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陂湖是中国传统陂塘水利系统中承担调蓄功能且具有一定蓄容量的水体单元。基于水源调蓄的功能需求,历史上的陂湖空间及其所形成的风景具有一些相似的识别特征,形成一类具有代表性的、可区别于其他湖泊风景的“水利–风景”范型,并且对许多历史城市的景观结构和风貌具有一定的塑造作用。以历史留存的关于陂湖空间与风景的描绘为依据,通过解析陂湖调蓄系统的功能单元和空间结构特征,将陂湖风景体系大致分为自然环境基底、功能系统单元、风景游赏空间、世俗教化空间、人居聚落与生产生活5个层面,归纳了陂湖风景体系的基本结构和风景特征。对于陂湖“水利–风景”双重属性的挖掘能够帮助理解古代人居环境中景观空间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辩证关系,同时为古代水利风景的再阐释和人居营建逻辑的探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
流域多元的自然环境特征与独特的水利营建背景孕育了多样且极具地域性特色的水利流域景观。通过对槎滩陂灌区传统景观体系进行研究,提出其是在水利系统、自然系统、人居聚落系统、水利管理系统及农田系统相互支撑、共同影响最终作用而成的动态复合景观体系,并整理归纳出其各子系统的发展脉络及空间分布模式,进而分析并总结该流域尺度范围内的传统灌区景观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最终得出五系统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的景观体系构成特征,为槎滩陂灌区景观体系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灌区形成了中国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土空间基本 景观结构。灌区整体风貌与空间肌理表达了地形地貌、河流水 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叠加于之上的水利系统、农业 体系和聚落系统等文化特色,由此形成不断演变和适应的国土 人文自然系统。将灌区视为水文驱动下的人居环境单元,首先 简述我国灌区分布和发展,确定灌区的基本类型和各自特征, 并剖析不同尺度的灌区的水文和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灌 区根据分水体制而形成的社会人文结构,最后论述灌区在风景 审美和营建方面的潜在影响,以期为理解我国传统国土空间提 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贺鼎  郑淳之  王子瑜 《风景园林》2023,30(4):115-122
【目的】北京长城沿线区域水环境复杂,在旱涝灾害威胁下长城堡寨聚落形成了类型多样、内涵丰富、价值突出的水适应性景观。对长城堡寨聚落的水适应性景观特征和模式进行总结提炼,以期为山地村镇聚落规划和保护提供参考和启示。【方法】根据降水量、城水距离对堡寨聚落选址进行分析,提出水穿城、近水建城、旱地堡寨3种城水关系类型。【结果】归纳得出聚落为应对旱涝双重威胁、季节性干旱、季节性洪涝3种灾害条件,其水适应性景观相应形成台田模式、坑塘模式、沟渠模式3种景观模式,并总结不同景观模式下的空间模式、调蓄模式、作物类型和礼俗信仰。【结论】北京长城堡寨聚落在复杂的水环境与军事防御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多样化的水适应景观模式。在传统水适应性智慧的指引下,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聚落选址布局、旱涝调蓄方式和礼俗信仰。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研究结果对于长城文化带的保护与发展、中国传统水适应智慧的传承与延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越  宋凤  任震 《中国园林》2022,38(6):63-68
大运河山东段是运河的中枢河段,其中德州、聊城段地处黄河以北,为著名闸河,解决了运河通航的关键技术问题,也承担漕粮仓储、盐运等重要职能。以水利景观的复合属性为切入点,选取大运河德州、聊城段为研究区段,从水利系统和聚落景观体系两方面探讨其主要特征。首先从运河水系、阻滞单元、调控单元和传输单元四方面研究水利系统构成与运行机制,梳理了以弯代闸、龙形水势的德州段与闸河聊城段的水利景观特征;再从聚落类型、城水关系、支撑体系、空间格局与园林景观五方面探讨水利建设影响下的聚落景观体系特征,从而挖掘运河水利景观的组成、特征、运行机制与风景营建智慧,为运河文脉传承、风景保护与再创造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宁绍平原圩田景观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巍  侯晓蕾 《风景园林》2018,25(9):21-26
