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嫚 《佛山陶瓷》2007,17(10):39-41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陶瓷鱼纹装饰比较特殊的发展阶段,该阶段鱼纹由陶器装饰为主,逐步转向以瓷器装饰为主。本文从鱼纹装饰的涵义、鱼纹装饰的技法、鱼纹装饰的形式(包括构图方式、鱼纹形态、组合形式)等几个主要的方面,分析和研究了这一时期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陶瓷鱼纹装饰发展的繁荣阶段,无论装饰形式还是装饰技法都趋于完善,鱼纹装饰的完整风格已经基本形成。本文从鱼纹装饰的涵义、鱼纹装饰的技法、鱼纹装饰的形式(包括构图方式、鱼纹形态、组合形式)等几个主要的方面,分析和研究了这一时期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宋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古代陶瓷鱼纹装饰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鱼纹装饰的数量,质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本文从鱼纹装饰的涵义,鱼纹装饰的技法、鱼纹装饰的形式(包括构图方式,鱼纹形态,组合形式)等几个主要的方面,分析和研究了这一时期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王嫚 《陶瓷工程》2007,41(6):45-48
宋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古代陶瓷鱼纹装饰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鱼纹装饰的数量、质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本文从鱼纹装饰的涵义、鱼纹装饰的技法、鱼纹装饰的形式(包括构图方式、鱼纹形态、组合形式)等几个主要的方面,分析和研究了这一时期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吉祥寓意的装饰图案一直广受人们的喜爱。鱼纹装饰在陶瓷上运用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朔到新石器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鱼纹的装饰图案逐渐丰富起来,在陶瓷上的种类也数不胜数。本文试着从鱼纹的发展历史为线索,重点阐述明清时期瓷器上的鱼纹装饰,分析鱼纹的表现技法、内容含义及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王琴 《江苏陶瓷》2023,(3):68-69+71
鱼纹装饰图案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设计纹样的代表纹样,有着自己极为厚重、丰富深刻的民族历史渊源特征和悠久的文化底蕴,同时鱼纹装饰图案也是民间陶瓷装饰图案纹样艺术中较为具有民族代表性的经典纹样类型之一,不仅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也更好地诠释了中国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站在前人研究鱼纹的经验基础上,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鱼纹装饰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合理分析鱼纹在不同时期的彩绘装饰技法,总结归纳出不同历史时期的鱼纹在陶瓷上出现的彩绘装饰技法。  相似文献   

7.
陶瓷绘画装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原始时期,半坡彩陶的人面鱼纹,马家窑的舞蹈纹盆,宋代磁州窑的白釉黑花婴戏图,明清时期的青花高士人物,民国时期充满文人气息的彩瓷人物等。传统陶瓷绘画上的人物丰富多彩,今天的画家不可一味的去更随前辈艺人的绘画模式。本文通过对传统陶瓷人物画题材的梳理与研究,打开现代陶瓷人物画的创作思路,挖掘出更广更深的题材,去拓展与创新陶瓷人物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8.
淄博窑是中国北方代表性陶瓷老窑口,在传承关系上属于磁州窑系,创烧了大量日用和装饰陶瓷。淄博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是鱼纹图案,多应用于盘、碗等陶瓷器皿。民间画工以简练的用笔,娴熟的写意画风,将美与功能使用相结合,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装饰风格。鱼纹装饰所寄寓的美好寓意代表了创造者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造物观念。本文通过对淄博窑鱼纹装饰风格特征、工艺技术、审美追求、艺术表现的分析,深入阐释纹饰背后的审美意蕴与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9.
在宋代的瓷窑中,吉州窑以烧制黑釉茶盏而闻名于世,黑釉茶盏的大量烧制与宋代斗茶的兴起密切相关。黑釉茶盏的装饰丰富多彩,有各种窑变釉装饰、剪纸贴花装饰、木叶纹装饰等,极富地方特色与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10.
赵小庆  潘玲霞 《陶瓷》2022,(2):38-40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化也成为了必然,各种族、国家都希望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传统吉祥鱼纹不单单局限于装饰符号,它反映出的是中国民族文化.笔者在分析传统吉祥鱼纹的艺术特征和构成寓意的基础上,以创新的方式将传统吉祥鱼纹运用到现代陶瓷酒容器上,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设计的契合点,同时展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1.
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福泽绵绵的祝福含义。早在原始社会的彩陶艺术中,鱼纹就被大量地做陶器皿的装饰纹样;此外如殷周青铜器和战国漆器上,也多见鱼纹的形象;至后世,更取“鱼”一“馀”的谐音,将鱼作为生活幸福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陶瓷装饰与人类文化、审美等存在密切关系,在陶瓷业的发展初期开展就会在陶瓷装饰中运用到鱼纹图案,鱼纹图案不单单是在外观上能给人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而且还会通过造型或形态的改变与群众生活习惯、审美情绪等存在密切联系,充分展现出各时期陶瓷作品的设计特点及文化内涵。新石器时代发展背景下,鱼纹图案的应用也蕴含着古朴、神秘的质感,通过审美升级及创作者个人精神需求的满足,推动我国陶瓷装饰创新发展,影响当代人的文化与素养。  相似文献   

