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前列腺癌1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发生前列腺癌(PCa)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12例BPH术后发生PCa患者的临床资料,PCa距BPH手术时间为10个月~14年,平均5.6年。患者BPH后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疼痛而再次就诊。检查血清PSA异常11例,前列腺结节8例。B期3例、C期3例、D期6例。12例均行双侧睾丸切除术[白膜下睾丸切除4例,3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10例;内照射治疗骨痛3例。结果:随访4个月~8年,平均4、5年。死亡3例,病变稳定6例,2例病变进展.1例失访。结论:BPH手术不能预防PCa的发生;血清PSA和直肠指检是BPH术后前列腺癌诊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前列腺癌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4例前列腺摘除术后及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前列腺癌患者,均经病理报告证实。行双侧睾刃切除及内分沁治疗,结果术后0.5-1年死亡。并就其解剖、组织胚胎学基础、病理学检查、病因及发生机理和诊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前列腺癌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总结 1 2例 (年龄 6 3~ 82岁 )前列腺增生术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前列腺增生术后 1 0个月~ 1 4年 ,平均 5 .6年 ,发现前列腺癌。患者因排尿困难、血尿、疼痛而再次就诊。发现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异常 1 1例 ,前列腺结节 8例。B期 3例、C期 3例、D期 6例。 1 2例均行睾丸切除术 ,其中 1 0例加用雄激素受体阻断剂 ,3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 结果 :随访 4个月~ 8年 ,平均 4 .5年。死亡 3例 ,病变稳定 6例 ,2例病变进展。 结论 :前列腺增生手术不能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 ,血清PSA和直肠指检是前列腺增生术后前列腺癌诊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PH切除术后前列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9例BPH切除术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前列腺癌发病距BPH手术时间为0.5~8年,平均4.6年。患者BPH术后主要因尿频、排尿困难、肉眼血尿或骨痛而再次就诊。血清PSA异常8例,前列腺结节5例,同位素扫描(ECT)骨转移1例。9例均行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1例骨痛者行辅助放疗。结果:7例获随访0.5~8年,其中死亡2例,病变稳定4例,病变进展1例。结论:BPH切除术后的病例仍有发生前列腺癌可能,术后应定期随访,及早发现术后前列腺癌。血清PSA、直肠指检及前列腺穿刺活检是BPH术后前列腺癌诊断的主要方法;早期可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晚期或转移者则以内分泌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5.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术后发生前列腺癌 (PCa)临床并不罕见。 1990年至2 0 0 2年 ,我院诊治 12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12例。年龄 63~ 82岁 ,平均 74岁。均曾因症状性BPH而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术后病理示BPH ,其中 3例伴有前列腺急、慢性炎症 ,1例伴有前列腺不典型增生。术前直肠指检 1例可触及前列腺小结节。7例术前PSA >10ng/ml 1例 ,4~ 10ng/ml 3例 ,<4ng/ml 3例。患者术后10个月~ 14年 ,平均 5.6年 ,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或疼痛而再次就诊。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结节 ,…  相似文献   

6.
随着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逐渐发现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以及由饮食导致的肥胖(食源性肥胖)与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发生及进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就近几年有关肥胖与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5月采用改良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具有手术指征的118例前列腺增生症,先于1点和11点位在膀胱颈到精阜水平切出深达前列腺包膜的沟,将增生的前列腺腺体分为块,再分块剜除,剜除困难者改为常规切除。结果 1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3例因粘连剜除困难,仅剜除一侧叶,另侧叶行常规电切。术中出血量50~150 ml,平均76.3 ml;手术时间40~110 min,平均68.6 min;切除腺体18~72 g,平均39.7 g。与术前经直肠前列腺B超比较,平均切除率56.3%(39.7%~73.3%)。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79.2±17.3)ml vs.(6.7±3.0)ml,t=2.356,P=0.027],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6.1±2.3)ml/s vs.(23.0±4.3)ml/s,t=2.587,P=0.012],IPSS评分明显好转[(25.7±3.8)分vs.(6.1±4.8)分,t=2.591,P=0.011]。结论分块剜除法能降低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难度,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增生摘除后前列腺癌(附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最常见病之一,行前列腺摘除后仍可发生前列腺癌且易于误诊。本文报告2例BPH行前列腺摘除术后发生前列腺癌,并结合文献就其发生机理和诊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病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病理检出前列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三家医院于2003年1月~2006年12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的前列腺抗原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结果327例患者中PSA在4~10ng/ml间者共112例,PSA在10~20ng/ml之间者共15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的27例,其中有21例患者的PSAD值高于0.1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有助于更好地鉴别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0.
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切除后继发前列腺癌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不论何种手术方式均不能完全彻底地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 ,残余的腺体组织中有可能发生前列腺癌。笔者统计了 1 990~ 2 0 0 0年我院诊断前列腺癌的患者中曾因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行前列腺切除的病例 ,并就其临床数据予以分析和讨论。1 临床资料1 2 1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 6例曾因BPH行前列腺切除术。 6例患者年龄 5 1~ 83岁 ,平均 72岁。均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证实。诊断前列腺癌距手术时间间隔为 1~ 1 6年 ,平均 8年。有 3例发生在术后 4年内 ,1例于术后 9年发生 ,另 2例则为 1 0年以后发生。肿瘤分期 :A2 期 2例 ;B1 期 1例 ;C…  相似文献   