宁绍平原是中国最古老的圩田开垦地区之一。地质上底土的差异、水与田的动态变化以及人类的干预形成了宁绍平原丰富的圩田形式。文章以历史地图、传统舆图、历史照片等图像资料以及地方志为基础,结合现场调研,首先论述宁绍平原圩田景观演变的自然与文化的动力因素;然后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将宁绍平原的圩田景观分解为一个多层系统的叠加,包括反映出自然特征的水利系统、以水利和土地划分为基础的农业开垦系统以及以农田水利网络、开垦机制为特征的聚落系统;最后总结圩田景观对宁绍平原人居环境方面形成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郭巍  侯晓蕾 《风景园林》2018,25(12):70-74
杭州湾传统海塘是历史时期中国海塘的典型,历史悠久、类型丰富、体系完善,也是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防洪抗潮的基本保障。文章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梳理钱塘江河口区域海塘修建的历史沿革,然后从主塘塘型、相关附属构造和建筑等方面总结海塘营建体系,并着重从海塘与水利系统、土地划分、聚落分布和布局等关系角度剖析了海塘对东南滨海地区传统人居环境的支撑作用。这对于了解中国类似地区景观的形成和形态结构具有较强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巍  侯晓蕾  崔子淇 《风景园林》2021,28(5):120-125
首先对宁波平原圩田景观的发展沿革进行论述。其次,剖析了鄞西圩区、宁波市与日月二湖在圩田水系整理方面的关系,并梳理了日月二湖的景观营建过程,指出日月二湖的布局结构体现了圩田水利系统和开垦方式,是该区域圩田景观的特定表达。并分析日月二湖与宁波平原中的众多聚落公共空间的发育具有相似性,两者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圩田开垦机制。最后,将视野扩大至东南系列小平原,进一步揭示出这些地区以圩田景观为基础的传统湖泊景观营建的共性特征,这为理解中国东南滨海平原地区类似的传统风景营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余杭南湖是太湖流域古老的陂塘水利系统之一,是人工结合自然改造土地的典范,裨益着区域发展。从风景特征、城湖发展沿革与陂塘水利系统组构、城–湖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3方面展开,厘清水利建设、农业生产、聚落营建、社会背景、风景营建5个方面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的“山–陂–城”风景体系特征,结合余杭新城建设,为余杭南湖与古城景观体系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潘莹  范佳伟  施瑛 《新建筑》2024,(2):40-45
被誉为“广东第三大水利枢纽”的雷州滨海洋田区,经过历代水利开发与围海造田,建成了集防洪、防潮和灌溉于一体的综合水利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独特的传统聚落景观。以水利开发为视角切入,从时空上对滨海洋田区的水利发展历程和水利系统结构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大发展阶段和四大功能结构单元;进一步从宏观聚落空间分布、中观聚落景观格局和微观居住地景观特征进行多层级分析;最后从“人-地-海”互动关系揭示了滨海洋田区传统聚落景观的形成机制,为区域内传统聚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蒋鑫  林箐 《中国园林》2022,38(9):34-39
作为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类型和人居环境支撑系统,运河不仅满足了漕粮物资的运输需求,沿线区域还形成了以运河水利为支撑的传统风景体系。聚焦于具有代表性的淮扬运河沿线区域,首先梳理阐述淮扬运河水利营建的环境基础与历史演变过程,然后解析运河水利作为支撑系统的整体运行机制与结构单元,最后分别从城郊水利景观、城池园林景观、邑境文化景观3个层面深入探讨运河水利对于淮扬运河沿线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的渗透影响和表现特征。旨在整体系统地解读运河水利支撑影响下的淮扬运河沿线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的营建逻辑,以期从新的视角为运河景观的复写和运河遗产的转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杨建辉  周庆华 《风景园林》2020,27(11):35-41
受自然地理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陕北地区形成了自成体系、特征鲜明的窑居聚落水利风景。从地域性视角出发,讨论了陕北窑居聚落水利风景的形成机理和基本特征;总结回顾了雨洪管控视角下窑居聚落水利风景营构的传统经验和技术特点;针对不同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要素布局面临的核心矛盾和具体雨洪管控目标,构建了基于传统智慧并融合现代LID技术的6种典型聚落场地空间的水利要素布局形式;提出了陕北窑居聚落水利风景的保护策略并开展了水利风景营构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13.
