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上海长风八号西地块公租房工程实例为背景,对其基坑开挖后周围土体的变形情况及对邻近地铁13号线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根据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软土地区浅基坑开挖时,坑底在隆起变形时会使隧道受到偏压影响,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基坑底部土体,可以有效控制基坑隆起和隧道受偏压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三轴常规与卸荷试验结果,利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进行无支撑基坑开挖工程的设计计算,比较分析基坑工程开挖计算中常规与卸荷本构关系对基坑的水平位移、水平方向的土压力、坑周地表的沉降、坑底隆起的影响,指出卸荷本构关系更适用于基坑工程稳定性评价与支护结构设计,旨在为今后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基坑开挖的模拟分析中,考虑土体的卸荷膨胀及加载硬化等性质,选用一种更适用于土体开挖的Hardening-Soil本构模型,对深基坑开挖阶段支护结构变形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不同开挖阶段的内支撑的轴力变化、围护桩的力矩变化、以及桩的水平位移的变化,计算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土的特性,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依托上海地铁轨道交通某地铁站工程,采用密集分布式光纤光栅感测技术(FBG)对深基坑开挖中坑内土体隆起、基坑上部结构沉降和中心立柱桩变形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坑隆起剖面的光纤监测系统,获得基坑底部土体多场多参量随时空的变化。监测结果表明:FBG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基坑开挖全过程的监测,能够获取从下到上不同深度处的土体的隆起量。基坑在开挖后,由于卸荷与土体的应力释放,底部土体的隆起会呈现中间大两侧小的现象,上部结构监测中也验证了这一点,布设在混泥土支撑上与中心立柱同一竖直方向的静力水准相较于两侧的静力水准产生了相对的隆起量。研究成果为实现基坑隆起的智能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基坑开挖的安全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软土深基坑坑内土体加固控制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结合现场实测结果,研究基坑坑内土体加固控制变形的规律性。认为坑内加固提高了土体强度,减少了基坑坑底隆起量和基坑侧向位移,使基坑土体塑性区范围明显缩小,对控制变形是有效和显著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限单元法,通过有限元程序来进行模拟计算.将所研究问题假定为平面应变问题;岩土体为理想弹塑性模型,采用平面四节点等参单元,遵循适于岩土的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桩与岩土体之间通过设置接触单元来模拟基坑围护桩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重点分析建筑物与基坑的不同距离、基坑围护桩的刚度变化和围护桩底端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变化时基坑开挖对围护桩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湖泊相沉积的深厚淤泥土场地开挖深基坑,由于坑底卸荷隆起导致基坑边坡位移、失稳是一个常见的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采用粉喷桩多孔板暗撑加固抗隆起技术,与边坡喷锚网、钢管桩联合支护结构相结合.实践证明,取得了安全、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程杰林  徐杨青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20(11):697-699,718
在湖泊相沉积的深厚淤泥土场地开挖深基坑,由于坑底卸荷隆起导致基坑边坡位移、失稳是一个常见的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采用粉喷桩多孔板暗撑加固抗隆起技术,与边坡喷锚网、钢管桩联合支护结构相结合。实践证明,取得了安全、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深基坑开挖对于地表沉降、基底隆起、挡墙位移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基坑工程中的重要课题.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模拟了内撑式和悬臂式围护结构基坑的开挖,研究不同的开挖方式引起的变形规律,经过对比分析得出较为合理的开挖方式,对基坑工程施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基坑土层较为软弱、作业空间狭小且施工工期紧张,通常的基坑支护方法又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锚定式双排桩支护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锚定式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结合一工程实例,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分析得出锚定式双排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护结构,能有效地控制基坑周边建筑与土体的变形,支护效果良好,可在类似基坑支护设计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SMW工法型钢起拔过程中不同因素对周边土体变形的影响,基于南京某电缆隧道工程SMW工法型钢起拔工程实例,对拔除型钢后的基坑周边土体变形进行了监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将地表沉降及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对不同弹性模量以及拔桩顺序下周边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弹性模量不超过600 MPa时,水泥土弹性模量每增加100 MPa,地表平均累计沉降相应的会减小,减小幅度在16.2%~19.5%,增加弹性模量能有效减少距钢板桩6 m内的地表沉降;不同的拔桩顺序形成的地表沉降差值不超过0.65 mm。  相似文献   

12.
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在公路工程的软基处理中得到了应用,而在这些工程中路堤是一种柔性基础,与CFG桩复合地基技术的刚性基础假设不同。利用ABAQUS大型通用性有限元软件研究了桩长、桩土模量比、垫层厚度和模量、路堤土模量、桩端土和桩间土模量比对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得出了桩长、桩与桩间土模量对桩土应力比n有很好调控性,垫层刚度对桩土应力比影响不大,垫层效应主要体现在垫层厚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碎石或灰土圆柱芯增强体与粘性土组成的复合地基单位桩模型,模拟试验现场碎石桩和灰土桩的工作状态,探讨桩土复合体的变形模量比与桩土应力比之间的关系。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水平方向还是纵向,复合体的变形模量和强度都不是两种材料按一定几何比例的简单叠加;两种材料变形模量的比值也不能反映复合试样中的桩土间的应力分配。  相似文献   

14.
郑东新区土钉墙加微型钢管桩基坑支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郑东新区基坑工程采用土钉加微型钢管桩成功支护的实例,详细介绍了土钉与微型钢管桩相结合的复合土钉墙支护中微型钢管桩的作用机理,促进了该项支护技术在工程中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PRC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龙湖D2地块基坑支护工程中,支护桩对应土层为素填土、粗砂、粉质粘土。采用PRC-I 600AB110单节预应力管桩作为支护桩,桩径600 mm,桩长分别为7 m和8 m,桩端进入粉质粘土地层约3 m深。该桩刚度大,施工速度快。基坑开挖后,坡顶地面未出现明显裂缝和沉降。基坑经过监测,水平、竖向位移等监测项目均在允许位移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南京钢铁集团新钢铁厂碎石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从桩身的密实性和连续性、桩体周围土的隆起量以及桩间土挤密效果3个方面对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在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场地中沉入预制桩的可能性,进行了预制桩沉桩试验。结果表明:该场地沉入预制桩是可能的;经低应变检测,试验桩全为完整桩;位于沉管碎石桩中心或桩间土部位的试验桩,其桩身垂直度偏差满足规范要求,但位于碎石和土交界部位的试验桩,桩身垂直度偏差超出规范要求。设计时应避开碎石和土交界部位布桩。试验结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郑志衡 《矿冶工程》2008,28(2):24-26
介绍了喷粉桩加固软土地基的优点及其施工注意事项。结合实践经验, 分析了影响喷粉桩复合地基及桩强度的因素。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喷粉桩设计。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基坑的开挖,当基坑的土压力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承压水的水头压力将大于基坑底土体浮重力,形成管涌、侧涌等现象,造成地基土上浮开裂。针对深层承压水的隔断技术措施,结合上海三至喜来登酒店基坑工程的特点,分析讨论了超深搅拌桩在隔断深层承压水的应用效果,对于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