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外科房或室间隔缺修争眯适用对象:房或室间隔缺损拟行:房或室间隔缺修补术东有〔小夜单病种限价治疗临床路径@肖志坚$河南新乡医学院一附院 @孙乾峰$河南新乡医学院一附院~~  相似文献   

2.
心脏直视手术后,需要紧急二次开胸止血的情况并不少见.我院2003年12月~2011年8月心脏直视手术408例,手术后紧急二次开胸止血有7例,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408例,男性179例,女性229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1岁,平均31岁,房间隔缺修补术74例,其中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1例、肺动脉瓣成形术1例.室间隔缺修补术111例.体外下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20例,其中同期行室间隔缺修补术6例,房间隔缺修补术1例,主动脉弓缩窄、缩窄段切除,断断吻合术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3例.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18例,其中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侧开胸行“高位”室间隔缺损修补的治疗和手术效果,探讨右侧开胸手术在“高位”室缺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技术要点。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7月完成的16例高位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率100%,随访3个月,治愈率100%。16例患儿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彩超室间隔缺损均愈合,无残余分流。结论高位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在年龄体重合适的情况下行侧开胸室缺修补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及疗效。方法成人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78例,所有病例均经右房或右室流出道切口完成疏通和室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均用涤纶补片修补,单纯补片加宽流出道63例,跨瓣环补片15例。结果死亡5例,病死率6.4%;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例,心律失常1例;室间隔缺损残余漏3例(3~5mm);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结论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合理设计,彻底矫正畸形,加强心肌保护及术后管理可取得满意的远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1年3月-2005年2月,我们对52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施行非右室径路心脏跳动中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占同期室缺修补术的91%,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前及术后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血清使用ELISA法检测MMP-9表达水平.结果 修补术后血清MMP-9表达水平明显较术前降低.结论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可以降低室缺患儿血清MMP-9水平,这可能与手术纠正机体炎症状态及降低肺动脉高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围术期持续输注小剂量异丙酚对房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择期行房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n=20):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异丙酚组在麻醉诱导后靶控持续小剂量输注异丙酚0.5 mg.kg-1.h-1至术后4 h。分别在术前、开放主动脉后1 h、术后24 h、48 h从中心静脉采取血样,测定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开放主动脉后1 h、术后24 h、48 h两组患者血清CK、CK-MB、cTnI、MDA均升高(P<0.05),SOD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开放主动脉后1 h、术后24、48 h时,异丙酚组血清CK、CK-MB、cTnI、MDA均降低(P<0.05),SOD升高(P<0.05)。结论:围术期持续输注小剂量异丙酚对房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患儿:3岁,11kg。出生后发现有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右心室增大,室间隔膜部缺损5mm。术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拟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行室缺修补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假性膜部瘤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5年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218例,其中合并假性膜部瘤34例。结果34例均经右房切口,剪开隔瓣完全显露真正的室间隔缺损,室缺直径在0.5~1.8 cm,直径>1.0 cm,用心包片或涤纶片修补。结论术中完全显露真正室间隔缺损,才能完整修补缺损,避免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病人肺血多,术前多有呼吸道感染史,尤以并有肺动脉高压者,术后呼吸问题较多。本院1976~1987年6月共做室间隔缺损167例,其中室缺并肺动脉高压(VSD+PH)40例,在低温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由于加强呼吸管理,较好地渡过了手术。  相似文献   

