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使用越来越普及.由于沙果皮薄易伤、果实密集等因素,给采摘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因此,本研究小组针对现有沙果采摘机采摘效率低、果实破损高、人工成本高等缺点,设计了一款自走式沙果采摘机.首先,对自走式沙果采摘机的机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采用Creo 5.0软件对该机的升降台装置进行...  相似文献   

2.
桑叶采摘机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引言种桑养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 ,我国桑蚕业发展很快 ,随着种桑面积的扩大 ,广大桑农也遇到了一些难题 ,比如桑叶目前只能靠手工采摘 ,效率很低。为此 ,作者设计了桑叶采摘机 ,以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采桑效率 ,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1 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图 1 整机结构示意图1.手动操作机构  2 .增速机构  3 .开口空心齿轮轴 4.接叶篮  5 .桑树  6.刀片桑叶采摘机主要由手动操作机构、增速机构、开口空心齿轮轴和刀片、接叶篮等几部分组成 ,如图 1所示。手动操作机构主要用来把直线运动转化为圆周运动 ,操作者握住手柄 ,手…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对菠萝实现自动采摘的总体结构方案,主要由机架部分、采摘部分、刀具升降部分、动力传动部分和果实输送部分组成,并进一步阐述了传动方案。为便于经行机构上的干涉检查以及动力学特性研究,建立了基于SolidWorks的菠萝采摘机主体结构三维模型,优化了菠萝在导果槽中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4.
苹果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结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国内外已开发的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存在的不足,结合采摘苹果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一种苹果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其本体结构主要由夹持机构、切割机构、气动系统和传感控制系统等组成,并制造了样机,其机械本体质量只有1.3kg.在试验室里进行了采摘苹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末端执行器采摘方案合理有效,总体性能可满足机器人采摘苹果的要求,采摘一个苹果只需2.3s,对于采摘其他球状果实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摇杆式桑叶采摘机中桑枝拨动与桑叶采摘之间的时间协调匹配要求,选用圆柱分度凸轮机构作为间歇拨动装置,通过间歇拨动装置和桑叶采摘装置的协调配合,使桑枝能够及时进入圆环刀具口所在位置,保证桑叶的顺利采摘。采用空间包络曲面共轭原理建立了圆柱分度凸轮的数学模型,然后使用Pro/E三维软件的参数化建模功能进行三维设计和建模,结合在摇杆式桑叶采摘机设计中的相关结构参数建立了圆柱分度凸轮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干涉分析验证了该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并将模型转换格式导入ADAMS软件中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机构模型建立正确,各运动性能较稳定,满足了在桑叶采摘机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对该机构的优化设计、加工和安装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蔡芳兰 《南方农机》2023,(1):119-121
由我国花椒产业调查分析报告可知,花椒种植近年来虽然每年呈上升趋势,但却存在着劳动力缺乏和用工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制约花椒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采摘效率低,采摘方式以人工采摘为主,椒农老龄化严重,用工费用逐年攀升且花椒采摘机的使用率较低。基于此,笔者针对智能花椒采摘机展开研究,主要对采摘机的机械部分、测试部分、驱动机构、执行机构、控制部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测试,采摘机顺利通过测试,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水果采摘机包括机座、电机、调节机构、采摘机构、放置机构。其中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柱、旋转台、双摇杆机构和液压杆,采摘机构主要是由机械手构成,机座上设置有调节机构,可以将水果采摘机构送到需要采摘的水果下面,套住苹果,液压伸缩杆收缩,将水果拉扯下来,齿轮反向转动机械手张开,再移动水果采摘机构到另外需要采摘的水果下面继续采摘。本设计提供了一种水果采摘机,能实现自动连续的采摘水果,采摘效率高,最大程度避免了采摘过程对苹果的损害,尤其适合离地面较高而且人无法采摘的苹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大面积高垄种植草莓存在的采摘效率低、损伤率高等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草莓自动采摘机。该机基于机器视觉识别成熟草莓位置和精准定位,采用步进电机带动同步带运动,让末端执行器执行采摘动作的机构,可一次完成采摘、传送及收集等作业。该采摘机主要由采摘系统、传输系统和收集系统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在试验环境下对草莓的采摘速度为403.4颗/h,无损伤采摘成功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苹果采收的作业条件和实际需求,设计一种半自动苹果采摘收集机。介绍机具的结构组成,论述苹果夹持装置、果柄扭断装置、苹果输送装置等关键部件的设计思路。采摘收集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采摘高处的苹果,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刺梨生产采摘环节还没有刺梨采摘机。为此,围绕刺梨采摘机构设计问题,利用TRIZ理论的屏幕分析法对刺梨采摘进行系统分析,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竹耙方案原型,并对竹耙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进行衍生迭代设计,提出了耙型结构采摘机的初步方案。应用AD公理设计理论对初步方案的采摘机制和保护机制进行分析,建立了设计方程,判断设计方程的耦合性。最后,利用TRIZ理论的物场模型进行解耦,让设计方程符合公理设计的独立性原则,从而保证了刺梨采摘机械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红花丝的采摘主要靠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严重限制了红花产业化发展。为实现红花丝机械化采摘,研制了一种梳夹式红花采摘试验台。采摘试验台主要由控制箱、采摘头、动力传动系统及限位机构组成,采用端面凸轮与梳夹齿组合的方式,由限位杆将花球固定在合适的采摘位置,定、动梳齿夹紧花丝一并旋转,实现红花花丝与果球的分离。试验台旨在为红花采摘机的研制提供试验测试平台,工作性能稳定,为梳夹式红花丝采摘机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2.
