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大型独立焦化厂联产甲醇项目开工之前,对煤气系统进行置换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结合操作分析了N2置换技术在该类建设项目应用中的优越性,从而证明:N2置换技术在焦醇联产置换工艺中是一种安全性、经济性都极高的投产置换技术。  相似文献   

2.
《铀矿冶》1992,(4)
研究了氮气鼓泡对废水中扩散控制置换铜速率的影响。废水为人工配制的硫酸铜溶液,铜被置换沉淀在一根直立的锌棒上。研究了氮气的单位面积流量、锌棒的直径和高度、溶液的物理性质(加甘油调节)等变量对置换  相似文献   

3.
结合梁宝寺煤矿的实际情况,对煤自然发火存在的问题及煤空间立体自燃隐患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流量液态氮气采空区惰化与瓦斯气体置换技术,针对氮气灭火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氮气防灭火的工艺及方法、注氮防灭火惰化指标,可有效控制煤层自燃隐患。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到N_2置换煤中甲烷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实验装置,进行了等压扩散条件下N_2置换煤中CH_4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等压扩散条件下N_2能够置换出煤中的CH_4,但是置换量很小;氮气置换煤中CH_4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气体的扩散作用、由气体扩散作用引起的甲烷分压的降低、由气体扩散引起的氮气分压升高。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2017,(2):145-148
通过煤层注气物理模拟试验,对0.6、1.0、1.4 MPa压力下的注氮气置驱煤层甲烷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注气试验前期,氮气被煤体吸附并置换出煤中甲烷,随着氮气突破腔体,氮气的驱替作用也开始宏观表现出来,试验过程中的宏观现象表现出了注入氮气的置换、驱替作用。从微孔隙中甲烷的解吸角度来讲,注入氮气的稀释扩散作用也是注氮气置驱煤中甲烷的机理之一。通过对注氮气置驱甲烷的机理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注入弱吸附性气体置驱煤层甲烷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蔡雷雷 《山西煤炭》2012,32(9):70-72
介绍了阳泉新景矿7205工作面火灾事故概况,以及氮气防灭火技术机理,并从技术和经济方面探讨了地面钻孔、井下钻孔、井下移动式制氮装置就地注氮法三种灭火方案的优劣,提出了地面钻孔注氮法的最佳灭火方案;进一步探讨了注氮参数选择、采空区气体置换、以及氮气灭火效果.实践表明:氮气防灭火技术对封闭采空区灭火有效、迅速、无污染、低成本,实现了7205工作面快速启封.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2017,(9):153-156
为探索煤层空巷内氮气驱替瓦斯过程,了解氮气在驱替煤层空巷内原有气体过程中扩散运动的状态,通过建立巷道建模,利用Fluent软件对氮气在煤层空巷驱替过程中状态进行模拟分析。分析得出在注氮的初始阶段氮气截面呈现线性缓慢扩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注氮量的增加,注入的氮气与原有空巷内的气体呈现了对流与扩散的状态,形成了氮气完全置换段与混合置换段,并逐步向巷道前方推移。同时结合德通煤业空巷持续注氮驱替瓦斯的工程案例,考察了注氮驱替瓦斯的有效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自燃煤层封闭采空区瓦斯火灾双重灾害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已封闭采空区煤层自然发火和瓦斯超限的问题,以葛亭煤矿2311工作面封闭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采空区气体成分、地面大气压力变化、漏风通道等监测分析得出,采空区气体波动的主控因素是地面大气压力变化,以103.2 kPa为分界点,地面大气压力的高或低均引起采空区发生"喘息"现象。基于此,采取氮气置换法治理采空区瓦斯,并实施了密闭墙集成堵漏风技术、注入氮气置换抽采瓦斯技术。结果表明:通过实施该措施,既实现了采空区有害气体抽采,消除了采空区有害气体对安全生产的威胁,又保持了采空区的惰化状态,防止煤层发生自然发火。  相似文献   

