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吴卫军  史超  李旭  张意  韩钢 《广州化工》2011,39(8):114-115
天津某电子公司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设施能力不足,出水水质不能达到标准。采用隔油/气浮/A2O/过滤工艺对原有工艺及设备进行改造扩容后,系统能够水量由600 m3/d提高到1 600 m3/d,出水水质由《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提高到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08)二级。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工场农药含酚废水的生化—氧化—絮凝沉淀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工艺、设备问题,对原有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调节池、厌氧池进水方式、曝气系统设备、污泥回流系统等进行了改造。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重新建立了厌氧系统与好氧系统污泥的培养与驯化体系,出水酚质量浓度0.5 mg/L,苯质量浓度2.72 mg/L,酚去除率达85%,pH 8~9,COD 53.2 mg/L,SS 27 mg/L,出水质量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某乡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 500 m3/d,改造前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改造后执行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人工湿地处理工艺。介绍了项目运行现状、改造技术路线、主要设计参数、工艺特点和运行效果,改造工程自投产以来,工艺运行稳定、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海上平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改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海上平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改造实践,对改造后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IMO.MEPC159(55)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公约中的污水排放标准,系统运行稳定,耐负荷冲击。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鱼糜加工废水具有水温低、悬浮物多、油脂多、COD、氨氮及TP高等特点,介绍了现场取样和试验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实际运行结果表明,1)采用两级物化处理工艺去除酸性蛋白质、碱性蛋白质及悬浮物后,COD去除率为60%,TP去除率为95%,SS去除率为80%;2)采用"水解酸化池+UASB+A/O池"的主体工艺,污水处理站总出水COD为85 mg/L,出水BOD为15 mg/L,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0 mg/L,出水TP质量浓度为0.3 mg/L;3)该工艺系统运行稳定,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某工业区废水处理工程为例,采用纳米陶瓷膜污水处理工艺,对园区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提标改造,并对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出水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成本降低,处理成本从改造前1.03元/t降低到约为0.641元/t,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北京某污水处理站为600 t/d设计水量,由于处理后外排水质不达标,设计将原CASS工艺改造为A/A/O+MBR工艺,改造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为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规定的B排放限制标准。工程运行后出水达到北京市河道排放标准并恢复外排。本项目改造采用A/A/O+MBR膜生物反应器为主体工艺,该反应器内的微生物可保持控制在8 000~15 000 mg/L的超高浓度,可以提高系统的有机负荷,使污染物分解彻底;同时系统的产泥量少;由于膜的分离作用,能够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对于出水水质要求高或回用非常合适,出水水质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8.
如东洋口精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新建20 000 m3/d污水处理设施来满足园区污水处理需求。对比一期污水原有处理工艺以及改造工程,二期新建污水处理主体工艺为“事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A/O+O3/BAC+UF/NF(一期与二期共用)”。由于某些因素影响,新建污水处理工程中UF+NF工艺暂不建设。经后期调试运行后,二期出水水质达到一期污水执行的排放标准,二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一期更为稳定且运行费用更低。  相似文献   

9.
窗饰喷涂废水COD和氨氮含量较高,以某企业60 m3/d污水处理项目为例,对不同工艺废水采用物化方法(Fenton氧化、中和、混凝沉淀)分质预处理后,利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工艺处理综合废水.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工艺最佳运行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80 mL/L,n(H2O2)/n(Fe2+)为3:1,初始pH为3.0,反应时间为80 min.近1 a的工程运行结果表明:物化预处理工艺段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达40%,有效降低了生物处理工艺的负荷,整个工艺处理出水COD低于200 mg/L,氨氮低于20 mg/L,出水水质达到接管要求,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成本为19.63元/m3.  相似文献   

