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制备温度/超声双重响应型脂质相变液滴(lipid phase?change droplet,LPCD),并将其与水凝胶进行复合,通过温度或低强度聚焦超声(low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调控LPCD的内核发生液?气相转变,继而调控水凝胶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方法:首先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出脂质膜壳的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PFH)相变液滴,对其在温度和LIFU调控下的形貌变化、相转变能力进行表征,同时评估液?气相变前后LPCD的超声造影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其与水凝胶进行复合,通过各项表征评估温度/超声引起的液滴相变对水凝胶内部结构、浮力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LPCD在温度或超声调控下有良好的相转变能力和超声造影能力。脂质液滴相变可使水凝胶内部生成直径在微米量级的诸多气孔,浮力得到显著提高, 压缩应力和溶胀性能也有所变化。结论:脂质相变液滴?水凝胶复合材料(LPCD@Hy)是一种有潜力的智能响应型诊疗用微纳材料。  相似文献   

2.
无创神经调控技术是利用非植入性技术(无创)对神经纤维进行物理或药物刺激以调控神经元活动,进而起到一定治疗效果的生物工程技术。近年来,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快速发展,以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等技术为代表的神经调控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广泛应用,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利器”。本文对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神经调控是利用侵入性或非侵入性技术、采用物理性(光、磁、电、超声)或化学性手段改变神经系统功能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过去的30年里,随着人们对脑功能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经调控已经从基本概念转化为临床应用,从单纯技术发展成百亿产业。同时,新兴的神经调控技术也不断涌现。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不但为神经科学基础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工具,也为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治疗提供了崭新的干预手段。将简述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阐明不同神经调控技术的作用原理和优劣势,以及展望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切除精索上神经诱发大鼠生殖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精索上神经对精子发生的调控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实验组分离并切除睾丸精索上神经,假手术组分离但不切除该神经,运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生殖细胞凋亡。结果:切除精索上神经导致生精上皮萎缩、生精功能退化,电镜下生殖细胞内染色质出现浓缩、断裂等改变,TUNEL进一步显示切除精索上神经诱发精原细胞和间质细胞大量凋亡。结论:精索上神经参与对精子发生的调控,其对于生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是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的持续注意力不集中和(或)多动、冲动。神经调控技术是新兴的ADHD治疗方法,目前以无创神经调控技术研究最为热门,包括神经反馈、经颅磁刺激等。研究显示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可显著改善儿童的脑功能。本文对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在ADHD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分化前后基因表达变化的DNA微阵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神经干细胞分化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调控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利用细胞培养、DNA微阵列技术等,检测了神经干细胞分化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检测到了1000多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明显上调的基因138个,明显下调的基因179个,基因种类很多如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发育与分化相关基因、受体与通道相关基因、细胞骨架相关基因、生长因子相关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转录和翻译调节基因、ESTs、代谢调节、蛋白运输相关基因等。结论:大量基因参与了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调控,其确切调控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自噬调控神经类疾病是当前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焦点。自噬紊乱导致Aβ、Tau、α-syn等蛋白表达、沉积和功能失调,引发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运动是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这与AdipoR1/AMPK/TFEB、AMPK/mTOR等途径被激活后上调LC3、Beclin-1、Lamp1等自噬因子表达密切相关,较高的自噬水平可清除脑中沉积的Aβ、Tau、α-syn等蛋白,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神经元变性、突触结构和功能紊乱等。本研究综述分析了自噬在运动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将为运动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CART)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脑肠肽,在奖赏、进食、发育、感觉处理、压力和内分泌等稳态调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CART肽表达的变化,总结CART肽的发现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并依据其分布论述CART肽正常生理状态下主要调控的生理活动及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探究CART肽病理状态下主要调控的疾病(慢性神经精神疾病)及信号通路。简述CART肽对相关的进食和激素分泌等生理活动调节的不同通路的影响,强调CART肽治疗药物成瘾、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等慢性神经精神疾病的关键角色,以期为研发特异性治疗慢性神经精神疾病的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超声提取技术是由声学和中药化学相互交叉及渗透发展而来,应用于医药、化学、油脂、食品等各个领域,特别在药材成分提取中显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超声波是一种在水等介质和人体中具有良好穿透性的、以震动波的形式传播的一种机械能量。超声提取又称超声波萃取、超声波辅助萃取。超声提取的原理主要包括机械作用、热学作用及空化作用,是利用超声波辐射产生的强烈的空化效应、机械振动、扰动效应、高的加速度、乳化、扩散、击碎和搅拌等多种作用,增加物质分子运动的频率和速度、溶剂的穿透力,从而加速目标成分进入溶剂。超声提取可极大地提高提取效率,节约溶剂,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综述近年来针灸调控脑能量代谢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针灸调控脑能量代谢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通过总结近几年的相关文献,以脑能量代谢为主线,就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神经元葡萄糖摄取、跨膜转运和氧化代谢等脑能量代谢过程,探讨针灸调控脑能量代谢途径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结果] 针灸可以通过葡萄糖代谢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以及能量代谢等途径,调控相关蛋白的表达,保护脑能量代谢过程,改善神经退行性变,减轻疾病症状,从而发挥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结论] 针灸作为一种替代辅助疗法,能够通过调控脑能量代谢途径来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制备靶向血栓的多功能纳米粒,探究其理化性质、靶向作用、光声成像能力及对血栓的溶解效果.方法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近红外荧光碘化物(DiR)、全氟戊烷(PFP)、cCGPRPPC环肽等为原料,采用双乳化法制备及碳二亚胺法修饰从而获得cCGPRPPC-DiR-PFP-PLGA纳米粒(TNP).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径仪观测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及分散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iR包封率,用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纳米粒的环肽携带情况,用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TNP的靶向性,用光声成像实验评估TNP的成像能力,用低能聚焦超声仪(LIFU)辐照TNP进行体外、体内溶栓实验.结果 本实验制备的TNP为圆形,平均粒径为(262.67±23.46)nm、zeta电位为(-1.97±0.68)mV、多聚分散系数为0.06±0.05,DiR包封率为(82.00±0.03)%,纳米粒的环肽携带率为(99.58±0.47)%.TNP的体外光声信号强度具有浓度依赖性.TNP对体外和体内血栓都具有靶向作用.LIFU辐照30 min时TNP的体外溶栓率达(71.43±1.00)%;在体内溶栓实验中,血栓部位呈现的光声信号强度随着LIFU辐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靶向血栓的造影剂TNP,它具有体内外光声成像能力和溶栓能力.  相似文献   

