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月19日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要求,总结有色行业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彰在有色金属科技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分析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谋划“十二五”行业科技工作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开创全行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一、加快有色金属科技信息服务 网络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有色金属快速、及时、全面的科技信息收集、加工、服务体系,建立有色科技信息库,使有色金属科技信息能及时、准确的为有色金属企业及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对促进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于1999年11月正式在国际互联  相似文献   

3.
正从前不久召开的2012年度中国防腐蚀行业企业领袖会议暨六届四次理事会上获悉,为保证防腐蚀标准体系的科学、合理、全面性,全国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开展防腐蚀标准体系的专项研究。申请得到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目前已进入立项阶段。据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会长任振铎介绍,作为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建立防腐蚀标准体系是开展防腐蚀标准化工作率先要解决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能够从国家和行业的高度,认真理清防腐蚀标准化的工作范围,明确自身的工作界面,确定在一段时间内防腐蚀业标准的种类、内容、数  相似文献   

4.
<正>有色金属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从国家和行业发展大局出发,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项目,解决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开发等一批关键技术问题,大幅度提升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科技领域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夙兴夜寐,刻苦攻关,全心全意地为行业科技进步而不懈努力。从自动控制到材料技术,从节能减排到固废治理,各领域均取得了可喜  相似文献   

5.
科技是国家强胜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人类历史上,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瓦特发明蒸汽机,从莱特兄弟的飞机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每一次科技的创新与革命,都深深地影响了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产业格局,也深刻地改变了民族的前途命运。同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的不断积累,逐步让我国成为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大国,并向有色金属工业强国推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色金属》2011,(19):28-29
"十一五"期间,中国铝业公司以加快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为己任,以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建立为保障,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通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进取和不  相似文献   

7.
1995年8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召开的科技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对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湖南有色金属研究所在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结合该所实际,提出了推动科技进步、自我发展、自立自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贵金属》2010,(3):18-18
为了提高中国有色金属技术经济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有色技经院承担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能力,培养有色金属工业的高端研究人才,为政府、行业、地方和企业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使之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领域的高端智库,有色金属技术经济院于2009年提出申请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相似文献   

9.
要闻     
正2014年全国有色金属科技工作会在贵阳召开【本刊讯】8月6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的2014年全国有色金属科技工作会在贵阳召开。会议的宗旨是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下,进一步提高行业科技进步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党委书记陈全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高德柱,常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上钢系统“九五”计划前两年科技进步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针对行业目前所遇困境,提出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突出科技工作重点,推动行业跨世纪发展的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3年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依托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开展行业技能人才调查研究。2016年,调研小组继续在行业内开展技能人才调研工作,笔者针对如何配合转型升级、健全人才体系,建立一支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从四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钛工业进展》(CN 61-1292/TG,ISSN 1009-9964)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会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也是我国钛、锆、铪行业惟一专业性期刊,与日本《钛》(季刊),俄罗斯《钛》(不定期出版)一起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世界钛行业研发、生产、应用的水平。《钛工业进展》旨在反映和推动我国钛、锆、铪行业的科技进步、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是协会与会员之间以及广大科  相似文献   

13.
1关于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一个亮点,是推进自主创新的一个重大举措,意义非同一般。这个技术创新体系能否建设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主创新战略的成败。中央为什么在目前做出这一重大决策?这是中国科技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强科技进步,科技系统和经济系统都做了重大努力。在科技系统内部,进行了一系列面向市场的改革,从1984年减拨事业费到1999年应用研究院所向企业化转制;同时,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对科技的投入,实施了863计划、攻关计划、973计划等重大科技发展计划,设立了自然科学基金,组建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在经济系统内部,通过大量引进技术,提高了产业技术水平。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问题仍没有完全解决。主要原因是:经济、科技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推动科技进步。产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没有自己的创新能力,产业缺乏竞争力。科技改革和发展主要在科技系统内部完成,没有完全走出自身的小循环,没有全面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体系之中。因此,经济与科技形成了两条平行线,没有形成一个...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钛工业进展》(CN 61-1292/TG,ISSN 1009-9964)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会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也是我国钛、锆、铪行业惟一专业性期刊,与日本《钛》(季刊),俄罗斯《钛》(不定期出版)一起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世界钛行业研发、生产、应用的水平。《钛工业进展》旨在反映和推动我国钛、锆、铪行业的科技进步、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是协会与会员之间以及广大科技人员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和纽带。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是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有色金属工业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致力于科技创新,攻坚克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生产能力以及产品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科技引导力,拉动了有色金属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科技创新正以其无限的能量推动着我们向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产品产量上连续位居世界第一,已经确立了世界有色金属大国的地位,但由于技术装备水平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及重大装备方面与发达国家尚存差距,目前还不是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有色金属企业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技术及装备水平不断得以提升,行业整体正在向有色金属强国迈进。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提出,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是有色金属行业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钢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综合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并与市场的价格机制相结合,塑造资源节约和污染减少的全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已是业内人士的共识和行业发展的决策。要发展循环经济模式,首要任务是建立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这一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HR)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评价机构,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在社会和出资人认可”。这就从政策上提供了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开展资格认证的合法性依据。协会又从行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特点考虑,将防腐蚀业的培训工作从管理、技术和工人三方面着手进行:并逐步建立了有专业特色的、实用性、针对性都很强的全国防腐蚀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资格评审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为完善全国大型铸锻件行业标准体系,满足市场、行业发展需求,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现开展2018年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原则统筹协调、完善体系。所申报的团体标准指在还未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的情况下,根据市场需求,需要在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或制定的标准,以更好地健全  相似文献   

20.
曹燕  庞景安 《上海金属》2008,30(1):48-54
以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以及“2006年度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统计资料”为依据,设置一套有针对性的指标体系,并基于事实型数据对我国冶金及金属制品产业及其子行业的科技研发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从进行科技活动的企业分布、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情况以及技术获取情况等方面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科学评价,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探讨了提升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战略,特别强调政府在促进产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有关决策管理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