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气气相组分及Ca(OH)_2对KMnO_4氧化NO的影响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KMnO4氧化烟气中NO的过程,分析了烟气组分H2O、O2及SO2对NO氧化过程的影响规律,得到了Ca(OH)2对KMnO4氧化NO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H2O是KMnO4氧化NO的必要条件;在含H2O条件下,O2可以提高NO氧化率。SO2与氧化剂反应生成无水钾镁钒类复盐K2Mn2(SO43对NO氧化具有负面作用;Ca(OH)2的加入提高了氧化剂表面的固体碱度从而促进氧化过程进行;通过添加Ca(OH)2可以降低SO2对NO氧化过程的负面影响。根据气体成分和产物分析可知,KMnO4在钙基吸收剂表面氧化烟气中NO的机理可能是KMnO4以离子态将吸附在氧化剂表面的NO和SO2氧化为NO2和SO3,生成的NO2、SO3再传递到氧化位临近的碱性位被吸收。  相似文献   

2.
与其他燃煤污染物联合脱除是解决燃煤汞排放问题的有效手段,促进Hg0向Hg2+的形态转化可以提高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对燃煤汞排放的控制能力。应用汞形态转化实验台,在中低温条件下研究分析Cl2、SO2、H2O以及 NO2对Hg0氧化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中低温条件下,10 μl•L-1Cl2可以氧化90%以上的Hg0。SO2对Hg0形态转化过程的影响呈现区间性变化,按照SO2浓度由小到大可划分为3个区间,只有在第(Ⅱ)区间内SO2浓度才能显著影响Hg0的形态转化过程。H2O与Cl2反应的生成物HCl可以氧化Hg0,但其在中低温条件下氧化Hg0的能力弱于Cl2,使得H2O的存在抑制了Hg0的形态转化。将NO氧化为NO2后进行脱除是低温条件下联合脱除的重要路线,NO2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自由氧原子可以将Hg0氧化为HgO,这增强了低温条件下汞与NOx联合脱除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载体γ-Al2O3在423 K吸附NO和SO2气体时的TPD和DRIFTS谱图,研究了SO2和NO在γ-Al2O3上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γ-Al2O3上SO2促进NO氧化,NO促进SO2吸附,O2参与了SO2和NO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探讨认为,NO和SO2在γ-Al2O3上吸附时至少形成两类中间体,一类中间体分解放出NO2,另一类中间体分解产生SO3,两类中间体分解后均产生氧空位,O2通过(至少为途径之一)补充氧空位重新生成晶格氧或晶格缺陷吸附氧参加SO2和NO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柠檬酸与正丁醇在Ce(SO4)2·4H2O/ NH2SO3H复配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制备柠檬酸三丁酯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Ce(SO4)2·4H2O/ NH2SO3H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4.0∶1,催化剂用量为1.5%(以柠檬酸质量计),m[Ce(SO4)2·4H2O]∶m(NH2SO3H)=2∶1,反应温度为150 ℃,反应时间为7 h,酯化率>98.5%,精制后产品纯度>99.5%。  相似文献   

