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信息素养应成为中国公众健康素养促进的关键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国外健康信息素养研究方法与内容有失偏颇的教训以及为此而开展的健康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经验,结合当前我国公众健康素养现状以及国内健康素养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深刻理解健康素养的内涵,突破基本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局限,将健康信息素养注入到公众健康素养干预的研究之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柳州市柳北区4个点的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录入电脑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市区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10.2%,健康理念及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知晓率分别为19.3%、17.5%、18.4%,具备健康素养人口比例男性、女性分别为9.8%、10.6%,年龄25~35岁间比例最高为14.7%,大专以上学历比例最高为22.2%。结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尤其低文化水平和45岁以上人群,需针对性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力度,以利于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梳理信息素养、健康素养、健康信息素养3者内涵与关系,阐述健康信息素养测评工具、国内外健康信息素养研究进展,分析我国研究现状、问题并提出建议,包括关注不同人群健康信息素养状况、开发更多适用于普通人群与专科疾病患者的测评工具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市小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和健康教育途径,为开展小学生健康素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全市小学生中随机抽取2200人,采用统一制作的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深圳市小学生健康观念正确率为71.1%、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1.5%、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8.7%、健康技能掌握率为89.6%;不同性别、户籍、年级之间学生的健康观念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深圳市小学生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水平仍有待加强,应加大力度继续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浙江省医院健康素养情况,提出提升医院健康素养的对策。方法:分层便利选取浙江省医疗资源配置Ⅰ类(医疗资源配置充足地区)和Ⅳ类(经济发展水平中等,但医疗资源配置明显不足的地区)地区的6所医院进行医院健康素养的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医院健康素养总分为(185.52±61.03)分;医疗资源配置I类地区医院健康素养得分高于IV类地区(235.24±35.85vs135.80±49.73,P<0.05)。结论:被调查医院健康素养尚待提高,且不同地区的医院健康素养存在差异。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应制定相应对策提升医院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基层健康教育模式,为山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素养监测干预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对山区居民采取以信息传播、同伴教育、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健康教育课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健康小屋定期开放及参与式教育等主要干预措施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取1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山区居民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45.89±10.81)分和(53.34±10.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健康素养的三个维度和五类健康问题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健康传播、参与式干预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前后1年,山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需要长期坚持,实行有侧重分类别,培育和引导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不断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健康素养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加强健康素养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也成为热点。文章通过文献阅读法探讨国外健康素养研究现状,为我国学者开展健康素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健康信息素养测评是健康信息素养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是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国内外健康信息素养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发展我国健康信息素养测评工具提出建议,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显示,国外已有一些相对成熟的健康信息素养测评工具,包括功能性健康信息素养测评工具、交互性健康信息素养测评工具、批判性健康信息素养测评工具等。而我国针对健康信息素养测评工具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发展适用于我国文化环境的健康信息素养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9.
回顾中国健康素养研究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升。通过梳理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内外在因素,总结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干预措施,并提出目前中国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和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3月-9月,在天津56所高等院校中随机抽取8所,每所学校随机选择3个班级,共8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为47.86%,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知晓率为49.3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养成率为21.62%,基本技能具备率为75.82%。医学类专业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明显高于非医学类专业学生,来自城市及城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来自农村大学生。所学专业和生源地均与健康素养水平关联。结论应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工作,采取针对性举措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健康素养的现状以及健康素养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干预提供有效靶点。方法 采用2017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问卷Ⅱ对上海市徐汇区居民共600人进行问卷调查。用t检验比较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差异。使用一般线性模型调整潜在的混杂变量(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并比较具备或不具备健康素养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平均得分的差异。结果 600名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5.8%,年龄以51岁以上为主,占61.7%。不同教育程度的居民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1,P<0.001)。一般线性模型调整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后,结果显示具备健康素养的居民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方面的得分(x=2.78,95% CI:2.72~2.84)高于不具备健康素养的居民(x=2.51,95% CI:2.46~2.55)。结论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可以促进其采取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了解东莞市横沥镇中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探讨健康促进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东莞市横沥镇4个村(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东莞市横沥镇中老年人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0.50%,具备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术三个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是12.25%、13.25%和14.25%;文化程度较高者、有配偶者、有慢性病史者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高(P<0.05);村民和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横沥镇中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在国内属于中等水平。该镇在健康促进工作上仍需进一步加强,应探索建立多部门合作的健康促进体系。  相似文献   

14.
阐述健康素养与健康信息素养的概念,指出国内对该概念的认识偏差,具体介绍健康素养测量与评估方法以及国外医学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与咨询实践。国外研究表明医学图书馆员在健康信息素养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15.
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环境的恶化、疾病的增多,人们的健康正面临巨大挑战,健康素养理论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或群体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所具备的综合能力,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梳理我国卫生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重点从政策、规划,专业教育宣教机构,学术期刊和科普出版物等方面加以介绍,阐述公众对健康素养的认知以及我国对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视和发展。提出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我国人口健康事业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健康素养是一种认知和社会技能,决定个人获得、理解和运用信息的动机和能力,以促进和维持健康。健康素养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领域涉及多种慢性病,但国内外涉及风湿性疾病患者健康素养的相关研究有限。本文从风湿性疾病患者健康素养的评估工具、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健康素养与健康结局的关系、健康教育材料的可读性和适用性、健康素养的干预性研究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国内同类研究的开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外科病人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实现良好的健康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全面健康素养测量量表,从某三甲医院临床外科科室中随机抽取402例病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使用SPSS24.0软件对健康素养的现状进行描述统计,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外...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在职医疗卫生人员、规培与实习医疗卫生人员以及在职医学生科学健身基本知识的储备、获得途径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三类人员科学健身基本知识认知度较低、获得途径相对单一、影响三类人员科学健身基本知识储备的首要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分别提出三类群体科学健身素养培养路径。在职医疗卫生人员培养路径:提高认知度,强化角色担当;加强协作,发挥体医融合优势;线下线上结合,创造多元培养路径。实习与规培人员培养路径:加强重要性认知,培养角色意识;定期强制培训,夯实角色担当能力;拓宽思路,探寻多渠道获得途径。在校医学生培养路径:结合专业特征,开设“体医融合”选修课程;改革体育课教学,强化健身健康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玮  齐玉龙  张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412-1414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某市抽取两所高校124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总体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15.0%,具备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比例分别为28.8%、14.8%和79.0%.女生总体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和理念及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1);医学生健康素养评分高于非医学生(P<0.01);一年级学生健康素养评分低于二年级学生(P<0.05).结论: 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尤其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学校应加强对不良生活方式的正确引导,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