11.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残余漏预防及其预后的超声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室缺)修补术中预防残余漏的措施及超声检查对残余漏预后的评价。方法 对不同类型室缺采取不同的修补方法;对室缺修补术后残余漏的病人采用彩色 勒因流成像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早期的32例室缺修补术有7例出现残余漏,近期手术43例仅1例出现残余漏,另有4例病人院外手术出现残余漏。随访2例病人中,残余漏处分流频谱最大速度〈2m/s的5例180d内自愈,〉2m/s的7例随访3年均未愈。结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小儿室间隔缺损在心脏跳动下修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室缺,1~6岁,在心脏跳动下修补,观察手术效果等情况。结果:40例手术顺利,无气栓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室间隔缺损在心脏跳动下修补术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采取适当的措施能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腋下直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的临床应用经验,并与正中切口室间隔缺损修补对照,初步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右腋下直切口,在心脏跳动中对26例室间隔缺损进行修补.其中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7.1岁,均为膜部及围膜部室缺,直径0.4~0.8cm.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长5~10cm,体外循环时间21~42min.术后6~10天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及死亡.其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等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经腋下小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手术创伤小、切口隐蔽、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成人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26例成人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室缺直接缝合3例,单纯补片修补19例,单向活瓣补片修补4例。同时行主动脉瓣折叠悬吊2例,双瓣置换l例,二尖瓣成成形l例,三尖瓣成形4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止血、呼吸道感染和片周漏各l例,心动过速4例.术后随访24例(92.3%),随访时间1月~92月,晚期死亡l例,死因为片周漏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结论:成人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虽较为复杂,手术效果令人满意.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及注意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室缺)修补术中预防残余漏的措施及超声检查对残余漏预后的评价。②方法 对不同类型室缺采取不同的修补方法;对室缺修补术后残余漏的病人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进行定期随访。③结果 早期的32 例室缺修补术有7 例出现残余漏,近期手术43 例仅1 例出现残余漏,另有4 例病人院外手术出现残余漏。随访 12 例病人中,残余漏处分流频谱最大速度< 2m /s 的5 例180d 内自愈,> 2m /s 的7 例随访 3年均未愈。④结论 区别对待室缺修补术中不同情况是预防残余漏有效方法;残余漏处分流频谱最大速度(2m /s)可以作为判断残余漏能否自愈的一个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观察,掌握本病的手术适应证及术式选择。方法通过1993年1月~2003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49例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患者,观察随年龄增长和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病变发生发展规律的关系及术式选择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随年龄增长,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明显增加。12岁以后出现主动脉瓣病变者占39%。②较大缺损易产生心力衰竭,早期导致肺动脉高压。③中、小两大动脉的干下室缺,易引起主动脉瓣脱垂和返流。④此类室缺应早期手术,以补片修补为主,如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应及早行室缺修补及主动脉瓣成形术。结论根据两动脉干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应及早手术治疗,且以补片修补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观察,掌握本病的手术适应证及术式选择.方法通过1993年1月~2003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49例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患者,观察随年龄增长和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病变发生发展规律的关系及术式选择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随年龄增长,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明显增加.12岁以后出现主动脉瓣病变者占39%.②较大缺损易产生心力衰竭,早期导致肺动脉高压.③中、小两大动脉的干下室缺,易引起主动脉瓣脱垂和返流.④此类室缺应早期手术,以补片修补为主,如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应及早行室缺修补及主动脉瓣成形术.结论根据两动脉干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应及早手术治疗,且以补片修补为主.  相似文献   

18.
自1977年12月至1991年11月,在体外循环下共施行室间隔缺损(室缺)修补术522例,其中103例为干下型室缺,占同期室缺病例的19.7%。合并主动脉瓣脱垂36例,22例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室缺直接缝合15例,补片修补88例,2例伴有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施行主动脉瓣折叠术和关闭室缺。干下型室缺无自然闭合可能,可导致主动脉瓣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手术不受年龄影响,主张早期诊断,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假性膜部瘤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8月至2008年4月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218例,其中合并假性膜部瘤34例.结果:30例经右房切口,4例经右室流出道切口,剪开隔瓣后完全显露真正的室间隔缺损,室缺直径在0.5~1.8cm,直径>1cm用心包片或涤纶片修补.结论:术中完全显露真正室间隔缺损,才能完整修补缺损, 避免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从1985年8月至2000年5月,我们为1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病人施行手术,占同期840例室间隔缺损手术的1.3%,对这些病列的手术不同于一般的室缺修补术,现将诊断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