12.
神经调控技术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医学领域之一,调控技术种类激增,适应症不断拓展,全球已有数十万脑功能性疾病患者从中获益,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神经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神经调控的最佳靶点长期存有争议,缺乏可靠的疗效预测指标及术后程控模式繁琐、效率低等。相信随着医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及脑功能性疾病神经网络机制的逐渐揭示,未来神经调控技术将不断向个体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本文将回顾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就其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总结和述评。  相似文献   

13.
Sacral neuromodulation provides a new op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voiding dysfunction. For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urge-incontinence, interstitial cystitis and non-obstructive urinary retention, this procedure ha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urinary frequency, voided volume and pelvic pain. We provide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on sacral neuromodulation and the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experience with this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探讨单次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2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聚焦超声仪进行单次聚焦超声治疗,280例患者均有完整观察记录,其中宫颈糜烂轻度患者50例,中度118例,重度112例,观察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治疗后,轻度、中度、重度宫颈炎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50/50)、94.9%(112/118)、91.1%(102/112),合计总有效率为94.3%(264/280);在聚焦超声的脉冲、声功率输出和频率恒定条件下,辐照时间与实际超声输出量成正比。结论:慢性宫颈炎采用单次聚焦超声治疗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沉积的声能量和糜烂面积两者间的差异控制着辐照时间的长短,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相关蛋白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血管内皮源性肽,Apelin是它的内源性配体。APJ/Apelin系统广泛分布于机体的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等组织器官,参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房纤颤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APJ/Apelin对心血管系统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中药知母是目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抗菌、抗炎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主要成分知母皂苷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作为知母皂苷的主要成分,知母皂苷AⅢ的药理学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近年来对知母皂苷AⅢ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深入研究与开发知母皂苷AⅢ的药效和药理作用提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CZF-L型聚焦超声治疗仪对16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行聚焦超声治疗,治疗后3个月内随访,对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4例中一次性治愈124例(75.61%),有效40例(24.39%),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的有效率为100.00%。不同病理类型治疗后比较,糜烂程度越轻,治愈率越高;单纯型宫颈糜烂治愈率高于颗粒型和乳突型宫颈糜烂(P<0.01)。治愈后宫颈恢复常态,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未生育妇女宫颈炎症的治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夏蔚雯 《当代医学》2021,27(8):9-11
目的探讨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格赛尔发展量表(Gesell)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49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n=24)和观察组(采用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n=25)。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Gesell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Gesell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刺激神经调控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Gesell评分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聚焦超声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2 64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用于治疗慢性官颈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年8月~2005年7月,我院妇科门诊经妇科检查,细胞学及阴道镜诊断的慢性宫颈炎患者3976例进行聚焦超声治疗。病理改变全部为宫颈糜烂者721例,其中宫颈糜烂合并纳氏囊肿者1535例;合并宫颈肥大者1720例;患者年龄最小19岁,最大49岁,平均年龄33.82岁。根据宫颈糜烂程度、病理类型将慢性宫颈炎患者分类,聚焦超声治疗后3个月定期随访,根据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四级评分法,分析评价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随访到2646例,随访率65.5%;失访1330例,失访率33.5%。2646例患者中,痊愈:1561例(占58.99%);显效1042例(占39.38%);有效43例(占1.63%);无效:0例。治愈率与糜烂面积及深浅程度有关(P〈O.05)。超声治疗后仅有10%的息者有出血的情况且绝大部分(83.4%)为少量的渗血;仅1.2%的患者会出现中等量的出血;愈合后官颈恢复正常生理结构形态,2646例治疗后宫颈均未见有疤痕形成。结论应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