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五月,初夏。炙热的太阳,照进果实挂枝的行道树,细碎的光圈在行走中闪现。夏天的脚步悄悄地近了,再近一些,我们似乎都可以嗅到夏荷幽香,望见葵花日倾。夏日里,有"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的惬意,亦有"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的自适,时光流淌,握不住的韶华,却总能留下印记与希望。  相似文献   

2.
正"本土创造"设计团队创立于2011年,获奖无数,却十分低调。团队立足本土,并致力于以设计为基本手段,通过用一系列实验性研究,去探索更多的可能,让材质回归其本质,还原其独特的肌理。当本刊编辑提出想写一写主创设计师的一些设计理念时,他们却执意以团队名义出现。"本土创造"认为,他们所设计的产品在形式上的纯粹、简约、国际化等,其实质是对功能本质的还原和对自由形式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正出版:译林出版社,20071996年以可持续设计为方向的博士论文开题之后,我沉浸到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中。埋头梳理的过程中,逐渐有了一个困惑:在上世纪石油危机之后,替代技术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背后的逻辑或者理论基础会是什么?里面有着太多类似的做法,太多相同的关注。对我来说,梳理起来,在众多资料中做到抽丝剥茧,殊为不易。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一本书——《小的是美好的》。这本书和设计无关,但又深深影响了我的设计观。它应该是一本关于经济的软学科书籍,里面提到了几个令我醍醐灌顶的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农业大国,目前仍有近一半人口在农村生活。距离实现新型的现代化农村建设目标,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地区的现代的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事业。国家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近十年来,开年的一号文件中都提到农业问题,这是政策性的要求,也是指导全国人民和农业建设的总要求。如今,农民已减免了税负,得到相应的福利保障,农村交通大体便捷,县县通公路,大大扶植了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半田市体育馆前。在大体量建筑物前面,采用较粗壮的方柱,挺拔向上,稳健有力。神户冈场公园。象征时间的金黄色铜铃,三根银灰色金属立柱,三只时钟朝向不同方向。位于公园中的空地上。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我们的教育观应该顺应知识经济 ,通过教育、科技创新来协调人、资源、环境与科学技术 ,来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们的教育观应该顺应知识经济 ,促进其发展 ,简而言之就是全民的、终身的、参与式的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7.
1998年夏日,佘总病重之时,我去医院看望,他感觉有来人,微微地睁睁眼睛,但以无力表达什么。在我乘车回院的途中,噩耗传来,佘总已与世长辞,听后顿感震惊和无比悲痛;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设计大师,建筑巨星陨落了。佘总是我院奠基人,拓荒“牛”和领导...  相似文献   

8.
梁敏 《城乡建设》2005,(9):68-70
济南有三大山水名胜,趵突泉、大明湖、干佛山. 多少文人墨客在这山水间,倾情,倾心,倾文,倾墨,留下无数不朽诗篇,千古绝唱. 其实,"大美难状,大景难绘."笔者才疏学浅,面对生养于斯的这方水土,徒有一腔澎湃,却不能作诗作画名状心境,唯借古今名人的诗文楹联,吟诵一番济南的山水吧.  相似文献   

9.
<正>"转型升级在路上",我们如何才能走得更远?时下,在互联浪潮和新型商业模式的冲击下,受到极大冲击的传统行业无不在探索"转型升级"前路。近年来,行业内如万科物业、长城物业、彩生活、碧桂园物业、新龙湖物业等一批优秀企业走在转型升级的前列,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引导行业转型升级的实践,2015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组织开展了"物业管理转型升级在路上大型公益讲堂"系列巡讲活动,引发了业界企业的热烈响应。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6)
<正>童年,似一幅优美画卷,绚丽秀美;似一坛陈年美酒,芳香醇厚。我的童年,莫属"趣"字当头,那一阵阵醉人的吆喝,充满了我整个世界。小时候,卖冰糖葫芦的老宋是个年逾花甲的和善爷爷,手艺和吆喝特别地道。老宋每天骑着一辆灰黑色自行车,拉着冰糖葫芦叫卖。那些冰糖葫芦个头十分敦实,七个红着脸的大红果串在一起,整齐地插在白色的大棉捆上。太阳透过树叶筛下来,糖衣就金灿灿地闪着耀眼的光芒。小时候,我就喜欢追着老宋的自行车,不是馋冰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追  相似文献   

