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通过对窖底酒醅进行多轮次循环发酵,得到高质量的多轮底发酵酒醅。同时,应用酯化酶回沙工艺强化积累多轮底发酵酒醅中的风味物质。然后将发酵好的多轮底酒醅与上层30天发酵酒醅混合蒸馏,使得多轮底酒醅中丰富的风味物质在酒精浓度相对较高的上层酒醅中得到充分的馏取。最后参与蒸馏的多轮底发酵糟醅与上层30天发酵的糟醅混合均匀后进入下一轮发酵。结果表明经过本试验可以将本厂浓香型白酒生产发酵周期缩短至30天,与42天生产发酵周期比较,窖池周转率提高40.6%,原酒特一级品率提高25%、特二级品率提高16%、优级品率提高25%、一级品率提高6%,各级原酒己酸乙酯含量提升2-3倍,四大酸、四大酯比例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2.
宋柯  杜岗  刘念 《酿酒》2008,35(4)
从白酒发酵副产物丢糟、黄水、底锅水中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出酒用香味物质(粮、糟增香液),并将其和天然己酸酯化生产出不同风味的已酸乙酯(天然己酸乙酯、窖香己酸乙酯、粮糟己酸乙酯),通过应用对提高酒质、增加酒体复杂微量成份效果明显.从发酵副产物中提取香味物质并转化为酒用香料,是未来酒用香料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鲁瑞刚 《轻工科技》2023,(3):30-32+73
通过对不同季节、糟烧白酒按流酒前后分五段进行取酒,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糟烧白酒蒸馏过程,流酒时间逐渐增长,酒精度、总酯、异戊醇、异丁醇、仲丁醇、正丙醇、甲醇、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都是先升高而后降低;总酸逐渐升高。蒸馏时把糟烧白酒按流酒时间进行分段勾调、贮存,可分为普通酒、高档糟烧白酒、低高级醇糟烧白酒、调酸用的糟烧白酒,开发出不同品种糟烧白酒;不同季节生产的糟烧白酒产量和质量不同,冬季黄酒糟密封发酵,需保温。  相似文献   

4.
来稿摘刊     
利用老窖黄水提高泰山特曲质量石磊,石岩,石月山东泰山生力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71000)选择发酵正常的老窖黄水,可直接使用,或加7%的原度酒混合均匀后,于30℃保温存放30d后再使用;也可加7%的酒尾和3%的大曲粉,于32℃存放30d后使用。在封红糟之前,把上述3种黄水中的其中一种,以每窖粮糟25~40kg的量回入窖中,注意洒均匀,使黄水从上面缓缓流入到母糟中。回完窖后封红糟,用塑料布封紧、踩实,发酵30d后蒸馏。使用该方法后,生产的半成品酒的总酸、总酯明显提高,优质品率提高了8%左右。(全文2100字,陶然)酸、总酯明显提高,优质品率提高了8%左右。(…  相似文献   

5.
用碳酸氢铵提高大曲丢糟酒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7、1988年间,我们陆续分别对我厂因酸大倒窖的大曲酒糟、大曲丢糟和60个保窖的大曲酒糟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利用碳铵降酸发酵酿酒的研究。解决了酸大倒窖的问题。第一排出酒即达正常标准,丢糟酒产量提高50%以上,每生产1吨丢糟酒厂增加纯收入1400元左右;60个保窖糟共产酒10吨,创效益14000元。并初步分析了碳铵在酒糟发酵中的作用,研究了它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及有关条件;建立了碳铵用量与入窖酒糟酸度相关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水喷淋洗糟降酸,结合减曲、加糖化酶、用AADY”新技术对回糟进行发酵,研究它对回糟降酸与回糟发酵醅的主要理化指标、产酒量及其酒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热水喷淋洗糟降酸”新工艺与传统的“蒸汽加热排酸”工艺相比,回糟降酸显著(p<0.05),可控制在2.0以内;(2)新技术与传统的回糟发酵工艺相比,回糟产酒量提高30kg/甑以上(p<0.05),且酒的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整粒高粱投料的浓香型白酒发酵糟醅为研究对象,追踪发酵期为360 d的糟醅在不同发酵阶段的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探讨其动态变化规律,并考察回酒蒸馏对有机酸的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粒高粱糟醅发酵过程中糟醅内淀粉质、还原糖等逐步消耗,水分、有机酸等逐渐累积;延长发酵期能够有效提高糟醅中有机酸含量,出窖糟醅酸度达4.19 mmol/10 g。回酒蒸馏工艺的糟醅产酒量比不回酒蒸馏提高约14倍,有机酸提取率增加7.29%;回酒蒸馏工艺的酒样总酸含量达2.22 g/L,感官评分为95分。  相似文献   

8.
新型麸曲酿酒发酵的实用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酒的产量和丢糟的资源利用率,运用自制新型麸曲对粮糟和丢糟进行酿酒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粮糟的总淀粉酒精收率提高了38.89%,丢槽的总淀粉酒精收率提高了10.25%,主要香气成分得到很大的提高;此新型麸曲对粮糟和丢糟的酿酒发酵的产量和酒的品质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酱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糟醅的微生物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以郎酒厂第4次酒入窖糟醅正常生产窖池为研究对象,研究发酵过程窖池糟醅中不同空间位置的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酱香型白酒糟醅发酵过程糟醅上、中、下层不同层面的各类微生物区系在数量上存在一定差异,总的分布趋势为上层高于中、下层,兼性厌氧细菌及其芽孢杆菌的数量分布亦是上层略高于中、下层。  相似文献   

