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瘤体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PYM),地塞米松(DXM)联合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及优点。方法:收集2004年9月~2007年9月用PYM+DXM联合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82例。结果1本组病例经12~24个月随访:治愈46例(56.1%),基本治愈30例(36.5%),有效6例(7.3%),治愈和基本治愈达92.6%,有效率达100%。结论:PYM+DXM联合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具有疗程短,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及淋巴管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平阳霉素8mg溶解在2ml生理盐水中,再加入2%利多卡因2ml及地塞米松1ml(5mg),对瘤体进行分点注射,每次3~5ml,间隔时间7~10天,直至瘤体完全或大部分消失为止.结果:本组36例患者,治愈28例(占77.7%),好转8例(占22.3%),无效0例,所有患者未出现过敏、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囊性淋巴管瘤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瘤体内结扎加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30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有治疗海绵状和蔓状血管瘤的方法。方法 先进行纵横交错的瘤体内结扎,使血管瘤分隔成许多互不相连的小区,再分次用平阳霉素对各小区注射。结果 本组共30例(35个瘤体),治愈24例(28个瘤体),占80%,好转6例(7个瘤体),占20%。结论 瘤体内结扎+平阳霉素注射疗法有较广泛的适应证,对海绵状和蔓状血管瘤尤其是不宜手术或单纯瘤体内注射无效者,均有较高的治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安全剂量下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08年3月应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42例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3个月~51岁。血管瘤18例,静脉血管畸形20例,血管瘤合并血管畸形4例。注射液按照平阳霉素8mg+2%利多卡因2ml+生理盐水2ml+地塞米松2.5mg配制。术前测算瘤体面积,按照平阳霉素0.5mg/cm2多点注射,浅表皮肤及口腔黏膜可酌情减量至0.3mg/cm^2。一次注射未完全消失者可10天~3周或更长时间后重复注射。每次平阳霉素注射量不超过8mg,分次注射总量一般不超过70mg。结果治疗后1年,55个病灶治愈和显效率为85.5%(47/55),好转12.7%(7/55),总有效率为98.2%(54/55)。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和小面积、低血流量静脉血管畸形疗效高,疗程短,患者痛苦小,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时,0.5mg/cm^2是治疗血管瘤和小面积血管畸形的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5.
6.
<正>平阳霉素作为局部硬化剂在我国较广泛地应用于肝血管瘤的治疗。但平阳霉素治疗浓度不统一,且对术后肝血管瘤的微观结构变化也多局限于体外培养或动物血管替代研究。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平阳霉素浓度治疗前后肝血管瘤的微观结构变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3年10月于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接受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瘤体注射治疗肝血管瘤的患者4例,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4例  相似文献   

7.
刘燕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7):1125-1127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加曲安奈德瘤体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以平阳霉素加曲安奈德瘤体内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皮损最大6cm×6cm,最小1cm×1cm,15天注射1次,3~5次为1个疗程。对2004年3月~2009年3月治疗的150例患儿进行了1~6年的随访观察,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1~6年随访,治愈121例,显效29例,无效0例,治愈率80.66%,有效率100%。结论:平阳霉素加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具有疗效高、疗程短,副作用少等优点,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2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和评价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用平阳霉素8mg 地塞米松5mg 2%利多卡因2ml 生理盐水2ml溶解后行瘤体内注射至肿胀发白为宜,注射剂量以0.2~0.3mg/kg计算。2~3周注射一次,一个疗程3~5次。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有效率100%,治愈和好转率95.65%。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12年8月,笔者科室采用平阳霉(平阳霉素6mg+1%盐酸利多卡因3m1)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患者66例,从血管瘤中央皮肤穿刺,深达血管腔,并缓慢注射,见血管瘤肿胀、皮肤苍白为宜,同时观察20~30min,注射最多3次,最少1次。结果:66例患者,随访4个月~10年,治愈48例,基本治愈8例,好转5例,无效5例,有效率92.4%,好转及无效各5例,最后经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操作简单,损伤小,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和评价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1996年9月至2004年3月,采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83例,患者年龄3个月至50岁,瘤体大小1cm×1cm~6cm×9cm,5~10d注射1次,4~6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完成后,随访8~36个月,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95.18%,有效率为100%。结论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长脉宽1064nm激光瘤周照射联合平阳霉素瘤体注射治疗静脉畸形的方法,并评价其优缺点。方法:96例患儿,均为静脉畸形,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单纯注射组及单纯激光治疗组,各32例,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次数少于单纯注射组,而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注射组(P〈0.05)和单纯激光治疗组(P〈0.01),单纯激光治疗组治愈率亦明显低于单纯注射组。结论:激光瘤周照射联合平阳霉素瘤体注射治疗静脉畸形,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治疗淋巴管畸形的疗效及优点。方法:38例淋巴管畸形患者,在超声引导下抽尽囊内液体,注入平阳霉素进行治疗。结果:随访本组患者3~6年,治愈29例,有效4例,好转4例,无效1例,无明显瘢痕,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疗法定位准确、简便、安全、损伤小、疗效好、费用低,易为多数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将平阳霉素8 mg+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1~2 ml+生理盐水3~8 ml稀释后,行血管瘤内注射至肿胀发白为限,1次平阳霉素用量不超过8 mg。