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构建含有小鼠CD40L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其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方法自活化的T细胞经RT-PCR得到小鼠CD40L的cDNA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获得重组质粒pCMV—Myc/CD40L,酶切及测序鉴定;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使用RT-PCR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对CD40L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将pCMV-Myc/CD40L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小鼠CD40L在真核细胞中暂态表达。结论成功地建立表达小鼠CD40L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WWOX与乳腺癌疾病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WWOX基因的作用机制及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Myc—His-WWOX,并转染至MDA.MB.231细胞中,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WWOXmRNA及融合蛋白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测序结果显示,RT-PCR法获得的WWOX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的一致。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Myc.His—WWOX转染MDA—MB-231细胞48h后,从RT-PCR及Westernblot结果中观察到WWOX基因的有效转录。结论成功构建了肿瘤抑制基因WWOX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Myc.His—WWOX,为进一步研究WWOX在乳腺癌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及其靶向基因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亚克隆HLA-E真核表达载体,并使其在HLA-I类阴性的靶细胞K562细胞上获得稳定表达。首先采用PcR方法从多顺反子表达载体(pG/A2E)扩增出目的片段A2/ E cDNA,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重组,构建成HLA—E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A2E,然后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K562细胞,最后经G418筛选及有限稀释,利用抗HLA-E特异的单克隆抗体K0126-3进行FACS检测,以观察HLA—E分子在靶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LA-E分子在经pcDNA3.1( )/A2E转染的靶细胞表面获得表达(27.76%),而经空载体pcDNA3.1( )转染的靶细胞则未获得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 )/A2E真核表达载体,并使HLA-E分子在HLA-I类阴性的K562细胞表面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LA-E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探索HLA-E与NK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HLA-E体外表达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内的表达及影响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目的: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cDNA3/hVEGFl65真核表达载体,并用脂质体法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染后对骨髓MSCs的生长、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骨髓MSCs,脂质体法转染。100t/L胎牛血清DMEM培养MSCs,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特殊染色观察MSCs的转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转染后VEGF的表达.结果:转染了pcDNA3/hVKGFl65的骨髓MSCs胞浆内出现VEGF阳性颗粒,而转染了pcDNA3组及未转染组中未出现阳性颗粒,生长曲线在3组中无明显差别。特殊染色出现的时间亦无明显差别。而且,注射有转染了pcDNA3/hVEGN65的MSCs的大白兔局部皮下血管数量增加,其他两组未发现。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pcDNA3/hVEGF165真核表达裁体并能够在MSCs细胞内表达VEGF,其表达产物具有血管内皮增殖刺激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人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α,β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cin/IL-18Rα pcDNA3.0/IL-18Rβ,并将pcDNA3.0/IL-18Rβ稳定转染293细胞,构建IL-18Rβ稳定表达细胞株,用于建立IL—18信号转导的体外细胞模型。 方法:实验于2006—06/2007-05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系实验室完成。扩增并克隆人IL-18Rα和IL-18R β 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cin/IL-18Rα,pcDNA3.0/IL-18Rβ。将pcDNA3.0/IL-18Rβ转染293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起稳定表达IL-18Rβ的细胞株,Western—blot方法检测稳定细胞株IL-18Rβ的表达,挑选表达较高的细胞转染IL-18Rα,通过NF-κB依赖的Luciferase检测IL-18信号转导通路的建立。 结果:成功构建了IL-18Rα和IL-18Rβ的真核表达载体,IL—18Rβ的基因稳定转染到了293细胞中并获得了表达,通过瞬时转染IL-18Rα真核表达载体,在293细胞中建立了IL-18信号转导的体外细胞模型。 结论:成功建立起了IL-18诱导NF-κB活化的体外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IL-18信号转导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hVEGF165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培养和鉴定兔骨髓间充质于细胞,基因转染后观察hVEGF165在其中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CD29、CD44、CD45、HLA—DR)的表达。