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缘距肛缘1.9~4.5 cm)行腹腔镜TME联合ISR术。病例选择标准: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直肠指诊肿块可以推动;腔内B超、MRI或CT提示无外括约肌受累;无远处转移;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腹部:在腹腔镜下TME法分离直肠及其系膜至肛提肌水平。肛门部:切开肛管黏膜至内外括约肌间隙,沿间隙向盆腔分离,与腹部操作部位会合,移除标本,结肠肛管吻合。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8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40~160 ml,平均100 ml。手术切缘均阴性。10例未行回肠造口者中发生吻合口漏3例,加行回肠造口术及充分引流后痊愈。全组随访12~4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排便3~10次。术后1年排便次数减为每日1~4次,控便时间可达5 min以上。根据Kirwan分级,1年后肛门功能Ⅰ级+Ⅱ级16例,Ⅲ级2例。结论选择合适的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没有侵犯外括约肌的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是可行的,能体现根治、保肛、微创和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4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SR术治疗。按TME原则完全游离切除直肠后,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完成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者改行Mile’s术式,13例行回肠预防性造口,2例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比较满意,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9-40个月,1例于术后15个月发生肝脏多发转移再次入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对于术前评估早中期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肿瘤没有侵犯肛门内括约肌,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RS术是安全可行的,提高了保肛成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局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腹腔镜下行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年余住院的54例直肠癌患者文施在腹腔镜下行TME保肛于术。54例中51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包括前切除14例,低位前切除(吻合门距离齿状线2.0cm以上)19例,超低位前切除(吻合口与齿状线的距离小于2.0cm)16例,结肠-肛管吻合(吻合口位于齿状线)2例。3例中转开腹;其中2例因Dukes C期肿瘤已浸润肠管周围,1例因骨盆狭小,肿瘤距肛缘7cm.腹腔镜下操作困难而中转开腹。结果 51例腹腔下TME的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10~210(平均145)min;术中出血30~80(平均50)mL;术后48~36h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时间7~14(平均9)d。术后应用止痛剂20例。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控便功能的恢复旧吻合口高低而存在差异.6个月后均恢复正常排便功能。51例术后均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均尤操作孔种植和肿瘤复发。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TME保肛手术安全可行,其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微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66例患者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患者完成腹腔镜TME保肛术,其中3例行回肠预防性造瘘,1例中转行Miles术。手术时间(158.2±12.8)min,手术切除淋巴结14~28枚,肿瘤下缘距远切缘(2.26±0.27)cm。术后恢复排气时间2~5 d。术后总并发症率18.5%(12/65),其中吻合口瘘5例(7.7%),4例进行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二次手术行横结肠造瘘术后痊愈。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0个月),局部吻合口复发2例,均二次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7例远处转移,其中死亡3例。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经训练,术后12个月肛门功能的优良率为89.2%。结论腹腔镜TME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不仅能达到根治要求,而且保肛术效果良好,符合现代外科对低位直肠癌根治和保肛并重的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排便功能评估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7例采用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患者,术后着重做好排便功能的评估、肛周皮肤护理、排便功能康复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追踪与随访等。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有66.7%、82.4%、91.2%的患者排便功能达到良好;术后6个月患者均能区分排便与排气,无需长期使用抗泻药和严格控制饮食。结论合理的术后排便功能评估及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排便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应用腹腔镜技术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将17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均位于齿状线以上1.5~7.0 cm内)随机选取82例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保肛术(腹腔镜组);另89例作为对照组在开腹条件下完成相同手术(开腹组)。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保肛率100%。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0 min和106 min(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20ml和92ml(P<0.05)。两组术后镇痛和术后进食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P<0.05)。腹腔镜组52例(63.4%)和开腹组59例(66.3%)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恢复控便能力;其余出现不同程度控便能力障碍(大便次数10~20次/d)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括约肌功能训练,6个月后也逐渐实现了良好的控便。术后随访1~18个月,两组均无腹壁切口种植、局部复发以及死亡病例。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实施低位直肠癌TME保肛术安全可行,其创伤小、出血少、保肛率高、术后恢复快,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微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低位 /超低位 /行结肠 -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 方法 按TME原则 ,在腹腔镜下对 4 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低位 /超低位 /结-肛吻合术。 结果  4 2例腹腔镜TME、低位 /超低位 /结肠 -肛管吻合术均获成功 ,保肛率 10 0 %。手术时间 (110~ 2 10 )分钟 ,平均 12 5分钟 ;术中出血 (5~ 80 )ml,平均 2 0ml;术后 1~ 2天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 ,住院时间 (5~ 14 )天 ,平均 8天。术后 18例应用了止痛剂 ,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下行TME低位 /超低位结肠 -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保肛率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外 ,对自主神经丛的保护更准确 ,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05年6月到2007年12月期间对13例患者施行该手术.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53岁(41~69岁).肿瘤距离肛缘均小于5 cm.结果 13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发生.随访时间为1~30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1例盆腔复发,1例肝转移;无戳孔种植转移,术后6个月肛门括约肌功能达优良者9例.结论 经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肛门括约肌功能满意的较理想保肛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用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肿瘤根治效果及肛门功能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4月~2004年8月经选择的超低位直肠癌病人接受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癌保肛手术37例的临床资料。腹部手术遵循TME原则,肛门手术在直视下距病灶下缘2cm全层切断直肠或肛门内括约肌,经括约肌间隙向上游离达肛管外括约肌环与腹部手术会师,近端结肠与肛管完成端端吻合。前瞻性随访术后病人肿瘤复发与肛门排便功能状况。结果全部病人均完成手术。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死亡1例,盆底肌肉出血1例,吻合口漏3例。本组有3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0个月。吻合口复发3例,其中,死亡1例。同时肺、腹膜转移于术后24个月死亡1例,因肝转移分别于术后16、24个月死亡2例,因腹腔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于术后16个月死亡1例。术后6个月,病人肛门括约肌功能已比较满意。结论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弧形切割缝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距肛缘4~7cm)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TME治疗原则行保肛手术,术中应用弧形切割缝合器行直肠-肛管间切割、闭合。