10.
余有贵  熊翔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12):103-105
改变传统的回糟酿酒方式,采用“热水喷淋洗糟,减曲、加糖化酶、用AADY”新工艺进行酿酒,研究新工艺对回糟降酸与回糟发酵醅的主要理化指标、产酒量及其酒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水喷淋洗糟降酸”新工艺与传统的“蒸汽加热排酸”工艺相比,回糟降酸显著(p<0.05),可控制在2.0以内;新技术与传统的回糟发酵工艺相比,回糟产酒量提高30kg/甑以上(p<0.05),且酒的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TH-AADY和糖化酶在湘泉浓香型白酒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湘泉浓香型白酒的混蒸混烧工艺中添加TH-AADY和糖化酶,进行多季节连排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添加TH-AADY和糖化酶有助于提高出酒率和酒质,提高己酸乙酯的含量,抑制乙酸乙酯的生成,提高己酸乙酯/乙酸乙酯比值,突出湘泉浓香型酒的主体香成分己酸乙酯的特征;在投料量保持不变时,春夏季应采取较大的粮醅比,使入池淀粉浓度不高过17.0%;在翻醅及冬季生产期,应适当缩小配糟比,使入池淀粉浓度不低于16.0%;添加TH-AADY和糖化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孙悟)  相似文献   

12.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沉香型出池酒醅的细菌群落结构,并对其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理化指标方面,上层酒醅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下层酒醅(P<0.05),但其还原糖含量、酸度和酒精含量均显著低于下层酒醅(P<0.05);挥发性风味成分方面,沉香型酒醅中酯类物质是其优势风味产物,分别占上、下层酒醅风味含量的94.8%和86.8%,其中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丁酸等典型风味物质在下层酒醅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上层酒醅;细菌多样性方面,沉香型上层酒醅中的优势细菌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而下层酒醅中则以乳酸杆菌属为其唯一的优势菌;通过比较发现,上层酒醅中细菌的多样性较下层酒醅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红曲霉胞外脂酶具有较强催化己酸乙酯合成的能力,为了更进一步探讨多维发酵的有效途径,重庆诗仙太白酒业在普通窖、双轮窖、半年窖发酵粮糟中加入酯化红曲,进行生产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酯化红曲的应用使基酒中己酸乙酯的含量提高0.35~0.58 g/L,综合优级品率提高21%~25%,提高优质酒率效果明显,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二次发酵技术提高浓香型大曲酒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次发酵”技术是利用酒醅发酵产酒结束后的产香阶段,人为添加大曲粉、黄水、酒等物质,强化容内涵酷的产香,使酒质更香、更甜、更浓稠的一种工艺技术。应用“二次发酵”技术可提高酒中微量成分含量;酒中已酸乙酯最高达660mg/100ml(已酸乙酯可提高10mg/100ml),已乳比协调,平均低于1:0.4。应注意:(1)必须选择发酵正常的池口;(2)黄水、酒和曲粉的用量及其三者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探索浓香型白酒甑桶醅层高度及结构的设计对蒸馏效率及酒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单位质量糟醅的蒸馏效率随醅层高度的增加逐渐升高。醅层高度相同时,小直径的甑桶蒸馏效率高于大直径甑桶;甑桶的高径比较大时有利于强化蒸馏,符合增己降乳的原则,可有效提高蒸馏效率与酒质。  相似文献   

16.
李英俊 《酿酒科技》2006,(12):68-71
通过借鉴浓香型名优酒的传统工艺,结合风型酒生产工艺,对凤兼浓型白酒工艺进行技改。制曲方面调整制曲原料和配比,改革制曲工艺,包括工艺流程、润麦、原料粉碎、配料拌和、入房培养等;制酒方面采取高粱粉清蒸排杂、人工窖泥的培养、提高酒体中己酸乙酯含量等措施。结果表明,工艺技改后,酒的总酸、总酯分别增加了56%和42%,杂醇油下降18%,总酸增加0.025mg/100mL,总醇减少0.18mg/100mL;四大酯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己酸乙酯由28mg/100mL增至163mg/100mL,而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的增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1996年及1999年灌装的种子牌系列浓香型白酒的理化指标检测,发现在贮存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很大,总酸,固形物呈上升趋势,总酯,己酸乙酯呈下降趋势,其升降幅度与贮存时间相关,时间越长变化越大,贮存3年的高低度5个样平均总酸上升18.2%,28度样总酸上升28.3%,50度样总酸仅上升11%,固形物平均上升39.2%,28度样上升43%,50度样上升18%,总酯平均下降24%,28度样下降34%,50度样下降31%,己酸己酯平均下降32.4%,28度样下降59%,50度样下降32%,贮存6年的5个样总酸平均上升39.8%,28度样上升52%,50度样上升41%,固形物平均上升71.8%,28度样上升635<50度样上升77%,总酯平均下降42.4%,28度样下降54%,50度样下降31%,己酸乙酯平均下降51.8%,28度样下降69%,50度样下32%.  相似文献   

18.
夹泥发酵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富集己酸茼的窖泥做成的夹泥发酵,可有效增大窖泥与糟醅的接触面积,可使酒醅发酵更彻底,降低残糖含量,可明显提高酒中的酯类含量(特别是己酸乙酯),利用夹泥发酵对出酒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在卧龙玉液酒生产中使用复合香泥,在出酒率不变的情况下,使优质酒率提高了31.2%,酒中己酸乙酯含量提高了73.0%,主要酯类的比例更趋协调,酒的整体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