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我国民间早有"狗肉具有大补虚劳"之说。因此,许多地方每到冬季都要吃食狗肉,认为狗肉是一味良好的中药,有补肾、益精、温补、壮阳等功用。民间也有了"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喝了狗肉汤,冬天能把棉被当"的俗语。传统医学认为,狗肉味甘、咸、酸、性温,具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之功。《普济方》说狗肉"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狗肉可以"安五脏,补绝伤,  相似文献   

2.
正寒冬凛冽,霜风刺骨,人们自然会想到去市场上买狗肉吃,达到御寒暖身之目的。民谚有"三伏天吃狗肉避暑,三九天吃狗肉驱寒""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之说。狗肉味道醇厚,香气四溢,故又有香肉之美誉,与牛、羊肉齐名;被列为重要的冬季常食的美味佳肴。古人以吃狗肉,喝烧酒为一大乐事。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爱吃狗肉,早在周朝就已有专门饲养"食狗"以供食用的行业。传说中的济公活佛、《水浒传》中的花和  相似文献   

3.
朔风凛冽的冬季,正是狗肉肥腴的时候,不少的人都有寒冬吃狗肉的嗜好.下面向读者介绍几款江西和广东风味的狗肉菜肴.  相似文献   

4.
冬季许多人爱吃狗肉,因为狗肉烹调的菜肴瘦而不腻,香味浓郁,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但是误食带来的危害也是严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狗肉“热病者食之,杀人”。《本草经疏》中记载:狗肉“发热动火,生痰发渴,凡病人阴虚内热,多痰多火者慎勿食之。”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高血压、中风后遗症、严重心脏病、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胃炎、痢疾、溃疡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病患者不宜食用狗肉。《本草备要》中记载:狗肉“畏杏仁,恶蒜。”此外,狗肉不宜与菱角、绿豆等豆制品同食,以免  相似文献   

5.
枣庄店子狗肉,当地人又叫"朱三狗肉"。朱三,本名朱士田,是枣庄东部有名的"打狗匠子"。他煮出的狗肉质鲜色美味香。在枣庄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且初始至今一直都是"自打自煮",从不买别人打死的狗或成品狗肉。朱三狗肉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无腥味、异味。大凡狗肉都有点腥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土腥味",这种味能使人反胃,而朱三狗肉绝无腥味、异味;其二,香气浓郁、持久,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且食后余香不散,回味无穷;其三,肉精不腻,适于南北口味,老少皆宜。店子狗肉在枣庄、田屯、税郭一带十分有名,是当地民间最著名的酒…  相似文献   

6.
狗肉不但肉嫩味香,营养丰富,而且发热量大,增温御寒的能力较强.因此,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寒的冬季多吃些狗肉是  相似文献   

7.
狗年话食狗     
食客 《烹调知识》2006,(4):F0005-F0005
狗年伊始,吃狗的味道已经弥漫起来,因为餐饮商家永远是对吃最敏感的人,餐厅酒楼的菜单上增添了许多狗肉菜肴,一些高档酒店还推出了狗肉宴来招徕顾客,生意也算兴隆;大街小巷的狗肉香味,吸引着人们的嗅觉,使人体验到狗肉的魅力;当然还有不少人大吃狗肉,是信其可以祛寒强身,冬季适  相似文献   

8.
正林语堂写过一篇文章,叫《狗肉将军回忆记》,文中称"狗肉将军"之所以得名,正是因为张宗昌嗜吃狗肉。但张宗昌的女儿张端却坚决否认这一说法,说张宗昌从不吃狗肉,嫌狗肉腥。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狗肉将军"不但不爱吃狗肉,还对狗宠爱有加":父亲生活中很喜欢养狗,他在闲暇无事或练  相似文献   

9.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人们自然会想到去市场上买些狗肉来吃,以达卸寒暖身之目的。狗肉味道醇厚,香气四溢,故有的地方又称之为香肉。它与牛、羊肉齐名,都是冬季常食的美味佳肴。古人以吃狗肉、喝烧酒为一大乐事,民间传说中的济公活沸、《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都因...?MoreBack  相似文献   

10.
正祖国医学认为:狗肉味甘、咸、酸、性温,具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之功。民间也有"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喝了狗肉汤,冬天能把棉被当"的俗语。所以,狗年到来之际,正是吃狗肉的好时节。作为厨师的我,向大家介绍五道美味可口的狗肴,供大家试烹饱享。一、麻辣卤狗肉原料:带皮狗肉1000 g,干辣椒25 g,花椒10 g,五香料1小  相似文献   