通过腺病毒载体转染hVEGF165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hVEGF165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培养的细胞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均表明hVEGF165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能在其中表达。结论成功培养兔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后细胞能有效表达hVEGF165。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酸敏感离子通道蛋白(ASIC1a、ASIC2a)与组织型激肽释放酶(TK)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RTPCR分别获得小鼠TK、ASIC1a、ASIC2a全长cDNA,将其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中,脂质体法分别将pcDNA3.1-TK和pcDNA3.1-ASIC1a、pcDNA3.1-TK和pcDNA3.1-ASIC2a共转染至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免疫共沉淀分别用抗Myc及抗TK抗体观察两者间有无相互作用。将ASICs融合蛋白与TK(100μg/mL)共孵育,SDS—PAGE分别用抗Myc及抗TK抗体检测蛋白表达。结果:pcDNA3.1TK和pcD—NA3.1-ASIC1a、pcDNA3.1-TK和pcDNA3.1-ASIC2a共转染后,SDS—PAGE显示抗TK抗体检测后在转染细胞内见有56kDa的TK条带出现,但抗Myc抗体作用未见ASICs目的条带出现。纯化的ASIC1a、ASIC2a融合蛋白与TK共孵育后,SDS—PAGE显示抗Myc抗体检测后在约66kDa处有融合蛋白表达条带,但抗TK抗体检测后在56kDa处无条带出现。结论:TK与ASIC1a、TK与ASIC2a之间无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NO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NO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构建并了解其对肝癌细胞系HepG2生长的影响。方法将NOR;cDNA亚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并把重组质粒pcDNA3.1(+)/NOR,经脂质体转染至HepG2细胞中,运用MTT法、台盼蓝排斥等试验、流式细胞仪等分析NOR,基因对肝癌细胞HepG2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NOR。基因真核表达体pcDNA3.1(+)/NORl,经pcDNA3.1(+)/NOR1转染后的HepG2细胞生长速度明显抑制(P〈0.05),且细胞从G0/G1期进入S期明显延缓。结论重组质粒pcDNA3.1(+)/NOR1能在HepG2细胞内表达,且能影响HepG2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背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多种神经元的发育、存活及轴突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其应用。 目的:构建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实验。于2005—09/2006—09在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 材料:清洁级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体质量250g。 方法:①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大鼠脑组织总RNA扩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NA3/BDNF。②将L939细胞分为pcDNA3/BDNF转染组、pcDNA3转染组和未转染组,以FuGeneHD转染试剂介导相应质粒转染。 主要观察指标:①重组质粒pcDNA3/BDNF的酶切鉴定与序列分析。②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鉴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L929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①重组质粒pcDNA3/BDNF经酶切产生783bp和5.2kb的片段,DNA测序证实783 bp片段的碱基序列与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编码序列完全一致。②基因转染后,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 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BDNF,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最近有数据表明,Notch信号通路在外周移植免疫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促进调节性T的分化,诱导抗原特异性的免疫耐受.推测Notch/Notch配体可能在MHC:TCR界面发挥作用.目的:构建大鼠Deltal基因(Notch配体)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大鼠骨髓细胞中获得全长Delta1基因片段,并将此基因片段构建在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利用脂质体基因转染技术将含大鼠Delta1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elta1转染入树突状细胞中,观察Delta1基因在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Delta1已成功构建在pcDNA3.1的Hindlll和Xbal双酶切位点之间,任选一个酶切阳性克隆pcDNA3.1/Deltal送上海生工生物公司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Delta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阅读框正确.转染Delta1基因的树突状细胞形态与其亲本细胞类似,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到细胞内Deltal的表达显著增高.实验成功利用基因转染方法将Delta1基因导入树突状细胞,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elta1,并使之高效表达并分泌Delta1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脐血树突状细胞(DC)SOCS1基因表达,并检测其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为树突状细胞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针对SOCS1基因,采用化学合成法合成SOCS1siRNA,并转染脐血DC。