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道地药材研究的模式生物及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道地药材的物质属性是道地药材科学内涵的根本.生物学角度认为道地药材的表型包括药材性状、组织结构、有效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及其疗效等,其取决于道地药材原植物的基因型及其所处的环境,即"表型=基因型+环境饰变".为这一假说能得到科学的诠释,作者探讨了以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为材料建立可控的研究模型以及树立丹参为模式植物的思路与方法来研究道地药材生物学成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道地药材多指特定区域所产的历史悠久、品质佳、疗效好的药材。然而药材的道地区域在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大部分均存在产地变迁,这为道地药材产地的确立及其深入研究带来了困难。该文以黄芪和丹参为例,对各历史时期本草著作所记载的产地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中药材产地变迁的诸多原因,从人文、社会、自然3个方面解释了道地药材产地变迁的原因,为优质道地产区的确立提供本草学依据,也为道地药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丹参种源分布及道地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丹参药材的种源分布及道地性进行考察研究。方法通过对安国中药材市场调研和文献查阅,探讨目前丹参药材的种源及分布概况。结果丹参商品药材除正品外,尚有多种代用品流通使用,同时也有部分伪品干扰市场。结论丹参种源复杂,商品的来源及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丹参的无机元素含量及其生长土壤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为道地丹参提供土壤环境因子的依据。方法 :应用实地考察和室内化学分析研究丹参生长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药材的无机元素含量。所得数据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主产区的丹参对铜和锌元素的吸收具有富集作用 ;在丹参生长土壤的主成分分析中 ,主成分不明显 ,说明丹参对土壤生境适应性强。结论 :土壤生态环境不是形成道地丹参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丹参药材进行本草文献的考证及总结,归纳丹参的道地和功效变化的趋势.丹参的主要地产为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及四川,其功效以活血化瘀为主.丹参的药理有效成分现代多取其活血化瘀之功,具有降血压、改善心肌缺血和扩张冠状动脉、保肝、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脊髓微循环、抗肿瘤等作用,主要用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丹参栽培品、野生品及其不同产地丹参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差异比较。方法:药材性状比对,根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测量和比对。结果:丹参野生品与栽培品在药材性状差异为:丹参野生品根有数条,长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常呈鳞片状剥落。丹参栽培品根多分枝,表面砖红色或红棕色,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显微组织方面差异为:丹参野生品木质部导管有直径较大和较小的相间排列形成的导管束;有的产地样品皮层有石细胞。丹参栽培品无石细胞;导管径向或切向排列,未见导管束。道地药材川丹参与其他产地不同,其根较粗壮肥实,直径可达1.2 cm;质坚实,断面黄褐色,略呈角质样;根横切面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维管束19~24束,木纤维少。结论:丹参野生品与栽培品、道地药材川丹参与其他产地丹参在材性状与显微组织存在差异,可以通过药材外观形态、根横切面维管束的排列方式等特征鉴别。  相似文献   

7.