5.
余奇  曾克思  张振伟  余刚 《化工学报》2008,59(1):195-200
建立了数学模型,把所考虑的NO/N2/O2/H2O脉冲放电体系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归结为各物种浓度的刚性常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来求解,计算方法选用Rosenbrock法,得到了物种浓度随停留时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NO还原和氧化在其脱除过程中同时共存,当NO,N2,O2,H2O和CO2的体积浓度分别为200×10-6,80%, 5%,6%和9%时,NO氧化所占的比例比NO还原的大很多;脉冲频率增大导致NO还原率和氧化率均增大;H2O浓度增大导致HNO3浓度增大,表明NO氧化所占的比例随H2O浓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电晕-吸收法治理NOx废气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晕结合现场化学吸收的方法对NO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电晕反应器为线筒式结构,作为吸收剂的Ca(OH)2均匀地覆盖在筒壁的内表面.实验表明此法能有效地除去气流中的氮氧化物,NO的去除率大大高于反应器内没有固体吸收剂的情况,同时反应器出口NO2的浓度小于12 mg•m-3.可以认为反应器内的Ca(OH)2吸收剂与NO的氧化产物NO2或NO3的吸收反应促进了NO的分解反应.研究还发现在气流中有氧气和水分存在时有利于NO的氧化反应和气固吸收反应,从而提高了NO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7.
用KMnO4调质钙基吸收剂从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虎  佟会玲  王晋元  陈昌和 《化工学报》2007,58(7):1810-1815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强氧化剂KMnO4作为添加剂对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的调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含KMnO4时钙基吸收剂不能有效脱除NO,而当KMnO4存在Ca/(S+0.5N)为1.8时,钙基吸收剂可获得31.4%的脱硫率和13.5%的脱硝率。实验还研究了各种参数变化对脱硫率和脱硝率的影响,反应温度升高能够促进SO2的脱除,但脱硝率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脱硫率随着烟气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脱硝率与相对湿度的关系不是单调的,存在一个最大值;O2是脱除NO的必要条件。结合气体分析和产物分析的实验结果发现,NO被脱除的机理是先被氧化为NO2,然后再与吸收剂和脱硫产物反应生成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为半干法脱硫技术中加入脱硝功能的可能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手性磷酸锌钠的低热固相合成及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合成多孔功能材料手性磷酸锌钠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聚乙二醇-400 (PEG-400)为表面活性剂,Na3PO4·12H2O和无机锌盐为原料,用低热固相反应一步法成功合成得到P6122空间群的手性NaZnPO4·H2O。实验考察了不同的锌盐、磷酸盐,以及不同pH值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pH值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调控着产物的结构;锌盐的种类不影响产物的结构;磷酸盐的种类则通过pH值的调控作用对产物产生影响。当pH在11、7~9、5、3左右时,得到的产物分别为(1) P6122空间群的手性NaZnPO4·H2O与非手性的NaZnPO4(OH)的混合物;(2)P6122空间群的手性的 NaZnPO4·H2O;(3)非手性的NaH(ZnPO4)2;(4)非手性的Zn3(PO4)2·4H2O。以PEG-400为表面活性剂,Na3PO4·12H2O及无机锌盐为原料,在P/Zn=1.18(摩尔比),pH=7~9,反应混合物于50℃陈化6 h的条件下,合成产物为手性NaZnPO4·H2O。  相似文献   

9.
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在线研究NH3和NO在CuO/γ-Al2O3催化剂表面吸附和氧化的反应过程。NH3不仅能被吸附在L酸位,也能被吸附在B酸位。NH3氧化脱氢形成NH2物种是反应的中间步骤。NO和NO2以多种形态吸附在催化剂表面。O2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吸附的NO物种被氧化成高价的NO2。暂态实验中,吸附NH3饱和的催化剂载体通入NO和O2后,共价吸附的NH3首先消失,而NH+4没有参加反应。吸附NO饱和的催化剂载体通入NH3和O2后,吸附态NO特征峰基本没有变化。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吸附态NH3和气态NO之间,吸附态的NO及其氧化生成的亚硝基和硝基物种不参与SCR反应。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在线研究NH3和NO在CuO/γ-Al2O3催化剂表面吸附和氧化的反应过程。NH3不仅能被吸附在L酸位,也能被吸附在B酸位。NH3氧化脱氢形成NH2物种是反应的中间步骤。NO和NO2以多种形态吸附在催化剂表面。O2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吸附的NO物种被氧化成高价的NO2。暂态实验中,吸附NH3饱和的催化剂载体通入NO和O2后,共价吸附的NH3首先消失,而NH+4没有参加反应。吸附NO饱和的催化剂载体通入NH3和O2后,吸附态NO特征峰基本没有变化。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吸附态NH3和气态NO之间,吸附态的NO及其氧化生成的亚硝基和硝基物种不参与SCR反应。  相似文献   