11.
正俗话说得好:"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对于狗肉,连神仙都难逃诱惑,更何况是凡夫俗子呢!狗肉在民间有"香肉"之美誉,而且营养丰富,滋补强身,近年来成为美食客的新宠。食狗习俗历史长我国食狗肉的习俗由来久矣。《周礼》:"凡王之膳用六牲。"六牲者,马牛羊鸡犬豕。《礼记》上叫"食犬",《礼仪》中叫"烹狗"。距今约六千年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就发现了吃狗肉剩  相似文献   

12.
看落木萧萧,不时感受到一阵阵冷风带来的寒意,冬天来了.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养生时应"合天时,顺地理".天地四季的自然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  相似文献   

13.
狗肉,我国各地均见食用。中医认为狗肉味咸,性温,可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在民间狗肉多作冬令补品,以广东和东北朝鲜族最为嗜食。因狗肉具土腥味,故入烹前须经泡浸或略予腌渍。狗肉横纹肌易寄生旋毛虫幼虫,所以必须将其煮熟煮透后方可食用。此外,疯狗肉、死狗肉则严禁食用。狗肉适合于烧、煮、煨、炖、焖等长时间加热的烹调方法,也可以用烟熏、腌腊的方法把狗肉制成半成品。较为有名的狗肉菜肴有:江苏的沛县狗肉、贵州的花江狗肉、广东的白切狗肉和吉林延吉的狗肉汤等等。人们在制作狗肉菜肴时,大多只取净狗肉来烹制,而把狗的皮毛…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饮食习惯也跟着变化,狗肉登上了大雅之堂。近现代,出现了不少名人爱吃狗肉,最具代表的是"一黑一红"的两个将军喜欢吃狗肉。朵颐狗肉变新宠李鸿章爱吃狗肉,出使英国时,有人把自己一条心爱的狗送给他玩赏,据说这条狗在英国各项竞犬会上,获  相似文献   

15.
冬季,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人体由于寒冷的刺激.生理功能处于抑制、收缩、减低的状态.此时,人们都有进补的习惯.所以古人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在冬天里吃些狗肉,御寒健身,增强体质,实有必要.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狗肉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即所谓“上不得席面”.其实,从古至今,狗肉既是佳肴,又是良药,长期以来皆倍受人们的青睐.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狗和猪一样被列为六畜之一,且人工饲养历史悠久,被作为王室和贵族们祭祀宗庙的上等供品.周代名馔“八珍”之中,就有以狗肉制作的佳肴.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随葬品中,便发现有名“狗胯羹”的狗肉名菜.在烹饪狗肉时,选料必须精细,要选用喂得好,长得肥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吃狗肉,中国人并不算最积极,有韩国人替我们在世界面前顶缸呢。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与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前,都有人闹过抵制,理由?韩国人吃狗肉!中国人吃狗肉没有韩国人那么积极,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里,其实不以狗肉为珍,所谓"狗肉上不了酒席"。吃狗肉虽是古已有之,但一直是下里巴人的食品。战国名刺客聂政和刘邦麾下大将樊哙,起于市井,都是杀狗吃肉的好手。因为古代肉食匮乏,动不动就  相似文献   

17.
狗肉,素有“香肉”之称,我国南北各地有许多狗肉名吃。 江苏沛县霉汁狗肉江苏狗肉名气最响的该数沛县的鼋汁狗肉了。这款名吃又称樊哙狗肉。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鼋汁狗肉要经过20多道工序,配以10多种名贵佐料,甚至连用水也都十分讲究。烹调出来的狗肉色泽红亮,醇香持久,肉质韧而不老,酥而不烂,食用时用手撕而不用刀切。故有“沛县狗肉不用刀”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正> 狗肉是一种品质极好的肉类,具有滋补生津的作用,其内在品质并不比猪肉差。目前国外食用狗肉量呈上升趋势,而国内由于狗肉来源及人们心理上的作用等问题,狗肉的食用尚未形成大趋势。然而在某些盛产狗肉的地方,其来源较为丰富,狗肉除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嗅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我国民间有"天上的飞禽,香不过鹌鹑,地上的走兽,香不过狗肉",故狗肉又称"香肉"。狗肉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肉香浓郁,味道甘美,能增强食欲。二是狗肉蛋白质丰富,脂肪极少,肉精不腻,愈嚼滋味愈香,适合南方各地人的口味。  相似文献   

20.
图说     
<正>3月31日,2017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印刷产业博览会在湖南省展览馆开幕,浏阳非遗项目"雕刻春天——浏阳小河活字印刷术非遗交流展"成为此次印博会上最具魅力的展区。浏阳非遗项目活字印刷术来自浏阳小河乡潭湾村。一整套木活字印刷工具与技艺,在谱师的手中保存完好。近8万个梨木字模和这门"古老"的技艺,在这个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