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10):2895-2898
综述了国内外水平管、垂直管和平板式降膜式吸收器的研究现状,对吸收器传热系数、传质系数和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发现在降膜式吸收器中,氨水溶液形成的液膜是研究重点,传热和传质的阻力主要来源于液膜一侧。分析表明,改善降膜表面,增加液膜的扰动,添加纳米材料和添加磁场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液膜的传热传质系数,进而提高吸收器的吸收性能。进一步改善计算模型,提高液膜的传热传质能力将会是吸收器未来的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计算方法适用于放热降膜吸收—冷却并给吸收器中液体的相互关系。问题:根据已知的物理数据要设法计算出用于氨的立式降膜吸收  相似文献   

3.
崔晓钰  李美玲 《化工学报》2006,57(5):1089-1094
将板式降膜吸收和膜反转技术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新形式的降膜型吸收器,即膜反转板式降膜吸收器.通过对这种吸收器进行流动传热传质分析,建立了描述其物理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流函数将控制方程进行变换,用有限差分法将变换后的方程离散,由TDMA方法编程计算这种膜反转板式降膜吸收器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的过程,对比分析板式、膜反转板式降膜吸收计算结果表明,在同样的条件下膜反转板式降膜吸收器比板式降膜吸收器传热传质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4.
我厂原有一套年产二千吨合成盐酸生产装置,用以平衡烧碱生产中的氯气。原装置采用的工艺流程为:两台降膜吸收器(10m~2)并排放置(图1)。氯化氢气体从1~#降膜吸收器出来再从2~#降膜吸收器底部进入,尾气氯化氢从2~#降膜吸收器顶部出来去水喷射泵;吸收水经转子流量计控制流  相似文献   

5.
河北宝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硕集团)原采用钢制合成炉生产氯化氢气体,从氯氢处理工序送来的氢气经氢气缓冲罐、阻火器.与来自氯氢处理工序的氯气经缓冲罐一起进入钢制合成炉内燃烧化合成氯化氢。氯化氢在空气冷却管内降温到120℃,送入石墨冷却器降温到30℃,进入一级降膜吸收器,与来自二级吸收器的稀酸并流吸收成为合格的盐酸;未被吸收的氯化氢气体从一级吸收器分气口出来,与来自尾气塔的稀酸并流进入二级吸收器的进气口,未被吸收的气体进入尾气塔进行吸收,不凝气经喷射泵后排空。  相似文献   

6.
石景祯  崔晓钰  徐之平  唐聪 《化工学报》2008,59(11):2756-2761
结合板式降膜技术与膜反转技术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型膜反转板式降膜吸收器。设计并建立了膜反转板式降膜吸收试验台,在试验台上完成了不同吸收压力、溶液流量、进口温度、冷却条件等对膜反转板式降膜吸收器传热传质性能影响的系列实验研究,得到该吸收器的传热传质性能。为膜反转板式降膜热质传递设备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紧凑的热质传递元件及设备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膜吸收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应用该技术分离和回收再生气中氨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氨气的去除率与吸收液的浓度有关;采用2%HNO3-25%NH4NO3作为吸收液,聚砜中空纤维膜组件为吸收器,去除率可以达到99.6%。  相似文献   