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DC的SOCS1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80、CD86及HLA-DR分子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RNA组SOCS1蛋白质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表面CD80、CD86及HLA-DR分子表达上调,DC培养上清中IL-12的浓度显著提高。结论 RNA干扰技术能显著下调脐血树突状细胞SOCS1的表达,为以DC SOCS1为靶向的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并鉴定大鼠miR-1慢病毒过表达系统。方法采用EcoRⅠ酶双酶切将目的基因从合成载体上酶切后连接入EcoRⅠ线性化慢病毒载体,连接产物转化后进行阳性克隆鉴定。成功构建的miR-1重组质粒与慢病毒辅助包装质粒及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慢病毒浓缩液并标定病毒滴度。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观察转染效率及miR-1表达水平。结果测序结果显示目的基因与Genebank序列完全一致;孔稀释法检测病毒滴度为3×108 TU/μL;以感染复数(MOI)50感染大鼠MSCs,感染效率达90%以上,聚合酶链反应显示miR-1高水平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大鼠miR-1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可高效转染大鼠MSCs,为进一步研究miR-1基因的相关功能提供了合适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稳定的基因工程细胞系。方法将含有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肽的人endostatin全长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SNA2.0,产生重组质粒pSNA2.0/hEndostatin,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将其转染到人HEK293细胞中,G418筛选后得到阳性克隆hED/293,采用Western-blot检测转染细胞上清中endostatin蛋白的表达。结果hED/293细胞株培养上清中有endosta-tin蛋白的表达,分子量为20000。结论重组pSNA2.0/hEndostatin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转染HEK293细胞后可有效的表达人endostatin蛋白,并能分泌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敲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胶质瘤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胶质瘤细胞系LN382、U87MG分别分组为NC组和敲低组,其中NC组以negative siRNA转染,敲低组以DILC siRNA转染。转染前和转染后48 h,PCR检测IL-6、JAK2、STAT3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离心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JAK2/JAK2和p-STAT3/STAT3蛋白质表达水平。细胞转染后48 h,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的转移能力状况。结果细胞转染后48 h,与LN382、U87MG胶质瘤细胞的NC组比较,其相应敲低组的穿膜细胞数增加,细胞迁移距离亦增加(P<0.05)。与LN382、U87MG胶质瘤细胞的NC组比较,其相应敲低组的IL-6、JAK2、STAT3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升高,p-JAK2/JAK2和p-STAT3/STAT3蛋白质表达水平亦相应升高(P<0.05)。结论敲低lncRNA DILC可促进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而激活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为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Rspo1的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株。方法将人Rspo1全长cDNA重组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通过与辅助病毒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为具有感染力的完整重组病毒载体,收集培养上清感染间充质干细胞C3H10 T1/2细胞株,筛选获得G418抗性的基因转染细胞,通过RT-PCR与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后C3H10 T1/2细胞Rspo1分子的表达,并采用细胞计数法观察其上清对SW480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EGZ-Term/Rspo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获得了稳定表达人Rspo1的基因转染细胞株C3H10/Rspo1,该细胞株上清能促进SW480结肠癌细胞增殖。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Rspo1的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株,为进一步利用Rspo1和间充质干细胞靶向作用于肠道干细胞救治肠上皮损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鼠SP2/0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建立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SP2/0细胞系,从重组克隆载体pGEMbcr-abl中酶切出bcr-abl融合基因片段,并将其亚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脂质体介导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bcr-abl转染包装细胞PT67,采用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产病毒的包装细胞。收集病毒感染NIH/3T3细胞,加G418筛选后进行逆转录病毒滴度的测定,计算病毒效价为2×107CFU/ml。结果表明,收集病毒上清感染SP2/0细胞(H-2d),经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SP2/0细胞株。