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出台措施,以下放临时用地审批权限和使用国有未利用土地审批权限、加快用地审批速度和加强服务指导为重点,为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及重大技改项目、民生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工业项目、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做好国土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新年伊始,用地面积约5.25公顷的防城港市桂海跨境电商快递物流园拿到了自治区政府的用地批文。该项目是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在专项用地指标核销制和建设用地审批"三级联审"的双重护航下,项目用地申请受理后5个工作日就通过了自治区的审查,成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以下简称"放管服")改革的受益者。"推行指标核销制是改革用地计划管理、减少用地审批环节的重要举措,可确保急需开工重大项目的及时落地,并实现用地指标投放与急需用地项目的精准配置。"广西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3.
2009年,葫芦岛市国土资源局将采取五项措施,全力以赴做好用地服务保障。一是积极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对重大项目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纳入国家立项,相应减少对全市指标的占用,积极协助做好污染耕地技术认定工作,及时调整规划,尽一切努力,保障全市重大项目落地;二是提高建设用地审批效率:对项目用地提前介入,主动提供咨询和报批服务,简化程序,缩短用地审批时限;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以来,广西南宁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稳增长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用地保障工作。一是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在保障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方面,南宁市纳入2015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共163个,涉及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为9 504.70公顷。截至目前,已保障项目(包含部分保障)共107个,保障率为65.64%,共涉及新增用地指标3 521.69公顷,已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以来,广西扶绥县把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列入重中之重来抓好落实,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主动为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服务。一是积极跟踪,主动服务,完善项目用地前期工作。扶绥县国土资源局按照各项产业政策主动向项目业主宣传用地政策,讲解相关用地审批程序;主动邀请项目业主和用地前置条件相关部门进行对接,细化用地保障节点和措施,安排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以来,广西百色市国土资源局从用地指标保障、项目用地报批和土地供应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百色市国土资源局以开展"县域经济项目服务周"活动为契机,深入调查分析全市建设项目用地趋势,积极向广西国土资源厅争取项目用地指标。在用地指标安排上,坚持"重点突出"和"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以来,广西北流市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切实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特别是在用地预审和用地报批方面,全面改进和优化审批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落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加强科学民主决策。在做重大决策前先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论证和审查,对项目用地和矿业权审批、土地估价确认、资产处置等重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依法及时保障重大项目用地,保证重大项目顺利开工,2月15日,都兰县国土资源局在县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项目用地对接会,对全县统筹推进重大及新开工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和项目落地情况进行对接,分析项目用地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研究落实项目用地、保证项目开工的可行方案。县委常委、副县长陶国庆出席并主持了当天的会议。  相似文献   

9.
伊春市国土资源局助推全市经济发展,提出2013年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强化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坚持“保重点、压一般”的原则,科学分解用地指标,全力支持省、市重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项目用地,科学编制供地计划,明确供地时段,确保项目快落实、指标不浪费;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落实“并联审批”制度,加快项目用地供应进度,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及时落地。  相似文献   

10.
自国家启动扩大内需政策以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采取定人、定责、定时措施,确保项目审批提速,为扩内需、保增长提供用地服务保障。2008年,安徽共争取落实新增中央投资45亿元,涉及六大类、33个领域、2990个项目,新增投资109亿元。为保证全省一批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用地,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积极创新思路,主动作为,抽调专人成立了推进重大项目用地领导组办公室,加大统筹,提前介入,采取定人、定责、定时措施,确保项目用地审批提速。定人,即项目定人跟踪,确定专人主动与省发改委等部门联系确定用地项目,确定专人负责牵头组织报件,确定专人赴省、部联系,跟踪完善报件材料。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以来,枣庄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服务业发展、工业转型振兴“三大战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把支持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用地列为国土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较好地保障和促进了项目落地建设。截至7月底,全市累计上报国务院和省政府审批农转用和土地征收面积792.93公顷,已办理供地手续的项目用地面积419.87公顷。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广西梧州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工作实际,自觉将"三严三实"要求贯穿于工作中,努力促进工作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一是狠抓工作落实,保障重大项目用地。为重大项目用地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实行"随报随审",支持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用地政策先行先试,为全市涉及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35个重大项目保驾护航。截至2015年8月底,为粤桂  相似文献   

13.
近日,抚远局召开专题会议就保障2013年度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作了具体部署,对新增的各类重大项目用地,采取五项措施做好服务。一是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保障项目用地需求。结合用地政策和审批程序的调整,加大与省厅的沟通协调力度,实行主管局长负责制,最大限度地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同时,加强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执法等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奖励的用地指标。加强项目用地前期服务,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14.
正截至2019年底,广西1 211个自治区级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中,具备用地条件的568个项目均已全部落实用地,累计落实用地指标1.93万公顷,实现了具备用地条件项目100%保障的目标。2019年,广西自然资源厅部署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攻坚突破"四个一"行动,通过组建一支服务队伍、制定一套保障制度、编印一本宣传手册和建立一个考核体系等措施,主动服务,提供了全方位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四个一"行动得到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5.
瞭望八桂     
正防城港:多举措助推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以来,广西防城港市国土资源局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方法,把保障项目用地、清查盘活闲置土地等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有效推动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服务防城港市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优先保障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用地计划指标。该局坚持用地计划"综合统筹、分级保障"原则,具备用地条件的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优先  相似文献   

16.
<正>驻马店市国土资源局紧抓发展机遇,顺势而为,对国家、省、市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创新建设用地审批管理模式,通过联审联批制度提升审批速度,保障建设项目及时落地。该局建立了联审联批集中会审制度,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对项目建设用地情况每周进行一次集中会审,对新建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总体把关,对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梳理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贵港市建设用地需求,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2015年以来,广西贵港市国土资源局积极采取措施,提前介入,超前服务,认真做好用地项目对接和审批对接,狠抓用地报批,强化土地供给,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用地提供了坚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以来,广西玉林市国土资源局采取"早、快、活、精、准"5项举措,加强用地保障,确保发展用地,促进经济稳增长。早——及早谋划年度用地计划。该局尽早掌握玉林市全年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情况,按照"积极争取自治区重点项目用地指标、统筹安排市级指标、推进试点争取政策性指标、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争取奖励指标"的工作目标,下发了《玉林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做好2015年建设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统筹做好该市年度用地计划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对于市里重大项目用地报批,湖南省永州市国土资源局提前介入,将报批工作内容、完成时限等列出清单,实行超时责任追究。在项目用地预审方面,该局对属市级预审的,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预审,出具预审报告;属省级预审的,收到用地预审申请后,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预审申请上报工作。在2012年年初省里下达预批指标后,该局派专人督促市本级业主单位和相关县区组织资料上报,要求所有项目用地在2012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以来,广西大化县国土资源局集中发力,扎实做好脱贫攻坚项目用地保障工作,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国土资源支撑和保障。一是全力做好项目用地保障。该局完成大化县23个县级重点项目用地63.003公顷的用地初审,审批8.978 7公顷矿山临时用地,完成上级批准的6个项目共2.46公顷的用地指标安排工作。扎实推进大化县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