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中医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名狼疮性肾炎患者予以验方取汁150mL/次,日1剂,分2次饮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3个疗程。结果:30例患者缓解率为53.3%,总有效率86.6%。结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选择15例经强的松1~1.5mg/kg·d-1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观察6~8周,尿蛋白无明显减少,加用霉酚酸酯治疗,开始3个月剂量为0.75g,每天2次;后改为0.5g,每天2次,持续6个月,总疗程9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随访9个月,发现霉酚酸酯能显著减少狼疮性肾炎患者蛋白尿,各种自身抗体逐渐转阴,无明显毒副反应。表明霉酚酸酯对单用激素无效的狼疮性肾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副作用小,是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试用大剂量氢化泼尼松酸钠冲击治疗2例“难治性”狼疮性肾炎,近期疗效尚好,道报如下: 例1张某某,女性,26岁,未婚,工人。反复浮肿半年余,于1979年2月14日住院。住院前6个月"感冒"后发现颜面浮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原发及继发的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疾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9例经常规治疗无效、排除了继发性因素所致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及3例狼疮性肾炎(LN)患儿采用MMF治疗,INS患者联合激素治疗,MMF剂量均为20~40mg/kg.d,分2次餐后服,1~3月后减半量维持,总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1个月后10例尿蛋白转阴,2例尿蛋白减少(均为INS),浮肿全部消退,近期有效率100%.2个月后血浆白蛋白、血胆固醇均恢复正常,3个月后尿蛋白均转阴.结论MMF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及狼疮性肾炎疗效确切、安全、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雷公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环磷酰胺治疗无效的狼疮性肾炎病人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疗效。结果:雷公藤多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18例,3个月后显著缓解及完全缓解率合计为33.4%,6个月后为66.6%,P<0.05。结论:对环磷酰胺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狼疮性肾炎,联合应用雷公藤多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 (MMF)治疗狼疮性肾炎 (特别是Ⅲ和Ⅳ型 )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91例狼疮性肾炎患者 ,67例行肾活检 (其中Ⅲ型狼疮性肾炎 2 0例 ,Ⅳ型狼疮性肾炎 47例 )。将患者分为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CYC)联合治疗组 (CYC组 ) 1 5例、糖皮质激素和MMF联合治疗组 (MMF组 ) 76例 ,治疗时间 6个月 ,CYC用量为1 g/月 ;MMF前 3月 1 .5g/d ,后 3月 1 .0 g/d ,应用 6个月。定期了解尿改变、肾脏功能、血清免疫学指标并记录副作用。结果 :①MMF的疗效 :应用 6个月后 2 4h尿蛋白量明显低于用药前 (P <0 .0 1 )和同期CYC组 (P <0 .0 5) ;尿红细胞减少 50 %的例数为 59例 ,显著高于CYC组 (P <0 .0 5) ;MMF可明显降低狼疮性肾炎患者血尿素氮和肌酐的水平 ;②MMF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免疫学的影响 :MMF治疗 6个月后 ,血清IgG水平降低 ,C3、C4 水平升高。MMF治疗 1 2周后 ,抗ds DNA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CYC组。③MMF副作用 :主要为感染 (8例 )、胃肠道反应 (8例 )等。结论 :应用MMF是治疗狼疮性肾炎 (特别是Ⅲ、Ⅳ型 )有效的方法 ,其副作用较小 ,安全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张旭东 《海南医学》2004,15(8):47-48
目的 讨论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儿童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使用大剂量IVIG(200-400mg/kg/日,连续3-5天)治疗儿童狼疮性肾炎,观察浮肿消退时间、尿蛋白、尿红细胞减少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肾功能好转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使用IVIG辅助治疗组各项临床指标恢复快,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讨论 IVIG作为一种具有抗自身抗体等免疫调节功能的制剂,对处于急性期的儿童狼疮性肾炎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方明  艾儒棣 《美中医学》2010,7(5):39-41
重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特徵是大量蛋白尿、伴低蛋白血症而出现胸水、腹水、全身浮肿等症状,其临床表现以脾肾阳虚证较为常见。通过一例重症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来分析其发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剂药物,再次证实了用温补脾肾法治疗脾肾阳虚证这一类重症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我院曾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逆转二例狼疮性肾炎并严重肾功衰竭,现报告如下。 1.患者(病案号67628)罗某,女性,20岁,广东人,因全身浮肿二个月伴恶心、呕吐一个月于1983年4月23日入院。入院前二个月,出现面部及下肢浮肿,尿少,食欲不振,在当地医院诊为“急性肾炎”,经输液、利尿等治疗未见好转,且逐日加重,日尿量减少为200~300ml。 颜面潮红,眼睑红肿,鼻旁两侧皮肤呈现蝶形红斑,双上肢及腕部,双下肢皮肤可见散在斑丘诊,双下肢轻度浮肿。白细胞7200/mm~3,中性杆状3%、分叶75%、淋巴18%、  相似文献   