9.
为治理崔家寨矿东三一煤小煤窑破坏区域内的高浓度瓦斯,通过综合比较,采用氮气置换法,通过82d注入氮气约20万m3,使小煤窑破坏区内CH4浓度降到5%以下,O2浓度保持在0.4%~1.8%。成功拆除了东三一煤进风小煤窑密闭,实现了东三一煤进、回风两个掘进工作面与小煤窑巷道的安全贯通。证明在积存大量瓦斯的空区,运用氮气置换法并选择优良的管道布置方法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氮气置换法治理采空区有害气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采空区瓦斯对相邻工作面的威胁,并防止煤炭自然发火,在对采空区有害气体进行抽放时,通过气体测控等手段,及时向采空区补充足量氮气,阻止新鲜空气进入采空区引起自然发火,使采空区的有害气体逐渐被氮气置换。通过气体置换,一方面消除了采空区有害气体对相邻工作面的威胁,另一方面保持了采空区的惰化状态,防止了煤炭自然发火,从而解决了易自然发火采空区有害气体治理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众维煤矿急近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工作面瓦斯极易超限的问题,分析了下分层工作面瓦斯超限的原因,提出从顺槽向上分层采空区打钻注入氮气置换瓦斯的技术措施,很好的解决了开采时下分层工作面瓦斯超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炭》2007,33(7):12-12
近日从国家科技部获悉,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示范工程”重大项目课题承担单位;申报的“日处理2000吨煤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100万吨级低温费托合技术”、“煤间接液化油电联产系统优化集成与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低温多效海水淡化(MED)技术特点和水电联产技术的优势,介绍了神华国华电力在海水淡化与水电联产方面开展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情况,探讨了水电联产的模式,提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以合成气为核心的多联供多联产集成能源化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敬尧  何畅  李璟  李秀喜  钱宇 《煤炭学报》2010,35(2):293-298
在分析煤和天然气洁净发电技术的基础上,考察了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及其在CO2减排方面的优势,并提出了新型以合成气为核心的多联供多联产系统(SMFMP)。结果表明:甲醇和电的联产系统效率较单产系统提高8.9%左右;煤基氢电联产减排CO2系统的能量代价大大低于常规的煤电系统;联产费托(FT)合成油和电力的SMFMP较普通的联产系统效率提高了5.7%,而联产二甲醚和电力的SMFMP较普通的联产系统效率提高了3.9%,说明SMFMP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煤和天然气洁净发电技术及其多联产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煤炭学报》2010,35(2):293
在分析煤和天然气洁净发电技术的基础上,考察了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及其在CO2减排方面的优势,并提出了新型以合成气为核心的多联供多联产系统(SMFMP)。结果表明:甲醇和电的联产系统效率较单产系统提高89%左右;煤基氢电联产减排CO2系统的能量代价大大低于常规的煤电系统;联产费托(FT)合成油和电力的SMFMP较普通的联产系统效率提高了57%,而联产二甲醚和电力的SMFMP较普通的联产系统效率提高了39%,说明SMFMP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煤和天然气洁净发电技术及其多联产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近三年政策要求,以及技术的进步,涌现出多种能源供热方式和余能利用技术。本文通过分类汇总,重点介绍了潞安集团内部目前采用的供热方式和余能利用技术,为有关单位2020年10月1日前,替代35 t/h以下燃煤锅炉提供参考意见。结合相关单位实际使用效果,认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采暖季当前最应该推广和采用的供热方式。非采暖季供热各单位应该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供热方式。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2013,(12):73-75
在具有自燃倾向的瓦斯矿井中,为解决葛亭煤矿贯通旧巷时所遇到的瓦斯及自然发火问题,首先通过钻孔取样对旧巷气体进行了成分分析,然后研究了气压变化对瓦斯涌出的影响,得出旧巷内外压差是导致瓦斯异常涌出的主要因素,经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氮气置换瓦斯抽放技术,成功指导了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8.
沙吉海煤矿综放工作面采用注氮、注浆、喷洒阻化剂方法综合防火效果不明显,工作面回风隅角一氧化碳浓度较高。通过增设氮气制冷设备,在工作面进风顺槽铺设注氮管,注氮释放口设在采空区氧化带内,间距20~63.6 m,连续压注低温氮气置换氧气,降低采空区温度,取得了良好的采空区防火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合成氨联产甲醇的必要性和技术基础,分析了国内外甲醇生产现状和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成氨联产甲醇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3月15日,龙矿集团小颗粒油页岩油电联产技术引进洽谈会在龙口召开。龙矿集团领导、特邀专家、教授和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与爱沙尼亚EOT公司的专家们,就小颗粒油页岩油电联产技术引进合作事宜进行了洽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