栝楼棚架-丹参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东两个主要道地药材为研究对象,对山东地产栝楼一丹参立体规模化栽培的选种、栽培管理过程进行研究总结,介绍栝楼.丹参规模化栽培的田间管理措施及其采收、加工过程,规范化种植当年,每亩可产鲜栝楼2500—3000公斤,丹参种苗30万株,研究结果表明,栝楼一丹参高效栽培模式适合栝楼大面积规范化种植,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天士力商洛丹参基地位于丹参道地产区的商洛,宜于丹参生长。本文报告了基地采用“政府 龙头企业 高科技 基地 家户”的发展模式,依据我国GAP指导原则,制订了丹参生产管理规范,实行规范化种植。为解决丹参品种混杂退化等问题,基地买断了中国药科大学培育的丹参优良新品系,提高了丹参产量,增加了丹参有效成份含量。认为该基地在规范化药材种植方面带了个好头,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丹参脂溶性成分的地域分布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全国不同产地丹参中脂溶性成分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地域分布特点。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的量,运用SAS统计软件分析丹参脂溶性成分相关性及其地域分布特点。结果回归分析表明,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量与二氢丹参酮Ⅰ量呈负相关,与其他两种呈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3个野生药材与山东和河南大部分产地、四川中江集凤镇栽培药材脂溶性成分较高聚为一类。建议丹参药材中二氢丹参酮Ⅰ≥0.02%,丹参酮Ⅰ≥0.03%,隐丹参酮≥0.02%,丹参酮ⅡA≥0.2%。结论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呈现地域性差异,传统道地产区的量较高。丹参药材中二氢丹参酮Ⅰ≥0.045%,丹参酮Ⅰ≥0.12%,隐丹参酮≥0.10%,丹参酮ⅡA≥0.35%,才能符合历史上药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天士力商洛丹参基地位于丹参道地产区的商洛,宜于丹参生长。本文报告了基地采用“政府+龙头企业+高科技+基地+家户”的发展模式,依据我国GAP指导原则,制订了丹参生产管理规范,实行规范化种植。为解决丹参品种混杂退化等问题,基地买断了中国药科大学培育的丹参优良新品系,提高了丹参产量,增加了丹参有效成份含量。认为该基地在规范化药材种植方面带了个好头,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丹参品种资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目的从生态型出发,研究国产著名道地药材川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大叶型、小叶型和野生型品种资源特性.方法采用道地主产区专题调研法和系统选择法,在无公害的适宜丘陵生态区,应用系统分离纯化种源和规范化种植(SOP)技术,3×5随机区组排列,连续3年品比试验及其专题实验研究,t检验比较.结果丹参大叶型、小叶型、野生型品种间的生物学性状及生产力、抗病性、商品产量特性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生态适应性、植株特征、花粉粒、染色体、同功酶和品质特性均有显著差别,综述了丹参品种资源特性.结论首次确立了川丹参的品种资源类型,建立了丹参品种资源分型研究的性状和生产力特性指标体系,小叶型丹参为川丹参的优质商高产新品种,利用具有繁殖能力的川野丹参品种资源填补了栽培川丹参不能有性繁殖生产的研究空白,传统主流大叶型丹参应十分注重复壮研究.本研究为丹参品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实施丹参的GAP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丹参主要居群的遗传关系及药材道地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郭宝林  林生  冯毓秀  赵杨景 《中草药》2002,33(12):1113-1116
目的 研究丹参主要居群的遗传关系及药材的道地性问题。方法 选择丹参主要产地样本44个(包括9个居群样本),进行RAPD分析,得到的扩增条带用NTSYS-pc和AMOV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从100多个引物中选择出11个多态性强和重复性好的引物,扩增得到129条带;(2)不同居群内多态位点比率为20.9%-55.0%;(3)用UPGMA法得到所有样本的聚类图,可分为6个主要分支组和3个组外个体,其中四川中江居群的5个样本聚为一组,并与其他样本遗传距离较大;(4)按产地分组,遗传差异的80.44%存在于居群内,8.29%来自于组内居群间,11.27%的遗传差异来自于组间。结论 (1)丹参居群内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2)山东和河南的栽培居群栽培种源来自于当地野生居群,尚没有进行人工选择,丹参酮ⅡA等成分的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栽培条件不理想;(3)地区间居群的遗传分化不均衡,四川中江和河北承德居群与其他居群距离较远;(4)丹参的道地性的确定应当依据现代的优质药材评价系统,山东和河南产的丹参也可主为是丹参的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商洛丹参的道地性与饮片等级评价标准。方法 收集陕西省商洛市六县一区13批次及外省6批次丹参样品,根据丹参根的直径大小,将丹参样品分为3个规格。采用HPLC法测定19批次丹参药材及39批次不同规格丹参饮片8个水溶性成分和4个脂溶性成分含量,运用指纹图谱及相似度评价系统、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19批次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各成分含量对不同规格丹参饮片进行等级判别分析。结果 指纹图谱及相似度评价及PCA分析显示来自商洛的13批次丹参分为一类,6批次外地丹参聚为一类,OPLS-DA分析共得到6个丹参差异性标志物。商洛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明显高于外省丹参,水溶性成分是外省丹参的1.5倍~2.5倍,脂溶性成分是外省丹参的3倍~6倍;不同规格丹参饮片水溶性成分含量与直径成正相关,脂溶性成分含量与直径成负相关。结论 商洛丹参具有道地性优势,不同规格饮片成分研究为丹参饮片等级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元四辉  阎海霞  杨西晓 《中药材》2007,30(9):1148-1150