10.
黄俊杰 《水处理技术》2022,(11):139-143
荔浦市某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3×104m3/d,原污水处理采用CAST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现需进行提标改造,将出水水质提升至一级A标准。提标改造工艺采用磁混凝沉淀池,与传统深度处理工艺相比,磁混凝沉淀池可大幅度减小占地面积并降低工程投资。实际运行数据表明,通过提标改造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显著优于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1.
梁凤萍 《广东化工》2010,37(5):176-177,183
针对某金属制品厂每天排放的污水含有油类、悬浮物、磷酸盐、有机物等污染物,进行了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工艺为"化学混凝+一级好氧+生物陶粒过滤",处理后各项指标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方便,处理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2.
许克 《广东化工》2012,39(9):136-137
平板膜MBR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占地少、出水水质好等优点。采用平板膜MBR工艺处理某电子厂的生活污水,出水水质稳定,COD≤25 mg/L,NH3-N≤5 mg/L,TP≤0.35 mg/L,水质能达到《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GB/T19923-2005),可回用于空调冷却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郭北洋 《广东化工》2014,(10):203+202-203
详细介绍了利用MBR膜处理汽车涂装废水的应用方案。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汽车涂装废水经过两次物化处理、MBR膜过滤以及活性炭过滤后,水质可达到综合废水的一级排放标准以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水质标准,可以回用于厂区冲厕、道路清扫、消防与绿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刘威  王志超  潘哲 《辽宁化工》2014,(4):484-485,507
压力容器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正常的生产和发展,所以加强压力容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作为生产压力容器的质量保证,就显得十分重要的。文章提出了压力容器生产制造过程中几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并指出了其检测方法和检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秀霞 《广东化工》2014,(12):149-150
采用"前物化-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废纸造纸废水,同时以芬顿高级氧化工艺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经过系统处理,废水CODCr从进水5200 mg/L左右降至80 mg/L以下,SS从进水1700 mg/L左右降至30 mg/L以下,处理效率均达到98%,排放水质完全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表2标准。通过长时间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处理的出水水质稳定,处理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张冠群  游翔  庞小琳 《辽宁化工》2014,(4):493-494,507
辽宁省是传统重工业省份,鞍山、抚顺、本溪等冶金工业发达地区在金属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液,其成分复杂,含有多种金属离子,且多呈酸性,处理及其困难,对环境危害巨大。本文结合产业发展形势和辽宁省(特别是鞍山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实际情况,提出采取"以废治废"方式,以金属表面处理废液为原料生产治理废水及改善水质的化学药剂新思路,依托成熟、稳定的生产工艺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实现循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龙爱伟 《广东化工》2013,(22):99-100
我国大部分油田的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阶段,通过必要治理使采出水达到油田回注水水质标准,将处理后的水回注到油层作为驱油的驱替液,可使油田实现注水二次采油.文章建立了一套300 m3/d一体化集成物化污水处理装置.本设计方案中设备使用“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多功能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全自动深层过滤器”双流程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是处理含油污水回注油层达到A1标准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8.
王浩 《广东化工》2011,38(1):215-216
脱盐工艺目前大多采用“多介质过滤器+离子交换”,该工艺产水率很低,需消耗大量酸、碱,而且再生后期的酸碱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再生排液还增加了污水场的负荷。文章以某市洗化厂除盐工艺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调研及现场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超滤+反渗透+填充床电渗析”组合为核心的膜集成除盐新工艺。  相似文献   

19.
MBR处理校园生活污水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A/O+MBR)生产性装置处理低浓度校园生活污水,对其工艺的技术与经济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出水COD浓度平均值为17 mg/L,平均去除率为92.6%,出水NH_4~+-N浓度平均值为1.28 mg/L,平均去除率为95.8%,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四类水的标准,而反硝化效果则由于碳源不足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工艺进行了经济成本分析,处理水量1.0 m~3/h的试验装置投资成本为56 000元,运行费用为1.75元/m~3,稍低于上海市居民用自来水费2.41元/m~3。  相似文献   

20.
刘伟 《广东化工》2010,37(4):123-125
广东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喷胶棉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1000m3/d,污水分两部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处理水量各为500m3/d,即20.8m3/h。生活污水采用接触氧化—沉淀—砂滤工艺;生产废水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混凝沉淀—砂滤—活性炭吸附—消毒工艺。从2007年5月运行以来出水一直稳定达到并高于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文章主要介绍该工程得工程概况,调试过程和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