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荣华 《气功》2014,(1):18-21
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医学上称之为血脂异常(旧称高脂血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异常患者越来越多。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5岁以上人群约有3.5%血液中的胆固醇超过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近年来各医学资料均对心血管病血脂异常进行分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正常人群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较低,本文对现在健康人群的血脂俩项进行分析。方法对健康人群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TC与TG值。结论正常人群血脂异常率39.8%,TG明显高于TC,TG按美国NCEP-ATP-Ⅲ水平评价,男性明显高于女性。TC男略高于女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市居民血脂水平,为筛查血脂异常人群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1 250名18~75岁健康体检者进行血脂检测资料分析。检测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总胆固醇(TC),并按年龄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结果:本组血脂异常者共有245例,所占比例为19.6%。血清TG、HDL-C、LDL-C、TC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步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强宣传和开展对健康人群血糖水平、血压、血脂的积极监测,对血脂升高者适当给予药品治疗以降低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发病率,从而更加健康科学地生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输血患者的健康水平,特别为筛查血脂异常人群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分别从抽取1250名输血患者进行血脂检测资料分析,检测五项指标: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LDL—C),血脂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本组血脂异常者共有200例,所占比例为16.0%。血清TG、HDL-C、LDL-C、TC、HBA1c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步上升趋势。结论:输血患者五项指标检测指标总体比较健康,但是要加强血脂监测。  相似文献   

5.
绍兴市部分人群血脂水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绍兴市居住人群血脂水平现状。方法 根据 2 0 0 3年 186 5例血脂调查资料 ,按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做血脂分类分析。结果 本组人群中各年龄组总胆固醇 (TC)及三酰甘油 (TG)有明显差别 ,5 0岁以上高TC者超过 4 0 %。高TC明显多于高TG。男性中约有 2 0 %、女性中只有 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降低。结论 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明显增加 ,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忻州市职业人群血脂水平状况,分析其性别差异和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检测2128名职业人员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2128名职业人员中血脂异常检出率为17%,其中男性为12.1%,女性为4.9%。结论:忻州市职业人群血脂异常明显偏高,血脂异常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血脂异常的发生有逐年增加和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加减和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血脂异常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脾肾阳虚型血脂异常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附子理中汤组给予常规西药加附子理中汤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加附子理中汤合温针灸治疗。记录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三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总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附子理中汤组总有效率、血脂总达标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 联合治疗组血脂总达标率高于附子理中汤组,总有效率与附子理中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上升,且联合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血脂指标优于附子理中汤组,附子理中汤组中医症候积分、血脂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加减和温针灸配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血脂异常可调理体质,改善血脂指标,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珠海市三灶镇45岁以上中老年农民的血脂现况。方法对2007年参加健康体检的1 344例45岁以上农民进行常规体检,抽血检测血脂、血糖及乙肝表面抗原,对血脂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血脂异常率为87.6%,总胆固醇升高者占26.0%,三酰甘油升高者占2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者占56.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者占1.8%。女性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高于男性。结论本组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提示该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高,应该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血脂是人体血浆中各种脂类的总称,血脂异常是指人体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的一类病证[1],是临床上常见和多发的代谢性疾病[2],又可称为高脂血症。研究表明,我国不同地区的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虽不同,但总体患病率较高,可达10%以上,并呈明显增长趋势。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发病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肾损害等疾病  相似文献   

10.
潘涛  顾勤 《中医药研究》2009,(11):1302-1303
目的探讨血脂清对血脂并常大鼠的调脂作用及抗动脉硬化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实验对照组、血脂清治疗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应用高脂饲料造馍,比较其干预前后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水平。结果血脂清可以显著降低血脂异常大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ZLCPR、IL-6、OX-LDL水平,低剂量即显示其治疗作用。血詹清与瑞舒伐他汀的作用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清热化温、涤痰消浊法可以通过改善血脂异常、抑制炎症因子、抗脂质过氧化,达到调节血脂、防治动脉硬化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据统计,目前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的年发病率约为9.7%.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对心血管的危害有乘积效应,而血脂控制良好则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对于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来说,血脂的控制和血糖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是患冠心病(CHD)的高危人群.对于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来说,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茳芒茶剂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3例血脂异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7例饮用茳芒茶剂治疗,对照组96例饮用绿茶茶剂作比较。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C、TG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C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05%,对照组为44.11%;TC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3.64%,对照组为38.46%;TC、TC混合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9.23%,对照组为39.13%。2组血脂各项异常升高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茳芒茶剂具有降低TC、TC作用,可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 《中医药学刊》2006,24(4):744-745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具有调整急性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近30年来我国全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9%、高甘油三酯(TG)血症的患病率为13.1%、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症的患病率为33.9%,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鼓励民众,尤其是对于血脂异常易发人群,  相似文献   

15.
<正>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我国78.51%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其特征性的血脂谱包括空腹和餐后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或轻度升高,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或轻度升高。临床上我们也发现: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以高甘油三酯血症居多,而且以脾气亏虚、痰浊阻遏证较为常见。针对这类病人,我  相似文献   

16.
在我科禁食疗法初步应用期间,发现1例患者经过禁食治疗血脂发生双曲线型变化,即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先明显降低,后明显升高至超过进食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先高后低的现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与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86名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2组:⑴、血脂异常组:共75人,其中甘油三酯>1.70mmol/L的患者59人,总胆固醇>4.8mmol/L的患者59人。⑵血脂正常组:共11人。再将血脂异常组分为3个亚组:A、血甘油三酯异常组(TG组):甘油三酯>1.80mmol/L,总胆固醇<6.0mmol/L,共28名,部分患者合并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0mmol/L);B、血胆固醇异常组(TC组):甘油三酯<1.80mmol/L,总胆固醇>6.0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0mmol/L,共17名;C、血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异常组(TG+TC组):甘油三酯>1.80mmol/L,总胆固醇>6.0mmol/L,共30名,部分患者合并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0mmol/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甘油三酯异常的比率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异常率。②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未患上述...  相似文献   

18.
血脂散对家兔血脂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俞发荣  石清芳  连秀珍 《中草药》2001,32(5):432-434
目的:观察血脂散对家兔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调节作用。方法:高脂饲料饲喂家兔建立高血脂模型,ig给药,同时喂高脂饲料,心脏抽血,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值。结果:ig中药血脂散14d后,动物血清中TC,TG,LDL-C浓度比给药前分别降低了79.74%,54.23%和875,连续ig血脂散21,42d后,降脂作用仍然显著,趋势与用药14d时相同。停药后25d血脂浓度仍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血脂散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浓度,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养生》2009,(5):32-32
据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听音乐不仅能陶冶情操,如能每天坚持听半小时以上还能降低胆固醇水平。科学家调查了近万名当地居民,结果发现常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的人,其血管输送血液的功能比从不听音乐的人高26%。科学家分析,音乐能增加血液中一氧化氮的水平,而一氧化氮有助于预防血栓、减少“坏胆固醇”在血管中的堆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高血脂的人逐渐增多,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6亿人血脂异常,血脂升高的最大威胁就是引发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