11.
许淳淳  王紫色  王菊琳 《化工学报》2005,56(12):2373-2379
采用金相、显微激光拉曼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研究了仿古铸铁在模拟土壤介质(0.06 mol•L-1 NaCl+0.03 mol•L-1 Na2SO4+0.01 mol•L-1 NaHCO3溶液)中的腐蚀形态、腐蚀产物的形貌及其生长和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在最初的34 h内,铸铁发生铁的选择性腐蚀,在试样表面留下许多白色圈状的Fe(OH)2沉淀,圈内则是分散状的Fe(OH)2;浸泡120 h时,观察到试样表面有一层深绿色的腐蚀产物,其组分主要为GR(Cl-)(化学式为Fe3Fe(OH)8Cl•2H2O)和GR(SO2-4)(化学式为Fe4Fe2(OH)12SO4•2H2O),绿锈表面呈黄色;约288 h后,腐蚀产物呈现分层,内层主要由黑色结晶状的FeO和Fe3O4组成,外层主要为疏松多孔的砖红色γ-FeOOH,后者是铁器表面的一种有害锈.  相似文献   

12.
气体与煤表面吸附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褐煤、次烟煤、高挥发分烟煤、低挥发分烟煤和无烟煤5种煤表面结构模型,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INDO,从分子水平描述了CO、O2、H2O(g)、CO2、CH4和H2等6种气体在煤表面的吸附作用,计算了气体在煤表面的吸附能、吸附距离、吸附作用键级和净电荷变化等微观参数,用Morse函数拟合了气体与煤表面的结合能曲线,得到了气体吸附作用强弱次序为:CO和O2最强,H2O和CO2次之,CH4和H2最弱。  相似文献   

13.
1.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煤与垃圾混烧的烟气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煤与垃圾混烧产生的烟气中的CO、HCl、SO2、NOx、H2O、二噁英等成分进行在线监测,发现原煤燃烧排放的CO浓度要高于添加垃圾后排放的CO浓度,随垃圾加入比例的增大,不完全燃烧份额增加,相应的CO排放值逐渐提高。由于原煤含硫量远高于垃圾含硫量,因此随着垃圾加入比例的增大,烟气中的SO2浓度有所降低。烟气中HCl浓度随着垃圾加入比例的增大几乎呈直线增加。而烟气中NOx浓度则呈现出含量下降的趋势,这证明循环流化床锅炉可以抑制NOx总量的生成,但N2O的排放浓度会有所增加。此外,随着垃圾加入比例的增大,烟气中的H2O和二噁英含量也有所增加,成为该工艺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水平管式炉上研究了O2浓度、CO2浓度、温度及石灰石添加等各参数对O2/CO2气氛下徐州烟煤和龙岩无烟煤燃烧过程中SO2/NO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O2/CO2气氛下,烟煤和无烟煤燃烧SO2/NO的析出规律与空气气氛下不同,同等O2浓度下析出量比空气气氛下小。O2/CO2气氛下,随着O2浓度的提高,烟煤和无烟煤SO2/NO排放量均增大;随着CO2浓度的升高, SO2/NO排放量均减小。O2/CO2气氛下,石灰石添加对SO2排放的抑制作用低于空气气氛下;石灰石添加对NO的排放有一定减排作用。对煤灰的元素分析显示O2/CO2燃烧对SO2的抑制主要是由于煤灰的自固硫能力增强,而对NO的减排作用则是促进燃料N向其他含N气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酸性离子液体中苯甲醇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没有任何有机溶剂和卤素的条件下,以30%H2O2为氧化剂,Na2WO4·2H2O为催化剂,在酸性离子液体[(CH2)4SO3HMIm]TSO中,研究了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合成苯甲醛。在n(苯甲醇)∶n(H2O2)∶n(离子液体)∶n(Na2WO4·2H2O)=40∶48∶1∶1、90 ℃和3 h条件下,催化效果最好,此时苯甲醇转化率为90.1%,苯甲醛选择性为92.1%。反应结束后,产物和离子液体分层,通过简单的倾倒即可分离产物。分离后的离子液体经真空干燥脱水后重复使用4次,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6.
以高比表面积和规整性强的蜂窝陶瓷(2MgO2·Al2O3·SiO2)为载体,涂敷TiO2后,用水热合成法分别负载铁、钴和镍盐,500 ℃焙烧及硼氢化钾(KBH4)浸渍后,合成了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负载不同金属盐的催化剂析氢性能比较结果为钴>铁>镍。实验研究表明,负载硝酸铁[Fe(NO3)3·9H2O]和氯化钴(CoCl2·6H2O)的催化剂经KHB4浸渍后析氢性能均明显改善。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证实,负载硝酸铁催化剂表面真正起催化析氢性能的活性组分为单质铁,负载氯化钴催化剂表面生成了CoTiO3,且该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碱性KBH4溶液水解析氢性能,常温下该催化剂0.34 g于NaOH质量分数约为18%,KBH4质量分数约为10%的溶液中催化析氢速率可达160 mL·min-1。  相似文献   

