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食物中可溶性纤维对大鼠脂质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5种不伺膳食纤维喂饲高胆固醇膳SD大鼠4周,观察对大鼠血、肝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和肝组织学的影响。结果显示,瓜儿豆胶组至实验2周末,燕麦和沙棘皮组实验期末血清TC、LDL-C及肝TC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燕麦组血清HDL-C显著高于高脂无纤维素对照组(P<0.05);HDL-C/LDL-C比值燕麦和豆胶组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HDL-C/TC值除琼脂组外,各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豆胶组大鼠摄食量及体重增长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镜检发现豆胶、燕麦和沙棘皮有良好抗肝脂肪变的作用。提示:可溶性纤维能有效地降低血和肝胆固醇水平,因其成分不同降脂作用有异,其中瓜儿豆胶、燕麦食物作用明显且迅速。  相似文献   

2.
苏子油对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报告了苏子油对大鼠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红细胞变形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及HDL-C/TC的影响。实验共分三组,猪油组、苏子油组、基础饲料组,前二组均为高脂饲料。试验期78天。结果显示:苏子油组血TC值在试验后30天即显著低于猪油组(P<0.05)。试验期末,苏子油组的TC、TG、LDL-C均显著低于猪油组(P<0.05),TG值还低于基础饲料组(P<0.05),而HDL-C/TC则显著高于猪油组;HDL-C三组差别不明显(P>0.05);血小板聚集率基础饲料组和苏子油组差别无意义(P>0.05);但红细胞变形指数以基础饲料组最低,苏子油组其次,猪油组最高,后两组差别无意义(P>0.05)。提示富含α-亚麻酸的苏子油具有良好的预防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病人血脂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了脑出血病人,急性期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发现:病例组血清TC明显低于对照组(t=2.2402,P<0.05),病例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t=6.4727,P,<0.001。未显示TG及LDL-C病例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以上指标与年龄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橄榄油和鱼油对大鼠血脂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和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对高血脂大鼠血脂水平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共40只,实验开始前按血清胆固醇和体重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喂饲常备饲料,高脂对照组喂高脂饲料,橄榄油组和鱼油组除喂高脂饲料外,每日按每100g体重灌胃0.4ml相应的油脂,实验期为6周。高脂饲料含有5%猪油,1%胆固醇和0.2%的牛胆盐。每周称体重和记录进食量。实验末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丙二醛(MD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1.橄榄油组和鱼油组大鼠的体重增长和进食量与高脂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但体重增长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橄榄油组和鱼油组肝/体比值与高脂对照组比明显降低,而肾脏周围和睾丸周围的脂肪与体重的比值只有鱼油组与高脂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降低。3.橄榄油组与鱼油组TC和TG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并且鱼油较橄榄油效果好。(TC分别为963.0、631.9、1533.5mg/L;TG分别为817.6、698.3、1584.5mg/L)鱼油能显著提高HDL-C的水平(P<0.05),橄榄?  相似文献   

5.
豆渣纤维的降脂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王常青  李思汉 《营养学报》1996,18(2):168-174
以SD大鼠为对象,研究了豆渣纤维对高胆固醇膳动物脂质代谢和血流变性的影响,并与果胶和纯纤维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8周实验后,豆渣与果胶组动物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降低,但豆渣组的血脂水平比果胶组更低(P<0.05)。而纯纤维素组未显出降脂作用。各组大鼠的甘油三醋(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无明显变化。实验同时表明,6%的豆渣纤维与果胶均可使高脂大鼠的血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降低(P<0.05),且前者优于后者。相关分析显示,血脂与血流变学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TC与LDL-C是影响血流变性的重要因素。6%的以上各种纤维摄入量均不影响大鼠的摄食量与生长。  相似文献   