10.
王林森 《右江医学》2004,32(5):418-419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 (MMF)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 (RLN)的疗效。方法 采用MMF(10 0 0~ 2 0 0 0mg/d)联合强的松 (10~ 3 0mg/d)口服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 2 0例 ,疗程为 3~ 12个月。 结果 MMF +强的松治疗 3个月 ,完全缓解 8例 ,显效 5例 ,有效 3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80 %。血清蛋白、2 4h尿蛋白显著减少 (P <0 .0 1)。血尿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 <0 .0 1)。结论 MMF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并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6岁。因间断发热、眼睑浮肿4年,加重伴咯血半月入院。患者于2007年7月因乏力、眼睑浮肿、伴发热、体温38~39℃住院后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并于2007年8月在上级医院行肾活检,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炎(Ⅳ型)。入院后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3 d、环磷酰胺冲击1次后,改为口服强的松片30 mg/d,血浆置换及血液  相似文献   

12.
梁桂仪 《广东医学》2006,27(4):592-593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配合激素和中药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8例Ⅳ型狼疮性肾炎肾衰竭患者,以霉酚酸酯1.5 g/d分2次口服,同时口服中等剂量强的松,中药辨证施治,疗程6~12个月,观察狼疮性活动分数,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尿蛋白、ANAd、sDNA、补体C3、C4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2例,缓解率为88.9%。结论霉酚酸酯配合激素和中药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肾衰竭,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复发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赵艳  陈娜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7):864-865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54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0.5g/d冲击,连续3d后,改口服强的松1mg/(kg·d)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环磷酰胺0.4~0.6g/d静脉滴注。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24h尿蛋白、血肌酐、尿红细胞、血沉均比治疗前降低,补体C3升高;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为62.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DNA免疫吸附剂对狼疮性肾炎进行血液灌流治疗,以清除致病抗体及其免疫复合物.方法:选择3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运用DNA免疫吸附柱治疗.结果:30例狼疮性肾炎吸附后1~2天发热、关节痛消失,2周(86.8%)皮损消失,血常规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无影响,所治疗3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访12~44个月,与未用此法治疗对照组3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相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病死率显着下降(P<0.01).结论:DNA免疫吸附剂对狼疮性肾炎效果好,并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莫维光 《微创医学》2003,22(6):825-828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各种类型病变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171例狼疮性肾炎肾穿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根据WHO1982年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并分别进行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和肾小管间质病变(TIL)评分.结果病理类型以Ⅳ型LN最多,占52%,其次是Ⅱ型(22%)和Ⅴ型(16%),Ⅵ型最少(0.6%).各型病变中以Ⅳ型最重,皮肤浮肿是各型L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相关性,Ⅳ型和Ⅴ型LN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Ⅰ、Ⅱ、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柳凤琴  叶青 《吉林医学》1996,17(5):313-313
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引起一过性失明及精神障碍1例报告柳凤琴,叶青,杨红,谢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130062)1病历摘要男患,45岁,因双下肢浮肿尿少半个月入院,于此次入院前3年因皮肤病去北京友谊医院诊治,病理活检:“皮肤呈红斑狼疮改变”。...  相似文献   

17.
171例狼疮性肾炎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维光 《医学文选》2003,22(6):825-828
目的 分析狼疮性肾炎各种类型病变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171例狼疮性肾炎肾穿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根据WHO1982年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并分别进行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和肾小管间质病变(TIL)评分。结果 病理类型以Ⅳ型LN最多,占52%,其次是Ⅱ型(22%)和Ⅴ型(16%),Ⅵ型最少(0.6%)。各型病变中以Ⅳ型最重,皮肤浮肿是各型L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 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相关性,Ⅳ型和Ⅴ型LN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Ⅰ、Ⅱ、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F)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肾炎患者,用LF20mg/d口服,疗程为3个月,同时设对照组12例继续用环磷酰胺(CTX)治疗,比较1个月和3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时LF组所有临床观察指标即有明显改善(P<0.05),而CTX组改善不明显.3个月时LF组在提高血红蛋白、降低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数方面与CTK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LF组治疗后ANA、抗dsDNA抗体转阴及补体升高明显(P<0.01),与CTX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毒副作用:LF组表现为-过性皮疹、轻度白细胞下降、脱发、瘙痒;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LF治疗狼疮性肾炎安全有效且物美价廉.  相似文献   

19.
郭宏  冯学亮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59-1459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胶囊(骁悉)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骁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服用骁悉6个月后所有患者的尿蛋白减少,白蛋白升高。结论采用骁悉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尿毒症的治疗 .方法 :对 18例狼疮性肾炎尿毒症进行腹膜透析 ,给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 .结果 :18例狼疮性肾炎尿毒症中 14例 (77 8% )患者脱离了透析 ,10例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 ,脱离透析的平均时间为 (38 6± 19 5 )月 .结论 :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患者 ,并不等于终末期肾病 ,在有适应症时 ,经积极治疗 ,肾衰可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