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使用骨肽片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评价其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上肢新鲜闭合性骨折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又分为骨肽片组和伤科接骨胶囊组。三组均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30例在石膏固定的同时给予口服骨肽片,30例在石膏固定的同时服用伤科接骨胶囊;对照组30例,仅给予石膏固定。结果:治疗组骨肽片组中26例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比同类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提前1/4以上,总有效率86%;伤科接骨胶囊组中18例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比同类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时间提前1/4以上,总有效率60%。结论:骨肽片在促进Collies骨折早期愈合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使用骨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四肢骨折,评价其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四肢新鲜闭合性骨折病人,根据入院先后,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31例,给予肌注或静点骨肽注射液;对照组31例,服用麝香接骨胶囊.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5%,对照组有效率61.3%.结论:骨肽注射液系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从胎骨中提取的多肽类活性物质,含有十多种与骨代谢有关的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液促进四肢骨折愈合的效果及对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四肢骨折治疗,39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骨肽注射液,39例),统计和比较两组上、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肿胀程度、红细胞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上、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肿胀程度及红细胞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骨肽注射液可有效促进四肢骨折愈合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对红细胞相关指标也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鸿程 《中外医疗》2016,(16):132-133
目的:探讨分析骨肽注射液联合接骨七厘片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4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骨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接骨七厘片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观察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10.8±3.5)d明显短于对照组(13.6±4.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骨肽注射液联合接骨七厘片治疗四肢骨折的患者,其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安全性较常规方法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阳  杨涛  曹晓霞 《大家健康》2014,(8):105-106
目的:观察骨肽对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注射用骨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76.9%,对比两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骨肽对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高度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愈合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四肢骨折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共80例。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在笔者医院进行治疗。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0)以及实验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应用骨肽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相应的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例数为38例(95%),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为31例(77.5%),数据的比较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骨折均愈合,以实验组的愈合时间最短,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取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愈合进行辅助治疗,能够加快患者骨折的愈合,且安全性好,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鹿欣肽注射液对临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对骨折住院采取保守治疗的病人80例随机配对原则分两组,治疗组40例肽注射液16mg,每1次,12d1疗程,连用3疗程;对照组40例静滴丹参注射液,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鹿瓜多肽治疗骨折,能促进骨痂早期形成、增加骨痂生成数量及骨密度、改善骨结构、缩短外固定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骨肽注射液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运用分组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入了骨肽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4.4%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消肿止痛时间以及骨痂出现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固定手术后进行骨肽注射液治疗,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也比较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赵军  徐驰   《中国医学工程》2013,(6):20-21
目的探讨注射用复方骨肽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120例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病人,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对照组,只行局部热敷,未用任何药物,第二组为独圣活血片治疗组,第三组为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独圣活血片治疗组,每组各40例,分别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患者肿痛消失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都较对照组提前,且治疗组中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独圣活血片治疗比单独用独圣活血片治疗效果更好,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中两组的总有效率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复方骨肽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前期愈合中,能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肽对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注射用骨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76.9%,对比两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骨肽对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高度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骨肽注射液对开放性胫骨骨折外固定架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经清创后外固定架固定骨折。观察组54例术后采用谷强复方骨肽注射液,对照组54例服用骨折挫伤散。两组依据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改善及骨不连发生率等疗效判断标准判断其疗效。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情况:观察组治愈28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有效率为50.0%。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0例,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9例,有效率为87.0%。骨不连发生率:观察组为3.7%,对照组为14.8%。结论复方骨肽注射液对胫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术后的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骨肽片与普通钙片对促进桡骨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6月本院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60例,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等均相近。治疗组口服骨肽片,对照组口服普通钙片。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的时间及结果。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22±5)天,对照组(24±5)天。实验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骨肽片辅助治疗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速度,是骨伤科临床治疗骨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古欣肽骨肽注射液改善骨折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邝炯祥  张光明 《广东医学》2008,29(5):861-862
目的对古欣肽骨肽注射液治疗骨折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92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注射古欣肽骨肽注射液1个疗程。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和疼痛指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骨折愈合时间和疼痛指数均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古欣肽骨肽注射液辅助治疗骨折疗效肯定,且能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分析注射用骨肽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骨肽30 mg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等相关生化指标的具体变化、骨折愈合时间及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愈合时间为(8.3±2.5)周,对照组分别为54.2%和(12.1±3.2)周,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注射用骨肽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有效提高骨诱导能力,增加患者骨量,从而促进骨折痊愈。  相似文献   

15.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新鲜骨折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了自体骨髓移植在早期新鲜骨折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对72例四肢新鲜骨折病人随机分为二组,二组病人均采用内固定术。治疗组用自体骨髓注射骨折断端内,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在内固定术后第2、4、6周各伤肢骨痂形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自体骨髓移植能促进早期骨痂反应,加速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骨瓜提取物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下肢骨折术后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7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消退时间、肢体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骨痂密度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消退时间、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骨痂密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能够有效促进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优于复方骨肽注射液。  相似文献   

17.
徐海栋  陈勇 《重庆医学》2013,(21):2468-2469
目的探讨研究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的骨愈合时间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138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胎盘多肽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愈合时间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1.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四肢骨折患者,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时间,并显著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叶珊慧  郑婷 《广东医学》2008,29(4):664-665
目的:观察古欣肽骨肽注射液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17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静脉注射青霉素;治疗组静脉滴注古欣肽骨肽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 %, %)。结论:古欣肽骨肽注射液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关键词 风湿性关节炎 古欣肽骨肽注射液 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肽药物辅助治疗四肢骨折愈合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把我科2008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T组,n=30)给予常规治疗(切开复住内固定和抗感染、消肿、肢体功能锻炼)同时加用骨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C组,n=30)采用常规治疗,术后每2周随访X线片,比较两组愈合时间;监测T组使用前及使用后3d、7d、14d、28d肝肾功能。结果:平均随访3个月~1年,C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0.5±3.6)周,T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6±2.1)周,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后C组痊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T组痊愈27例,好转3例。T组手术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差异,有3例出现轻度皮疹,予以减慢输液速度、地塞米松对症治疗后皮疹消失。结论:骨肽注射液可辅助治疗四肢骨折,促进骨折愈合,但应该规范用药,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及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84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载骨肽注射液。纳入同时期健康人群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与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总骨工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8特殊序列(B—CTX)水平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间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差异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结果: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BALP、BGP、PICP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而Toral—PINP、8-CTX水平则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8d后观察组血清BALP、BGP、PICP高于对照组,而Toral—PINP、f3-CTX水平则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炎症因子CRP、IL-1、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2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能调节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改善机体炎性状态,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