观察2周,视瘤体颜色及硬度决定是否继续用药,直至瘤体开始变硬萎缩为止,平阳霉素注射总量不超过40 mg。近两年来,用该方法治疗1~8个月龄婴幼儿体表增生期血管瘤36例,其中颜面部24例,胸部3例,背部2例,上肢5例,足2例;草莓状血管瘤30例,混合型血管瘤6例。血管瘤最小面积0.6 cm×1.2 cm,最大面积23.0 cm×12.0 cm。结果1次注射治愈2例,2~3次注射治愈25例,4~5次治愈9例,其中局部坏死1例(为足背足底大面积草莓状血管瘤),经换药及手术愈合。随访6~19个月,未见复发,除1例遗留瘢痕外,其余全部无瘢痕愈合。有效率达100%。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具有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优点,是治疗增生期血管瘤首选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S)、平阳霉素(PYM)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作用效果,探讨相关作用机制,以揭示rHES应用于增生期血管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不同浓度rHES、PYM分别作用于HUVEC细胞,以MTT法比较两药作用24h、48h后的细胞抑制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的差异,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r:HES、PYM作用后的吸光度值(OD值)均随浓度增大而减小,VEGF免疫组化染色细胞灰度值均增大,流式细胞仪测得两药均会引起细胞凋亡,联合使用表现出协同效应。光镜下可见:rHES作用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可看到大量凋亡细胞,PYM作用后大量细胞悬浮,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r:HES、PYM均能促进HUVEC细胞凋亡,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与聚桂醇治疗静脉畸形的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选择60例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平阳霉素组(30例)与聚桂醇组(30例),单用平阳霉素或聚桂醇注射治疗,2周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每次注射前观察瘤体的大小、颜色及硬度的改变,同时行高频超声检查,以厚度变化为观察指标,计算两组在治疗2、4、6、8周的平均厚度及其平均厚度减少的均值。同时随访患者治疗后副作用。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3个月,同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1个疗程结束后,瘤体平均厚度无显著差异,但在治疗第1次后,聚桂醇组瘤体平均厚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聚桂醇组瘤体平均厚度减少的均值与平阳霉素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两组不良反应有明显差异。结论:平阳霉素与聚桂醇治疗静脉畸形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聚桂醇在静脉畸形治疗上起效快于平阳霉素,在控制药物副反应上优于平阳霉素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和评估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94例肛瘘病人随机分成: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组(TRFS组,68例),肛瘘切除缝合术组(FS组,64例)和肛瘘切除术组(F组,62例)。观察三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伤口感染情况,监测术后疤痕大小,肛门变形情况和肛门括约肌功能,,随访术后2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TRFS组和FS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F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的疤痕小(P<0.05),FS组术后伤口感染率和复发率较其它两组高(P<0.05),TRFS组和FS组术后肛门变形的病例很少(P<0.05),TRFS组和FS组术后均未出现肛门括约肌损伤引起大便失禁的病例。结论 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既能达到根治肛瘘的目的,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疤痕小,手术复发率低,是治疗肛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免打结倒刺线在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施行的59例腹腔镜联合术中肠镜结直肠息肉局部切除并一期缝合的患者,根据术中缝合线不同分组:免打结倒刺线组(34例),普通可吸收线组(25例)。分别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术中肠管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的术中肠管缝合时间比较,A组的缝合时间明显少于B组[13.96±3.19) min vs (25.68±10.7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免打结倒刺线在腹腔镜联合术中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中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联合术中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中,免打结倒刺线相对于普通可吸收线可以缩短术中肠管缝合时间,具有不增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PLE)动脉栓塞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超液态碘化油 明胶海绵颗粒和PLE,对我院42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动脉栓塞治疗,其中24例运用PLE进行栓塞治疗,运用PLE时其中6例患者追加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术后2~6个月观察碘油沉积、肿瘤大小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病例术前肝动脉造影显示“枝上挂果”“早出晚归”的异常血管湖样改变,栓塞后肿瘤内碘油沉积良好;术后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栓塞后无明显效果,其他患者肿瘤均缩小,20例患者肿瘤缩小>50%。结论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食管胃颈部吻合方式(机械或手工)对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治疗的20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部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械吻合组(104例)和手工吻合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机械吻合组术中吻合时间较手工吻合组明显缩短[(15.5±5.0) min比(28.0±4.5) min,P<0.01]。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5.8%(6/104)和3.0%(3/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9.6%(10/104)和2.0%(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工吻合相比,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操作简单、吻合确切,但吻合口狭窄的风险增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