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长期血液净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及相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和粥样斑块面积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于我院住院或门诊行血液净化治疗的72例尿毒症患者(男性38例,女性34例)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分为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n=25),血液透析合并血液滤过组(HD+HDF组,n=30),血液透析合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组(HD+CRRT组,n=17),健康对照组(C组,n=25).分别在为期1年的治疗前后测定3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同期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面积.结果 MHD患者血清Hcy、IL-6、MCP-1、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DF组和CRRT组单次治疗后血清Hcy水平显著下降(P<0.01);行HD+HDF和HD+CRRT治疗的MHD患者1年后血清Hcy水平明显低于HD治疗组(P<0.05).同时颈动脉IMT值、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小于HD治疗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5;r=0.52,P<0.01).结论 Hcy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HDF和HD+CRRT治疗能显著清除Hcy,改善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的关系,探讨二者与糖尿病并发血管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的联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颈动脉IMT厚度,把4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IMT正常组及IMT增厚组,分别进行血脂、血浆Hcy、CRP的测定.同时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相关项目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Hcy、CRP显著增高(P<0.05).糖尿病患者中IMT增厚组Hcy、CRP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05),且糖尿病患者血Hcy和CRP与颈动脉IMT均呈正相关(P<0.05,P<0.01),Hcy与CRP也相关(P<0.05).结论 血Hcy和CRP可能参与AS的炎症反应,并在预测2型糖尿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水平的变化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分为3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正常组(IMT≤0.9mm,颈动脉IMT正常组,16例)、颈动脉IMT(IMT 1.0~1.2mm)增厚组(19例)和颈动脉IMT(IMT≥1.3mm)斑块形成组(25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乳胶浊度法测定3组患者Lp(a)水平;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组患者Hcy水平。结果颈动脉IMT增厚组、颈动脉IMT斑块形成组血清Hcy、Lp(a)水平均明显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均P<0.05),颈动脉IMT斑块形成组血清Hcy、Lp(a)水平均明显高于颈动脉IMT增厚组(均P<0.05)。颈动脉IMT增厚组、颈动脉IMT斑块形成组血清Hcy水平与血清Lp(a)水平均呈正相关(r=0.65、0.64,均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cy、Lp(a)水平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68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68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斑块类型,同时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RP、颈动脉IMT及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脑梗死组不稳定性斑块、稳定性斑块及无斑块组血清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CRP组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低C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IMT、粥样硬化斑块类型、血清CRP与急性脑梗死关系密切,CRP能间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是脑梗死病情轻重和预测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吴晓燕 《疑难病杂志》2011,10(4):258-259
目的观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S)的特点。方法 180例ACI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双侧颈总动脉远端、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起始段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粥样斑块并测量其大小。按结果分为CAS组62例(其中易损斑块32例,稳定斑块30例)、内膜增厚组48例及颈动脉正常组70例;并检测患者血浆LPA浓度,并与健康体检者50例进行对照。结果 ACI患者血浆LPA水平及IMT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组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均<0.01);易损斑块亚组的血浆LPA水平高于稳定斑块亚组(P<0.01)。结论 ACI患者血浆LPA水平增高,IMT增厚,LP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及其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邵振兴  孙金凤 《海南医学》2012,23(4):102-103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的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并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I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与颈动脉正常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10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患者,根据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组52例与不稳定斑块组52例;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24例、中度狭窄组42例、重度狭窄组38例;同时选取52例健康人群做对照.测定各组Fg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IMT、F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不稳定斑块组IMT、Fg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均<0.05);颈动脉硬化狭窄组IMT、F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各颈动脉硬化狭窄组IMT、Fg水平差异显著(P<0.05),随着狭窄程度越重,IMT及Fg含量越高.结论 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与狭窄程度均与Fg水平相关,Fg可能通过增加IMT影响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新蝶呤(Np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诊治ACI死患者68例为ACI组,选取同期行健康检查的体检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多普勒超声仪测定2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ELISA法测定2组血浆Hcy、Npt,酶直接法测定血浆LDL-C,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CRP。结果 ACI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91.1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00%(P<0.05);ACI组血浆LDL-C(4.98±0.89)mmol/L、Hcy(38.96±4.89)μmol/L、Npt(2.45±0.48)ng/ml、CRP(6.89±0.48)mg/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2.86±0.93)mmol/L、(18.02±3.88)μmol/L、(1.38±0.59)ng/ml、(1.58±0.56)mg/L(P<0.05),而颈动脉IMT(1.85±0.32)mm大于健康对照组(0.42±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中软斑亚组、混合斑亚组血浆LDLC、Hcy、Npt、CRP水平显著高于硬斑亚组(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血浆LDL-C、Hcy、Npt、CRP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412、0.326、0.345、0.369,P<0.05)。结论 ACI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浆LDL-C、Hcy、Npt、CRP水平显著高于斑块不稳定患者,提示血浆LDL-C、Hcy、Npt、CRP水平可反映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7,(1):43-45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胱抑素C(Cys C)的相关性。方法:将青年脑梗死76例作为研究组,按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内膜正常组16例、内膜增厚组27例及斑块形成组3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Hcy、hs-CRP及Cys C水平,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研究组IMT值,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Hcy、hs-CRP及Cys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内膜正常组和内膜增厚组(P<0.05),内膜增厚组显著高于内膜正常组(P<0.05)。内膜增厚组IMT和斑块形成组IMT均与Hcy、hs-CRP及Cys 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Hcy、hs-CRP及Cys C均与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是判断病情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判断青年脑梗死患者是否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选择5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纳入观察组,58例未合并脑梗塞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Hcy及颈动脉I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患者中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735,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情况较单纯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Hcy参与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石伟利  陈瑶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2):1412-1415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采血测量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观察三者在CHF患者中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我科住院的CHF患者60例为CHF组,对照组入选正常人50例,CHF组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法Ⅱ、Ⅲ、Ⅳ级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及CHF组分别测量HCY、cTnI、CRP。