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玉川  管致和 《生态学报》1995,15(2):128-133
两种叶螨及其捕其性天敌的微气候生态位维的组成由苹果树冠内20个位点的气温、照度和叶片含水量构成。研究表明:(1)温度、照度和叶片含水量三者综合作用效应高于各单因子独立效应;(2)两种叶螨及共天敌的生态从6月到8月急剧缩小。叶螨间的生态位在6、7月趋于分离,而在8月份有较多的重叠。山楂叶螨的生态位与和敌的重叠较小或分离;苹果全爪螨的生态位在6月与小花蝽的重叠值较高,而在7月与草蛉及捕食螨的重叠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统计分析表明两种叶螨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各自生态位宽度较大。两种叶螨的时动空间生态位与各自种群消长曲线相一致,显示了它们对资源有相似要求以及“逐步扩散整树危害”的取食危害方式。它们的生态位分离表现在叶片正、反面及叶片反面的某些小“领域”上。苹果全爪螨更喜欢分布在树冠上层和外层。统计和模糊分析都表明草蛉和小花螨与两种叶螨的时间同步和空间同域性较强,捕食螨与叶螨的时间生态位重叠较小,而空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天敌与叶螨间的时空生态位重叠以及天敌食谱生态位宽度结合分析有助于合理评价天敌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维营养生态位由红星苹果叶片的10种无机营养元素组成。利用树冠不同部位各营养元素含量和各物种主要活动位点构成的矩阵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建立各物种的多维营养生态位。针对各物种营养生态。位在时间维上的变化,进行了生态位胀缩和中心转移分析。结果表明:(1)主成分分析使10个营养维降为两维规范空间PCⅠ和PCⅡ。PCⅠ代表了综合主成分;PCⅡ代表了不同营养成分的特殊作用。(2)两种叶螨间的营养生态位在生长季中期较相似,而在前后期有较大差别;捕食螨的营养生态位与叶螨的近似,而草蛉、小花蝽的营养生态位与秀线菊蚜的近似。(3)各物种的营养生态位都沿时间维进行胀缩与中心转移。  相似文献   

4.
桃园山楂叶螨、桃一点斑叶蝉及其主要天敌生态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桃园山楂叶螨、桃一点斑叶蝉及其主要天敌的时间、空间和时间一空间二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天敌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大草蛉和蜘蛛与该2种害虫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空间上的同域性均较强,为保护利用天敌控制该2种害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美国杂交杏李花果期节肢动物的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杏李园害虫中绣线菊蚜与山楂叶螨的生态位宽度较宽,占据空间较大,为害虫优势种群,在空间维度上害虫之间存在较大竞争;大草蛉在各期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大草蛉是重要的优势天敌,且天敌与主要害虫在空间上相遇机率较大;天敌之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表明主要天敌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竞争关系;美国杏李园天敌对主要害虫在时间维度上有较强的追随效应和控制作用.主要天敌的数量与主要害虫绣线菊蚜种群数量追随关联度顺序为草蛉类>龟纹瓢虫>蜘蛛类>异色瓢虫>其它瓢虫类>食蚜蝇类>七星瓢虫>多异瓢虫.草蛉类和龟纹瓢虫与绣线菊蚜的模糊贴近度最高,说明这两种天敌与绣线菊蚜的同域效应高,对绣线菊蚜有较强的追随作用,抑制着绣线菊蚜种群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两种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和Panonychus ulmi(Koch)的多维生态位由11个生态维组成(它们包括营养,微气候和生物维).主成份分析表明:由6月到8月,在两种叶螨的生态位中叶片营养和微气候维的作用比生物维的作用大.应用主轴技术和比较生态的方法建立了两种叶螨的生态位椭球(即多维生态位).两种叶螨的生态位椭球均随时间改变其体积,在6月份和8月份趋于分离,而在7月份趋于重叠.  相似文献   

7.