6.
牛磺酸和鸡冠花提取物对大鼠血清锌、铜、钙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万里  田玉慧 《卫生研究》1998,27(5):341-343
SD大鼠40只,喂基础饲料预试验观察1周后,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G)、高脂对照组(HF)、牛磺酸(TA)组、鸡冠花提取物(EC)组,每组10只。NG组喂基础饲料,其余各组均喂高脂饲料,连续8周;TA组每日灌胃TA100mg/kg,EC组。每日灌胃EC100mg/kg。结果表明,牛磺酸和鸡冠花提取物不仅能显著增加高脂大鼠红细胞SOD水平,降低动脉壁TC、MDE及血清LDH含量(P<0.05或P<0.01),而且可显著提高血清锌含量(P<0.05),同时鸡冠花可提高高脂大鼠血清铜含量(P<0.01)。牛磺酸和鸡冠花显著地降低了高脂大鼠的血清铜/锌比值(P<0.01),并有降低血清钙的作用。提示牛磺酸和鸡冠花可能通过调节体内的锌、铜、钙水平,进而影响脂质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7.
吸烟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吸烟与动脉硬化性脑硬塞(ASCI)的关系。方法:对102例ASCI患者及108例正常人血清载脂蛋白(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进行测定及对比分析。结果:ASCI组Apo-B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HDL-C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TC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照组及AS-CI组吸烟者Apo-B均高于非吸烟者(P<0.01,P<0.05),而HDL-C吸烟者明显低于非吸烟者(P<0.01)。结论:吸烟能促使血清Apo-B增高及HDL-C下降,可以认为吸烟是ASCI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红米对大鼠血脂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了解红米对机体血脂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SD二级雄性大鼠30只,体重(g)180~220,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实验组:普通大鼠饲料加30%红米粉;对照组:普通大鼠饲料加30%白米粉,连续喂养45天,喂养期间每天称进食量,每周测定体重,第46天取动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1.两组动物体重增长和日进食量无显著性差异。2.血脂比较:红米组HDL-C(mmol/L)0.72±0.11明显高于白米组0.70±0.05,P<0.05。TC、TG、LDL-C两组无明显差异。3.血清GSH-Px和SOD活性:红米组GSH-Px活性(U)114.09±4.78明显高于白米组109.45±15.07,P<0.01;红米组SOD活性(nU/ml血清)248.79±47.59明显高于白米组(210.84±32.09),P<0.05。讨论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机体脂质代谢紊乱,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脂质产物增多是造成动脉硬化血管损伤的关键。随着年龄增加,人体内抗?  相似文献   

9.
唐茂云  张文敏 《营养学报》1994,16(3):239-246
大鼠分别喂饲猪油、花生油、茶油、豆油、麻油及牛油高胆固醇饲料1~3个月,发现:1.麻油及牛油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远低于诸油及花生油组(P<0.05),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最高(P<0.05)。茶油及豆油组TC与LDL-C居中。甘油三酯以豆油组最高,茶油组最低(P<0,05)。2.各组红细胞膜、心肌线粒体及肝微粒体磷脂脂肪酸与饲料脂肪酸水平呈正相关。RBC膜及心肌线粒体磷脂中,猪油及牛油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茶油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麻油及花生油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较高。3.茶油组血清、肝及脑丙二醛(MDA)水平最低,其余各组均较高。豆油组的肝MDA最高。4.血清、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花生油及豆油组较低。5.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索F_(1a)(6-K-PGF_(1a))比值以麻油组最低、豆油组较高。6.茶油组的生物膜流动性较大,而猪油及牛油组较小。  相似文献   

10.
麦胚复合制剂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胚复合制剂是由小麦胚中提取有效成分,经精制后与红花等配伍而成。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麦胚复合制剂高脂饲料组、月见草油高脂饲料组)观察6周。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制剂可有效地控制高脂饲料引起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的升高,与高脂饲料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P<0.01),其TC/HDL-C比值低于高脂饲料组。提示,麦胚复合制剂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1.
紫苏油和松籽油对大鼠机体脂类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英  蔡秀成 《营养学报》1996,18(3):268-273
在高脂饲料中分别加入6%的紫苏油和松籽油,在实验动物总能量与主要营养素摄入基本相同、脂肪占总能量32.6%的条件下饲喂Wistar雄性成年大鼠3周。结果表明,紫苏油和松籽油对高脂血症大鼠均有一定的调整血脂作用。紫苏油和松籽油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LDL-C/HD-L-C)、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增加值和HDL-C/TC、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的下降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单纯食猪油的高脂对照组。紫苏油尚可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HDL-C、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Ⅱ胆固醇(HDL2C)水平及HDL2-C与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Ⅲ胆固醇(HDL3-C)比值(HDL2-C/HDL3-C);松籽油未见显著升高HDL-C作用。各组动物血清HDL3-C水平无显著差异。紫苏油和松籽油组大鼠肝体比值低于高脂对照组。紫苏油组大鼠肝脏过氧化脂质(LPO)含量高于松籽油和高脂对照组。但与正常组比较,紫苏油、松籽油和高脂对照组大鼠肝体比值、肝脂质含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的肝脂变程度和肝脏LPO含量均增高,而肝组织中谷胱?  相似文献   