13.
刘虹 《中国陶瓷》2006,42(12):87-89,72
鱼纹装饰的构成演化是一个形式与内容不断积淀演化的产物,蕴涵着高度的装饰性和概括性。作为中国传统的装饰文化形式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设计思维的不断更新,它将继续服务于装饰领域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祖先优秀的文化遗产,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对传统鱼纹加以研究与运用。在当今设计领域追求时尚性、多元性和国际性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传统装饰设计的经典语言。而这种强调民族性、本土化的设计语言也确实成为当今陶瓷装饰设计领域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宋代磁州窑铁锈花装饰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其在宋代的发展成熟除了与唐、五代长沙窑的装饰风格一脉相承之外,还借鉴了宋代的文人画风.使得磁州窑铁锈花装饰成为一种具有陶瓷装饰变革意义的新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5.
历代发展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先民们就发明了以粗犷豪放的图案来装饰彩陶。远古时期的陶工创造了丰富的装饰图案,其中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鸟纹、植物、  相似文献   

16.
略谈瓷绘人物画的艺术格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筱俐 《陶瓷研究》2008,23(1):97-99
陶瓷装饰中有人物画,最早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的《人面鱼纹》彩陶双耳瓶。其后,两汉的《狩猎纹》彩绘陶壶,北魏加彩浮雕《仕女纹》砖,金代三彩《婴戏纹》长方陶枕,以至于宋代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婴戏图》瓷枕、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追韩信》梅瓶、《蒙恬将军》玉壶春瓶等等,无不藉绘画工具棗毛笔和料色,开启了陶瓷文化长河的源和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尤见装饰匠心。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形式,大体上有刻镂、堆贴、模印、釉色、化妆土、彩绘六大类型。图案纹样装饰于陶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现。先民们感受生活的自然现象创造出波折纹、圆形纹、编织纹等图案,以二方连装饰形式呈现在陶瓷器物上,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一件绘有精美的人面和鱼纹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彩陶中的精品。陶器上的纹饰体现了先辈们对于自然和人自身观察的结果,陶工们对于点、线、  相似文献   

18.
云纹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之一,极具中国传统人文的代表作用。像某些云气和鱼纹等纹样的出现,以其装饰多样、内涵丰富的特点结合陶瓷艺术装饰,极大的丰富了陶瓷器形的变化。而瓷土作为云纹的重要载体,且陶瓷艺术必将会使云纹装饰的今日和明日写满无限的可能。因此这便是本  相似文献   

19.
郭其会 《佛山陶瓷》2009,19(9):39-42
宋代磁州窑制瓷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及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为其充满生活气息的书法装饰创造了条件。在磁州窑匠师们的不断努力下,磁州窑最具特色的质朴、清新、富有生活味道的书法装饰风格终于形成。文章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磁州窑的书法装饰进行了探析:1、宋代磁州窑陶瓷书法装饰的时代背景;2、宋代磁州窑陶瓷书法装饰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曹君 《江苏陶瓷》2013,46(1):5-6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中国陶瓷史上,宋代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的典范。本文首先从釉色和装饰方法上阐述了宋代瓷器的制作技术,然后从艺术风格上探讨了宋代瓷器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即造型美釉色美和意味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