8.
郑州工业大学研究开发成功一种新型吸收器 ,它由内冷却系统和经静态混合技术强化的内件组成。该吸收器利用溶液的密度差 ,吸收剂在设备内自然循环 ,循环过程中不断破坏气液接触边界层 ,使吸收剂在设备内的停留时间延长。利用内冷却系统及时移走生成热 ,从而吸收过程在接近等温状态下进行 ,这就较好地解决了吸收中的热效应和气液双膜的阻力问题。该装置对热效应较高的吸收操作技术有新突破 ,解决了“合成二气”氨的回收、碳化“水平衡”及废水氨含量达标的问题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新型吸收器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微化工技术在流体流动、过程强化、传质与反应过程等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归纳整理了3种不同类型的微吸收器(微降膜吸收器、微通道吸收器和微网格吸收器)捕集CO2过程中的水力学性质和传质过程及其机理研究进展,并对3种微吸收器吸收CO2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微吸收器能快速工业化提出展望。其中重点介绍了微通道泰勒流吸收器的水力学流动特性,包括泰勒流气泡的生成机制、气泡和液弹的长度、气泡的输运和运动速度、气泡截面形状及液膜厚度和气液两相流压降;归纳了微通道泰勒流吸收过程的传质过程机理和传质系数的模型以及不同影响因素(通道截面尺寸,通道长度,主通道结构及入口形状,气、液相组成及其流速,吸收剂和系统压力)作用下CO2吸收效率和传质系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将换热设备降膜蒸发器作为一级吸收器,水喷射泵改为二级吸收器的尾气吸收工艺,从而可有效解决尾气(氯化氢气体)的吸收问题,并实现了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1.
亚磷酸是我厂的主要化工产品之一。在生产中所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氯化氢气体、夹带的亚磷酸和水份。原尾气处理装置工艺流程(见图1)为:尾气经二台并联的降膜吸收器吸收后,成为盐酸流入贮罐,剩余尾气经缓冲罐组吸收后排入下水道。吸收水(河水)经流量计控制计量后从降膜吸收器顶部进入。经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该装置工艺上不尽合理,对尾气不能有效处理,已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刘艳丽  徐士鸣 《化工学报》2005,56(3):417-423
根据船用条件下吸收器内溶液降膜吸收的特点,建立了摇摆状态下垂直管内TFE(2,2,2-trifluoroethanol,三氟乙醇)/NMP(N-methyl-2-pyrrolidone,甲基吡咯烷酮)降膜吸收过程中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转动附加惯性力对降膜流场中液膜厚度、速度、温度和浓度分布的影响.采用膜内积分与全隐式有限容积相结合的数值方法求解理论模型.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发现,在摇摆状态下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转动附加惯性力的存在使得速度和温度等状态参数的分布具有一定周期性和对称性.  相似文献   

13.
薄膜式设备     
<正> 薄膜式设备是一种把料液形成一层很薄的液膜,然后参予化工过程的一类设备,这类设备在化工过程中可用于蒸发(蒸发器),吸收过程(吸收器式吸收塔)解吸(提馏)过程(汽提塔或解吸塔)这类设备根据液膜形成的方式和流向不同,有升膜式、降膜式升-降膜式和回转刮板式等。虽然用途不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三级净化后的氯化氢气体在降膜吸收器中由无离子水吸收生成试剂盐酸。  相似文献   

15.
吸收式热泵系统的计算和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溴化锂吸收热泵系统中的主要设备——降膜吸收器的传质、传热过程,并提出了对具有传递阻力的热泵系统中,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的结果表明:在降膜吸收器中用螺纹管代替普通的光滑管,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有效温升和特性系数.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级串联鼓泡吸收器对NH3/CO2摩尔比为2:1的混和气体进行高气速选择性吸收,获得氨的总吸收率为96.7%,二氧化碳的总吸收率为33.1%,二级吸收器出口气相CO2摩尔含量达90.9%,液相氨碳摩尔比为5.85。将此吸收液在加压下精馏分离氨,基本可以把吸收液中游离氨回收。分离游离氨后的溶液在常压下进行解吸,蒸馏塔出口液体含NH3和CO2量仅为0.014%和0.006%,解吸气回串联吸收器进行循环吸收分离。对预计工业分离过程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分离1kg液氨需1MPa的蒸汽约3.2kg。  相似文献   

17.
李文 《中国氯碱》1993,(4):46-46
一.合成盐酸生产工艺沿革工业合成盐酸在国内已有60余年的生产历史,经过几代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其工艺过程尤其是吸收部分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早期盐酸生产中吸收过程是在填料塔内完城的,由于是绝热吸收,吸收热不能及时移走,吸收率较低,尾气中含大量氯化氢,污染环境,腐蚀设备和设施。70年代初期,降膜吸收器问世,于是填料塔改为降膜塔,在列管内吸收液籍膜状旋流吸收氯化氢。同时,吸收热经δ=3mm厚的石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降膜式吸收器的研究背景,综述了近年来降膜吸收器的强化传热传质研究成果,以及应用在吸收式制冷、化工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降膜式吸收器有待解决的问题。分析表明降膜式吸收器的研究应用日趋成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氯化氢气体的吸收为盐酸合成重要的单元操作,本文从介绍了采用石墨降膜吸收器吸收HCI的工艺计算方法及设备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石墨降膜吸收器结构特点,研究并提出了盐酸生产中降膜吸收器的设计方法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设计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