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CHF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析HCY、cTnI、CRP和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研究CHF患者血浆HCY、cTnI、CRP的表达。结果:①CHF组治疗前HCY、cTnI、CRP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不同心衰级别组间比较:随着心衰级别升高HCY、cTnI、CRP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相关性分析:HCY、cTnI、CRP与左室射血分数成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径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CHF患者HCY、cTnI、CR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密切相关,并随着心功能程度的增加及LVEF的降低而升高。可间接反映临床心功能程度。②CHF患者血HCY、cTnI、CRP三者水平升高的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采血测量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观察二者在CHF患者中表达变化。方法:60例患者为CHF组,对照组入选正常人50例,CHF组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法Ⅱ、Ⅲ、Ⅳ级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及CHF组分别测量HCY、CRP。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CHF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eft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①CHF组治疗前HCY、CRP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不同心衰级别组间比较:随着心衰级别升高HCY、CRP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CHF组治疗后HCY、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相关性分析:HCY、CRP与左室射血分数成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径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CHF患者HCY、CR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密切相关,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级数的增加及LVEF的降低而升高。可反映临床心功能分级水平。②CHF患者HCY、CRP水平随患者心功能的改善降低,其水平的测定对评价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从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1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30例已发生肾衰竭的患者为实验Ⅰ组,余30例肾衰竭前期患者为实验Ⅱ组,选取50例2008年年底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Ⅰ组血清Hcy为(28.98±8.20)μmol/L,实验Ⅱ组血清Hcy为(16.58±5.57)μmol/L,对照组血清Hcy为(7.65±4.82)μmol/L,60例慢性肾衰患者血清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Ⅰ组血清Hcy高于实验Ⅱ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较健康人群有显著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文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110-1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老年慢性。肾脏病(CKD)的血清表达水平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2011年6月的106例CKD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健康人9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RP、血清肌酐(SCr)浓度。结果血循环中CRP在慢性肾脏病中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加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中增高的C-反应蛋白(CRP)可能通过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合成分泌增多,从而促进CKD肾功能的恶化,因此CRP的检测可以作为老年慢性肾脏病损伤程度的一个指标,为肾脏损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片对中老年慢性肾炎患者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 60例中老年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雷公藤多苷片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CRP、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的变化。结果治疗3月后,雷公藤组的24h尿蛋白定量、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肾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能减轻中老年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排出,该作用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CRP的抗炎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3组:血液透析组(HD)、血液透析滤过组(HDF)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D+HP),比较对血清iPTH、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清除率以及对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 (1)HD+HP组治疗前后血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D+HP组和HDF组治疗前后血iPTH、IL-6、TNF-α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D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D+HP组iPTH、IL-6、TNF-α清除率比HDF组高(P<0.05)。(2)HD+HP组、HDF组治疗后骨痛和肌无力、皮肤瘙痒、心绞痛等均明显好转,有效率均优于HD组(P<0.05);HD+HP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HDF组(P<0.05)。(3)患者CRP与IL-6(r=0.554,P<0.01)、TNF-α(r=0.572,P<0.01)及iPTH(r=0.541,P<0.01)呈显著正相关,iPTH与IL-6(r=0.533,P<0.01)、TNF-α(r=0.516,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HD+HP可有效清除iPTH、IL-6、TNF-α及CRP,从而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减轻临床症状;HDF亦能有效清除iPTH及IL-6、TNF-α,但清除效果不及HD+HP;HD不能有效清除IL-6、TNF-α、iPTH及CR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B型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住院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验组)及150例心脏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外周血BNP及CRP的浓度,比较正常对照组及慢性心力衰竭组BNP、CRP浓度变化,同时在给予治疗组治疗后2个月复查BNP及CRP的浓度,对比前后BNP及CRP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BNP、CR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经治疗后2个月BNP、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存在心脏结构的重塑和非特异炎性反应,外周血BNP、CRP浓度显著升高,而经治疗后此两项指标显著降低。BNP、CRP浓度的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维持性HD治疗患者及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但还未透析患者,用高分辨彩色B超检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同时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P)、ALB、TG、TC、及LDL,分透析组及非透析组,并按斑块情况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设健康对照组.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衰方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微炎症状态影响及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纠正肾脏微循环,治疗原发疾病等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肾衰方"治疗,以"补脾益肾、祛瘀解毒"为治则,持续治疗4周为1疗程,共2疗程。治疗前、治疗4周时及治疗8周时收集血液标本,测定肾功能保护(CCR、BUN、Scr、β2-MG)、微炎症状态(CRP、IL-6、TNF-α)和免疫功能(CD_4~+、CD_8~+、CD_4~+/CD_8~+)指标,同时对2组间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4周、治疗8周时CCR升高,BUN、Scr、β2-MG降低,CRP、IL-6、TNF-α降低,CD_4~+、CD_8~+、CD_4~+/CD_8~+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4周、治疗8周时CCR较高,BUN、Scr、β2-MG较低,CRP、IL-6、TNF-α较低,CD_4~+、CD_8~+、CD_4~+/CD_8~+较高(P0.05)。对照组有效率74.36%,低于研究组92.31%(P0.05)。结论肾衰方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起到抑制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保护的作用,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101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n=32),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36)和急性心肌梗死组(n=33),于入院后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析Hcy及CRP的水平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的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分别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到三支病变,Hcy及CRP水平逐渐增高,但CRP差异更显著。【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对临床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