17.
O2/CO2气氛下煤燃烧SO2/NO析出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平管式炉上研究了O2浓度、CO2浓度、温度及石灰石添加等各参数对O2/CO2气氛下徐州烟煤和龙岩无烟煤燃烧过程中SO2/NO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O2/CO2气氛下,烟煤和无烟煤燃烧SO2/NO的析出规律与空气气氛下不同,同等O2浓度下析出量比空气气氛下小。O2/CO2气氛下,随着O2浓度的提高,烟煤和无烟煤SO2/NO排放量均增大;随着CO2浓度的升高, SO2/NO排放量均减小。O2/CO2气氛下,石灰石添加对SO2排放的抑制作用低于空气气氛下;石灰石添加对NO的排放有一定减排作用。对煤灰的元素分析显示O2/CO2燃烧对SO2的抑制主要是由于煤灰的自固硫能力增强,而对NO的减排作用则是促进燃料N向其他含N气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以Co(NO3)2·6H2O和Co(NO3)2·7C6H13OH为前驱体,采用热分解法制得Co/SiO2催化剂,通过BET、TEM、HRTEM、XPS和TPR等手段进行表征,并对F-T合成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备的Co3O4颗粒团聚严重,而热分解法制备的Co3O4颗粒呈球形,单分散状态。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热分解法制备的催化剂孔容较小,表面钴硅原子比较高,钴硅相互作用较强。评价结果表明,热分解法制备的催化剂反应活性低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但汽油(C5~C11)选择性高,且选择性在前驱体去结晶水后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873 K焙烧Sr(NO3)2/孔形羟基磷灰石,成功地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碱催化剂,并对其进行TG-DTA、XRD、IR、SEM、BET和碱强度表征。结果表明,在873 K,发生固相离子交换反应——Ca5[PO43-y(CO3·OH)y](OH)+SrOCa5-xSrx[PO43-y(CO3·OH)y](OH)+ CaxSr1-xO,孔形羟基磷灰石表面上的新相CaxSr1-xO能抑制羟基磷灰石的分解,并能阻止羟基磷灰石的重结晶,使羟基磷灰石在高温下保持孔形结构。用此固体碱催化剂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可使豆油的转化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20.
动态UV-vis/H2O2/草酸铁络合物法光解苯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UV -vis/H2 O2 /草酸铁络合物法是一种高级氧化工艺 ,这个工艺产生的羟自由基·OH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能很快和水中有机物发生反应 .以苯胺为处理对象对该法的氧化能力和效果进行了研究 ,并确定了降解苯胺的最佳工艺条件 :pH =3 .5 ,Fe2 + ∶H2 O2 ∶C2 O2 -4 ≈ 1∶4∶6 (mole) .UV -vis/H2 O2 /草酸铁络合物法处理高浓度苯胺水样非常有效 ,12min内苯胺去除率均在 99%以上 .流动法处理苯胺模拟废水的效果明显好于静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