术后随访6~18个月,回顾性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本组无手术中死亡,术后病理学检查无切端癌残留,无大便失禁,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4例,局部复发1例,腹壁切口感染2例,盆腔感染1例,术后肿瘤局部复发1例。术后排便功能基本正常,控便能力满意。术后性功能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排尿功能恢复时间7~20d(平均9d)。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中应用弧形切割缝合器行保肛手术安全、有效,能获得较好的根治与保留肛门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 对12例TME联合ISR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患者行TME联合ISR手术治疗,并实施科学细致的护理,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肛门功能良好,未见肿瘤转移复发。结论 腹腔镜TME联合ISR保肛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疗效肯定,较好地保留了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病人顺利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附74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08年7月期间我院行腹腔镜TME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TME,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87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9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0 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46 h.远端切缘距肿瘤距离平均为3.1 cm,清除淋巴结数平均为19.7枚.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以上患者保肛率为97%(29/30).随访时间2~44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无戳孔肿瘤细胞种植或远处转移发生;1例盆腔复发,带瘤生存;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TME能够达到和符合TME的原则,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可行性,并评价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方法分析2000-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经选择的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病人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手术遵循TME原则,肛门手术在直视下距病灶下缘2cm切断直肠黏膜和肛门内括约肌,经括约肌间隙向上游离达肛管外括约肌环上方与腹部手术会合,近端结肠与肛管完成端端吻合。前瞻性随访术后病人肿瘤复发与肛门排便功能状况。37例病人完成手术,并发症包括发生急性肺栓塞并死亡1例,盆底肌肉出血1例,吻合口漏3例。36例病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0(24~60)个月。3例(8.33%)吻合口复发,其中1例死亡;1例同时肺、腹膜转移于术后24个月死亡;2例因肝转移分别于术后16、24个月死亡;1例腹腔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于术后16个月死亡。术后6个月肛门括约肌功能已比较满意。结论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间对67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腹腔镜TME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TME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40.5±22.4)min,术中出血量(60±28)ml,手术并发症13.4%。总保肛率为73.1%,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率为61.7%。术后(2.0±1.5)d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12.1±5.2)d。88%患者获得5-34个月的随访,未见戳孔种植发生。结论腹腔镜TME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保肛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与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TME联合DST行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16例,并随访患者局部复发率和排尿及性功能的变化。结果本组1例术后吻合口漏,并发盆腔感染,再次手术行乙状结肠永久造瘘而治愈。1例切口感染,余无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6~48个月,无复发病例。无1例出现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结论TME联合DST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首选术式,是保持盆腔脏器功能、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的直肠癌根治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评价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3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肛门内外括约肌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2cm以内,有18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先进行放、化疗。腹部手术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和部分肛提肌达肛门外括约肌环上缘,沿外括约肌环和肠壁(内括约肌)之间再向下分离1—2cm。肛门手术组在癌灶下缘2cm之齿状线下方垂直于肛管长轴切开内括约肌全层,然后沿肛门内、外括约肌环间隙向上游离,与腹部手术组会师。将近端结肠或结肠储袋与肛管或肛管.齿状线行端端吻合。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较好。平均随访12个月,29例患者无复发和转移;1例出现复发和转移,另1例癌胚抗原19.9,但未发现转移灶。结论经肛门内外括约肌同切除直肠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根治性,并保留较好的肛门功能,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保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部分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60例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的资料,其中30例行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pISR组),30例行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tISR组),两组进行肿瘤安全性、术后肛门控制功能等方面的比较。 结果pISR组与tISR组在肿瘤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lSR组肛门功能良好率高于tISR组,术后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4、26例) vs (17、20、21例),(10、6、4例) vs (13、10、9例),P < 0.05]。 结论腹腔镜联合部分内括约肌切除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能更好地保留肛门控制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8.
《腹部外科》2012,25(3)
目的 观察术前放化疗对保肛手术比率(保肛率)、局部复发率和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TNM分期为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56例,在术前进行放化疗,放疗结束后6周左右接受手术治疗.另将术前未行放化疗的50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保肛率、术后局部复发率,并对两组术后肛门排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术前放化疗组行保肛手术48例,保肛率85.7%,术后局部复发3例(5.4%);48例保肛手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优良率为81.3%.对照组行保肛手术36例,保肛率为72.0%,术后局部复发6例(12.0%);36例保肛手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优良率为91.7%.术前放化疗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放化疗组术后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保肛手术后排便功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放化疗对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确实能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保肛手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行经肛门拖出式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00±40)min,平均出血量为(40±10)ml。术中发现吻合口瘘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出血4例,盆腔感染4例。术后随访21例,随访时间为5~50月。行超低位吻合的13例6个月内排便正常,行结肠肛管吻合的8例9个月内排便正常。本组无局部复发病例,发生肝转移2例。结论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确实可行,对于中、早期及组织学分型好的超低位直肠癌病人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双吻合器技术(DST)与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对18例直肠癌患者在TME完成后使用DST行保肛手术。结果示1例术后少许粪瘘经短期引流治愈,1例切口感染,余无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9~54个月,无复发病例。故认为TME有助于降低直肠癌术后复发率,DST是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关键,两者联合应用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首选术式,该术式有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