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进行社区干预的效果,为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社区干预组)和对照组(非社区干预组)各90例,随访观察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FBG、PBG、HbAlc、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可以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DM)社区综合管理经验。方法选取252例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降糖药物治疗、饮食、运动,而观察组除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外进行:饮食、运动、药物、健康教育、血糖监测、定期体检、心理护理、家属指导等综合管理。对比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2小时餐后血糖(2hPG)、尿糖、尿微量蛋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规范管理对2型DM患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社区医疗干预防治管理模式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个社区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60例,给予药物治疗和社区医疗干预管理;对照组60例,给予药物治疗,定期到医院随访。观察时间为1年。对比2组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干预组在糖尿病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及实施医疗措施是社区居民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6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按照是否行健康教育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的认知,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内老年冠心病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原有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干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在干预前后所有患者的病情、治疗及控制情况、冠心病知识知晓率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经干预1年后,观察组的冠心病控制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冠心病知识知晓率等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的控制率及患者用药依从性,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实行个体化健康管理的价值展开观察与探讨。方法以入院顺序为依据,将我院收治的87例老年T2DM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行个体化健康管理。对比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在血糖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知识掌握水平及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T2DM患者展开个体化健康管理,可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使其对疾病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实现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乌鲁木齐银川路社区糖尿病前期(IGR)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该社区已经抽取好的293例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前后以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糖尿病(DM)知识及生活方式的调查,同时测量教育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G)。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对IGR、DM等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患者的FBG及2hPG较健康教育前均下降(P0.05),且其生活习惯优于健康教育前(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控制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慕淑珍 《吉林医学》2013,34(15):3056
目的:分析实施综合干预对社区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包括糖尿病科普知识普及、糖尿病健康教育、膳食结构指导、运动干预、用药指导、心理指导、定期随访,采取分级管理,针对患者的情况对各指标进行评估,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症状及并发症治疗方面的科普知识。结果:综合干预后39例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体重指数(BMI)、血压均值比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综合干预使患者能够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合理的制定膳食计划,科学运动、规范服药等;通过社区综合干预能较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健康教育措施,对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lc)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PG以及Hb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2hPG以及Hblc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33%VS 2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更好的稳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伏格列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T2DM患者10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采用格列齐特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观察组采用伏格列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G)、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81.13%)(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HbA1C,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20.75%)(P<0.05)。结论 伏格列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T2DM患者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血糖水平改善。  相似文献   

11.
弥晓娟 《重庆医学》2012,41(15):1541-154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在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隶属于本院群众路社区服务中心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中选择年龄60岁以上、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280例,随机抽取法平均分为观察组140例,行综合医疗干预,对照组140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知识技能知晓率和依从性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的依从性均优于医疗前(P<0.05);两组间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技能知晓率和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作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知晓率相关因素及治疗依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本社区的80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综合医疗干预,对照组行普通医疗干预。随访3~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医疗后相关知识技能知晓率和依从性改变。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医疗后患者的依从性均优于医疗前(P均<0.05);两组间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技能知晓率和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综合措施早期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医疗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知识及技能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全科医学理论指导下社区综合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祁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科医学理论指导下的社区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定期复诊、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合理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医学理论指导下社区综合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城东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0例)和观察组(n=7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指导、健康教育等基础性干预+血糖监测+口服降糖药(促胰岛素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结果观察组FBG、2 hPG和HbAlc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社区糖尿病不良反应少,可有效平稳调控血糖,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11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干预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定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追踪观察6月,同时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健康教育6月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用药常识均有显著提高,且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右江医学》2019,(9):673-675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人群气排球运动干预模式对血糖水平和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体检发现的120例糖尿病前期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运动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气排球运动干预,每周3次,每次1.5~2小时,每1~2周进行电话问询、督导。半年后再次调查和体检,对比分析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运动依从性等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FBG[(5.30±0.25)mmol/L]、2hPG[(6.99±0.94)mmol/L]、运动依从性[(7.88±2.44)分],发展为糖尿病患者0名;对照组FBG [(6.78±1.18)mmol/L]、2hPG[(9.53±1.99)mmol/L]、运动依从性[(5.46±2.07)分],发展为糖尿病患者8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控制结合气排球运动干预,可提高运动依从性,降低FBG和2hPG水平,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防治的效果和意义,以及探索综合防治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对所辖社区6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以非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干预手段,以"能量平衡,有效运动,量化管理"为核心,实施健康教育、饮食、运动量化管理,用药指导和定期随访监测,运用用社区慢病管理软件,分级分类网格化管理1年。结果:干预后60例在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血糖控制率,运动参与率比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服用糖尿病药物的月平均费用比干预前有明显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综合干预防治糖尿病有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了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的经济负担,社区综合防治的管理模式值得积极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敏 《大家健康》2014,(1):355-355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将我社区在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登记的11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健康知识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血压水平,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非药物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延缓糖尿病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初次检测确诊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19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1例给予非药物干预治疗,如生活方式的干预,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全方位指导患者饮食摄入、运动方案等;对照组97例只做体检后常规健康建议.2组每3个月行常规体检,并进行3年的跟踪随访,对比2组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及2组干预1、2、3年糖尿病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干预后BMI、FBG、TG、TC、HDL-C、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BMI、FBG、TG、TC、LDL-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HDL-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干预后1、2、3年的糖尿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药物干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糖转归正常的概率,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及水平,阻止或延缓其向DM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应用社区健康管理的综合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本社区中心治疗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社区健康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饮食依从性;根据治疗前后的FPG、2hPG、GHbA1c改善程度,综合评价病情的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优良率为92.00%,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6.0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应用社区健康管理的综合控制效果显著,可协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改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值得社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