东亚小花蝽对西方花蓟马和二斑叶螨的捕食选择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晓会  徐学农  王恩东 《生态学报》2009,29(11):6285-6291
多食性天敌对猎物的捕食选择性及猎物密度对天敌捕食的干扰作用直接影响到天敌对不同猎物的控制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东亚小花蝽对西方花蓟马和/或二斑叶螨不同虫态的捕食选择性,以及两猎物中一种猎物的密度变化对小花蝽取食另一种猎物的影响.结果如下: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和成虫对西方花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选择性均强于对其成虫,对二斑叶螨的选择性为雌成螨>若螨>幼螨.实验中西方花蓟马2龄若虫是东亚小花蝽最喜好的虫态.二斑叶螨雌成螨密度固定为60头/19.63cm2,西方花蓟马若虫密度从10增加到60时显著地减少了东亚小花蝽对二斑叶螨的取食.反之,固定西方花蓟马同样密度,增加二斑叶螨密度却没有显著改变小花蝽对西方花蓟马的取食.此结果进一步表明,西方花蓟马是东亚小花蝽更喜好的猎物.  相似文献   

8.
水稻纹枯病菌的微气候生态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子迎  檀根甲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2):2706-2710
运用生态位原理与方法,研究水稻纹枯病菌的微气候生态位.结果表明:照度、温度和湿度三者综合作用效应高于各单因子的独立效应,三因子中照度和温度的联合效应高于其他因子间两两组合效应;在分蘖盛期、孕穗期、抽穗期和蜡熟期,水稻纹枯病菌的微气候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3112、0.4012、0.4326和0.7365,即随着水稻的生长而逐渐增大,但病菌占有的生态位仍以低光照、低温度、高湿度的微气候类型为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柑橘园中具瘤神蕊螨(Agistemus exsertus)与其主要猎物柑橘皱叶刺瘿螨(Phyllocoptruta oleivora)、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柑橘粉虱(D ialeurodes citri)、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的生态位宽度、重叠和比例相似性。具瘤神蕊螨与其主要猎物相比,其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最大,而其猎物中则以柑橘皱叶刺瘿螨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这表明具瘤神蕊螨和柑橘皱叶刺瘿螨的发生期较长,空间分布较广。具瘤神蕊螨与其猎物的生态位重叠在空间上与柑橘全爪螨的重叠值最大,在时间上与柑橘粉虱的重叠值最大。与其猎物相比,具瘤神蕊螨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最大,在时空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苹果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生态位和集团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生态调控苹果园,对烟台红富士苹果树上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垂直生态位、水平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三维生态位重叠值。通过聚类分析分别对害虫和天敌集团进行了划分,将叶片害虫群落分为4个集团,分别是“绣线菊蚜”、“金纹细蛾”、“叶螨集团”和“喜食嫩叶害虫集团”;将叶片天敌群落分为4个集团,包括“喜食蚜虫天敌集团”、“专性食螨天敌集团”、“金纹细蛾寄生蜂集团”和“蜘蛛集团”。通过昆虫群落集团的划分,探讨了叶片昆虫群落结构的组织和种间关系。分析了主要害虫与灭敌在树冠内的空间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重叠,表明天敌和害虫在空间上的同域性和时间上的同步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陈亚丰  王甦  邸宁  金道超 《昆虫学报》2021,64(8):967-975
【目的】天敌昆虫和生防菌剂的应用都是害虫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在生产中通过两者联合进行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极强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防控增效作用,然而生防菌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与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联合应用进行害虫生物防治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了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经2种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孢悬液(常规浓度: 1×107孢子/mL; 低浓度: 5×103孢子/mL)和孢子粉(1×107孢子/头)处理后成虫羽化率以及经上述处理后的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对不同密度下的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雌成螨的捕食能力。