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以下简称“非典”)作为烈性传染病 ,其病情险恶 ,变化极快 ,严重地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千百年来中医药在防治急性传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制定的“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推荐治疗方案和出院诊断  相似文献   

2.
刘娟  吴红金 《北京中医》2003,22(4):22-23
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是最近在我国出现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世界卫生组织 (WHO)认为它是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 ,目前尚无特异性的药物治疗 ,属于自限性疾病。在SARS治疗中传统中医药学发挥了特有的优势 ,由于中医药辨证施治的特点 ,辨证用药各有特色。现结合SARS病房工作的经验谈几点体会。1 地域有别 ,辨治不同SARS流行 ,始于广东 ,广东省中医院在全国多位著名中医药专家指导下 ,逐步摸索出该病的中医证候规律 ,形成一套中医治疗方案。他们认为“非典”属于中医春温、湿热疫病的范…  相似文献   

3.
瘟疫与非典型肺炎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洪端  方敬  宁廷勇 《河北中医》2003,25(7):487-489
仝小林教授主持的“中医分期论治SARS的临床研究”课题小组 ,经过对近百名非典型肺炎(非典 )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观察 ,客观、科学地总结了“非典”其病位在肺、病邪为毒、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征 ,认为符合中医学“瘟疫”的特点 ,故将该病称为“肺毒疫” ,并提出了指导性治疗建议 ,这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非典”中的优势指明了方向。1 历代医家对疫毒的认识及防治经验1 .1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篇》曰 :“余闻五疫之至 ,皆相染易 ,无问大小 ,病状相似 ,不施救疗 ,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并提出了针刺、心理疗法及内服…  相似文献   

4.
毛德西 《河南中医》2003,23(7):12-14
中医学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 ,称为温疫。如果将当前流行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即卫生部命名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非典”)的发病规律、常见症状与中医病名相对照 ,虽然隶属于温病中的春温、温毒、温疫等范畴 ,而以温疫较为合拍。目前 ,中医治疗“非典”的经验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中医治疗“非典”的方法将能总结出一套宝贵的经验 ,这些经验值得研究和学习。像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 ,“非典”的流行是一件坏事 ,但它为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提供了一个极好机遇与场所。如果…  相似文献   

5.
急性热病是指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病,常见于各种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由于这些疾病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严重危害了人民身体健康.长期实践证明,中医药在防治急性热病中既有着系统的理论,义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2002年11月至2003年上半年,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流行,中医药学在与"非典"的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地区中医还未能全面介入以实现与非典"零距离"斗争.笔者认为,中医学当与时俱进,针对层出不穷的急性热病进一步发展中医理论,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诊治急性热病的辨证论治技术,研究开发和保护有特效的中药和成药,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事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最近以来 ,“非典型性肺炎”已由我国卫生部确定为法定传染病 ,一旦确诊 ,即需上报。其危害性已引起WHO和世界各国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从广东省的防治经验来看 ,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SARS)”上都有一定的效果 ,且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为此 ,本刊特邀请国内著名温病学家对SARS从临床和理论上加以总结阐述 ,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安替威血清药物化学和抗SARS病毒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非典型性肺炎是由SARS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流行性疾病。据研究,SARS病毒是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在进入人体后进行大量复制,同时干扰人体免疫系统,使免疫应答紊乱,从而出现以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目前已知的抗生素对SARS病毒无确切疗效,而中医药在治疗非典型性肺炎上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在缓解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减轻病人痛苦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因此,积极探索中医药防治SARS的规律,用现代研  相似文献   

8.
大疫发灸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又称SARS ,以下简称“非典”)的这场战斗中 ,中医药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中央也发出了加大中医药参与防治“非典”力度的号召。大疫当前 ,万众一心 ,中医人更应责无旁贷 ,响应国家的统一部署 ,提出切实可行的中医药预防措施。疫来如洪水 ,防疫要在疫来前 ,科学的防疫其着眼点不应仅盯着发疫和可能发疫的人群 ,而是应该放在未发疫的广大群体 ,这才是一项更加积极的政策。但是 ,就目前防疫的中医方法看 ,虽然有一定的成效 ,但所行之措施并未完全得到实验医学的验证。中医防“非典”仅是防…  相似文献   

9.
杨建宇 《中医杂志》2004,45(3):237-237
<中医杂志>2003年第9期"抗SARS园地"中,有2篇涉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中医命名的文章.其一是孙霈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病名探讨",其二是陈津生的"关于寒疫和SARS的中医治疗",读后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底 ,我国广东出现一种传染性肺炎 ,因有别于细菌性肺炎 ,而被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而用得更多的是“非典型肺炎” ,或简称“非典”。 2 0 0 3年 3月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非典型肺炎”不是新名词 ,概念过于宽泛 ,且有WHO命名的病名 ,为方便国际学术交流 ,目前应使用SARS。在我国及其他汉语地区出现SARS的多种中文译法 ,借鉴“艾滋病”的音译经验 ,推荐用“萨斯”为中文译名。中医界要像接受“艾滋病”病名那样来接受“萨斯”病名 ,没有必要另定新病名。为了让世界分享中医药防治SARS的成果 ,中医界应该使用目前WHO统一的病名。  相似文献   