果蔬采摘机器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果蔬采摘机器人是实现农业自动化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掌握果蔬采摘机器人的最新研究动态,将其尽早应用到生产实际,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简要阐述了果蔬采摘机器人的特点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结合当前在此领域的一些研究实例进行比较分析;从采摘机器人的移动机构、机械手、识别和定位系统、末端执行器4部分介绍了其结构组成与设计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开发的技术关键与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丛蓝莓采摘机采摘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我国蓝莓果实采摘效率,设计了一种高丛蓝莓采摘机。分析了采摘机设计要求与工作原理,估算了蓝莓树枝采摘频率和采摘惯性力。按照确定的设计要求,采用给定行程速比法设计了铰链四杆机构,运用图解法设计了双摇杆机构,并加工制造了采摘系统。为评价采摘系统果实采摘质量和机采与人采效率比,进行了蓝莓采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器采摘效率为829 g/min,是人工采摘效率的12.67倍;采摘果实破损率为8.3%,采净率为96.9%,未成熟果实脱落率为9.7%,该采摘机采摘蓝莓果实的质量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国枸杞采摘的效率低下、劳动力需求大等问题,设计一种振动式枸杞采摘机。整机由振动采摘装置、收集装置和输送装置等关键部件组成,振动采摘装置采用曲柄滑块机构作为激振源。通过对枸杞植株的模态分析,结合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分析,确定适宜的振动频率为20Hz,振幅为50mm。此工作参数下,枸杞采摘机的振动加速度,使枸杞熟果产生的惯性力大于果柄连接力,青果产生的惯性力小于果柄连接力,满足采摘要求。研究可为枸杞果实的机械化采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枣树多年生木本植物特点,以及我国华北地区枣类种植模式和品种特点,设计了一种适应丘陵与平原的枣类采摘收获机。整机主要由收集伞装置、振动装置、输送装置、分级筛选装置等组成,可一次性完成采摘、收集、清选、分级等作业。研制的枣类采摘收获机悬挂在拖拉机一侧,可以与不同型号的拖拉机配合使用,通用性好。该装置采用偏心振动机构,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成熟状态的枣类,而且采净率高、不伤树。  相似文献   

16.
果实采摘机械手的创新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果实采摘机械手是一种新型、实用的机械手,是一种为解决人们采摘高处果实难而创新设计的工具.为此,对果实采摘机械手进行了创新设计.该机械手结构轻巧,操作灵便;采用齿形剪,定位精度高;能进行自动分级采摘,避免了二次分拣;果实大小的界限、采摘高度范围均可自行调节,多方得益,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为了节省劳动力、提高苹果采摘效率,设计了单目视觉识别苹果采摘机。该采摘机可一次性完成苹果识别、定位、采摘、输送功能。整机分为运行、采摘、识别三大系统,主要对单目视觉识别苹果采摘机的总体结构、关键部件及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完善了整机功能,为智能苹果采摘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樊琛  曹凡  杨振坤 《农机化研究》2013,(1):129-132,137
针对农村果园收获作业急需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的现状,设计研制了一种小型可升降苹果采摘机。该机具有机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同时,主要介绍了小型可升降苹果采摘机的设计方案、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以及方案分析论证等。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大枣采摘方式多为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大且采摘效率低。在调查了大枣的生长环境及采摘特性后,研究分析了振动采摘收集机工作原理,设计完成适合大枣采收的振动式大枣采摘收集一体机结构设计。应用Solidorks软件建立大枣采摘收集一体机行走机构、采摘机构、激振机构、收集机构的三维模型,根据各工作机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完成振动式大枣采摘收集一体机的整体装配体。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云南省山地核桃收获机械化作业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采摘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对云南山地核桃物理特性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山地核桃振动采摘机。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了核桃采摘机的关键部件,建立了三维模型,并运用ADAMS对采摘机构进行仿真。运用ANSYS Workbench对核桃收获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合正交试验确定了采摘机的最优工作参数,为采摘机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以此为设计参数进行样机试制,进行了田间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核桃采摘机在汽油机转速为2500r/min(即振动频率为20Hz)时,树体伤害最小。根据正交试验可知:汽油机转速为2480r/min、夹持位置为1038mm、连杆长度为55mm时,性能最优。田间试验表明:仿真试验结果正确,核桃采摘机采摘率为85.58%,满足核桃采摘需求,且对核桃树枝几乎没有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