【结果】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经白僵菌孢子粉(1×107孢子/头)处理后,成虫羽化率显著降低,其余处理的成虫羽化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3个处理组中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II型,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增加逐渐降低。经低浓度球孢白僵菌孢悬液(5×103孢子/mL)处理的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Na-max)最高,猎物处理时间最短(Th),搜寻效应回归线随猎物密度增加下降趋势最小;而球孢白僵菌孢子粉处理的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理论日最大捕食量最低,猎物处理时间最长。【结论】低浓度的白僵菌孢悬液对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捕食能力无影响,而孢子粉对该天敌5龄若虫捕食二斑叶螨雌成螨造成不利影响。本研究初步证明低浓度白僵菌孢悬液与东亚小花蝽联合应用防控二斑叶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霍捷  徐学农  王恩东 《昆虫知识》2011,48(3):569-572
多食性天敌对其猎物植物系统的选择是其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决定了对不同猎物控制的有效性。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是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及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本文在温室笼罩条件下通过释放东亚小花蝽,而后在不同时间调查其在西花蓟马和/或二斑叶螨危害2d后的豆株及健株上的数量,研究了其定位反应。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显著趋向西花蓟马及由西花蓟马与二斑叶螨同时危害的豆株,而较少趋向二斑叶螨单独危害的豆株及健株。在各处理豆株上,东亚小花蝽的日活动规律中,傍晚时分有离开植株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重要中草药黄精Polygonattum sibiricium的主要害虫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为研究对象,在5个温度(15℃、20℃、25℃、30℃及35℃)条件下,测定了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雌成虫对二斑叶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搜索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处理设置范围内,各温度下大草蛉对二斑叶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II功能反应模型。大草蛉对二斑叶螨的捕食,受温度及猎物密度影响显著。而在各温度处理间,以25℃下的瞬间攻击率最大为0.664,而猎物处理时间最短为0.025d。瞬间攻击率在高温及低温条件下均低于25℃。但猎物处理时间则呈显出相反的趋势。基于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计算的搜索效应表明,大草蛉对二斑叶螨的搜索效应在各温度处理内随猎物密度增加而线性上升,其中以25℃下的捕食效应最高,而在15℃下的最低。本研究结果表明,大草蛉雌成虫作为一种捕食性天敌,对黄精上的二斑叶螨具有一定的控害潜能,并且其取食能力受环境温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绣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茄子Solanum melongena和玉米Zea mays 3种植物上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天敌昆虫种类及发生数量进行调查,并采用优势度指数评价其优势种,结果表明,3种寄主植物上天敌的种类及其优势种有所不同,绣球花上有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塔六点蓟马Scolothrips takahashii、食螨瘿蚊Acaroletes sp.和食螨隐翅虫Oligota sp.4种天敌,塔六点蓟马和深点食螨瓢虫为优势种;茄子上有塔六点蓟马、微小花蝽Orius minutus、食螨瘿蚊和深点食螨瓢虫4种天敌昆虫,塔六点蓟马为优势种;玉米上有深点食螨瓢虫、塔六点蓟马和食螨瘿蚊3种天敌昆虫,深点食螨瓢虫为优势种.通过测定各种天敌成虫和幼虫对朱砂叶螨成螨、若螨、幼螨和卵的日捕食量,并引入相对差距和法评价优势种天敌昆虫,结果表明,深点食螨瓢虫和微小花蝽是朱砂叶螨的优势种天敌.  相似文献   

15.