12.
高浓度ω3鱼油对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大鼠摄取高浓度ω3鱼油对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红细胞变形格数、血小板聚集率及HDL—C/TC的影响。共分3组,猪油组、高浓度ω3鱼油组、基础饲料组,前2组均为高脂饲料。试验期2.5月。结果显示,高浓度ω3鱼油组血清TC值在试验后30天即显著低于猪油组(P<0.05)。试验期末,高浓度ω3鱼油组的TC、TG、LDL—C、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猪油组和基础饲料组(P<0.05),而HDL—C、HDL—C/TC则显著高于猪油组;HDL—C、血小板聚集率基础饲料组和高浓度ω3鱼油组差别无意义(P<0.05);但红细胞变形指数以基础饲料组最低,鱼油组其次,最高者为猪油组,后两组差别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茶水对大鼠血脂和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不同浓度茶水对大鼠血脂和体重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系雄性成年大鼠24只,实验开始前测大鼠空腹体重,按体重配伍,设计分为三组:对照组、1%茶组、3%茶组,每组8只。均自由进食高脂饲料,分别饮自来水、1%茶水和3%茶水。实验期一个月。实验结束后称体重,采尾血测TC,TG、HDL-C。结果:茶水对体重的影响:1%茶组与对照组体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茶组体重比对照组和1%茶组都明显降低(P<0.01),提示3%茶水对成年高脂大鼠的增重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甘油三酯的影响三组无明显差别(F=1.245,P>0.05)。对血清胆固醇(TC)的影响:F=6.98,P<0.01,3%茶组TC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1%茶组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清HDL-C的影响,F=0.135,P>0.05,三组间无差别。结论:饮用1%茶水对成年大鼠的体重、血清TC、TG、HDL-C均无明显影响,而饮用较高浓度(3%)茶水,可明显降低体重和血清TC,提示长期饮茶可能对降脂减重有益,但较高浓度(3%)才有效果。其机理可能与其含丰富的茶多酚及VC等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大豆纤维(SF)对实验性高脂大鼠的血液和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血脂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纤维膳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0.05)。血清和肝组织LPO水平明显下降,GSH-Px活力显著提高(P<0.05).SF对血脂降低和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阻断作用可能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脂、红细胞膜脂及其流动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惠莲  王身笏 《营养学报》1999,21(3):306-309
目的:通过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红细胞膜脂及其流动性的研究,初步了解其脂代谢紊乱的状况,并探讨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增加的可能机制。方法:对筛选出的49 名肥胖儿童及其正常对照,测定其血清脂质、红细胞膜磷脂( P L) 、膜胆固醇( C H O) 及膜流动性( P) 。结果:肥胖组儿童 T G、 V L D L C 的浓度、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A I) 、 L D L C/ H D L C 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5) ;而 H D L C 的浓度及 H D L C/ T C 比值则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5) ,但两组的 T C 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肥胖组儿童 P L 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5) , C H O 和 C H O/ P L 比值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5) ;而 P 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结论: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脂代谢出现紊乱,膜脂和膜流动性在血清胆固醇水平正常的情况下即出现异常变化,肥胖儿童脂代谢异常在红细胞膜脂质及其流动性方面可能比血脂更早表现出来,并对肥胖儿童 A S的预测和预防可能会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螺旋藻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0.375、0.75和1.5g/kg·bw3个剂量的螺旋藻、给予喂饲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的大鼠灌胃4周,在第14天和28天检测动物血清TC、TG和HDL—C值。结果表明:高剂量组可使血清TC值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TG值,升高HDL—C的含量(P<0.05)。提示螺旋藻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的作用,对防止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给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喂饲沙棘果汁及硒强化沙棘果汁,观察其对大鼠机体脂质代谢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果汁及硒强化沙棘果汁可显著降低大鼠血中TC、LDL-C含量,提高HDL-C水平,各实验组大鼠血清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显著低于高脂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硒强化沙棘果汁组增高更为显著(P<0.05).提示:沙棘果汁及硒强化沙棘果汁能有效地降低高脂大鼠血TC水平,提高HDL-C水平,并能抑制其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激光作业人员血脂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调查130名激光科研工作者的血脂。调查结果,激光作业人员各项血脂均值与标准差为:HDL-C,男1.238±0.243mmol/L,女1.288±0.207mmol/L;HDL-c/TC,男0.33±0.08,女0.349±0.086;TG,男1.222±0.371mmol/L,女1.284±0.602mmol/L·HDL-c均值与HDL-c/TC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G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指标异常率比较,激光组男性HDL-c、HTL-/TC、TC与TG的异常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女性TG增高的异常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激光工作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19.
实验研究了环氧乙烷四氧呋喃共聚醚(PTE)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作用。结果表明:65mg/kg剂量组,LDH总活力及LDH-X、SDH、γ-GT活性、MDA含量、血清睾丸酮水平均未见明显改变。剂量增加至130mg/kg时,在停止染毒后24小时,仅LDH-X的活性增高(P<0.05),剂量为260mg/kg组停止染毒后24小时,LDH-X活性增高(P<0.05),但SDH活性降低(P<0.05),2周2  相似文献   

20.
倪淑华  李思汉 《卫生研究》1993,22(6):369-373
本实验对53例正常分娩产妇和61例新生儿血清脂类及脂蛋白和血清锌,铜的含量及其相关关系做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产妇血中TG,TC,HDL-C,LDL-C,LDL-C/HDL-C及铜均比正常对照组高,但血清锌较低(0.41mg/L)。除LDL-C/HDL-C比值无差异外,各项指标及Zn/Cu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01)。母血中TG,TC,HDL-C,LDL-C,LDL-C/HDL-C及铜均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