经特异性PCR扩增和RT-PCR反应扩增,从基因组整合和基因表达水平证实获得了能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鼠SP2/0细胞系。结论:成功建立了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的鼠SP2/0细胞系,这一肿瘤细胞模型可作为研究bcr-abl基因疫苗的有效实验工具,为检验bcr-abl基因疫苗激发小鼠CTL应答的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FLT3配基基因在人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人FLT3配基(FL)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人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将FLcDNA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IN,获得重组载体pLFIN。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LFIN转染包装细胞PA317,G418筛选抗性克隆,用抗性克隆上清液感染人骨髓基质细胞,RT-PCR和基因组DNA-PCR检测外源基因mRNA的转录及染色体的整合,ELISA法和小鼠CFU-GM集落形成法检测FL蛋白表达量和生物学活性。结果 酶切鉴定表明成功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FIN;染色体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基因FL和Neo;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可检测到FL表达;24hFL蛋白表达量为4.35ng/ml,活性测试结果显示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FL。结论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FL在骨髓基质细胞中获得表达,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骨髓基质细胞对造血调控的影响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白血病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CTL体外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K562白血病细胞经5μmol/L VEGF反义寡核苷酸作用24 h后诱导生成DC。流式细胞术检测DC特征性表型(CD40、CD86、HLA-DR和CD83)的表达,MTT法检测DC激发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DC上清中IL-1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K562诱生的DC(K562-DC)相比,K562经反义寡核苷酸下调VEGF表达后培养出具有典型特征的DC(AS-K562-DC),它不仅高表达DC免疫表型,而且激活的CTL对K562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效应,同时具有更强的IL-12分泌能力(P均<0.05)。结论抑制白血病细胞VEGF表达,能够促进白血病源DC的分化和成熟,激活的CTL在体外具有更强的抗白血病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负载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18-27(HBcAg 18-27)序列肽的活化B淋巴细胞诱导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HBcAg 18-27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能力.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选B淋巴细胞,与CpG寡核苷酸(CpG-ODN)(2 μg/mL)和白细胞介素-4(IL-4)(2 ng/mL)共培养48 h,再加入人工合成的HBcAg 18-27肽(50 μg/mL),继续温育12 h.将负载抗原肽的活化B淋巴细胞与自体PBMC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5 d,采用Pro5TM MHC Pentamers技术检测HBcAg 18-27特异性CTL.结果 免疫磁珠法分选B淋巴细胞纯度为89.60%.荧光显微镜观察到HBcAg 18-27抗原肽进入活化B细胞,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抗原负载率为41.3%.以此作为HBcAg 18-27特异性抗原递呈细胞(APC)能够从自体PBMC中诱导出HBcAg 18-27特异性CTL.对照组(不加APC)HBcAg 18-27特异性CTL为(0.20±0.10)%,实验组(加APC)为(0.50±0.1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负载了HBcAg 18-27肽的活化B淋巴细胞能够诱导自体PBMC产生HBcAg 18-27特异性CTL.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重组kinectin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条件;探讨用其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对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pMAL-C2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入TB1宿主菌。从IPTG加入时机、诱导温度、诱导时间及IPTG浓度方面对工程菌的诱导条件进行优化;过Amylose-resin亲和层析柱对诱导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用获取的MBP-kinectin融合蛋白致敏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的DC,并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IL-12、IFN-γ含量;再用MTT法检测致敏DC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工程菌在37℃振荡培养2个小时后加入终浓度为0.5mmol/L的IPTG,降低温度到34℃继续诱导3个小时,可明显提高诱导效率;所得MBP-kinectin与DC共培养上清液中IL-12、IFN-γ含量分别为(615.32±7.93)pg/ml,(544.28±7.17)pg/ml,用其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为53.14±0.62,均高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组和空白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MAL-C2载体可用于构建kinectin重组质粒;通过对诱导条件的优化,可获得较高的诱导效率;所得MBP-kinectin融合蛋白能致敏DC并具有很强的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