黄增玉  黄林茂  黄寿山 《生态学报》2011,31(10):2947-2952
南方小花蝽(半翅目:花蝽科)是农田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在室内,分别用米蛾卵和二斑叶螨饲养南方小花蝽,采用生命表与功能反应方法,探讨了两种猎物(米蛾卵、二斑叶螨)对南方小花蝽种群增长的影响、评价了南方小花蝽应用前景。南方小花蝽取食米蛾卵的年龄特征生命表的参数如下:世代平均历期T= 24.3500d,雌性比率P=0.5250,单雌平均产卵量FPF=37.2857头,种群趋势指数(I)=9.2118,周限增长率λ=1.0955,内禀增长率rm=0.0912。取食二斑叶螨的南方小花蝽能完成发育,雌雄可交配,但不能产卵。一龄若虫的存活率为81.19%,低于其它龄期的若虫存活率(89.5%以上)。从初孵若虫至成虫死亡,平均历期为19.3716d。取食米蛾卵的南方小花蝽成虫存活率为83.33%,而取食二斑叶螨的成虫存活率为59.68%;取食米蛾卵的南方小花蝽若虫平均历期(11.0633d)短于取食二斑叶螨的(13.8950d);然而取食米蛾卵的南方小花蝽成虫平均历期(9.9750d)明显长于取食二斑叶螨的(5.7297d)。表明米蛾卵能够满足南方小花蝽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可以用来室内饲养南方小花蝽,二斑叶螨室内不能单独用于饲养南方小花蝽。南方小花蝽成虫对二斑叶螨成螨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且处置时间Th=0.0108,瞬间攻击率a=0.8253,日最大捕食量Namax =92.59 d-1。南方小花蝽是二斑叶螨潜在的生物防治资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叶螨对贵州省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的危害日趋严重,为明确菜豆田叶螨及其天敌群落结构特征,对菜豆田叶螨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5月至8月对菜豆田叶螨及其天敌进行系统调查,应用群落特征参数、主成分分析法及评价函数对其群落特征、时间格局及群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菜豆田叶螨及天敌共有7目11科21种,其中:叶螨4种,优势种为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捕食性天敌17种,优势种为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菜豆叶螨及天敌复合系统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增加,但在植株生长盛期随着二斑叶螨个体数的剧增而下降,在菜豆生育中后期,由于复合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个体数发生量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又呈上升趋势。对各时期复合程度的评价表明,中后期复合程度高,初期和末期复合程度低。【结论】复合系统中捕食性天敌对叶螨的控制作用大,优势种天敌表现出一定的跟随效应。  相似文献   

17.
棉蚜及其捕食性天敌时空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研究结果表明,棉蚜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而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棉蚜种群的发生有高峰期明显和全株为害的特点.棉蚜的时动空间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无相关性,说明棉蚜的为害较复杂.捕食性天敌中草间小黑蛛和龟纹瓢虫的时空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它们发生期较长、分布范围较广.八斑球腹蛛和龟纹瓢虫与棉蚜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度较大,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与棉蚜的空间生态位重量度较大.与棉蚜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八斑球腹蛛>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其它天敌合计>三色长蝽>三突花蛛>小花蝽,这一结果同棉蚜与捕食性天敌数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相一致,表明捕食性天敌与棉蚜的时间同步和空间同线性与天敌的捕食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多维营养生态位由红生苹果叶片的10种无机营养元素组成,利用树冠不同部位各营养元素含量和各种主要活动位点构成的矩阵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建立各种物种的多维营养生态位。针对各物种营养生态,位在时间维上的变化,进行了生态位胀缩和中心转换分析。结果表明:(1)主成分分析使10个营养维降为两维规范空间PCⅠ和PCⅡ。PCⅠ代表了综合主成分;PCⅡ代表了不同营养成分的特殊作用。(2)两种叶螨间的营养生态位在生长季中  相似文献   

19.
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种群时间生态位及营养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时间生态位及营养关系,为大豆害虫生态调控手段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的田间系统调查分析。【结果】统计得到种类220余种,物种可分为天敌、害虫和中性昆虫3个类群,以天敌物种丰富度最高;害虫中以烟蓟马Thrips tabaci(0.36902)和大豆蚜Aphis glycines(0.13122)优势度最高,且有着较高的生态位重叠指数(0.8163),蚜小蜂Aphytis sp.和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对害虫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很高,其他天敌如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黑带食蚜蝇Zyistrophe balteata和黑食蚜盲蝽Deraeocoris punctulatus等对害虫的重叠指数居中;大豆田中各类群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结构。【结论】综合考虑天敌的种群数量,确定捕食性天敌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有效天敌。研究可知不能单纯从时间生态位的重叠指数的高低来判断天敌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无视异绒螨—棉蚜的生态位及其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视异绒螨(Allothrombium ignotum Willman)是棉蚜的一种寄生性天敌。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天敌发生时间早,数量大,与棉蚜的种群波动呈明显的同步关系;加之它与棉蚜的时间一空间生态位重叠度高,二者的空间格局一致,所以对抑制早期棉蚜基数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