目的:探讨以丹参素作为丹参药材和含丹参药材的制剂质量控制标准的可行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素的含量,比较了超声、索氏两种方法提取丹参药材中丹参素的含量以及室温留样观察含丹参药材的口服制剂中丹参素的含量变化。结果:丹参药材中丹参素的提取量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制剂中的丹参素含量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将丹参素作为丹参药材或含丹参药材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丹参酮类和丹参酚酸类化合物是丹参中两类主要的活性成分,其含量水平是丹参药效的决定因素,直接体现了药材的品质。为深入解析丹参的品质内涵以提升丹参品质,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以阐明丹参中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机制及累积特征。近年来,随着更高效的基因组、代谢组等研究手段的应用,丹参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本研究对该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丹参的活性成分及其药材品质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道地药材是中药质量评价的原创综合性指标,具有优形、优质、优效特征。经历了30余年,道地药材现代研究已产生了大量的文献数据,包括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类型,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内容分散、结构不一等特点,且各特征数据类型之间,彼此孤立或联系较少。该文基于1999—2019年以来CNKI期刊数据库中公开发表文献,对34种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生态特征、遗传特征数据等进行搜集、筛选和整理;利用知识库构建技术并结合道地药材特征数据特点,将上述特征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作为道地药材知识库的组成部分。基于海量数据,分别对数据元的知识组成、研究现状、药材现代产区与传统道地产区对比情况进行分析,并以丹参为例比较了现代产区与传统道地产区生态特征的差异。该知识库的建设将有助于道地药材科学数据的挖掘和使用,为道地药材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供资源管理和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研究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前提取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超声、煎煮、索氏提取三种处理方法丹参药材中丹参素的含量。结果:索氏提取可促使水解完全,使测得的丹参素含量最高。结论:索氏提取法作为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丹参和紫丹参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广新  李忠琼 《中药材》1996,19(7):342-343
本文对丹参和紫丹参的药材性状、组织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和紫外吸收光谱作了比较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19.
微波干燥丹参药材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波干燥方式、微波功率、切片厚度、药材载样量等因素对药材水分含量的影响,探讨微波干燥丹参药材水分含量变化和失水特性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微波干燥丹参药材,并利用外观物理性状质量评定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干燥的质量进行评价,并与常规干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的阴干、晒干和热风干燥等干燥方式相比,微波干燥丹参药材外皮颜色鲜亮红艳,断面呈淡黄色,质硬,参味浓,且干燥时间短、效率高,有效成分丢失少。结论采用控温微波干燥方式干燥丹参药材,速度快,效率高,物理外观质量明显提高;可有效减少丹参有效成分的损失,提高药材干燥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丹参药材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又名赤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丹参为生产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等中成药的原料药。市场上的丹参药材质量参差不齐、良莠难分,药材质量受丹参品种、产地、采收季节、炮制加工、贮藏等因素的影响。笔者从事中药材验收工作十几年,对丹参药材的检验积累了一些经验。现结合对丹参产地的考察,就丹参药材质量控制方面提出几点建议。1 建立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本草衍义》指出:“凡用药,必须择州土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元代《用药法象》则总结出“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