外科三维象(3-D)定位方法,把高能量放射线准确地汇聚于颅内特定的靶点上,毁损靶点内组织,而对靶点周围...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70年代CT问世后,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创造了一条新的途径——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着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这种方法越来越受瞩目。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3年8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双靶点或多靶点钻孔置管抽吸并给予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立体定向微电极导向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微电极细胞电生理记录技术进行术中靶点监测,对240例帕金森病人的苍白球和(或)丘脑腹外侧核进行射频毁损术治疗。结果 手术效果优良,原有症状术后改善率97.6%。结论 立体定向微电极导向射频毁损术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靶点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最大长径>5cm)随机分组,23例采用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结果: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与对照组治疗患者术后血肿消除时间分别为(3±1.5)d、(5±4.2)d,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优于对照组治疗(P<0.05).结论: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能够缩短血肿排空时间,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王峥  黄润生 《浙江医学》1998,20(8):487-488
伽玛刀是一种融立体定向技术和放射外科技术于一体,以治疗颅脑疾病为主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设备。我院自1997年4月至1998年2月采用伽玛刀治疗颅脑疾病204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伽玛刀治疗后有关临床用药问题作一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5.
1 伽玛刀简介伽玛刀 (Gammaknife)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y)的主要治疗手段 ,是根据立体几何定向原理 ,对颅内的正常组织或病变组织选择性地确定为靶点 ,使用6 0 钴产生的伽玛射线进行一次性大剂量地聚焦照射 ,使之产生局灶性的坏死或功能改变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放射线在靶区分布的特殊性 ,周围组织几乎不受影响 ,其靶区坏死边缘如同刀割 ,故形象称之为“伽玛刀”。195 1年 ,瑞典一直从事功能性、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及临床工作的Leksell教授首先提出了放射外科治…  相似文献   

16.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 (stereotacticradioneuro surgery ,SRNS)应用立体定向技术 ,将大剂量高能物理射线或同位素载体高精度、一次或几次限制性地照射或植入到所设定的颅内某一靶点上 ,使该靶点内无论良性或恶性的组织都受到不可逆性损毁 ,同时又能保证靶点边缘及其周围组织所接受的放射线剂量呈锐减性分布 ,从而达到治疗颅内病变时产生某一特定的损毁灶 ,而对靶点周围正常的或需保留的脑组织影响很小的目的。现在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已由单纯地治疗颅内神经系统病变 ,扩展到治疗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肿瘤病变…  相似文献   

17.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SRS)是通过立体定向的方法确定靶点 ,将高能射线聚集于颅内某一局限性靶区行一次性极量照射 ,而靶区外周组织因剂量迅速递减而免受累及 ,从而在其边缘形成一个如刀割样的界面 ,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由于其独特的治疗方式及特点 ,近 2 0年来SRS在神经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目前主要包括γ 刀和X 刀。γ 刀采用 2 0 1个 60Co放射源 ,产生球形放射野 ,可更换准直器用于多个等中心点 ,位置误差减少到 0 .1mm。X 刀则通过计算机控制的直线加速器 ,机架围绕等中心点作 0°~ 36 0°旋转 ,…  相似文献   

18.
立体定向边缘系统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精神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MRI图像融合技术引导下立体定向边缘系统内多靶点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意义。方法:对35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在MRI和CT引导下进行图像融合定位处理,于边缘系统内确定手术靶点,行立体定向多靶点射频消融手术。结果:术后随访1~36个月,有效率为91.4%;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立体定向边缘系统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CT、MRI图像融合引导有利于靶点的精确定位,对提高疗效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术后并发症附:12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立体定向微电极导向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后出现的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微电极细胞电生理记录技术进行术中靶点监测,将240例帕金森病人的苍白球和(或)丘脑腹外侧核进行射频毁损术治疗后出现半身不遂、走路不稳、口眼Wai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纯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与单纯西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立体定向微电极导向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后出现的并发症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立体定向下多靶点治疗精神发育迟滞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下多靶点毁损术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CT定位下,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16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按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织1988年制定的评定方法及韦氏智力量表(WISC)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6例患者术后精神测评结果显示恢复2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7.5%,手术对智力无影响。结论:立体定向下多靶点毁损术是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