林晓丹 《中国园林》2022,38(12):121-126
旱涝共存压力下黄土台塬传统聚落形成了“围池而居”的形态,以及可识别的地域景观特征。首先,基于多次田野调查、文献查阅、历史卫星地图分析、口述史等研究方法,解析水池与传统聚落空间建构之间的关系,从“池-巷”组成的蓄水排涝体系及“池-庙”形成的地方社会场景两方面,总结归纳水池所塑造的风土聚落景观特征,并挖掘其中的生存智慧。其次,将“池-巷”蓄水排涝体系归纳为“多池联动”“分巷汇水”与“边缘拦蓄”3种模式,总结“池-庙”地方社会场景赋予水池及其周边公共建筑基础服务设施之外的文化景观作用。最后,总结传统蓄水池进出水口及配套设施的设置方式,并通过口述史记录总结水池的地方营造技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嘉湖湖荡区的传统聚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整合与图像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聚落所处的水环境角度出发,对区域整体聚落分布格局与聚落单元景观格局两个尺度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聚落顺水而布,水随聚落而变革”、景观节点与水关联度高的特征。并对景观成因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嘉湖湖荡区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是对低平水网环境的适应、水利与水运交通的促进、受思想文化与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诗阳  王向荣 《风景园林》2021,28(5):99-106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都城人居环境发展的重要转换时期,洛阳则是这一时期都城建设的典型代表。通过历史考据、现场勘查、空间图解等方法,剖析洛阳地区的山水环境基础,并分析其对城池选址、南北轴线与水利系统构建,以及包括核心区、郊野区和京畿地区3个空间层次界定的影响。研究对中国都城人居建设演变历程的梳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当代城市人居空间规划提供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16.
湖南沅水流域水系影响下的传统聚落选址与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广、实施的时代背景下,传统聚落的保护和发展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传统聚落作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凝聚的丰富的人居环境建设智慧有待发掘。本文以水系为线索,以湖南沅水流域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法探讨区域内传统聚落选址与水系的相关性,结合历史影像分析传统聚落的平面、立面形态特征,探讨其内在机制,并基于上述特征,提出了水系影响下的传统聚落保护和发展策略,为当前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菁  龙彬  陈秋渝 《中国园林》2023,39(1):85-91
渝东南传统聚落景观是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的重要保护对象。该地区独特的山地环境和复杂的民族构成是探究聚落景观生成机制的关键。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生态、生产、聚落和宅屋4个层次选取传统聚落景观的关键特征要素,结合GIS空间统计分析与形态分析的方法手段,总结归纳出受地理与民族双重影响下的渝东南传统聚落景观特征:1)受北高南低的自然地貌差异影响,传统聚落在区域尺度上呈现出北靠山居、南临水体的景观特征;2)受民族互动的影响,不同民族传统聚落景观呈现汉族聚落位于交通便利的溪河两岸,土家族聚落位于溪河两岸与浅丘地带,苗族聚落位于后山“溪里”的族群景观分异;3)传统聚落景观在聚落尺度上受地理与民族双重影响而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地理要素主要作用于生态、生产与聚落景观层次,民族要素主要作用于聚落与宅屋景观层次,并呈现出“从区隔到融合”的发展规律。渝东南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的挖掘为武陵山区文化生态保护提供了实证依据与支撑,可为构建西南山地多民族文化生态体系提供一个区域性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经过西汉初期“无为而治”的酝酿积淀与武帝时期“崇尚有为”的人居大发展,西汉长安地区形成以都城为核心,苑囿、郊邑、农田相嵌套的圈层结构,而“源泉灌注、陂池交属”的水网系统是贯穿其中的人居发展支撑基础。在分析其依托自然水系立基的优劣基础上,结合二重证据与图示分析,以武帝前后为观察界点,探讨因应地区人居发展的长安地区水系营建。研究表明,在都市水利、漕运水利与农田水利功能目标指引下,以渭南地区凿陂丰水、沿渭地区赖渭穿渠与渭北地区泾洛引灌为重点进行水系建设,展现出在地化营建智慧。各区域因水系而成独特地景格局,结合案例分析,总结因凭水系而成的池苑绮错、邑景依傍、园野辉映的分区理景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李倞  宋捷 《风景园林》2019,26(12):28-33
临汾—运城盆地是中国最早的农、盐业生产区之一,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利用地方志、相关水利、农业等历史信息和现代考证成果,结合历史舆图和1968年卫星航拍图,以水为线索归纳其地域景观特征和营建智慧,为传承地域景观、缓解区域城镇化问题和指导未来相关规划编制提供启示。临汾—运城盆地的传统地域景观主要包括引泉、引河灌溉等引水工程主导的区域景观格局和与自然相适应的聚落防洪排涝景观体系,未来规划设计可以重点从4个方面开展:1)利用传统引水工程骨架构建区域景观格局,发挥新的城镇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开展水生态关键区域的精明保护、修复和关键资源的人文复兴;3)延续传统聚落防洪工程智慧,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城镇防洪系统;4)传承城镇水利系统、公共环境和人文空间相复合的传统,实现城镇环境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