1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其发病逐年增多。由于BPH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其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微创治疗因其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而被广泛应用。传统TURP治疗BPH已有70余年历史,一直被业界作为BPH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顾方六良性前列腺增生简称前列腺增生(BPH),是人类男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过去曾称为良性前列腺肥大,现已归人良性肿瘤,是增生不是肥大。BPH是老年人疾病,随年龄增长。青春期至30岁前列腺增长最快,可达每年1.6克,以后即减慢...  相似文献   

13.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考虑到经尿道等离子切割术(Transurethral plasmakkinetic bipolar vaporization PK-VP)患者多为老年人,手术可造成高凝状态,本研究拟在探讨中药治疗PK-VP术后出血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乡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的差异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中国农村前列腺增生(BPH)发病低于城市,对北京40岁以上男性乡村413人、城镇419人的饮食结构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L)、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V)、剩余尿(R)等进行比较,发现城市居民BPH发病率高,摄取动物蛋白亦高。动物蛋白摄入量可能对BPH发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前列腺癌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管生长素(angiogenin,ANG)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8例前列腺癌组织和38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标本ANG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不同的年龄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表达差异通过统计学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免疫组化实验显示阳性染色为棕黄色和深棕色颗粒。ANG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P〈0.01)。ANG表达随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升高而上调(P〈0.05);随着肿瘤组织Gleason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P〈0.05);而在不同年龄组前列腺癌患者之间ANG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ANG的表达在判断前列腺癌侵袭性、估计其预后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增生 (BPH )术后前列腺癌 (PC)国外192 9年始见报导 ,国内报导较少。本院近 3年收治3例 ,现报告如下 ,并结合文献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例 1 男 ,70岁。因急性尿潴留于 1997年 5月入院。肛门指诊 :前列腺Ⅰ度增大 ,光滑。膀胱镜下见左侧叶增生压迫尿道。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摘除腺体完整 ,重 2 5g ,包膜内壁光滑。病理诊断 :BPH。术后腺窝感染 ,尿培养为阴沟杆菌。经全身应用抗生素加尿道局部药物灌注 ,2周后好转出院 ,排尿畅通 ,但始终有尿路感染症状尿频、尿痛。半年后症状加重伴有肉眼血尿 ,再来我院诊…  相似文献   

18.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前列腺偶发癌10年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术后前列腺偶发癌的特点、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 - 2 0 0 3年因BPH行TURP或前列腺摘除术 15 11例资料。发现前列腺偶发癌 35例 ,年龄 6 3~ 82岁。腺癌 34例 ,T1a17例 ,T1b17例 ;前列腺移行细胞癌 1例。行内分泌治疗11例 ,观察等待 2 4例。 结果  33例随访 8~ 10 7个月 (5 5 .2± 2 8.6 ) ,失访 2例。治疗组 8例存活 ,死亡 2例 (因心血管病死亡 1例 ) ,失访 1例 ;观察组 2 1例存活 ,死亡 2例 ,失访 1例。T1a或T1b期观察等待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4 80 ) ;T1b期患者 ,观察等待与内分泌治疗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5 2 7)。 结论 PSA应用于临床后 ,BPH术后偶发癌的比例为 2 .3% ;对于偶发前列腺腺癌 ,可以观察等待。  相似文献   

19.
bcl—2基因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前列腺组织特异性的基因载体新型C3(1)和转基因技术,培植出人bcl2基因的前列腺组织特异性转基因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人bcl2蛋白在鼠前列腺上皮细胞中的过量表达。病理学观察发现,转基因鼠已发生良性前列腺增生。该实验为说明bcl2基因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病理作用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并繁殖出可稳定传代的BPH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的疗效。 方法 将160例前列腺增生症(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分别用 TUVP 及HoLEP 治疗 。比较两种术式 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 膀胱冲洗时间 、住院时间、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等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 QOL)、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HoLEP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UVP组;并发症发 生率低于TUVP组。 结论 TUVP 及HoLEP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均有效;HoLEP的手术安全性优于TUV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