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某地下展馆为例,对地下建筑的火灾烟气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展馆中-6m标高位置和0m标高位置疏散出口的安全性。0m标高位置处的出口为一敞开楼梯,烟气一旦沉降到0m高度,人员将直接受到烟气的威胁。建议在0m标高位置处出口增设机械补风口,利用疏散指示标志引导人员通过-6m标高位置处出口进行疏散的方法,提高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对西安地区地下车库进行调研,得到汽车出入频'度范围为0.23~1.33 h-1.采用模型实验和FDS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地下车库火灾烟气运动进行研究,分析烟气运动规律以及排烟量、火源位置和强度对烟气控制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排烟量增大20%,烟气浓度减小7%,能见度不与排烟量的增大成正比;火源位于空间中心位置的火灾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满足某剧场类高大空间机械补风效果的同时避免补风系统对排烟效果造成影响,获取最佳补风口垂直位置、补风风速等参数,采用CFD软件进行模拟,研究了补风口垂直高度对机械排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所选建筑内大空间,4.25m/s的补风速率对火羽流没有造成很大影响。随着补风口位置的不断升高,排烟效果也越来越好,当补风口靠近储烟仓下沿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烟气的流动。而从温度、CO体积分数和能见度三个指标来看,补风口高度越高,各项指标危险程度越低,在设定的机械排烟设置情况下均可满足人员疏散的时间需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超高层建筑烟气蔓延特性,明确热障效应对烟气沉降与人员逃生的不利影响,以探寻其塔冠空间排烟口与补风口的位置对火灾烟气沉降时间的影响。使用气流模拟软件Fluent和烟气模拟软件Pyrosim进行仿真模拟实验,得到室内温度竖向分布梯度与火灾烟气蔓延肌理。通过改变排烟口、补风口的位置高度,设置火灾场景,构建对比模拟实验,分析沉降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提出相对高效的排烟设计优化方案,从而减缓热障效应对烟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半地下汽车库作为烟气控制研究对象,运用FDS软件模拟计算半地下汽车库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在车库内的流动情况,并且通过分析发生火灾时温度和烟气层的能见度、高度等参数研究半地下车库的有效排烟-补风方式。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建筑结构、周边环境及地形条件下,可以采用顶部自然排烟口(采光通风井)和高侧窗补风的自然排烟补风方式代替整个防火分区机械排烟设计。  相似文献   

6.
对比了性能化规范与处方式规范中烟控系统设计的不同之处,包括防烟分区面积、挡烟垂壁高度、排烟量、排烟口数量、排烟口间距、排烟口风速、补风设置、补风量、补风口位置、补风口风速等若干方面,给出了规范条文设置的目的及其计算方法,还对基于两种规范的设计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通过FDS软件对某地下车库火灾烟气扩散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建立尽可能接近真实情况的物理模型的前提下,确定模型的热释放速率、排烟量以及模拟时间,分析排烟口的布置方式、排烟口风速、排烟口面积等3种不同条件对烟气层的发展和火灾控制的影响规律,得出了该地下车库不同火灾场景下的烟气浓度扩散、温度分布及可见度分布相应结论,为今后地下车库火灾烟气系统的优化设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FDS对某地铁车站站厅层火灾工况下的排烟和补风效果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依照规范设计的排烟系统能够满足烟气蔓延范围控制和楼扶梯口下行风速的要求;单侧补风导致烟气滞留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起火站厅层人员疏散的安全性。针对模拟结果进行优化补风设计,通过优化补风口的位置,使站厅层形成双向补风,提高了站厅层的排烟效率。建议在楼扶梯口位置不能保证地铁车站有效补风的情况下,在补风盲区增设机械或者自然补风系统。  相似文献   

9.
综述国内外在中庭类建筑排烟补风方面的研究现状,包括中庭进行机械排烟时理论补风量的确定、补风速度对烟气沉降的影响、补风口位置对烟气沉降的影响、自然补风口面积对烟气层高度的影响及补风对排烟效率的影响等,总结中庭类建筑火灾时补风的理论研究成果及相关规定,指出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FDS研究不同火源热释放速率下的补风口位置和补风量变化对大型体育场馆内烟气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补风量能够延缓烟气层下降速度,使场馆内达到的最高温度降低;补风口位于场馆下部时,顶棚区域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较低,烟气层下降速度较慢。此外,在实际烟气控制系统设计时,应注意补风气流不宜对火灾流场造成较大的扰动。  相似文献   

11.
烟囱的设计方案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特别是内衬的选择,与施工方案的选择休戚相关,需要结合各地气候条件、项目施工进度安排综合考虑,才能切实保障施工的可行性和达到质量要求。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内衬选型过程考虑的细节问题,对比内衬采用CL-80浇筑料和耐酸砖在施工过程和使用效果方面的区别,揭示了施工条件对烟囱内衬选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浅谈地铁基坑周边堆载对基坑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隧道施工中,经常会进行基坑开挖的情况,而基坑开挖必定会产生堆载的问题,为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需要对基坑开挖产生的岩土体堆载问题进行探讨。以某地铁区间为例,采取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基坑开挖产生的临时堆载问题进行了探讨,相关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中依托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某圆形支撑双层地下室的基坑工程为背景,研究了单排隔离桩在不同埋深以及双排高低组合隔离桩的布置型式,对盾构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并给出了该依托工程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土基上垃圾堆山的山体稳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繁雨  张莉  宋德楠 《工业建筑》1999,29(10):52-56
通过对天津市某垃圾堆山工程的研究,阐明土基上垃圾堆山的山坡稳定分析,山体稳定计算,地基稳定和沉降计算等山体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低温建筑技术》2020,(3):112-115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供临近地铁平面不规则布置基坑支护和变形控制方案,以天津某结建通道基坑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软件开展了不同本构模型(HSS模型和MC模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规则基坑导致围护体系受力复杂,对周边土体和地铁结构产生了复杂的附加应力,致使地铁结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HSS模型可以很好反应软土基坑土体变形特性,能够为风险等级较高的基坑提供精确的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建筑的形式逐渐变得更加自由和灵活,非传统形式背后的理性逻辑则是决定设计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悬链线模型的程序模拟,探索"数字链"背景下特定的建筑形式及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海水对树脂耐久性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水腐蚀环境对树脂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将两种树脂各25个试件置于实验室条件下的海水腐蚀环境中老化,其间每隔一定时间做拉伸试验,得到两种树脂的强度、弹性模量和伸长率对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经过拟合得到树脂的强度模型并提出强度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海水腐蚀环境对树脂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8.
温州地标设计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扼要介绍了温州地标的设计概况。  相似文献   

19.
建筑节能对建筑设计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由于建筑节能的现实需要及迅速的发展,促进了建筑各个领域的发展,建筑设计在建筑节能发展的促进下表现出蓬勃生机,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产品不断涌现。文中就此描述了建筑节能对建筑设计行业的深刻影响与促进。  相似文献   

20.
《工业建筑》2019,(11):169-176
为模拟对历史保护建筑的加固效果,采用100年前的历史建筑墙体拆下的青砖,设计3片砌筑砂浆强度低于1 MPa的低强度缩尺墙体,其中W1为未加固砖墙,W2为钢筋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砖墙,W3为UHPC加固砖墙。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钢筋网聚合物砂浆及UHPC材料单面加固对低强度砖墙破坏模式、承载力、延性、刚度、耗能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W1为剪切破坏,W2、W3均为剪切滑移破坏,明显提高了试件的承载力、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 W2和W3两种加固方式的对比,UHPC材料加固后墙体的承载力及各种性能优于钢筋网聚合物砂浆加固墙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