11.
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经典名言"less is more"一直在业界传颂,被几代人奉为真理,在经济步伐循环往复、不断推进的当今,依然魅力不减,就是最好的证明。但看层出不穷的家具设计:清新取代华丽,简约取代繁得,抛弃累赘的装饰,追求细节的卓越,已然如同一股热潮,席卷而至,澈起大众的共鸣。如何实现最优化的简洁,却又彰显不俗的品位,如何赋予最丰富的内涵,却又保持独有的个性,立足于时代前沿  相似文献   

12.
建筑杂志社:我是河北磁县辛化营乡太平村人,叫闫全成,56岁,党员,先后任农村干部3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我辞职后,带领亲属和乡亲选择了进城务工之路,并首先选择了我们最爱的、最向往的祖国首都——北京。2004年3月初我们来到北京,经介绍,110人到河北唐县籍包工头安俊周的建筑工地干活,另有35人经安俊周介绍到河南籍包工头沈常清工地干活(主要干油漆粉刷活)。我们每天的生活费实际不超过3元,每天  相似文献   

13.
1952年秋,我在北京农业大学接受园林教育,当时汪菊渊先生创办了这个专业,陈先生还在华中农学院,我在北京农大的园艺系学习。在农大学习时期,我受到汪菊渊教授的影响比较大。我原本应该在1956年毕业,但因为生病休学一学期,改为1957年3月参加工作。不久,陈先生调来北京林学院了,我后来的工作尤其是园林植物工作得到陈先生的指导,到去年前后有55年。调到苏州之前,我和陈先生可以说是天天在一起,1986年到了苏州后就不可能了,但也是每年来北京一趟接受陈先生指导。  相似文献   

14.
草家 《住宅产业》2011,(11):79-83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蒙古包里奶茶香,胡杨深处有人家!土坯房,讲述着马背民族一个古老的故事;牧民新居,展示出草原家乡的巨大变化;蒙古包,草原的标志性住宅,孜孜不倦地延续着游牧民族的居住文化……深秋时节,我来到草原,来到我的天堂……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篇我们自己创作的诗歌,或许没有华丽的词藻,也可能缺少文学的底蕴,但它反映了,我们的团队我们的未来。序篇时代车轮跨入二十一世纪,人民期盼和谐发展,国家需要更加富强!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点燃人们无限希望,建材工程建设者的信条—科学发展,汇聚能量。无数个第一在建材工程建设业涌现;无数个奇迹传遍长城内外、万里边疆;建材工程建设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引领了时代的目光。2003年7月29日,这一天我们永远难忘,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宣告成立,我们热情满腔,继往开来谱新篇,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茁壮成长第一章团队塑造…  相似文献   

16.
<正>恐怕没有人认为《世界建筑》对花枝招展的项目感兴趣。事实上,我们也很少发表花团锦簇的项目。我们的编辑团队一直坚定地反对任何试图模仿活体形态的建筑物。因此,长期关注我们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存这一期中,我们的品味似乎发生了变化,竟然毫不犹豫地批量出版了与花卉植物相关的项目。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4)
通过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减轻老旧式的工作压力,需要什么资料可以直接提取,不过一些这样的资料还需要纸质版,但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直接找到其所在位置。这是事业单位应该采取的一种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相比于单纯依靠人为统计管理来说,有十分显著的优势,能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是做好一份工作并不容易,尤其是像这样新发展起来的管理模式,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为了能够加速适应过程,肯定是要清楚地找到这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所以这是一个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志清集团宁波志清阀门有限公司前身创办于1984年,生产志清牌防泄漏球阀等各类阀门,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为了使企业质量管理与世界质量管理模式接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我们决定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体系。经过全体员工一年的努力,于1996年12月经中国商检浙江评审中心评审确认,通过了ISO9001标准的认证,1997年1月批准注册,发证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此背景下,来自于顶层设计的消防体制改革,成了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和满足人民期待的最佳路径。实践亦有力证明,新中国成立后的8次消防体制改革,每次都积极推动了消防事业发展。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全国消防部队充满信心、满怀期待,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积极响应,有的组织巡讲团进行专题教育,有的回顾历史,激励广大官兵  相似文献   

20.
1975年2月,中国成功地预报了海城7.3级地震,首开人类历史成功预报强烈地震之先河,起到了减轻震灾的实效,国人为之振奋,世界为之瞩目.然而,时隔仅仅1年零5个月,在毫无预报的情况下,距海城不足500公里的唐山市又发生了7.8级地震,24万余人罹难,16万人伤残,酿成近代以来伤亡最为惨重的地震灾祸.面对唐山地震,国人迷惑了:在同一时期内,在同一个地震构造单元上相继发生的两个大地震,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