11.
关于寒疫和SARS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津生 《中医杂志》2003,44(9):716-717
在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斗争中,中医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 SARS属寒疫对于SARS,首先应该辨别它的阴阳属性。笔者认为,今年流行的SARS属于中医学的“寒疫”,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温疫”。传统中医学认为这类传染病属于“天行”、“时气”、“疫疬”等。其发病之初,无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往往具有同一的症状表现。即《诸病源候论》所说的:“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属中医温病范畴,从2002年底-2003年初治疗的广东病例来看,可归属于“湿热疫”。笔者运用温病分消走泄法治疗SARS6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证体会总结如下。1湿热瘀毒是病机的核心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平均为39.2℃,且发热以午后为甚者54例(80.1%),其中  相似文献   

13.
2019年底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当属中医学“疫病”范畴,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似,具有强烈传染性,甚至可迅速传播造成流行。目前尚无特异性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或疫苗问世。中医药曾在SARS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此次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专家号召发挥中医药优势,推荐根据病情不同阶段予中医药辨证施治。本文以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参合辨证探析新冠肺炎的防治,探寻其病因病机、归纳治法治则、药物选用及提出预防措施,为中医治疗新冠肺炎提供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立华 《中医杂志》2003,44(8):635-635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传播,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笔者考证了古代中医典籍,结合长期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经验,略作议论,供同道批评指正。根据《内经·刺法论》记载:“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说明远在《内经》成书前漫长的岁月中,前人已经积累了与“五疫”作斗争的宝贵经验。对它的传染源是“毒气”,它的“染易”性,以及预防措施的基本原则“正气存内”和“避其毒气”等方面,都有与现代医学一致的见解,值得弥足珍重。从《内经》时代到清末,漫长的2000年中,  相似文献   

15.
治疗SARS中成药应用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1个多月来抗击“非典”的人民战争 ,对SARS有了初步认识。目前中医界人士认为这一疾病按照不同病理阶段分为3期 ,即发热期、渗出期、吸收期。高热、渗出、肺纤维化、二重感染、多脏器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难点 ,而多脏器衰竭和ARDS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中医药治疗“非典”应该发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两大特色 ,分期分型施治。主要是围绕消除SARS患者的综合征及与西药协同作用以缩短病程 ,减轻病情 ,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国家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近…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简称“非典”)目前已在我国及许多国家和地区流行 ,从西医角度上看该病病因、病理机制已逐渐清晰 ,如何从中医角度认识这一疾病 ,直接关系到中医药的预防、诊治等诸多方面 ,意义颇为重大。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知名中医专家刘亚娴教授依据国内外有关认识 ,结合自己多年来治疗发热类疾病的经验谈了自己的看法 ,现整理如下 :1 诊 断“非典”诊断应归入中医学温疫范畴。温疫特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发病急 ,病情重 ,预后差。其病原为一种“疫疠”之气。首先 ,“非典”患者前驱症状主要以高热为主 ,…  相似文献   

17.
李致重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799-802
在香港地区 2 0 0 3年SARS流行期间 ,运用中医药传统中医理论防治“非典”取得较好疗效。为此 ,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 ,阐述了中医药治疗“非典”的机理、方药等 ,指出了中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或称非典型性肺炎是由冠状病毒变异所致的急性肺部疾患,临床主要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症状,其特点为传染性强、发病急剧,故此病仍属温疫范畴。笔者现结合自己的临证实践,将本病辨证论治体会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因人体感受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疫毒(或称“疫气”、“疠气”、“戾气”等)之邪,加之起居失常,饮食不节,寒温失调,正气受损而导致本病发生。本病初期,疫毒之邪,首犯肺卫,湿遏热阻,肺气不宣,故见发热、恶风、周身酸痛、稍咳嗽、无痰,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浮数。此期为肺卫表证。卫表不解,热…  相似文献   

19.
曹洪欣  张明雪 《中医杂志》2005,46(11):857-858
中医药学在数千年预防、治疗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认识体系和方法论体系.为应对可能再次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及其他各种疫病,阻断疫病的病理演变趋势,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SARS的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而对临床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的辨证方法,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肺炎传染性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经典名方达原饮是明朝名医吴有性创制的治疗温病的方剂,载于《温疫论》,临床上使用达原饮作为基础方,灵活加减,有效应用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治疗。达原饮在抗击病毒性肺炎中疗效明显,本文总结近年来达原饮治疗病毒性肺炎的观察和研究结果,分析和认识达原饮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及其机制和特点,希望为进一步阐释达原饮作用机制,构建病毒新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